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上虞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书写,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累运用。
    1. 书写。
    小州读书时总是囫囵吞枣,请选择合适的一句赠与他,用楷体规范抄写。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答案】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是岳飞。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宋代诗人苏轼,意思是读过的经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含义。
    小州读书时总是囫囵吞枣,应提醒他认真熟读,因此选B。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嫦娥五号”探测器dā chénɡ(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lián xù( )工作23天,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圆满完成任务。如今中国已完美实现了“上九天揽月”的hónɡ wěi( )目标,令人nán yǐ zhì xìn( )。这一切shù shuō( )着几代航天人tónɡ xīn xié lì( )的奋斗历程,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bù kě ɡū liánɡ( )的价值。
    【答案】 ①. 搭乘 ②. 连续 ③. 宏伟 ④. 难以置信 ⑤. 述说 ⑥. 同心协力 ⑦. 不可估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拼音字母,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明确要写的汉字后进行书写,注意检查拼读、书写是否正确。本题注意“乘、置、述、协”等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注意书写美观。
    选择题。
    3. 下列带点字注音和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筛土(shāi) 眼睑(liǎn) 哀老 栩栩如生
    B. 强逼(qiǎnɡ) 打更(ɡēnɡ) 慈祥 诗情画意
    C. 凛冽(lǐn) 偏僻(pì) 严谨 应接不瑕
    D. 新冠(ɡuàn) 奉命(fènɡ) 稀罕 心旷神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辨析。
    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 眼睑(liǎn)——眼睑( jiǎn):眼球前的软皮肌肉组织,边缘长有睫毛,可以保护眼球。哀老——衰老:指年纪大而精力虚弱。
    B.正确。
    C.有误,应接不瑕——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很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D.有误,新冠(ɡuàn)——新冠(guān),[guān], 帽子。读“ɡuàn”时,指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
    选B。
    4.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 )
    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的生活。他每天在园子里种种菜,饮饮酒,生活非常清静自在。
    A. 游手好闲B. 成家立业C. 不思进取D. 怡然自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A.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B.成家立业:指建立了独立的家庭,创立了事业。
    C.不思进取:指不想努力上进,不想有所作为。
    D.怡然自得:指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结合句子语境可知,指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的生活,非常清静自在。应选择“怡然自得”成语。
    故选:D。
    5. 小州喜欢收集邮票,他发现这两张邮票中的图片源于民间故事( )
    A. 《田螺姑娘》
    B. 《梁山伯与祝英台》
    C. 《牛郎织女》
    D. 《猎人海力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点是民间故事的识记。
    认真分析题干中所给的图片内容,结合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第一幅图中有老牛,有一男一女,第二幅图中地点在喜鹊搭起的云桥上,有一男一女及两个孩童。结合对民间故事情节的了解可知,这两张邮票中的图片源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王母娘娘,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故选: C。
    6. 在和图中这个民间故事有关的节日里,小州应该吟诵的诗句是( )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一张图片里有一男一女,男人身旁有一只牛,男人为女人披上衣服。从这张图片可以推测出图中的男人是牛郎,女人是织女。
    第二组图片里有一男一女,身旁还有两个小孩子。他们脚下还有很多喜鹊。从这张图片可以推测出图中讲的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
    与牛郎和织女有关的节日是七夕节。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句意: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创作的诗歌。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句意: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句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元日》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句意: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写的是清明春雨中所见。
    选项B的诗句写的是与图中这个民间故事有关的节日。故选B。
    7.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B. 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杯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三五天不成问题。
    C. 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D.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顿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句号,主要表示句予的陈述语气,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和感叹语气。逗号,表示句予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感叹号,表示语气强烈,一般用于惊讶,高兴,自豪等。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或者说话断断续续。在对话前后要使用双引号,书名前后要使用书名号,平行的物品之间要使用顿号,在平行物品后有“等“字的句子要以省略号结束。
    A项有误,“买种”“翻地”“播种”“浇水”都是句子间一般停顿,之间都加逗号。
    8.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猎人海力布》是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时,越简单越好。
    B. 《桂花雨》以桂花为主线,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抒发了思乡之情。
    C. 《父爱之舟》一文中的小渔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
    D. 《月迹》中孩子们不断追寻月亮踪迹,表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猎人海力布》讲给别人听时,并不是越简单越好,要把故事的情节讲清楚。
    本题选A。
    9. 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1)悲兮,诗人陆游临终这样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痛兮,圆明园的__________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损失!叹兮,面对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龚自珍仰天长啸:“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因情动,境由心生——在清少纳言眼中,春天最美是_________。
    在张继眼中,秋夜之愁满心头:“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张志和眼中,“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他向往的生活。
    (3)宋代理学家朱熹认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教育家孔子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答案】 ①.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 毁灭 ③.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④. 黎明 ⑤. 江枫渔火对愁眠 ⑥. 斜风细雨不须归 ⑦. 心到 ⑧. 眼到 ⑨. 口到 ⑩. 敏而好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
    (1)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原文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出自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原文为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意思是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久久不愿回家。全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心思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出自《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记忆力再好的人也避免不了遗忘。同学们,你们想过吗,遗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怎样才能减少遗忘?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得了解遗忘的规律。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请看下边的图表——
    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要在“遗忘”来临前开始复习。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如果间隔时间长了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另外,复习的次数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学习了10分钟,刚好能把所学的材料背诵下来,他要再继续学习5分钟,这时的记忆效果最好。如果再增加学习的时间,就会引起疲劳、厌倦,成为无效劳动。
    10. 遗忘的发展规律是_____________,掌握这一规律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来说,学习1小时之后,记忆量会不足50%。( )
    (2)对于新知识的复习,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效率越低。( )
    12.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面两位同学的英语学习方式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1)小丽背熟单词之后,回家后还一直不停地背,她认为这样做记忆效果好。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背熟单词之后,回家后就不再复习了,他认为7天后考试前再复习也不晚。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①. 先快后慢 ②. 提高学习效率
    11. ①. √ ②. √
    12. ①. 小丽方法不合理 ②. 复习的次数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不停背诵会引起疲劳、厌倦,成为无效劳动。 ③. 小刚方法不合理 ④. 要在“遗忘”来临前开始复习,事半功倍。7天后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由“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由“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可知,掌握这一规律有利于花很少的时间,巩固所学的知识。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学习1小时之后,记忆量为44.2%。题干表述正确。
    (2)根据“如果间隔时间长了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可知,题干表述正确。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1)小丽背熟单词后,不应该一直不停的背,从第三段的句子“如果再增加学习的时间,就会引起疲劳、厌倦,成为无效劳动。”可知理由:小丽回到家记忆量还在100%,增加学习时间,就成为了无效劳动。
    (2)小刚应该及时复习。从第二段的句子“如果间隔时间长了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可知理由:因为小刚背熟单词7天以后,记忆量不足25.4%,等于重新学习一次,学习效率低。
    阅读。
    萤火虫
    ①“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萤火虫的一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科学家们对它产生了很大的研究兴趣。
    ②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成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幼虫便呼朋引伴,围着蜗牛,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③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
    ④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⑤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
    13. 请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图示。
    14. 读第②自然段,你觉得萤火虫的幼虫( )
    A. 美丽胆小B. 个小胆大C. 个大胆小D. 难看胆大
    15. 读第③自然段,找出文中与下列句子相应的内容,用“ ”画下来,并完成选择题。
    ◎雄虫闪动亮光,发出讯号,等待雌虫的强光回应。
    通过与文中句子的对比,我发现这句话的语言 (A.生动形象 B.平实质朴),短文中的语言 (A.生动形象 B.平实质朴)。在这篇短文中,我认为 (A.这句话 B.短文中)的描写更合适。【请填写序号】
    16. 第④自然段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3. 14. B
    15. 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
    B A B
    16. ①. 日光灯 ②. 矿灯 ③. 生物探测器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从第②段的“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成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可以知道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卵-幼虫-蛹-萤火虫。
    从第②段的“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可以知道萤火虫的幼虫可以智斗蜗牛。
    从第③段的“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可以知道萤火虫在甜蜜相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②段的“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可以知道萤火虫的幼虫个小胆大。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和赏析句子。
    句子“雄虫闪动亮光,发出讯号,等待雌虫的强光回应。”讲的是雄萤火虫发出讯号,等待雌萤火虫的回应;与文中的“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相对应。
    句子“雄虫闪动亮光,发出讯号,等待雌虫的强光回应。”语言平实质朴;句子“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语言生动形象。这篇短文运用了比较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关于萤火虫的趣闻,因此,短文中的描写更为合适。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④段的“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可以知道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矿灯、生物探测器。
    17. 佳作平台。
    题目:礼物
    提示:生活中,你一定收到过许多“礼物”,它可能是一件物品,可能是一句祝福,可能是一个动作……礼物传递着人间的亲情、友情,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都蕴藏着一个故事。请结合具体事例记叙关于礼物的故事,通过细节表达感情。
    要求:(1)语句通顺,叙事清楚,感情真实;
    (2)书写工整,4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答案】参考范文:
    礼物
    我有一件最特殊的礼物,那是一张精致的书签。每当看到这张书签,我就会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诲。
    记得这一张书签是爸爸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给我的。那一年大考,我的成绩十分差。爸爸妈妈看到十分伤心,十分生气。在过年的那一天,爸爸把我叫到了他的面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你仔细想过没有这一次考试为什么考得那么差?”想过。”我轻声回答。“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呢?”爸爸又说。
    “我在大考前没有认真复习。”我说。
    “还有吗?”爸爸继续问。“在大考前我只顾看电视,上课也不认真。”这时,我已经快要哭了,泪水一直在我的眼眶里面打转。“还有什么原因呢?”爸爸仍旧这样问我。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别的原因了,便回答说:“没有了!”“你再仔细想一想。”
    我低下了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没有了!”“不,你还有!那就是你太骄傲了!”爸爸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对我来说却像打雷那样响。那时我哭了。
    “你觉得这样好吗?”不好!”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那好,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拿一样东西来给你!
    走出房间后很快就走了回来。他手里多了一张书签。他把那张书签给了我。我看到书签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顿时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是想让我不再骄傲自满,而是要谦虚谨慎。后来,我就按照爸爸对我的期望去做,所以每一次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张书签就是我最特殊的礼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要求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收到过哪些礼物,你认为最珍贵或特殊的礼物是什么?选择你印深刻或对你影响深远的礼物去写。写时注意对礼物的外形、构造进行介绍,要将礼物的来历写清楚,突出“特殊”这一主题。写时注意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点明你印象盛开深刻的礼物是什么。
    中间部分:说明送礼的缘由,礼物的来历说清楚。注意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表达感情,可以是你对这份礼物或者送礼人的感情,或者通过这件事你的领悟。
    发展题。
    18. 请从方框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不重复经过的路线,将这些字连成首尾相接的八个成语,并将成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成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放虎归山 ②. 山高水长 ③. 长篇大论 ④. 论功行赏 ⑤. 赏心悦目 ⑥. 目中无人 ⑦. 人山人海 ⑧. 海阔天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成语和衔接排序。
    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根据平时积累完成作答即可,
    按照要求,从方框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不重复经过的路线,将这些字连成首尾相接的八个成语。即从“放”字开始:
    放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论功行赏:依据功绩的大小,给与赏赐。
    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谁都看不起。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19. 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所以,种青花椒要有耐心。
    ( )生命从来拒绝整齐划一,它们不徐不急,酝酿着自己时区里的阳光和风雨。
    ( )播下去,发芽的时间参差不齐,早晚不定,有时前后相差可能有一年多。
    ( )在生命的时区里,快与慢,奔跑与静止,都很准时。
    ( )一个种青花椒的朋友告诉我,青花椒的种子比一般作物的奇特。
    ( )着急也没有用,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节律。
    【答案】 ①. 3 ②. 5 ③. 2 ④. 6 ⑤. 1 ⑥. 4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列句子。
    首先介绍描写的对象是青椒,因此“一个种青花椒的朋友告诉我,青花椒的种子比一般作物的奇特”放第一句,然后承接第一句写青花椒的奇特之处,“播下去,发芽的时间参差不齐,早晚不定,有时前后相差可能有一年多”放第二句;基于这样的特定,因此要有耐心,“所以,种青花椒要有耐心”放第三句;承接下文就是不能着急,“着急也没有用,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节律”放第四句,“生命从来拒绝整齐划一,它们不徐不急,酝酿着自己时区里的阳光和风雨。”补充说明,放第五句,“在生命的时区里,快与慢,奔跑与静止,都很准时。”总结句,放第六句。故本题顺序为352614。学习后的时间
    记忆量
    刚刚记忆完毕
    100%
    20分钟之后
    58.2%
    1小时之后
    44.2%
    8—9小时之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3天后
    25.4%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绍兴诸暨市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句子排序,并完成相应题目,群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