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多份
- 孙权劝学PPT课件4 课件 0 次下载
- 孙权劝学PPT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孙权劝学PPT课件5 课件 0 次下载
- 孙权劝学PPT课件1 课件 0 次下载
- 孙权劝学PPT课件8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孙权吴,曹操魏,刘备蜀,解释划线词语,当涂当道当权,见事知晓事情,更重新,过经过,孤古时王侯的自称,辞推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到的常用文言词语。(重点) 2.疏通文意,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理解学习的重要性。(重点)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编年体 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卿( ) 涉猎( )岂( ) 邪( ) 遂( ) 孰若( )
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
孤:(古)古代王侯的自称;(今)孤单,孤苦。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最高一级。
但:(古)只,只是;(今)转折连词。往事:(古)指历史;(今)过去的事情。
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长兄怎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妇之间的爱称。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听朗读,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
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可用文中哪两个词语来概括鲁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不可不学”“大有所益”(恳切、关心)
“刮目相待”(自得、自豪)
本文的人物对话写得十分精妙。请反复品读,细细揣摩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本文对话描写的特色。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权,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又不失主人身份。
情不自禁地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在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此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语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鲁肃之所以愿意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鲁肃折服于吕蒙的才华,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巨大长进。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孙权劝吕蒙,使之“就学”,“劝”的本领可谓高矣。试分析一下他劝说技巧的高明之处。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1.记事简洁,剪裁精当。 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略写吕蒙的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此外,人物的语言也非常简洁,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
2.正面记言,侧面烘托。 本文的对话言简义丰,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文章除正面描写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外,还通过鲁肃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本文,我们不仅学习了通过写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精彩笔法,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吕蒙的经历中得到启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热爱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同学们可以进行分组,自由发挥,试将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如果你的同学不爱读书,你能不能学习孙权的劝导方法劝导他从学习态度上重视学习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文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孙权一劝,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孙权二劝,蒙乃始就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省略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人物简介,《资治通鉴》简介,课文讲解,研讨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评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泛指学识浅薄的人,孙权一劝,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劝不成,孙权二劝,蒙乃始就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