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素材)-【核心素养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素材)-【核心素养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素材)-【核心素养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素材)-【核心素养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素材)-【核心素养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同步教学课件+素材(部编版)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课件pptx、明朝的灭亡情境导入mp4、视频明朝灭亡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等史实,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等史实。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了解中国历代兴衰的发展规律,并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和经验。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③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 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动荡
①中央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清明史料》
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
政治腐败是明朝衰亡的根源;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败。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出身于陕西农民家庭,备受官府和豪绅欺辱。陕西灾荒严重,李自成率领本村饥民,投了高迎祥。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响”、训练军队的“练响”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响”,合称“三响”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且有司……不得不严为催科(征税)。仅存之遗黎(剩下的百姓)止有一逃耳。 ——《明季北略》
陕北连年灾荒,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导致农民无以为生,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李自成起义军纪律严明。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李自成起义军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起义军势力扩展到10余省,队伍发展到100多万人。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4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进北京,明崇祯皇帝自谥身亡,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明朝灭亡以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1.【史料证实】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 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2.【史料证实】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 ) A.皇太极 B.努尔哈赤 C.阿骨打 D.铁木真
3.【史料证实】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C.均田免赋D.大楚兴,陈胜王
4.【史料证实】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5.【史料证实】“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明朝将领是( ) A.尚可喜B.吴三桂 C.耿精忠D.张献忠
6.【历史解释】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反映了农民要求减免赋税的愿望 C.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采用的方案
7.【史料证实】明末民通“朝求升,符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中的“闯王”是指( )A. 陈胜B. 张献忠C. 黄巢D. 李自成
8.【史料证实】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