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全册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第四节课时1 电流 电流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第四节课时1 电流 电流表教案,共2页。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课时1 电流 电流表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3)会使用电流表及正确读数。2.科学思维(1)在引入电流的概念时,用类比法形象地说明电流有强弱之分。(2)通过观察分析,认识电流的大小、单位,能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测量电流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3.科学态度和责任在学习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树立使用仪器时的安全性、精确性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2.难点:会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能够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下雨天狂风暴雨和淅淅沥沥的小雨视频对比,黑夜中闪电的光亮和街上彩灯的光亮视频对比,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话题:自然界中强与弱是普遍存在的,大雨与小雨,强光与弱光,那么电流的强弱如何表示呢?(二)新课教学1.电流教学情境:教师演示由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分别供电给一盏灯发光的情形,然后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的内容——电流。提出问题:(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2)电流的单位是什么?(3)电流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是什么?知识归纳:(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2)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电流单位:毫安(mA)、微安(μA)。(3)电流的单位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即电流单位之间都是1000进率关系。教学情境: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流大小一般不同,请阅读教材第73页“信息窗”的内容。将“信息窗”中用电器的电流数据编成单位换算题,进行课堂练习。2.怎样使用电流表教学情境: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4~75页“怎样使用电流表”的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用什么仪器测量?怎样连接仪器?教师拿出电流表,讲解电流表的构造:表盘、接线柱、指针。知识归纳:正确连接电流表:(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3)所测电流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5)电流表的符号为。3.电流表的读数教学情境: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将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后,如何读出它的示数?知识归纳:(1)先看接线柱,确定使用的量程。(2)确定分度值,当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A时,分度值为0.02A;当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3A时,分度值为0.1A。(3)接通电路后根据表针的位置,确定电流表的读数。拓展:电流表的使用可归纳为“四清”“四会”“三判断”:(1)认识电流表做到“四清”,即清楚量程、分度值、接线柱、调零器。(2)使用电流表做到“四会”:①会连接: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从“+”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不能直接接在电源正、负极。②会选量程:所测电流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③会试触:将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好,用导线瞬时碰接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通过试触来选择电流表量程。④会读数:先看清电流表所用量程,根据量程明确刻度盘上每大格和每小格所代表的量值,由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取数值。说明:电流表选择大量程时,读数读刻度盘的上部分;电流表选择小量程时,读数读刻度盘的下部分。(3)使用电流表做到“三判断”:①判断电路是否接通,若指针偏转,则电路接通,否则未接通。②判断正、负极接线柱是否接反,若指针顺时针偏转,则连接正确,否则接反。③判断量程是否选对,先用大量程试触,若指针偏转角度小,则量程选大了,应改接小量程。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