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合作探究,相对论,量子力学,“福利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以及历史地图,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史料实证:找到相关图片和史料论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及发展趋势;
    3.历史解释:自由放任政策、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新材料、相对论、量子力学;
    4.唯物史观: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树立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福利国家”。
    难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世界上福利最好的三个国家》视频导入。
    上课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材料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材料2: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美国第三十任总统(1923—1929),任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认为“少管闲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对内停止了改革的法制,不干涉工商业事务。对私人企业采取放任的扶植政策。外交上推行“新孤立主义”。……任内出现所谓“柯立芝繁荣”。国债下降, 股票市场繁荣,但部分城市失业率在10%以上。
    (2)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材料1: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材料1: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2、含义: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代表著作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由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其理论被习惯上称之为“凯恩斯主义”,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基础。对于凯恩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是被称为“战后经济繁荣之父”,一是被称为“七十年代滞胀之母”。
    措施
    (1)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形式: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滞涨阶段(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①造成滞胀的原因:
    第一,财政原因。西欧国家的经济由于国有化,再加上福利国家开支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第二,高税。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只能增税,这就形成了高税,但是高税使企业利润减少,个人收入也减少,又使物价进一步上扬,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两次石油危机。石油涨价使西欧国家的生产成本一下子提高。
    ②应对措施: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等)70年代初后出现“混合经济”或者称为“新自由主义”(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3)国际变化:
    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②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补充【“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1973年】: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而这两个经济组织任何重大决策的通过都必须获得85%的投票率。换言之,美国在这两个经济组织中拥有最大表决权和一票否决权。
    1944年-1973年: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1976年被浮动汇率所取代。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经常把“美元称为美金”。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积极:①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消极: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力学】;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主要成果(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4)各种新材料的出现(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3、影响
    (1)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2)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表现:
    (1)就业(产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
    1、概念:【“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背景
    【合作探究】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何实施福利国家制度?
    罗斯福新政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无生活能力者提供救助。
    只有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可以更好地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美国总统肯尼迪
    (1)历史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2)物质基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4)现实需要: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加深(5)安全需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安全
    3、内容:“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4、发展
    5、评价①积极作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②局限性: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社会运动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活动
    3、认识:积极:使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使资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局限性:(1)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2)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3)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自主小结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情境创设,问题引领与师生合作,认识形成与概念建构,情境创设与史料研读,此任务的设计意图,概念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