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等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等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4eV的金属钨产生光电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用光子能量为12.09eV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中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产生光电效应的有几种( )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能量为12.09eV的光子去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则
受激发后的氢原子跃迁到n=3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3种不同能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所以只有2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产生光电效应。
故B正确。
2. 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通过降低海水温度释放出的大量热量,全部用来发电,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从而解决能源危机
C. 一汽泡从恒温的水池底部缓慢向上浮动,在上浮过程中汽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D. 若把氢气和氧气看成理想气体,则体积、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错误;
B.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故B错误;
C.汽泡从恒温的水池底部缓慢向上浮动,在上浮过程中压强减小,故汽泡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故C正确;
D.体积、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由于分子总数不同,因此内能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所示,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外侧分别放置照明光源和摄像机,光垂直入射时,利用棱镜对光的全反射,摄像机所在位置可以清楚地获得光源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B. 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2
C. 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D. 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可能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恰好在斜面发生全反射,则由
可知
由题知棱镜的全反射临界角,则棱镜对照明光的折射率。
故选B。
4. 如图所示,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上,B、C为正方体的另两个顶点,已知AB连线中点电场强度大小为E,则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可知AB连线中点电场强度大小为
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解得
故选A。
5. 无地面网络时,华为Mate 60 Pr可连接天通一号进行卫星通话。天通一号目前由01、02、03共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网而成,分别定位于东经101.4度、东经125度、东经81.6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同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03星加速,则一定可以追上01星
B. 三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比赤道上地面物体的线速度小
C. 三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都是
D. 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一定都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03星加速,则轨道半径会增大,无法追上01星,故A错误;
B.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比赤道上地面物体的线速度大,故B错误;
C.由
,
可得三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一定都是
故C正确;
D.由得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故D错误。
故选C。
6.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严浪宇获得男子蹦床金牌。比赛时,可将蹦床简化为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其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并可视为质点,当其从蹦床正上方h处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压缩量为x0,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严浪宇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严浪宇的动能最大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
C. 严浪宇的动能的最大值为
D. 蹦床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人和蹦床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则其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当人加速度为零时,其动能最大,由
知人的动能最大时蹦床的压缩量为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故B错误;
C.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得
故C错误;
D.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弹性势能最大值
故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不变,内阻r=1Ω,定值电阻R1=R2=1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为6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0Ω
B. 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6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R3为6Ω
D. R3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1Ω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可知,R1与R3是并联关系, R1消耗的功率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最大时,干路中电流最小,电路中总电阻最大,R3为6Ω,故A错误;
B. R2消耗的功率
可知,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R3为0Ω,故B错误;
C.电源输出功率
当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电源内阻为1Ω,而外电阻小于1Ω,所以R3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输出功率最大时,R3为6Ω,故C正确;
D.由等效电源内阻
时,R3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R3为1.5Ω,故D错误。
故选C。
8.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1、图2分别是x轴上相距1m的M、N两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
B. 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
C. 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2m
D. 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1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高三上学期名校名师测评卷(四)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分值,如图所示,一辆小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宏志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