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22632/0-17092312347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7,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22632/0-17092312347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7,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22632/0-17092312347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7,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37,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22分)
1. 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鲜牛奶变质B. 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D. 动植物呼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鲜牛奶变质,有酸性物质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动植物呼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白酒B. 豆浆C. 胡辣汤D. 泥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B不正确;
C、胡辣汤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C不正确;
D、泥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D不正确。
故选A。
3.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 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C选项错误;
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7.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
C. 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都有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此选项不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故在冷却甲的热饱和溶液时,大部分甲会析出,乙会留在滤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甲的目的,故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物质,此选项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2.5g甲物质,故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2.5g,此选项不正确;
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甲和乙有晶体析出,丙不析出晶体,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8. 向盛有和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B. 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C. 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D. 滤液有可能呈蓝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铁粉加入以后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接着才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活性弱于铝,所以不会与硝酸铝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氢前金属,所以铁一定过量。
【详解】A.滤渣中一定有铁(过量的)、铜和银(都是反应生成的),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和未反应的,错误;
C.由方程式分析可知,,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都会使溶液质量减小,错误;
D.滤液不可能呈蓝色,因为硝酸铜已经被完全反应,错误。
故选:A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是( )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0.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能溶解黄金。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①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王水”溶解黄金,有新物质四氯合金酸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排在氢后,氢比金活泼,错误;
③HAuCl4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金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x=+3,故Au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
④“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能与酸反应,不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错误。
故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D。
11. 如图所示,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
B. 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加
C. 乙试管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D. 乙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加,故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小,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
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故乙试管中溶质质量减小,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加。
故选D。
二、理解与应用(除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2. 填写合适的化学用语。
(1)碘酒中的溶剂______。
(2)标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答案】12. C2H5OH
13.
【解析】
【小问1详解】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小问2详解】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在前,数字在后;N2O5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x+(-2)×5=0,解得:x=+5,故填:。
13. 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
(1)工业上选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
(2)《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而化为铜”,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3.
14. ①. Fe+CuSO4=Cu+FeSO4 ②. 置换反应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是铜的化合物,即用铁将铜的化合物中的铜置换出来,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物是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4.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点表示______。
(2)时把放入水中,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或“不确定”),溶液的质量______。
(3)A物质中混有少量B,提纯A方法______。
(4)如果分别把A、B、C放入水中配成t3℃时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______。
【答案】(1)t2℃,A、B溶解度相等
(2) ①. 饱和 ②. 90g (3)降温结晶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P点时A和B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填:t2℃,A、B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3℃时A的溶解度是80g,说明该温度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80gA,则该温度下50g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40g,则形成了饱和溶液,溶液质量=50g+40g=90g
【小问3详解】
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A物质中混有少量B,提纯A方法是降温结晶;
【小问4详解】
如图所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最大,故分别把A、B、C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是A。
三、实验探究题(除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5.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硫酸镍(化学式)能溶于水。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
【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__。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
步骤①中得到的A是________。步骤②中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思评价】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的意义是________(答1条)。
【答案】 ①. ②. 一 ③. ④. 铜## ⑤. ⑥.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实验一:[提出猜想]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再结合其它猜想,则猜想三为Ni>Zn>Cu。
[进行实验]根据现象可知,锌、镍均能与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硫酸反应,且锌反应比镍快,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Zn>Ni>Cu,即猜想一成立;
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设计方案]锌、镍的活动性比氢强,铜的活动性比氢弱,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锌、镍分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镍和氢气,铜不与硫酸反应,则金属A为铜,溶液B为硫酸锌、硫酸镍、硫酸;
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镍的活动性强,锌与硫酸镍反应硫酸锌和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8分)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g假黄金放入烧杯中,将120g稀盐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请回答:
(1)表中m为__________。
(2)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14.8
(2)解:设20mL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7g,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g,第二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7.4g=2.6g,第五次加入20g稀盐酸,消耗锌的总质量为:20g-13.5g=6.5g,故每加入20g稀盐酸,消耗1.3g锌,故m=20-1.3×4=14.8,锌还有剩余故填:14.8。
【小问2详解】
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通过炽热的铜网
B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锌、铜、镍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
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镍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慢;铜片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正确。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16.1
m
13.5
13.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16,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