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

    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第1页
    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第2页
    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探索规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算式中的规律,数列中的规律,数形结合规律,16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算式中的规律。
    在数学算式中探索规律,应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观察结果的特点,进而,根据规律填出这一类算式的结果.
    例如: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算式中,两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且个数相同.积里的数字呈对称形式,且前半部分是从1开始,写至某个数字(此数即因数的位数),积的后半部分再顺次写出.
    2、数列中的规律。
    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1)规律蕴涵在相邻两数的差或倍数中.
    例如:1,2,3,4,5,6…相邻的差都为1;
    1,2,4,8,16,32…相邻的两数为2倍关系.
    (2)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位找关系,便于找到规律.
    例如:1,0,0,1,1,0,0,1…从左到右,每四项为一组;
    1,2,3,5,8,13,21…规律为,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3)需将数列本身分解,通过对比,发现规律.
    例如,12,15,17,30,22,45,27,60…在这里,第1,3,5…项依次相差5,第2,4,6…项依次相差15.
    (4)相邻两数的关系中隐含着规律.
    例如,18,20,24,30,38,48,60…相邻两数依次差2,4,6,8,10,12…
    3、数形结合规律。
    在探索数与形结合的规律时,一方面要考虑图形的对称(上下对称和左右对称),另一方面要考虑数的排列规律,通过数形结合、对应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升初真题复习—探索规律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2分)(2023•郑州)如图,〇、△、□各表示一个两位数中的其中一个数字,观察下面图与数的关系,第4图形表示的两位数是( )
    A.54B.43C.34
    2.(2分)(2023•临西县)瑞士的巴尔末从测量光谱的数据95、1612、2521、3632⋯⋯中得到了巴尔末公式,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10个数据,这个数据为( )
    A.8177B.10096C.144140D.10098
    3.(2分)(2023•惠州)小朋友玩游戏,老师让小朋友们站成一排,并从第一位开始依照1、2、3循环报数,最后一位小朋友报的数是2,请问,这一排可能有( )个小朋友.
    A.25B.26C.27D.28
    4.(2分)(2023•石鼓区)观察下面的圆柱,分析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的变化引起体积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第n个圆柱的体积是( )
    A.πn3B.πn2C.2πn2
    5.(2分)(2023•建平县)瑞士的一位中学老师从光谱数据,95,1612,2521,3632⋯⋯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请你根据这个规律写出第5个数是( )
    A.4339B.4844C.4945D.6460
    6.(2分)(2023•深州市)六一儿童节,一年级(2)班的学生用彩灯布置教室,按“两红、三蓝、两紫”的顺序排列,第57盏灯是( )
    A.红色B.蓝色C.紫色
    7.(2分)(2023•晋中)明明用小棒按如图的规律搭房子,搭30间房子要( )根小棒。
    A.120B.121C.150
    8.(2分)(2023•金水区)一些正方体按图方式摆放。如果用n表示第几个图形,用y表示图形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下面式子能表示第几个图形与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关系的是( )
    A.y=9nB.y=4+5nC.y=2+2n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2分)(2023•涵江区)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9幅图中共有 个小圆球。
    10.(2分)(2023•金昌)用大小一样的圆形画图,先观察前四幅图阴影部分面积与1个圆面积的关系,再根据这个规律推算第五幅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 个圆的面积。
    11.(2分)(2023•荔城区)如果按照如图正方形点子图的规律排列,第⑥幅图共有 个点子,第n幅图共有 个点子。
    12.(2分)(2023•万州区)找规律,填一填。△□□〇〇☆△□□〇〇☆△□□〇〇☆……第40个图形是 。
    13.(2分)(2023•化州市)如图,用小棒摆正方形。摆1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要7根小棒,继续这样摆,摆10个正方形要 根小棒;摆n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是 根。
    14.(2分)(2023•平湖市)如图所示,第1层有1个点,第2层有4个点,第3层有9个点……按这样的规律,第9层有 个点,第 有196个点。
    15.(2分)(2023•信阳)如图,按照前面四幅图的规律,算出第五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 个圆;再算出第七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 个圆。
    16.(2分)(2023•莆田)有一列由两个数组成的数组:(1,1),(2,1),(2,2),(3,1),(3,2),(3,3),(4,1),(4,2),(4,3),(4,4),(5,1)……
    ①第72组的两个数之和是 。
    ②在前55组中,“5”这个数出现了 次。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7.(2分)(2023•高阳县)△△△▽▼△△△▽▼……,照这样排列下去,第30个图形一定是▼。
    18.(2分)(2023•通榆县)这组数据是没有规律的:3,10,18,27,37,48,60,……。
    19.(2分)(2022•孟州市)下面是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60、75、90、105、120……则935不是这组数中的数。
    20.(2分)(2022•昆明)用小棒按如图搭三角形,搭一个用3根小棒,搭两个用5根小棒,搭n个用3n根小棒。
    四.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60分)
    21.(6分)(2023•罗甸县)像如图那样用小棒摆三角形,请你算一算。摆10个三角形用多少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呢?
    22.(6分)(2021•越城区)有一个无限小数,小数部分任意相邻四位数字之和都是26,已知第3位是3,第6位是6,第8位是8,那么第2021位上的数字是几?(写出计算与分析过程)
    23.(6分)(2021•黔南州)如图,1个杯子的高度是15cm,把5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叠起来的高度是25cm,那么10个这样的杯子叠起来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4.(8分)(2023•临西县)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如图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1)2张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桌子呢?n张桌子呢?
    (2)一家饭店有8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如图方式每4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80张桌子可拼成20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
    25.(10分)(2023•武城县)如图所示,用“十字”分割正方形。分割一次,分成了4个正方形,分割两次,分成了7个正方形。
    (1)如果连续用“十字”分割4次,分成了 个正方形。
    (2)如果连续用“十字”分割n次,会分成 个正方形。
    (3)如果分成346个正方形。需要用“十字”分割 次。
    26.(12分)(2023•东山区)(1)用一个长方形像图中那样任意圈出四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如果长方形中最上面一个数字用a表示,最下面一个数字可以怎样表示?
    (3)按这样的圈法,小丽圈出的四个数的和是200,你知道她圈的是哪四个数吗?算一算写出来。
    27.(12分)(2022•高邑县)聪聪和明明在研究两个平方数的差时发现了规律:
    42﹣22=(4+2)×(4﹣2)=12
    72﹣32=(7+3)×(7﹣3)=40
    92﹣42=(9+4)×(9﹣4)=65
    (1)请你根据聪聪和明明发现的规律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
    152﹣52=( + )×( ﹣ )=( )
    (2)求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聪聪说可以用“a2﹣b2”来计算,明明说也可以用“(a+b)×(a﹣b)”来计算。你知道明明是怎么想的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分析】前3个图中都有圆,表示的数字中都有5,即5表示圆形;进而可以得出3表示三角形;4表示正方形;而且第一个数字表示的图形在外面,第二个数字表示图形在第一个数字表示图形的里面.
    【解答】解:图形中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在外,三角形在内,所以用数字:43表示.
    故选:B.
    【分析】根据第一幅、第二幅和第三幅图中的数字,得出:〇△□各表示的数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发现:分子是从3开始的数的平方,分母比分子小4。据此解答。
    【解答】解:3+(10﹣1)=12
    12×12=144
    144﹣4=140
    所以第10个数据为144140。
    故选:C。
    【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3.【分析】根据题意,每3个小朋友一循环,因为最后一个报的是2,所以小朋友的个数应该是3的倍数多2人.分别计算各选项人数,即可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25÷8=3(组)……1(个)
    26÷3=8(组)……2(个)
    27÷3=9(组)
    28÷3=9(组)……1(个)
    所以26个小朋友最后一个报数是2。
    答:这一排可能有26个小朋友。
    故选:B。
    【分析】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4.【分析】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计算前面几个圆柱的体积,根据体积的变化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做题。
    【解答】解:①π×(2÷2)2×1=π
    ②π×(4÷2)2×2=8π=23π
    ③π×(6÷2)2×3=27π=33π
    所以第n个圆柱的体积是πn3。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5.【分析】观察可知,分子是3、4、5、6……的平方数,分母比分子小4,第5个数的分子是7的平方,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72=49
    49﹣4=45
    答:根据这个规律写出第5个数是4945。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知道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6.【分析】由题意可知,循环周期是7,用57除以循环周期,计算出商和余数,找出第57盏灯是什么颜色即可。
    【解答】解:57÷7=8(组)……1(盏)
    答:第57盏灯是红色。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周期现象,找出循环周期是几是解题的关键。
    7.【分析】搭一间房用5根小棒,2间房用9根小棒,3间房用13根小棒,以后每增加一间房就多用4根小棒,由此解决问题。
    【解答】解:搭一间房用5根小棒,可以写成1+1×4;
    2间房用9根小棒,可以写成1+2×4;
    3间房用13根小棒,可以写成1+3×4;
    ……
    所以搭n间房子需要1+4n根小棒。
    当n=30时,需要小棒1+30×4=121(根)
    答:搭30间房子要121根小棒。
    故选:B。
    【分析】主要考查了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8.【分析】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露出9个面,第2个图形露出14个面,第3个图形露出19个面,第4个图形露出24个面……,4个图形的左右两边都是露出4个面,每增加2个小正方体,就会增加5个面,据此找规律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图形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5+图形的序数×5,如果用n表示第几个图形,用y表示图形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则y=4+5n。
    故选:B。
    【分析】解答本题需准确分析图形的序数与露出的面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出每增加2个小正方体,就会增加5个面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分析】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有1个小圆球,第2个图形有(1+3)个小圆球,第3个图形有(1+3+5)个小圆球,第4个图形有(1+3+5+7)个小圆球……以此类推,第n个图形小圆球的个数等于从1开始连续n个奇数的和,从1开始连续n个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据此解答。
    【解答】解:1+3+5+7+9+11+13+15+17=92=81(个)
    答:第9幅图中共有81个小圆球。
    故答案为:81。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找出小圆球个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分析】观察图示可知:阴影部分是由几个扇形组成的,且扇形的半径与所在圆的半径相等,扇形内角和可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推得,扇形的面积由半径和圆心角决定,据此可推算出第五幅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几个圆的面积。
    【解答】解: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阴影部分由三个扇形组成,扇形半径与圆的半径相等,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均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三个圆心角的和就等于三角形内角和180°,则S阴影=180°360°×S圆=12S圆;
    ②四边形内角和为360°,阴影部分由四个扇形组成,扇形半径与圆的半径相等,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均是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四个圆心角的和就等于四边形内角和360°,则S阴影=360°360°×S圆=S圆;
    ③四边形内角和为360°,阴影部分由四个扇形和一个半圆组成,扇形半径与圆的半径相等,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均是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四个圆心角的和就等于四边形内角和360°,再加上一个半圆圆心角为180°,则S阴影=360°+180°360°×S圆=32S圆;
    ④四边形内角和为360°,阴影部分由四个扇形和两个半圆组成,扇形半径与圆的半径相等,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均是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四个圆心角的和就等于四边形内角和360°,再加上两个半圆圆心角之和为360°,则S阴影=360°+360°360°×S圆=2S圆;
    ⑤四边形内角和为360°,阴影部分由四个扇形和三个半圆组成,扇形半径与圆的半径相等,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均是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四个圆心角的和就等于四边形内角和360°,再加上三个半圆圆心角之和180°×3=540°,则S阴影=360°+540°360°×S圆=52S圆。
    答:第五幅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52个圆的面积。
    故答案为:52。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变化的规律,需要对于多边形内角和比较熟悉,同时能够准确计算扇形的面积,还要善于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变化的规律。
    11.【分析】根据观察,第一幅有4个点子;
    第二幅有8个点子;
    第三幅有12个点子;
    所以第n幅有4n个点子。
    【解答】解:如果按照如图正方形点子图的规律排列,第⑥幅图共有24个点子,第n幅图共有4n个点子。
    故答案为:24,4n。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发现每多1个图形就多4个点子是解本题的关键。
    12.【分析】每6个图形一循环,计算第40个图形是第几组循环零几个,即可判断其形状。
    【解答】解:40÷6=6(组)……4(个)
    答:第40个图形是〇。
    故答案为:〇。
    【分析】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3.【分析】摆1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要(4+3)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要(4+3+3)根小棒,摆n个正方形要[4+3×(n﹣1)]根小棒,由此解答本题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摆10个正方形需要小棒:4+3×(10﹣1)
    =4+3×9
    =31(根)
    摆n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4+3×(n﹣1)
    =4+3n﹣3
    =(3n+1)根
    故答案为:31;(3n+1)。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规律,利用规律去解答。
    14.【分析】规律:每层的点数等于层数的平方;则第9层有点的个数=92=81,196=14×14,则第14层有196个点。
    【解答】解:9×9=81(个)
    196=14×14
    所以第14层有196个点。
    答:第9层有81个点,第14层有196个点。
    故答案为:81;14层。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15.【分析】规律:每个正方形里面圆的个数是平方数,所以第n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n2个圆。
    【解答】解:5×5=25(个)
    7×7=49(个)
    答:第五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25个圆;第七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49个圆。
    故答案为:25;49。
    【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16.【分析】①观察数组的规律,第一个数是1的有1组,第一个数是2的有2组,第一个数是3的有3组,第一个数是4的有4组,……,因为1+2+3+4+……+11=66组,所以从第67组开始,每组的第一个数是12,第67组是(12,1),依此类推,第72组是(12,6),两个数的和是12+6=18;
    ②因为1+2+3+……+10=55组,所以第55组恰好是(10,10),第一个数是5的有5组,即(5,1)、(5,2)、(5、3)、(5,4)、(5,5)。第二个数是5的只能是(5,5)、(6,5)、(7,5)、(8,5)、(9,5)、(10,5)出现了6次,所以“5”这个数出现了11次。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观察数组的规律,可知:
    第一个数是1的有1组,
    第一个数是2的有2组,
    第一个数是3的有3组,
    第一个数是4的有4组,
    ……,
    又1+2+3+4+……+11=66组,
    所以从第67组开始,每组的第一个数是12,第67组是(12,1),第68组是(12,2),……,第72组是(12,6),两个数的和:12+6=18;
    答:第72组的两个数之和是18。
    ②因为1+2+3+……+10=55组,所以第55组恰好是(10,10)
    第一个数是5的有5组,即(5,1)、(5,2)、(5、3)、(5,4)、(5,5),出现了5次;
    第二个数是5的只能是(5,5)、(6,5)、(7,5)、(8,5)、(9,5)、(10,5)出现了6次;
    所以“5”这个数出现:5+6=11(次)
    答:在前55组中,“5”这个数出现了11次。
    故答案为:①18,②11。
    【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7.【分析】每5个图形一循环,计算第30个是第几组循环零几个,即可判断其形状。
    【解答】解:30÷5=6(组)
    所以第30个图形一定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8.【分析】依次加7、8、9、10、11、12。
    【解答】解:3,10,18,27,37,48,60,……。规律为依次加7、8、9、10、11、12。所以原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是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19.【分析】这组数每次递增15,所以用935减去60,看能否被15整除即,如果能整除就是,否则不是;据此解答。
    【解答】解:75﹣60=15,90﹣75=15,……
    所以这组数每次递增15,
    (935﹣60)÷15≈58.33
    所以,935不是这组数中的数。原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了数列的规律,关键是求出每次递增的数。
    20.【分析】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搭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则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解答】解:用小棒按如图搭三角形,搭一个用3根小棒,搭两个用5根小棒,搭n个用(2n+1)根小棒。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中的图形变化问题,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四.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60分)
    21.【分析】根据图示发现:摆1个三角形需要小棒:(1+2)根;摆2个三角形需要小棒:(1+2+2)根;摆3个三角形需要小棒:(1+2+2+2)根;依此类推……摆n个三角形需要小棒:(2×n+1)根。据此解答。
    【解答】解:摆n个三角形需要小棒:2×n+1=(2n+1)根
    当n=10时,
    2×10+1
    =20+1
    =21(根)
    答:摆10个三角形用21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用(2n+1)根小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解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发现这组图形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2.【分析】小数部分任意相邻四位数字之和都是26,说明循环周期是4,第6位和第2位一样,第8位和第4位一样,用相邻四位数字之和减去(3+6+8)就是循环周期的第一个数字,据此求出一个循环周期的四位数字,再用2021除以循环周期,求出有几个循环周期零几个即可解答。
    【解答】解:26﹣(3+6+8)
    =26﹣17
    =9
    所以循环周期的四个数字是:9638;
    2021÷4=505……1
    答:第2021位上的数字是9。
    【分析】求出这个小数的循环节,找出循环周期是解题的关键。
    23.【分析】1个杯子的高度是15cm,把5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叠起来的高度是25cm,那么上面每个杯子露出(25﹣15)÷4=2.5(厘米),然后求出上面9个杯子露出的高度,再加上15厘米即可。
    【解答】解:(25﹣15)÷4
    =10÷4
    =2.5(厘米)
    2.5×(10﹣1)+15
    =22.5+15
    =37.5(厘米)
    答:10个这样的杯子叠起来的高度是37.5厘米。
    【分析】本题考查数和形中的找规律问题,找到共同特征解决问题即可。
    24.【分析】(1)1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2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2)人,3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2+2)人,n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2×(n﹣1)]人,由此解答本题;
    (2)先计算1张大桌子可坐多少人,然后计算20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
    【解答】解:(1)2张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可坐人数:6+2=8(人)
    3张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可坐人数:6+2+2=10(人)
    n张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可坐人数:6+2×(n﹣1)
    =6+2n﹣2
    =(2n+4)人
    答:2张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可坐8人,3张桌子可坐10人,n张桌子可坐(2n+4)人。
    (2)1张大桌子可坐人数:2×4+4
    =8+4
    =12(人)
    12×20=240(人)
    答:共可坐240人。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规律,利用规律去解答。
    25.【分析】分割1次,分成了4个正方形,分割2次,分成了(4+3)个正方形,分割3次,分成了(4+3+3)个正方形,分割n次,分成了[4+3×(n﹣1)]个正方形,结合题意去解答即可。
    【解答】解:(1)分割3次,分成的正方形的个数:4+3×(4﹣1)
    =4+9
    =13(个)
    (2)分割n次,分成的正方形个数:4+3×(n﹣1)
    =4+3n﹣3
    =(3n+1)个
    (3)3n+1=346,则n=115,所以需要分割115次。
    故答案为:(1)13;(2)(3n+1);(3)115。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规律,利用规律去解答。
    26.【分析】(1)圈出的4个数的个位数字相同,每相邻两个之间相差10。
    (2)11+30=41,34+30=64……可得规律是a+30。
    (3)第一个数与下面第二个数相差10,与下面第三个数相差20,与第四个数相差30。那么四个数的和减去(10+20+30)就是4个第一个数,第一个数可求,其余的即可求。
    【解答】解:(1)圈出的4个数的个位数字相同,每相邻两个之间相差10;
    (2)11+30=41,34+30=64……可得最下面的数字是:a+30。
    (3)200﹣10﹣20﹣30=140
    140÷4=35
    这四个数是:35,45,55,65。
    【分析】仔细观察,总结出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分析】(1)根据给出的两个平方数的差的算式,发现规律: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这两个数的差。据此解答。
    (2)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聪聪得出用“a2﹣b2”计算;而明明把阴影部分的图形进行了剪拼,重新组合成一个长为(a+b)、宽为(a﹣b)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明明得出阴影面积也可以用“(a+b)×(a﹣b)“来计算。
    【解答】解:(1)152﹣52=(15+5)×(15﹣5)=200
    (2)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
    明明的作法:明明把左图沿虚线剪开,把剪掉的小长方形拼到剩下的大长方形的右侧,重新拼接后的图形如下: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a﹣b)。
    故答案为:15,5,15,200。
    【分析】找出算式的规律、数与形的规律以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
    4根
    7根
    10根小棒
    ……

    相关试卷

    专题16-时间单位(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6-时间单位(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共18页。

    专题15-质量单位(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5-质量单位(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07吨千克B.2,35公顷,25升的矿泉水的质量,6公顷  平方米,6时  时   分,75时时45分,03;9;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比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

    这是一份专题14-比例(考点聚焦+重点速记+真题专练)-2023-2024学年六年级备战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精讲练+(通用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