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南充营山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南充营山县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鹭(lù) 嗜好(shì) 陪伴(péi) 黛色(hēi)
B. 榨油(zhà) 便宜(pián) 石榴(liú) 杭州(hánɡ)
C. 垂蔓(wàn) 深幽(yōu) 享受(xiǎnɡ) 眼睑(jiǎn)
【答案】B
2. 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廷迟 浇水 牺牲 示意
B. 惩罚 拒绝 亲蜜 游览
C. 妨碍 仿照 稀罕 糕饼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生字的书写。
根据题目要求,找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仔细观察每一个词语的书写,找出错误,排除选项,学生平时要多积累生字,多读多记。
A项:廷迟——延迟:推迟到较后的时间。
B项:亲蜜——亲密:亲近密切;感情好。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正为选谁去参加夏令营而左右为难。
B. 当年的那个柔弱的小女孩,现在竟然成了奥运冠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C. 诚实正直是我们人生中的无价之宝。
D.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真是爱岗敬业、喋喋不休啊!
【答案】D
4. 下面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巧的诗 精心的设计B. 价钱便宜 方法简朴
C. 举办成果 举行比赛D. 艺术宏伟 气魄雄伟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学生对词组的掌握情况。B项,简朴:简单朴素。 “方法简朴”搭配不当,可改为“方法简单”C项,举办:举行,开办。“举办成果”搭配不当,可以为“举办展览会”。D项,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艺术宏伟”搭配不当,可改为“气势宏伟”。
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C.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答案】B
6.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 表示引文的省略。B.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 表示列举的省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和判断,结合语境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父亲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可以得出省略号表示对其他花的省略,所以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的省略。
7. 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两句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 圆明园的毁灭不能说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C. 圆明园的毁灭不能不说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的手法的一项是( )
A.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B.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C.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辨别。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事物形象更加鲜明,感受更强烈。
A项,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表现出花生宝贵的内在品格,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计名利。
B项,这个句子没有用到对比。
C项,把桂花树的外形与梅树的相比,突出桂花树的样子比较平常,没什么特色,笨笨的。
9.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语与“奇珍异宝”的“异”意思一样的是( )
A. 大放异彩B. 异国他乡C. 异口同声D. 惊异不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奇珍异宝”意思是:珍异难得的宝物。“异”是特别的。
A.“大放异彩”的意思是无比的光辉灿烂,奇异的光彩或色彩。比喻突出的成就。“异”是特别的/奇异的。
B.“异国他乡”的意思是远离家乡在异地。“异”是别的,不同的。
C.“异口同声”的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异”是不同的。
D.“惊异不已”的意思是满口赞赏和赞叹。“异”是惊奇。
故选A。
10. 《圆明园的毁灭》朗读时,应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
A. 无奈 愤慨
B. 悲伤 盼望
C. 痛惜 愤怒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感情色彩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所以朗读的时候要读出痛惜、 愤怒的感情。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涂黑“√”,错的涂黑“×”。
11. 为了节约时间,加快速度,我们可以跳着读,把不重要的部分略过去不读。( )
12. 《将相和》中三个小故事顺序依次是:渑池会见—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
13.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 )
14. 《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太平、繁华的社会 现状的赞美之情。( )
15. 我们讲故事时,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结局,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
【答案】11. × 12. ×
13. √ 14. ×
15. √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作答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阅读策略及自身实际,判断正误,平时要多做题。阅读时可以带着问题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但不可以直接略过去,容易漏失重要细节。故该说法错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所学课文,回顾课文故事情节,判断情节顺序,平时要多做题。《将相和》中三个小故事的顺序依次是: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故该说法错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所学古诗,体会诗人真正的情感,平时要多做题。《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故该说法正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所学古诗,体会诗人真正的情感,平时要多做题。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故该说法错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作答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课文讲故事的方式,判断正误,平时要多做题。比如《猎人海力布》就是先说有一块石头是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这样设置一些悬念可以吸引听众。故该说法正确。
16. 听力测试
(1)本片段节选自( )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A.《孟姜女哭长城》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
(2)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后化作了一对( )。
A.鸳鸯 B.燕子 C.蝴蝶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梁山伯痛不欲生,然后跳进祝英台的坟里去了。( )
②故事中的大蛱蝶有着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还有两根长长的飘带。( )
③这个故事是一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
【答案】 ①. B ②. C ③. × ④. √ ⑤. √
【解析】
【分析】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鬟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基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一会儿,雨停了,云散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的飘带的大蛱蝶,叫作梁山伯祝英台呢。
【详解】(1)本题考查听力能力。
作答时,学生认真听录音,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经验,判断选项,平时要多阅读多做题。《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版到会稽权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的故事。
(2)本题考查听力能力。
作答时,学生认真听录音,结合自己课外阅读的经验,判断选项,平时要多阅读多做题。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作答时,学生要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判断正误,平时要多阅读多做题。
①故事中是祝英台跳进了梁山伯的坟中,故该说法错误;
②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故该说法正确;
③梁山伯与祝英台两情相悦却没能有一个团圆的结局,最后双双化蝶凄美而浪漫,故该说法正确。
17. 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xiá lǎn duò sǎ zi yǐn bì
( ) ( ) ( ) ( )
【答案】 ①. 镜匣 ②. 懒惰 ③. 嫂子 ④. 隐蔽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镜”“惰”“嫂”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8. 书法展示
请把“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后句规范美观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祭无忘告乃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陆游的《示儿》,全诗内容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畏( )畏脚 举世闻( )臭名远 ( ) 安居乐业
2.从上面词语中找出一对感情色彩不同、意思相似的词语:
( )、( )
3.下面与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近的俗语是( )
A.鼻子都气歪了 B.一个巴掌拍不响 C.前怕狼后怕虎
4.看到画“﹏﹏”的词语,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手 ②. 名 ③. 扬 ④. 举世闻名 ⑤. 臭名远扬 ⑥. C ⑦. 百姓生活富裕安康,家家幸福美好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日常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平时要多积累多做题。
畏手畏脚: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日常积累,根据词语意思去答题,平时要多积累多做题。
举世闻名: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
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名声的,但感情色彩不同,“举世闻名”是褒义词,“臭名远扬”是贬义词。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日常积累,根据词语意思去答题,平时要多积累多做题。
A:“鼻子都气歪了”比喻非常生气;
B:“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
C:“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与“畏手畏脚”意思相近,故选C。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作答时,学生要结合日常积累,结合词语意思去想象画面,语言通顺合理即可。“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描述人们生活安定、团圆美好的情景即可。
20. 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__________ ,穿尽红丝几万条。
(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 。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 。
(4)小明平时学习不认真,放学后总是贪玩,我会用岳飞的词句告诫他: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家家乞巧望秋月 ②. 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 不拘一格降人材 ④. 莫等闲 ⑤. 白了少年头 ⑥. 空悲切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林杰的《乞巧》,全诗内容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内容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全诗内容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全诗内容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1. 根据要求用“生气”写句子。
(1)生气(形容不愉快):______
(2)生气(指活力):_______
【答案】 ①. 他做的这些糊涂事让他妈妈很生气。 ②. 春天到了,校园里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结合词语的释义,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造句,注意造的句子要符合词语的解释即可。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 难道)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稳 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侯,动作是那么协调( tiá dià)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yàn yàng)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2. 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3. 在文中空白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4. 解释下列四字词语。
协调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影绰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用“~~”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听了作者的介绍,你知道怎样走搭石了吗?简单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难免 平衡 tiá yàng
23. 如果 就 24. ①. 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②.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25. 紧走搭石慢过桥;人心齐 泰山移
26. 走搭石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解析】
【22题详解】
略
【23题详解】
略
【24题详解】
略
【25题详解】
略
【26题详解】
略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呢?”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27. 给本文加个题目,最合适的是什么?( )
A. 母亲的电话B. 父亲的唠叨C. 牵挂
28. 在文中□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9. 老王之所以“不由自主地愣住了”是因为( )
A. 老母亲竟然这个时候打来了电话。
B. 他竟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自己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少有牵挂。
C. 母亲从老远打来电话让他感动不已。
30.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 C 28. :“ 。 ” : “ 。 ” 29. B
30. 老王在北京家中打电话给武汉的儿子让他多穿衣服,同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让他多穿衣服。
31.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不管多大永远是个孩子,不管离自己多远,心永远牵挂在他∕她的身上。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常常习以为常,甚至反感。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也许那就是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鸿沟,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最爱我们的人。
【解析】
【27题详解】
略
【28题详解】
略
【29题详解】
略
【30题详解】
略
【31题详解】
略
32. 习作。
同学们,五年的小学生活中,老师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受益匪浅。请选择一位你印象最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吧!
以《漫画老师》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350字的作文,让大家也认识一下你的老师吧!
要求:
1.先想一想你的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
2.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来写。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范文:
漫画老师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是谁抱着一大摞作业本走进了教室?哦,那是我们温柔亲切,拥有“双面脸”的语文老师--陆老师。
我们的陆老师今年40多岁,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圆溜溜的眼睛好似两颗黑宝石。眼睛下面就是那笑弯了的嘴巴,时不时会蹦出一些娓娓动听的话语。陆老师大笑的时候,两排洁白的牙齿就会露出来,好像童话中的公主。
记得有一次,我月考没考好。陆老师就轻轻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下课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那一刻,我的心情糟透了,仿佛就要有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整堂课我心里都忐忑不安,生怕陆老师批评我。可是我到了办公室,却是风和日丽。陆老师亲切地问我:“你怎么成绩突然下滑了?”我用蚊子叫似的声音支支吾吾地回答着。“好,我知道了。你回去把考不好的理由写下来,再把以后怎么做也写下来。”陆老师说。回家后,我认认真真地写了一篇自我反思。从此,我的语文大有提高。
“你的成绩这么差,能考进好中学才怪呢!你要好好学习……。”听,我们班里正传出一阵阵叫声,那是我们陆老师在发威呢!她瞪圆了眼睛,厉声训斥着小于同学。陆老师转过身,走到讲台后,又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课来。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幼小的花苗;老师是勤劳的蜜蜂,酿造香甜无比的蜂蜜;老师是夜晚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我一直想对我的老师说:“谢谢您,老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6)本题中,我们应该以《漫画老师》为题,选择一位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规范、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攀枝花市西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中,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四川南充高坪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四川南充营山县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书法展示,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