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温馨提示:本卷满分为150分(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荡漾海水与耸立的山岛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壮美。
(2)《秋词(其一)》中,刘禹锡说“秋日胜春朝”,所推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窗外风雨音响编入为梦境中的为国征战之声。
(4)谭嗣同《潼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写水,抒发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
(5)《〈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走进校园农场,挥锄掘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希望;系上围裙,烹饪美食,在锅碗交响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遗技艺,拓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课程,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______【A】只有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______【B】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______【C】懂得物力维坚的道理______【D】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
自2022年秋学期劳动课程“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得到改善。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上好这堂课,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①劳动课是“一课”,更是“一育”,只有全面理解课程内涵,才能真正明了劳动的价值。②要想从课程中获得成长,就应该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③要在农事劳动中,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要在家务锻炼中,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和幸福。④寓育于劳,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课程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1)下列词语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挥锄掘土B. 烹饪美食C. 传承家风D. 物力维坚
(2)下列为加点字标注的拼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系(jì)上围裙B. 莘(xīn)莘学子C. 换挡(dǎng)升级D. 润(rùn)物无声
(3)下列在上文第二段中横线处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4)将“既要避免只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防止只有劳动没有教育。”一句还原到文中第三段,最恰当一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3. 根据你读《西游记》时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下面是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一首诗,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每空三字)。
______好自称孤,说甚齐天堕恶途
无端压入______,尽日唐僧咒紧箍。
【注】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
(2)简述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一点启示。
4.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整理读书笔记张华同学阅读《从谦辞敬语看中国礼仪文化》一文后,做了下面的读书笔记。其中有两个词语归类错误,这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
(2)分享读书心得活动中,同学们纷纷用微信分享的自己的读书心得,下面是其中的一条。这一条在表达上有些毛病,请你按要求修改、完善。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跳读或精读的方法。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识地忽略,以求更高的阅读水平;精读则指向( )感受、( )理解和( )联想。它们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结合运用。如在阅读《西游记》时,就适合跳读与精读并用。
①画横线的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把“透彻的”“细腻的”“广泛的”分别正确地填入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括号里。
(3)调查读书现状根据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②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③“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④“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⑤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⑥“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⑦“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⑧“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⑨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⑩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⑪“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⑫“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⑬“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A)
⑭“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B)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5. 以“新衣服”为线索梳理上文情节发展,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骑士欣赏新衣服→(2)______→(3)______→皇上怀疑新衣服
6. 《皇帝的新装》在对比中产生幽默。上面的故事中有哪些对比?请简要列出。
7. 品读⑱⑭段中画线的句子,A句B句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具体分析。
8. “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话是真的”一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9. 故事结尾是一个孩子最先说出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大臣们仍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二)(20分)
日子
①早晨,天未亮,山里便嘈杂起来了。那是鸟叫声。不知是什么鸟,也不知有多少,个头有多大,就在屋边的树丛里叽叽喳喳地叫。叫声很欢快,很清脆,也很灵动。每天清晨,我在鸟叫声中醒来,神清气爽。天亮后,鸟儿轻盈地从这枝头飞到那枝头,啼鸣声便像风一样从这儿飘到那儿,旋转个不停。
②土育树,树生风,风生云。云为鹤家乡,树为鸟天地。这里树多,老伯的房前有两棵很漂亮的树。
③一棵是牛甘果树。这棵树,就像一个看守寨门的卫士,立在屋下那道坡中段的路边。树干已有手臂粗了,有些弯曲。树身上有寄生虫,树皮被咬出了一个个伤疤,伤疤上又长成了瘤,树身便疙疙瘩瘩的,有一种古老、苍劲的神韵。
④这种树,滥生、贱生,南方荒山野岭到处可见。一般有一两米高,春天长叶,七月结果。一张枝叶,丫杈纷繁。丫杈上的叶子,只有蛾翅般大小,到深秋,转青变黄。所结之果,如小孩玩的玻珠球般大小,浑圆,青中泛黄,如润玉般有透明之质感。
⑤另一棵是柠檬树,在老伯的厨房门口。树皮灰黑,带白斑点。树茎挺直,有手臂粗。从树根到树顶,两米多高,直溜溜竟无枝丫,但到了树顶,枝丫繁茂,亭亭如盖,像一把绿伞。所结之果,初呈青色,熟后呈黄色,如乒乓球般大小,煞是好看。
⑥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这样的树,若长在庭院,便显富贵;而长在山野,则显慧雅,有幽幽仙气,令人心生敬意。
⑦柠檬树终日伴着老伯,老伯与人言无二三,却能与树倾心交谈。树下嗅雨,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这就是老伯的日子。老伯的日子清淡,却不乏诗意。
⑧只是,树旁的厨房建好刚一年,那棵柠檬树就死了。
⑨张岱的《陶庵梦忆》,有一篇《朱文懿家桂》,记载了朱文懿家的后院里,种有一棵桂树,“干大如斗,枝叶溟蒙(茂盛),樾荫(树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花时不许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往,听其自开自谢。”也就是说,这棵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
⑩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⑪山多草木,亦多草虫。热天住在山间,虫子让人备受困扰。晚上刚躺下,刚盖上被子,手脚、身上就痒痒的。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我轻轻伸出手往痒痒的地方捏,想把那虫子捏住,却总也捏不到。不一会儿,这儿也痒,那儿也痒。一抓,便起疙瘩。一折腾,睡意全消。
⑫我把对虫子的厌烦与老伯说了,希望老伯能把这些虫子灭了。可老伯却说,唉,别跟它们计较,我吃鸡,鸡吃虫,虫咬我,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啦……
⑬至此,我渐渐明了,我到山里偶作闲居的原因了。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
⑭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
10. 文章主要描写了两类景物,叙写了一件事,请梳理全文内容,将下面的图补充完整。
11. 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句中画线部分的用词有何妙处?)
(2)这棵漂亮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画线句子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品析其表达效果)
12. 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
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
13. 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引用张岱《陶庵梦忆》中的内容有何作用。
14.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哪些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三)(15分)
【甲】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黠鼠赋》(节选)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注】①拊:拍。②橐:袋子。③嘐嘐聱聱: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 犬: (2)乃悟前狼假寐 寐:
(3)使童子烛之 烛: (4)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
16.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故 不 啮 而 啮 以 声 致 人 不 死 而 死 以 形 求 脱 也
17. 翻译下面的语句。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卒见使于一鼠。
18. 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三、写作(55分)
19.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敬辞
令爱 垂念 鄙见 劳驾
谦辞
舍弟 家君 拙文 惠赠
年级
调查问题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著作所占阅读比重
27.8%
35.8%
45.6%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