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评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思考,布衣平民,人物性格,骄横狡诈色厉内荏,爱国忠君机智勇敢,爱国忠君,机智勇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巩固古汉语词汇2、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说话技巧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谋略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家传户诵”,文艺性很强。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汉室皇族。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秦王派人对安陵国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加惠:给予恩惠。加,施加。
受地于先王:于先王受地;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方换小的地方,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希望终身守护着它,不敢交换。”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说:通“悦”愉快,高兴。
使:①派,派;②出使。
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出小饵而钓大鱼”是秦国国君的老伎俩。秦惠文王(许商於六百里地给楚怀王以促齐楚断交)、秦昭襄王(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和氏璧)都曾使用过。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意:打主意;错,通“措”,放。
况且秦国灭亡韩国、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充。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充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是:像这样;若,像;是,代词,这样,如此。
岂直:难道只;直,只,仅仅。
唐雎回答说:“不,不像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2、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安陵君如果违抗我的意愿,将会遭到韩国和魏国的下场。
3、唐雎回答秦王与安陵君回答秦王使者的话在内容和语气有何异同?
两人拒绝秦王的理由是一样的,只是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没有唐雎那样坚决。安陵君只是“愿终守之,弗敢易”,比较委婉;而唐雎口气强硬,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的反问句,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公:相当于“先生”,是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秦王大怒,对唐雎说:“先生曾经听说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使动用法,使……伏(倒下)。
流:使动用法,使……流。
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免冠徒跣:跣,脚;摘了 帽子,光着脚。
以头抢地尔:以,用;抢,撞;尔,罢了;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大王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士: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夫:发语词,用在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开头,引起下文要议论的内容。
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向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者:语气助词,不用翻译。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勇士,心里的怒气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孝服。
是也:是这样。是,代词,这样;也,表判断。
如果勇士发怒,倒下二人尸首,血流五步,天下举丧,今天就是这样。(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3、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什么? 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天子之怒”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欲以强国之势挑起战争,威胁恐吓唐雎和安陵国,企图逼迫他们趁早投降。
4、唐雎为何要说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人物的事情?
唐雎历数三个刺客的事情,证明“士之怒”的影响之大;警告秦王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从气势上压倒秦王,为下面“若士必怒”作铺垫。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哪里到这种地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 了,可是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国土存留,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啊!
问题一:你觉得唐雎和秦王是怎样的人?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他们的性格特点吗?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来却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徒以有先生也”,为什么他前后说话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秦王前后矛盾的话正说明了秦王的虚伪。先借口“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现了他的假仁假义;后来却说“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他欺软怕硬、色厉内荏。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
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2.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复述故事。
(1)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2)唐雎坚决维护国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4)唐雎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安陵国使者唐雎不畏秦国强权,坚决维护国土并最终使秦王屈服的故事。
唐雎没有辜负国君交给他出使秦国的任务。
从文章的第一段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的矛盾在于秦王欲“___”安陵,而安陵君“________ ”,矛盾的焦点在于“___”与“____”。安陵君的答复中“_____”是假,“______”是真。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这部书是希罕末年______根据__________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_____篇。这篇文章的题目意思是
当秦王质问唐雎是否轻视他时,唐雎是如何回答的?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大怒并发出威胁时,唐雎表现如何?
针锋相对,大义凛然。指出布衣之怒超过天子之怒,同时边说边拔剑而起。
当秦王听了唐雎的直言拒绝后,在第三段秦王的语言前,作者加了三个字“怫然怒”来形容此时的秦王,而唐雎的语言前什么也没有加,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秦王已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不得不赤裸裸地进行威胁和恫吓;而唐雎说话时未加任何修饰,足见其镇定,自如。
为说明“士之怒”,唐雎举了几个例子?
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 聂政刺韩傀,白虹贯日; 要离刺庆忌,仓鹰击于殿上。
本文是通过来____________形式叙事写人的。
秦王最后为什么“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因为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对本文内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秦王“以小易大”交换土地,实际上要安陵君献地投降的花言巧语,安陵君委婉地加以拒绝。 B.唐雎临危受命使秦,秦王把他当作长者看待,并告诉他不要轻视秦王。 C.面对秦王要杀自己的威胁,唐雎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不惜以死与秦王相拼。D.唐雎在秦王面前举了三个“士之怒”的例子,表明他不畏牺牲的决心。
给加点字注音 ①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秦王不说。 B.故不错意也。 C.寡人谕矣。 D.仓鹰击于殿上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横线的词;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2、唐雎对曰:“非若是也。”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夫专诸之吃刺王僚也。 长跪而谢之曰。 4、提剑而起。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语气助词;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意义。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②唐雎不辱使命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④长跪而谢之 ⑤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⑥岂直五百里哉 ⑦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⑧否,非若是也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划线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可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的原因,是轻视我吗?
B.即使是千里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是五百里吗?
具体分析课文的二、三两节
2、秦王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唐雎是怎样应对的?在这一过程中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唐雎以“布衣之怒”相对抗,还义正词严地描绘了“布衣之怒”的结局 ,使秦王 “色挠,长跪而谢之”。
这一斗争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
完成优质课堂《快乐成长》、《导学案》同步练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唐雎不辱使命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战国策,背景资料,简单地复述故事吧,人物形象,之秦王,之唐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示范课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雎不辱使命,辜负辱没,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战国策》,写作背景,读准字音读准字音,第一段分析第一段分析,第二段分析,第三段分析,第四段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10* 唐雎不辱使命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句,百相交也百相欺也,无理责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