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教学设计,共8页。
设计说明
本节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利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本节教学中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所以从上一节功的知识点出发,让学生在理解“功”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进行知识迁移,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和生产实际,采用类比方式,使学生理解功率,并能运用比值法进行定义。
2.通过练习学会功率公式的运用,能解答简单的物理问题。
3.通过对功率概念的理解,能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功率概念的认识、功率的计算。
2.难点:功率的计算、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教学过程
回顾思考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________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计算公式为________。
2.物体通过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计算公式为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播放:建筑工地上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把相同的砖运到相同高处。
问:两种方式做功多少相同吗?做功快慢相同吗?
如何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引出本节的课题:功率。
2.问题导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想想议议”,讨论“两人爬楼”的问题:
(1)由图可知:如果小孩的体重为G,老人的体重为1.5G,他们都是从一楼爬到四楼,做功各是多少?谁做功多?
(2)如果小孩用时1分钟,老人用时2分钟,在做功和时间都不相等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3.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
实例1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别将5块砖运到二楼(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力对砖做功?做功的多少是否相同?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例2 如果大人和小孩同时不间断地搬砖到二楼共15 min,他们对砖做功的多少是否相同?做功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例3 如果大人和小孩不搬砖,一起爬相同的楼梯,做功相同吗?做功的快慢相同吗?
分析
实例1中,做同样的功,时间不同,时间短的做功快。
实例2中,时间相同,做功多少不同,做功多的做功快。
实例3中,做功的多少不同,时间长短可能不同,很难比较做功的快慢。
引入并板书课题:功率。
进行新课
探究点一 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类比“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结合教材图11.2-1,归纳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比较运动的快慢
↓
比较做功的快慢
↓
a.若做功相同,可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所用时间越长,做功越慢。
b.若做功时间相同,可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越少,做功越慢。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1 小明爸爸的质量为 70 kg、小明的质量为50 kg,当父子俩一起从居住楼的一楼同时走上二楼。在此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人做功的功率相等
B.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的大
C.小明做功的功率比爸爸的大
D.无法比较做功的快慢
解析:小明爸爸的质量比小明的质量大,由G=mg可知小明爸爸重力大;由W=Gh可知,小明爸爸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多;父子俩一起从一楼同时走上二楼,说明两人所用时间相同,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说明功率越大,故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的大,B选项正确。
答案:B
探究点二 功率的概念
(1)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强调:功率的定义采用了比值定义法。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速度、密度、压强等。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示: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同样,功率大,不一定做功多。功率大小是由功和时间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3)计算公式:P=。
引导学生从“比值定义法”中归纳出功率定义中的“比”是指功和时间之比,从而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4)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1 W=1 J/s。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kW,1 kW=103 W。
引导学生回答:①功、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是什么?[焦耳(J)、秒(s)]
②功率的单位是什么?(J/s)
③为了纪念瓦特,用瓦特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即功率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瓦特(W)。
④1 J/s=1 W。
⑤1 W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 s的时间内完成的功是1 J。
例题讲解:(学生先练习,若有问题,教师补充讲解)
例2 将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2作用时,以v2=6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则两次拉力做功W1________(选填“>”“”“t2,又据公式P=,可知P1=,P2=,因为W1=W2,t1>t2,所以P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