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开学测试 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开学测试 A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根瘤菌是一种能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根瘤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细胞核
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生命历程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B.细胞衰老是异常生命活动,不利于个体生存
C.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D.细胞凋亡对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关键作用
3.细胞学说的建立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C.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如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细胞分裂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处于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加倍
C.处于细胞分裂前期,核膜逐渐解体消失
D.处于细胞分裂中期,具有4条染色单体
5.如图所示为胞吞和胞吐示意图。下列关于二者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只能转运大分子物质B.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都能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6.内江甘蔗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甘蔗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甘蔗细胞内的自由水能参与细胞代谢
C.甘蔗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冬天来临前,甘蔗细胞内结合水的比例明显降低
7.冻干食品是利用冷冻干燥技术脱去食物中的全部水分,最大限度地保持物料的原有形状和营养成分,可以直接食用的最具航天特色的食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冻干食品中的葡萄糖可直接被航天员吸收利用
B.冻干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都含有C、H、O、N元素
C.被消化吸收的脂肪在航天员体内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D.冻干食品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
8.如图所示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与DNA、RNA的元素组成完全一致
B.人剧烈运动时体内过程①②均会明显加快
C.细胞内的许多放能反应与过程②密切联系
D.对人来说,过程①所需的能量Q1来自细胞呼吸
9.科学研究方法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下列有关科学研究及其采用的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分离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B.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提出假说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荧光标记法
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建构模型
10.2021年11月,“内江天冬”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归为“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天冬细胞内K、Ca、Mg等大量元素均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
B.天冬细胞缺乏Fe、Mn等微量元素会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
C.组成天冬细胞的化合物和组成蔬菜水果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天冬“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原因最可能是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核酸
11.某校高一学生进行了如下4组实验,其中描述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B.BC.CD.D
1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3.研究发现,染色体的端粒缩短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继而诱导p21蛋白的合成,p21蛋白使得细胞停滞在分裂间期,最终引发小鼠软骨细胞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端粒的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端粒DNA序列缩短最终会引起内侧的DNA序列受损
C.衰老的小鼠软骨细胞会出现水分减少,体积变小等现象
D.可尝试研发促进p21蛋白合成的药物延缓细胞的衰老
14.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酶处在最适条件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表示酶催化该反应进行所降低的活化能
B.bc段表示酶催化该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上升10℃,则ab段长度增加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则b点的位置会上移
二、多选题
15.水熊虫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身体开始皱缩,细胞大量脱水,进入干化状态。干化的水熊虫能对抗高压、高温等的影响,一旦接触到水,就像重新浸湿的海绵一样,其生命活动又完全恢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主要脱去的是结合水,抗逆性增强
B.干化的水熊虫再次接触到水后,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逐渐降低
C.水熊虫细胞中的有机物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干化的水熊虫再次接触到水后,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6.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分析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释放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有氧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17.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的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动物细胞的②→③过程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
C.在④中完成DNA的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该过程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各种基因表达强度基本不变,只是细胞代谢速率明显降低
B.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和结果,而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受分化程度的影响
C.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表达的基因的种类和强度相同,不再有差异性
D.凋亡对多数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不利,因为它使个体细胞总数量减少
19.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B.在bc段和hi段都能发生DNA的复制
C.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在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三、填空题
20.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21.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将H+运出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回答下列问题:
(1)Cl-进入溶酶体内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Cl-/H+转运蛋白的___________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___________(填“不可恢复的”或“可恢复的”)。
(2)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运输H+进出溶酶体的方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
四、读图填空题
22.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主要是对来自___________(填序号)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与图甲细胞结构比较,图乙细胞中所特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图甲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将其放入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会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细胞器中,最终出现在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该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该细胞不断失水,其原生质层会与___________(填序号)逐渐分离开来,原因是___________。这里的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____。
23.下图左边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右边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在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_________条;此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条。
(2)C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坐标曲线图上的_________段。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_________。
(3)B图对应的生物,其细胞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时间所占比例为4∶1,且分裂期时间为3小时,则此生物的一个细胞周期总时长约为_________小时。
(4)请在下面的图2中完成图A对应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曲线图。
(5)如果要观察B图对应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通常是取此生物分裂旺盛的组织,按照_________四个步骤进行制作临时装片(用文字和箭头组合表达)。
五、实验探究题
24.下图甲所示为菠菜植株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为探究CO2浓度对其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四组等量菠菜叶圆片排气后,分别置于盛有等体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烧杯底部给予光照,记录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生理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其中①过程代表的是_________。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2)兴趣小组对菠菜叶圆片进行排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根据图乙结果可知,在四组实验中,当NaHCO3浓度为_________时,菠菜叶圆片光合速率最高,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瘤菌为原核生物,含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核,D正确。
2.答案:D
解析:A、细胞死亡包含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A错误;B、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活动,有利于个体生存,B错误;C、衰老的生物体中,大部分细胞处于衰老状态,C错误;D、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的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D正确。
3.答案:B
解析: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
4.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分析题图可知,部分核膜解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可见题图表示细胞分裂前期,ABD错误,C正确。
5.答案:A
解析:A、也能转运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A错误;B、胞吞和胞吐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C、胞吞和胞吐涉及囊泡的形成、运输与融合,因此都能实现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D、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D正确。
6.答案:D
解析: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B、细胞内的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即能参与细胞代谢,B正确;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正确;D、冬天来临前,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相对减少,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植物体内的结合水比例会逐渐升高,D错误。
7.答案:A
解析:A、葡萄糖是单糖,可以直接被航天员吸收利用,A正确;B、营养物质中的糖类、脂肪只含有C、H、O,B错误;C、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C错误;D、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但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错误。
8.答案:C
解析:A、ATP与DNA、RNA的元素组成完全一致,都是C、H、O、N、P,A正确;B、人剧烈运动时,ATP消耗增多,体内过程①②均会明显加快,B正确;C、②ATP的水解与许多吸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D、人体中,细胞呼吸中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可以用来合成ATP,D正确。
9.答案:C
解析:A、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B、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中采用了提出假说法,B正确;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没有采用荧光标记法,C错误;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采用了建构模型法,构建的是物理模型,D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天冬细胞内K、Ca、Mg等大量元素均来自无机环境,因此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A正确;B、Fe、Mn属于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还少,但其作用非常重要,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C、组成天冬细胞的化合物和组成蔬菜水果的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C正确;D、天冬细胞中所含核酸的量非常少,D错误。
11.答案:C
解析:A、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由于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故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B、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B正确;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D、淀粉遇碘液变蓝爸,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D正确。
12.答案:B
解析: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胞吞、胞吐;而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根据题意“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可知半乳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故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主动运输,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端粒位于染色体的两端,故其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
B、根据“端粒学说”,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缩短,导致染色体内部的DNA序列受损,从而引起细胞的衰老,B正确;
C、衰老细胞的特征: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降低等现象,C正确;
D、根据题意“染色体的端粒缩短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继而诱导p21蛋白的合成,p21蛋白使得细胞停滞在分裂间期,最终引发小鼠软骨细胞衰老”可知,故可尝试研发抑制p21蛋白合成的药物延缓细胞的衰老,D错误。
14.答案:C
解析:由于该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为最适条件,故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10℃,酶活性下降,导致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下降,b点上移,ab段会缩短, C错误。
15.答案:BC
解析:A、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主要脱去的是自由水,含水量降低的水熊虫其新陈代谢水平极低,抗逆性增强,A错误; B、干化的水熊虫再次接触到水后,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增多,代谢增强,B正确; C、水熊虫细胞中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BC。
16.答案:BC
解析:A、甲装置中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可反映种子呼吸作用是否释放热量,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温度计的读数会增大,A正确;
B、乙装置中放置了能吸收CO2的NaOH溶液,有色液滴的变化(往左移)可反映瓶中氧气的减少量(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种子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能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丙装置中部分种子可能进行无氧呼吸,而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CO2,所以如果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则不准确,C错误;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消毒是为了排除种子表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干扰,设置对照是为了排除种子以外其他因素(如装置气密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故选BC。
17.答案:BCD
解析:A、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①表示前期,②表示中期,③表示末期,④表示间期和末期,①→②→③→④没有从间期开始,不能构成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②表示中期,③表示末期,动物细胞的②→③过程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向内凹陷,B正确;C、④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C正确;D、该过程属于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稳定性,D正确。
18.答案:ACD
解析:A、衰老细胞内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基因表达强度增强,使相关的酶活性升高,其他基因表达强度降低,及其他基因表达合成的多种酶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表现,表明细胞全能性的大小受分化程度的影响,B正确;C、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会分化成红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种血细胞,所以子细胞表达的基因的种类和强度会有所不同,是有所差异的,C错误;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地死亡,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对多细胞生物体是有利的,D错误。故选ACD。
19.答案:答案:ABD
解析:当染色体数目等于DNA数目时,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在有丝分裂的间期(bc段)和MⅠ前的间期(hi段)都发生DNA的复制,B正确;图中hj段表示MⅠ时期,在MⅠ时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在ed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
20.答案:
(1)淀粉
(2)葡萄糖
(3)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4)脱氧(核糖)核苷酸
(5)RNA
(6)C、H、O、N等
(7)氨基酸
(8)运输、信息传递、免疫
解析: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多糖,且组成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核酸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为C、H.O、N,有的有S等,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免疫、调节、运输等重要功能。
21.答案:
(1)主动运输;空间结构;可恢复的
(2)不相同据题意,H+载体蛋白将H+运入溶酶体的方式为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Cl-/H+转运蛋白将H+运出溶酶体的方式为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
(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将H+运出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Cl-进入溶酶体内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l-/H+转运蛋白在运输Cl-进入溶酶体过程中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但这种改变是可恢复的。
(2)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由题意“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可知,H+运出溶酶体是顺浓度梯度的,即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故H+在H+载体蛋白协助下进入溶酶体则是逆浓度梯度的,属于主动运输,因此H+进出溶酶体的方式不相同。
(3)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2.答案:
(1)⑨;3、8
(2)⑥→⑨→③;②
(3)2原生质层比2(细胞壁)的伸缩性大;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解析:(1)图甲中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⑨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图乙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图甲动物细胞相比,所特有的细胞器有3液泡、8叶绿体。
(2)若图甲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将其放入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即⑥→⑨→③→①。
(3)细胞失水后,其原生质层会与2细胞壁分离,其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3.答案:(1)动物;0;4
(2)BC;DNA分子复制
(3)15
(4)
(5)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析:(1)图A细胞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有8条染色体,故该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
(2)C图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可对应坐标图的BC段;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间期DNA分子复制,导致核DNA含量加倍。
(3)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时间所占比例约为4:1,且分裂期时间约为3小时,则间期约为12小时,故此生物的一个细胞周期总时长约为12+3=15(小时)。
(4)图A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该细胞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条,故一个细胞周期中图A对应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曲线图见答案。
24.答案:(1)叶绿体的基质;CO2的固定;增加
(2)使细胞间隙充满水,让叶圆片能够全部沉到水底;2.0%;NaHCO3浓度为2.0%时,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最短,说明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最快,即光合速率最高
解析:(1)图甲所示生理过程为暗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其中①过程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若突然停止光照,会使光反应停止,使光反应产物还原性氢、ATP合成停止使其含量降低。暗反应C3的还原需要还原性氢、ATP,由于还原性氢、ATP含量下降,使C3的还原减少,又由于二氧化碳固定继续进行,C3生成继续,所以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不断增加。
(2)兴趣小组对菠菜叶圆片进行排气的目的是使细胞间隙充满水,让叶圆片能够完全沉到水底。根据图乙结果可知,在四组实验中,当NaHCO3浓度为2.0%时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长最短,说明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最快,即光合速率最高。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实验现象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橘黄色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
砖红色沉淀
C
豆浆
蛋白酶、双缩脲试剂
组织样液颜色
蓝色
D
淀粉溶液
碘液
组织样液颜色
蓝色
生物大分子
元素组成
基本组成单位
主要功能
多糖
(1)___________
C、H、O
葡萄糖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C、H、O
(2)___________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
C、H、O
葡萄糖
(3)___________
核酸
DNA
C、H、O、N、P
(4)___________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___________
C、H、O、N、P
核糖核苷酸
蛋白质
(6)___________
(7)___________
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8)___________等重要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浙科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学浙科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学浙科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