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学校八年级举行“悦读经典”活动,下面文段是小语同学的活动感言,请你认真阅读,完成问题。
书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读书,使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我热爱读书。徜徉在书中,黄土高原粗犷(kuàng)豪放、刚劲(jìng)雄浑的腰鼓令我陶醉;壶口大气磅礴、震耳欲聋的瀑声令我震撼;大自然花香鸟语、草长(zhǎng)莺飞的语言令我陶醉;勃朗峰色彩斑澜、白云缭绕的景观令我目眩(xuàn)神迷……
正如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所说:“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1. 文中划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气磅礴B. 震耳欲聋
C. 色彩斑澜D. 白云缭绕
2. 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粗犷(kuàng)B. 刚劲(jìng)
C. 草长(zhǎng)莺飞D. 目眩(xuàn)神迷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4. 文中划线句子语序有些混乱,重新排列后,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④②③B. ③①②④C. ④①②③D. ④②③①
【答案】1. C 2. A
3. 通过读书,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或:读书,使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4.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C.色彩斑澜——色彩斑斓。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粗犷(kuàng)——guǎng。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划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读书,使人的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分析,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使”其中一个。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通读语句可知, ④句承接张元济先生所说的话,点明读书的作用;①句从个人角度来说读书的作用,②句从国家的层面来说读书的作用;③句总结读书的作用。故句子排序为:④①②③。
故选C。
5. 小语同学制作了读书积累卡片,请按要求完成问题。
【答案】(1)D (2)A (3)把A的“浪漫”改为“现实”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1)本题考查成语理解与运用。
A.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境中形容首长的性格,符合语境;
B.一丝不苟:形容办事极为认真。语境中形容“他”的学习态度,符合语境;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频繁、连续不断。语境中用来形容来敦煌莫高窟参观的人多,符合语境;
D.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不可收拾。语境中说建筑,不合语境;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综合。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选项“《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表述错误;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综合。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将选项A中的“浪漫”改为“现实”即可。
6.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
诵读八下课文,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① 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的美好追求;拥有着“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展现着“水击三千里,④ _________”(《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弘扬着“⑤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的坚贞精神;最可贵的是,“少年”还能长存“安得广厦千万间,⑥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兼爱之心。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海内存知己 ③. 天涯若比邻 ④.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窈窕、涯、抟、落、碾、庇、俱。
二、阅读【满分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7. 下列对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蒹葭》一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追求“伊人”求之不得的凄清、冷落的思想感情。
B. 《式微》是一首劳动者的悲歌,诗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怨言。
C.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作者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D.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描写了词人苏轼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以“孤鸿”为喻,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B.《式微》是一首劳动者的悲歌,诗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怨言。并非是“委婉含蓄”,本项表述不当;
故选B。
8.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完成下面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请分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案】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二)名著阅读
9. 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请仿照示例,解读推荐名著的书名。100字以内。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
祥子是小说的主人公,他从农村来到城市,以拉洋车为生。他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他曾连人带车被大兵抓走,逃跑时牵了三匹骆驼卖掉,因此得名“骆驼祥子”。
解读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只有在烈火和骤冷中铸造,才能够如此坚硬。主人公保尔就是这样,他在残酷的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接受锻炼,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含义要结合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来理解。明确“钢铁”是指钢铁般的意志,“炼成的”明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钢铁是在烈火里锻炼、高温冷却而成的,因此它很坚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突出了主人公从一个工人子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成长经历如同钢铁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钢。
示例:“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炼成的”明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钢铁在烈火中炼成,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喻指保尔如何经历磨难、通过磨难炼就钢铁般的意志。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公一女,嫁为畿辅①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②而语女曰:“而③翁长铨④,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⑤僧保⑥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⑦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⑧。”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节选自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注】①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②恚:怨怒。③而:你,代词。④长,长官。这里是“做……长官”之意。铨(quán),“铨部”是吏部别称,其长官称尚书。⑤颁:赏赐。⑥僧保:人名,不详。⑦内:同“纳”,放入。⑧贾:同“价”,钱。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公固知某不贪
②若翁廉
11. 下列每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B. 寄言于母/鹏之徙于南冥也(《北冥有鱼》)
C. 与公甚相得也/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D. 是非贿得之/是鱼之乐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2. 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翱的女婿因不满岳父官居吏部尚书却不肯将他调任京城,所以不让妻子回娘家。
B. 王翱对女婿的无礼行为很生气,女婿最终受到感召,不再要求调任。
C. 太监某临别之际将御赐的四枚西洋珠赠与王翱,但王翱还朝后寻得太监某的两个贫苦侄儿,将四枚西洋珠原封不动地资助给了他们。
D. 本文表现出王翱为官刚正廉洁、不徇私情,为人真诚善良、重情重义的高尚品质。
13.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②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答案】10. ①本来;②你们。 11. D 12. B
13.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4. ①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
②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句意: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固,本来。
②句意:你们的老人很廉洁。若,你、你们。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况且/将近;
B.给/到;
C.投缘/找到;
D.这/这;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B.“婿竟不调”只强调了结果:女婿最后没有调任,本项“女婿最终受到感召,不再要求调任”有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子意思:王公接受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
“内所著披袄中”“纫之”与前文“公受珠”为顺承的关系;
正确断句为: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①计,盘算;无从,无法;特,只;故人,老朋友。
②授,给予、交给;识,同“志”,记号;宛然,依然,原来样子。
【点睛】参考译文: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做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像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送四枚大宝珠。王公坚决辞谢不接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受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答问题。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宋协伟
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域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④中国古代地图还有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的特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15.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 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 通常,古代制图者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
D.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
16. 本文③④两段能否互换位置,请分析原因。
17. 市南区正在征集旅游地图绘制金点子,请你结合文中学到的知识提几点建议。
【答案】15. B 16. 不能。第③段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技法独特;第④段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这两段内容是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17. ①可以融合技术和艺术;②可以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绘制;③要注意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B.根据第⑤段“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可知,古代地图主要作用是表示路线和距离,本项“中国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有误;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顺序。
根据第③段“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可知,该段在说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技法独特;根据第④段“中国古代地图还有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的特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可知,该段在说明中国古代地图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还”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表明③④两段内容在层次上有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
根据第③段“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可提出:可以融合技术和艺术;
根据第④段“中国古代地图还有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特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可提出:可以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绘制;
根据第⑦段“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可提出:要注意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
(五)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回答问题。
两进虎跳峡
①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②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重重叠叠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③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
④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A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⑤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旋涡套着旋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⑥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峰连嶂合。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B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⑦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辟的公路。
⑧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⑨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直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⑩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张鸿源《滇域探秘》,有删改)
18. 阅读文章,完成表格。
19. 作者为什么认为虎跳峡是云南山川最富有阳刚之美的地方?
20. 游览名山大川让人获得美的感受,作者游览虎跳峡感受到了阳刚之美。请结合你的一次游览经历,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100字以内。
【答案】18. ①. 金沙江畔 ②. 崎岖山路 ③. 中峡 ④.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水在峡谷中汹涌澎湃的气势,突出了虎跳峡的壮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⑤. 惊心动魄、热血沸腾、颤栗震撼 ⑥. 哈巴雪山 ⑦. 渡口 ⑧. 核桃园 ⑨. 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描写了下峡傍晚的景象,表现了峡谷的雄浑、肃穆、苍凉的特点,表达了“我”的震撼和赞美之情。 ⑩. 震撼赞美
19. 示例: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进入虎跳峡的见闻和感受:第一次作者从金沙江畔沿崎岖山路进入中峡,被江水在峡谷中汹涌澎湃的气势所震撼;第二次作者首先描写了哈巴雪山的壮美景色,然后从渡口到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住宿,这次峡谷的雄浑、肃穆、苍凉使作者受到了更加强烈地震撼。因此作者认为虎跳峡是云南山川最富有阳刚之美的地方。
20. 示例:进入无棣古城,往西南方向遥望,首先看到的就是海峰塔。飞檐如鸟翼伸展翩然凌空;尖顶如利剑高耸,直入云天。在僧侣悠扬的诵经声中,随人流一步步踏上这座唐塔的台阶,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陡然而生敬慕之心。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至三空,结合题干“第一次进虎跳峡:游览路线”,找到第②段“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第③段“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第⑤段“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可知:作者第一次进虎跳峡的游览路线是先到金沙江,再到崎岖的山路,最后到中峡。
第六至八空,结合题干“第二次进虎跳峡:游览路线”,找到第⑥段“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第⑦段“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第⑧段“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可知:作者第二次进虎跳峡的游览路线是先到哈巴雪山,再到渡口,最后到核桃园。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第四空,“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本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它勃然大怒,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把江水当成人来写,表现江水经过狭窄的狭谷时,表现出非常汹涌澎湃的气势。结合第④段“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可知:本处描写江水经过虎跳峡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给人的感受,侧面烘托了虎跳峡的壮丽雄浑的景色,表达作者对虎跳峡的赞美之情。
第九空,“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本句是环境描写,描写了“我”傍晚前往渡口的路上的所见所感。其中“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表现峡谷雄浑、肃穆、苍凉的特点。结合第⑥段“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可知:“我”第二次来到虎跳峡时,看到其大气磅礴的雄姿时,内心对其充满赞叹之情。
(3)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
第五空,结合第③段“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第④段“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第⑤段“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可知:“我”第一次游览虎跳峡时,感到颤栗震撼,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第十空,结合第⑦段“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辟的公路”,第⑨段“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可知:“我”第二次游览虎跳峡时,感到既紧张又震撼,为虎跳峡雄浑的景色,表达赞美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③段“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颤栗着探行”,第④段“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第⑤段“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旋涡套着旋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可知:第一次来到虎跳峡时,“我”从人马驿道经过时,看到中峡谷底汹涌澎湃的江水,为它野性十足的景象而感到震撼。
结合第⑥段“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第⑧段“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上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第⑨段“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可知:第二次来到虎跳峡时,“我”既看到虎跳峡大气磅礴的雄姿,又感受到其雄浑肃穆的一面,在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住宿,体会到它的静谧,最后来到上峡时,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这些都体现了虎跳峡的阳刚之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拓展。
结合题干“游览名山大川让人获得美的感受”,内容要围绕旅游时感受到的美来谈自己的体会即可。
示例:黄河在这里突然收窄,像水壶的口一样,故名壶口,壶口下面是断崖。这时的黄河汹涌地倾泻而下,溅起几十米高的水雾;翻滚着、扑腾着、仿佛千军万马在奔腾,浩浩荡荡一路向前冲去,真是惊心动魄,宏伟壮观!
三、写作【满分50分】
21. 半命题作文。
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际工具。同学们的初中生活已经过去两年了,回首过去,有老师的谆谆教导,父母的殷殷期望,朋友的暖心陪伴;展望未来,也会有对自己的美好期许……
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完成习作。
要求:感情真挚,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6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给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自己:
你好,想了好久还是给你写一封信吧。有一句话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也不无道理。至少,你成长了,你优秀了,人生就多了许多可能,当然也包括遇到更好的人!
当你抱怨生活,抱怨身边的人不够好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自己足够好吗?往往是你自己不够努力,生活才阻止了你的进步。是你始终都不愿意努力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样子,生活才会一直牵绊住你的脚步!
可能,你也看到过这样一张图片:在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枕边,放着一张纸,上面赫然写着距高考XX天的字样。每一个看到这张图的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触。为人父母看到的是“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是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祈盼!可孩子们更多的是抱怨,认为这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负担,不过是要自己代替父母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恰恰是在这个不断地抱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长大。
我像身边的很多人一样,也曾抱怨过自己的生活,抱怨过自己的出身,抱怨过自己的父母,可这些抱怨又有什么用呢?妈妈经常和我说:“我和你爸爸没文化,希望你能有文化,不再过像我们这样的日子!”儿时,真的不懂。如今长大了,开始明白他们的艰辛,更懂了那一番话饱含的深情。看着父亲辛苦劳作的背影,眼角不禁湿润!
我不再有昔日的怨言,而是把它们变成学习的动力,用自己的努力给自己一个更好些的明天。我的未来,父母帮不了,只能靠自己!
电影《青春派》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在高三,没有假期,没有娱乐,就连一丝丝想玩的念头都是罪恶的!仔细想来,初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短暂而又美好的初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都能放下各种一文不值的抱怨,用行动改变自己,把自己磨砺成自己的英雄!
换一种视角,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祝:
好!
现在的我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题目要求写一封信寄给对方,题目中要明确这个收信人是谁,结合材料“回首过去,有老师的谆谆教导,父母的殷殷期望,朋友的暖心陪伴;展望未来,也会有对自己的美好期许”可知,这个收信人可以是老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自己。信的内容可以是感恩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向对方道歉,也可以是激励自己努力奋斗,表达和解的意愿等。
第二,立意。通过写一封信给对方或给自己,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与感悟。写作时,要注意书信的格式。那么就要特别注意书信的格式,称呼、问候语、主体内容、署名、落款一个都不能忽略。
第三,选材。选取的内容要与往事有关,要写自己以前的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可回顾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也可以回顾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还可以写自己与朋友的交往,还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等。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所以在书写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营造出“见字如面”氛围。
项目
内容
存在问题
词语积累
A.战士们见首长那么平易近人,都争着与总司令拉话。
B.虽然他的穿戴随便,不修边幅,但在学习上却是一丝不苟。
C.敦煌莫高窟向游人开放以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D.看到地震后灾区许多建筑分崩离析的镜头,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1)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文学常识
A.《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常用直陈其事、借物譬喻、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
B.白居易作“新乐府”五十篇,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
C.“信天游”是陕北民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回延安》就采用了“信天游”的形式。
D.即席讲话,须根据特定的背景、场合来决定要说什么和怎么说,以取得较佳的讲话效果。
(2)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3)修改建议( )
游览路线
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游感,即作者在游览中产生的感想,是游记的灵魂。请分别概括作者两次进虎跳峡的感受。
第一次进虎跳峡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A句赏析:④_______
感受:⑤_______
第二次进虎跳峡
⑥_______
→⑦_______
→⑧_______
B句赏析:⑨_______
感受:⑩_______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南区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南区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名著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