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结构图
课标要求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经济史范畴,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即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
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插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第一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的阅读能力和提取基本信息的能力,因此,本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插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通过问题探究、设计活动,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于人口快速增长问题辩证认识比较难,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力求在教学中达成以下特点:穿越历史,感受繁华,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构建时空观。以丰富的史料、视频及图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商帮及商帮的经营之道、理念等,学习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
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史料、视频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论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以情境问题,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环节: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课堂活动一:
出示PPT,展示清兴起之初,引导学生思考满人以渔猎立国,为什么会重视农业生产?。
阅读教材,结合示意图,知道清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背景:1.明末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堂活动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能提取的信息。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制度。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课堂活动三
展示《清代纺织图》等相关手工业发展的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品种繁多,产品精良。还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课堂活动四:
图片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
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课堂活动五:
通过阅读教材,思考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
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通过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人口的增长
课堂活动六:
展示材料史料
阅读史料,根据材料,讨论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朝前期1.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高产作物的推广,粮食产量增加
取消了人头税
培养学生研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课堂活动七:
展示材料史料
阅读史料,根据材料,讨论清朝人口剧增带来的问题。
1.人均粮食占有量少,人民饥贫
2.过度开垦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3.激化社会矛盾
培养学生研读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总结升华
课堂活动八:
PPT出示问题,用一个或者几个词来说明你眼中的隋朝。(要求史论结合)
众说纷纭,感受隋朝。
统一、繁荣、伟大、创新、残暴、短暂等等。
提高学生进行史论结合、历史解释的能力。
课后小结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邦。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的增长,这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后反思
亮点: 1.通过《朝代歌》和魏晋时期的政权并立图,很好的将隋朝统一的意义这一知识点突破了,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史料的选择内容广泛,既有文献史料,又有图片史料,诗歌,同时选用精选的视频资料,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古代的知识拉近生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3.通过众说纷纭议隋朝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知识,并且始终贯彻“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历史严谨的态度。
不足:1.教学设计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渡语言还有待打磨。
为了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活动
(选作)
1.如何评价隋炀帝?(史论结合)
2、比较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的异同。
培养学生多思多问,历史解释、比较的能力,提升学生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
【作业与板书设计】
【1.作业设计】
1.(2019·山东菏泽)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2019·山东临沂)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3.(2019·湖北黄石)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斯塔夫里阿诺斯赞扬的考试制度是( )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行省制
5.(2019·北京市·5)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6.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的开通
【2.板书设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