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原卷版).docx
    • 解析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解析版).docx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原卷版)第1页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原卷版)第2页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原卷版)第3页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解析版)第1页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解析版)第2页
    1.2 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 (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2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12地球的公转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绕太阳运行叫作公转,其路径称为公转轨道。
    2.地球公转的特点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公转速度
    每天移动月59′。这是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3)公转周期
    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个恒星年。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赤道面:过地心并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5°)。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5°,最南到达南纬23.5°。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纬23.5°。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太阳又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5°。
    (4)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一个回归年。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
    ①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
    ①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
    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达最小值。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两次。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产生
    ①昼弧与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是纬线圈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是位于夜半球的部分。
    ②昼弧、夜弧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00,日落晚于18:00,如图中北半球各地);
    夜弧长于昼弧,则夜长昼短(日出晚于6:00,日落早于18:00,如图中南半球各地);
    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等长(日出6:00,日落18:00,如图中赤道地区)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
    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周越短,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③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3.四季的更替
    核心点一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返回舱于2023年6月4日6时33分在东方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州某高二学生在观察日出方位变化过程中,发现与返回舱着陆当天日出方位最接近的是( )
    A.1月4日B.5月26日C.7月10日D.8月29日
    2.神州十五号执行任务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A. B. C. D.
    【答案】1.C 2.A
    【解析】1.地球上某地的昼长变化主要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有关,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尽夜平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6月22日前后,该日遵义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夜最短,日出时刻最早日落时刻最晚。2023年6月4日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该日距离夏至日6月22日是18天,夏至日过后的第18天,即7月10日,7月10日的昼长与6月4日的昼长是一样的,日出、日落方位也是相同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从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2022年11月29日发射到2023年6月4日返回地面,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到达南回归线后又向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先变小,在变大,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开始时,11月29日太阳高度较小,返回当天6月4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B、C、D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期间北京太阳高度变化趋势的是图A,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1)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 (2)北半球的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即从春分日经过夏至日到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从秋分经过冬至到春分日),全球各t的方位越偏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大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极点和出现极昼夜的地方除外)。 (3)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核心点二 昼夜长短的计算
    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幕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 )
    A.6:24前后B.5:36前后
    C.18:24前后D.17:36前后
    4.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38°03'N,114°26'E)的一位中学生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需将摄像头指向( )
    A.正北B.正南C.西北D.西南
    5.推测我国北方地区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夏季白昼时间长,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
    B.北方夏季因昼长夜短,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北方冬季因昼短夜长,气温最高时太阳位于西南天空
    D.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
    【答案】3.B 4.C 5.A
    【解析】3.根据材料,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每小时转15°,每转1°需要4分钟,太阳即将升在地平线下6°时是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此时距离日出还需要24分钟的时间,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故北半球某地春分日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时间为日出前24分钟,为5:36前后,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根据所学知识,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夏至日傍晚时分石家庄市拍摄“民用曙暮光”时,需将摄像头指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北方位于北温带,夏季白昼时间长,下午太阳位于偏西天空,阳光毒辣,酷热难当,A正确;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这时北方太阳位于西南方向,B错误;北方冬季因昼短夜长,气温最高时为下午2点左右,太阳位于西南天空向西的窗户利于屋内采光取暖,不是商品房价格低的原因,C错误;北方冬季不会阳光毒辣,酷热难当,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在东北方向日出,正午位于正南方向,在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出,正午位于正南方向,在西南日落。
    下图为M地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H和h为当地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M地可能位于( )
    A.海南岛B.格陵兰岛C.南极半岛D.苏门答腊岛
    2.该日M地物影运动轨迹最接近( )
    A. B.
    C. D.
    3.当a值在一年内最小时( )
    A.北半球昼长为一年中最长B.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晨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D.除极昼极夜区外均日出东南方向
    【答案】1.C 2.D 3.D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太阳一天中有两个方位分别 是正南和正北,且正北方位的太阳高度角大于正南方向,说明M地有极昼现象,且位于南极圈内,南极半岛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C正确;海南岛、苏门答腊岛位于低纬度地区,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ABD错误。故选C。
    2.该地位于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视运动轨迹为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正南,一天中地表物影呈逆时针方向变化360°,AC错误;该地太阳在正南时,物影朝向正北方且较长,B错误,D正确。故选D。
    3.a值在一年内最小时为南极圈内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即北半球的冬至日;在这天北半球昼长为一年中最短,A错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B错误;晨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是二分日的特点,C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除极昼极夜区外均日出东南方向,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太阳斜射地面程度越大(即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小。

    1.结合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40"N)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右图)。(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等分,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左图为某极点俯视图。

    (1)左图所示日期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②点的昼长为 。
    (2)读左图,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 。
    (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 。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左图所示节气过后,请推测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 。
    【答案】(1) 12月22日 23°26'S,150°E 10小时40分钟/10h40min
    (2)④①②③
    (3) 11点/11:00 50° 变短
    【分析】本大题以极点俯视图和赤道式日晷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光照图的判读和日晷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中心为北极点,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的现象,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就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按照自转方向,经度逐渐递增,图中的150°为150°E,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00,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S,150°E)。此时150°E时间为12:00,②点位于30°N,90°E,30°N纬线圈从70°E(跟90°相隔20°)向东到150°E属于昼半球的一半,共80°,加上另外一半共跨越160度,1小时15°,4分钟1°,计算出昼长为10小时40分钟。
    (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靠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中四点,靠近南回归线依次是 ④、①、②、③,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④、①、②、③。
    (3)根据右图可以判断,此时,晷针影子在巳时和午时之间,午时从11时到13时,因此当地的地方时应为11时。北京的纬度为40°N,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平行于地轴。故晷面与地面的夹角等于90°减去当地的纬度,90°-40°=50度。左图所示是冬至日,冬至节气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故宫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因此晷针投影长度逐渐变短。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22地表形态的变化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2地表形态的变化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21岩石圈物质循环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1岩石圈物质循环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