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09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09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0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05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08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1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14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23069/0-170925325117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重点)3.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其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难点)
边塞诗 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歌行体: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曲”的意思。
作品背景: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作者简介:岑参(cén shēn)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dū)护铁衣冷难着(zhuó)。瀚(hàn)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yì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折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内容上,关键词“忽如”表示突然,说明大雪来得很急,也写出了作者看到这种景象后惊奇惊喜的心态。修辞上,运用了比拟。白雪和梨花一样,同为白色,这是形似;又把白雪覆盖枝头当作梨花压枝来写,表现出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状态,这是神似。新颖传神,形神兼备。
比拟。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控:拉开。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着:穿
译文: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从正面直接描写出天气寒冷
赏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英勇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互文见义。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从侧面写白雪的威力。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惨淡:昏暗无光,暗淡。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请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请。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民族的乐器。
译文: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在内容上:运用对偶、夸张、寓情于景的手法,“百丈冰”“万里凝”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阴云密布。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掣:拉,扯。 翻:飘动。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东西,长六千余里。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译文: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前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余味绵绵不尽,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在写作中的作用就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加深主题。
FM自主学习1.zhé qiú qīn hàn lán chè 2.①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②狐皮袍子③锦缎做的被子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⑤领兵将帅的营门3.唐 岑参 歌行体 咏雪 送别
1.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中“卷”和“折”妙在何处。3.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4.“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5.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FM模拟教学1.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FM模拟教学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中“卷”和“折”妙在何处。明确:“卷”席卷。写出北风怒吼的巨大气势,“折”弯曲。写出北风狂暴肆虐的情态,突出了风势之猛。
FM模拟教学3.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写冬雪,比拟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FM模拟教学4.“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FM模拟教学5.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主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冰天雪地的奇异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热爱、赞美,以及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大雪纷飞,遍地银装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
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
描写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沈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9.(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0.A 11.B、E12.情景交融13.“忽如”二字用得极秒,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化无常,大雪来的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4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咏雪瀚海雪景图,送别风雪送客图,话题雪与情,活动一品雪,活动二绘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掌握下列字音字形,“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文体歌行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瀚海雪景图,送别风雪送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图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诗人简介,歌行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题目,咏雪篇,送别篇,地点转换,送别图,主旨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