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解析版).docx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原卷版)第1页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原卷版)第2页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原卷版)第3页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解析版)第1页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解析版)第2页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文件包含第十章有机化学基础测试原卷版docx、第十章有机化学基础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纲和考试说明是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可增强日常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备考,按方抓药,弄清楚高考检测什么,检测的价值取向,高考的命题依据。
    2.精练高考真题,明确方向
    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
    3.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要提高后期的备考质量,还要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复习备考才能更加科学有效。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反馈,深入总结学情,明确备考方向,对症开方下药,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高考立体网络化要求,才能实现基础→能力→分数的转化。
    4.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
    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应用更加灵活。

    第十章 有机化学基础
    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
    1.(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解热镇痛药双氯芬酸钠栓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B.1m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
    C.1m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D.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A.化学式应该为C14H10Cl2O2NNa,A选项错误;B.分子中苯环上的氯原子发生水解生成HCl和酚羟基,故最多消耗4mlNaOH,B选项正确;C.分子中亚氨基-NH-和-COONa分别消耗1mlHCl,C选项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苯环上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亚氨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D选项正确;答案选A。
    2.(2023·江西南昌·南昌市八一中学校考三模)下图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②的二氯代物有5种
    C.②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③可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A.①分子中与苯环连接的C原子上含有H原子,因此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正确;B.②的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若两个Cl原子在同一个C原子上,有1种情况;若连接在同一个侧链的不同C原子上,有1种情况;若两个C1原子在不同侧链上的C原子上,有3种情况,故②的二氯代物有5种,B正确;C.②分子中含有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该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C错;D.③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有饱和烃基,可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故选C。
    3.(2023·上海·统考模拟预测)使用下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缓缓加入浓B.X中溶液是NaOH溶液
    C.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D.试管中油层在下面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应将浓缓缓加入,A错误;B.X中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消耗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错误;C.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C正确;D.乙酸乙酯的密度比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中油层在上层,D错误;故选C。
    4.(2023·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乙二醇可以用作汽车防冻液
    B.甲苯与浓硝酸制备三硝基甲苯为取代反应
    C.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沉淀
    D.某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其实验式为CH2
    【答案】C
    【解析】A.乙二醇熔点较低,可以用作汽车防冻液,A正确;B.甲苯与浓硝酸制备三硝基甲苯为苯环上氢被取代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盐,不使蛋白质变性而是使得蛋白质盐析,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沉淀,C错误;D.某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其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其实验式为CH2,D正确;故选C。
    5.(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化合物M()是合成叶酸抗结剂培美曲塞二钠盐的中间体,可由化合物X()经过多步反应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化学式为C16H18O3N4
    B.M中只酯基能水解,产物中有甲醇
    C.X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X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A.M的化学式为C16H16O3N4,故A错误;B.M中酯基、肽键均能水解,故B错误;C.X中含有溴原子,酯基,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酯基能水解,溴原子发生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也能被取代,故C正确;D.X与互为同分异构体,X中没有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C。
    6.(2023·浙江温州·乐清市知临中学校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压法聚乙烯,支链较多,密度和软化温度较高,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薄膜、绝缘材料
    B.苯酚与甲醛在氨水作用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C.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进一步水解可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继续水解得到戊糖和碱基
    D.新冠疫苗制剂需要低温保存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
    【答案】A
    【解析】A.低压法聚乙烯,支链较多,密度和软化温度较低,A错误;B.苯酚与甲醛在氨水作用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在酸性条件下缩聚形成线型结构,B正确;C.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单体形成的聚合物,核苷酸能水解可得到磷酸和核苷,核苷继续水解得到戊糖和碱基,C正确;D.新冠疫苗制剂是蛋白质,需要低温保存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D正确;故选A。
    7.(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中南民族大学张泽会教授课题组开发催化剂高效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和呋喃化学品,如图所示。已知: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h互为同分异构体
    B.M和c分子所含手性碳原子数相等
    C.可用NaHCO3溶液区别d和f
    D.等物质的量的c和d,d消耗NaOH的量是c的2倍
    【答案】D
    【解析】A.a为丙二酸,h为乙二酸,二者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B.M中有4个手性碳,c中有5个手性碳,B错误;C.d和f中含有的羧基数目相等,均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不能区分,C错误;D.1分子d中含有2分子羧基,1分子c中含有1分子羧基,故等物质的量的d和c与NaOH反应,d消耗NaOH的量是c的2倍,D正确;故选D。
    8.(2023·四川成都·成都七中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H2=CH2是的单体
    C.用光照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种产物
    D.氟利昂-12分子式为CF2Cl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A.葡萄糖是单糖,含醛基和−OH,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葡萄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由单体CH2=CH2制高聚物,故B错误;C.甲烷属于饱和烃,用光照射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HCl共5种产物,故C错误;D.氟利昂-12分子式为CF2Cl2,CF2Cl2分子是四面体结构,只有一种空间构型,故D错误;故答案为A。
    9.(2023·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六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一种胺类催化剂J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J含有氨基,易溶于水
    B.J的结构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C.J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1 ml J 可以与2 ml HCl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A.化合物J含有氨基,尽管氨基是亲水基,但由于憎水基的烃基部分比较大,使其水溶性较差,因此该物质不易溶于水,A错误;B.手性碳原子是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C原子。根据J结构可知:该物质分子中连接氨基的两个C原子为手性C原子,故J的结构中存在手性碳原子,B正确;C.该物质分子存在萘分子的平面结构,与萘平面结构连接的饱和C原子取代苯环上H原子的位置,在苯环的平面上。两个萘的平面共直线,可能两个平面共平面,C正确;D.J分子中含有氨基,氨基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可以与H+形成配位键,故J可以与HCl反应。由于J分子中含有2个氨基,因此1 ml J 可以与2 ml HCl发生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10.(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环磷酸腺苷(cAMP)是细胞内参与调节物质代谢和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物质,是生命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可由ATP在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下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ATP分子中含有1个磷酸酐键和1个磷酯键
    B.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为
    C.在生命活动中,腺苷酸环化酶具有高选择性
    D.该反应中有C-O键的断裂
    【答案】C
    【解析】A.1个ATP分子中含2个能磷酸键,A错误;B.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为,B错误;C.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在生命活动中,腺苷酸环化酶具有高选择性,C正确;D.由反应可知,该反应中有P-O键的断裂,D错误;故选C。
    11.(2023·江西·江西师大附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固碳”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最近,某课题组开发光催化剂实现、和苯乙烯类氢羧化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总反应是理想的绿色化学反应
    B.甲能发生加聚、氧化、取代反应
    C.乙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
    D.乙的相同官能团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1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答案】D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CO+H2O,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水与苯乙烯反应生成,反应的方程式为CO+H2O+,总反应为CO2+H2+。
    【解析】A.由分析可知,总反应为CO2+H2+,反应中产物唯一,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是理想的绿色化学反应,故A正确;B.由结构简式可知,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的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属于分子晶体,晶体中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故C正确;D.乙的相同官能团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取代所得结构,共有14种,则除去乙的结构,符合条件的结构共有13种,故D错误;故选D。
    12.(2023·湖南株洲·统考一模)桂皮中含有的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料,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和调味品中。工业上制备肉桂醛可采用的方法为:+CH3CH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乙醛和肉桂醛
    B.该反应主要经历了加成和取代两个过程
    C.肉桂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1ml肉桂醛最多可以与5m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A.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乙醛不能,则可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乙醛和肉桂醛,A正确;B.根据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主要经历了加成和消去两个过程,B错误;C.肉桂醛中含有苯环平面、碳碳双键平面和醛基平面,通过单键旋转,三者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D.肉桂醛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醛基均能与H2加成,1ml肉桂醛最多可以与5mlH2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答案选B。
    13.(2023·浙江杭州·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均可以发生水解,水解产物中均有盐
    B.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可降解塑料()
    C.磷酸与腺嘌呤核苷可以发生反应,得到腺苷三磷酸
    D.聚丙烯酸钠因含有强亲水基团,可制成高吸水性树脂
    【答案】B
    【解析】A.酰胺键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氨气能和酸反应生成盐,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碱反应生成盐,所以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均可以发生水解,水解产物中均有盐,A正确;B.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可降解塑料,该反应为加聚反应,B错误;C.腺嘌呤核苷中醇羟基能和磷酸中-OH反应生成腺苷三磷酸,C正确;D.羧酸根属于亲水基,聚丙烯酸钠中含有亲水基,所以具有很强吸水性,可制成高吸水性树脂,D正确;故选B。
    14.(2023·河北·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校联考二模)由X与Y合成Z的反应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碳原子杂化类型均为sp2
    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Y可与乙醇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酯
    D.Z与HBr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只有一种
    【答案】B
    【解析】A.X中甲基存在饱和碳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故A错误;B.乙烯、-COOH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Y相当于乙烯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所以Y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正确;C.Y中含有2个羧基,羧基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缩聚反应,能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Z中碳碳双键与HBr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有2种,故D错误;故选:B。
    15.(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一模)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点击化学”的科学家,下图是利用点击化学方法设计的一种新型的1,2,3-三唑类杀菌剂的合成路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Ⅰ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有机物Ⅰ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有机物Ⅱ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有机物Ⅲ有两性,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
    【答案】B
    【解析】A.根据有机物Ⅰ的结构可知,其中不存在饱和碳原子,其中没有手性碳原子,A错误;B.有机物Ⅰ中苯环上的碳原子确定一个平面,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也在这个平面上,B正确;C.有机物Ⅱ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碳碳三键,则有机物Ⅱ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有机物Ⅲ中含有氮原子,可以和酸反应,但是不可以和碱反应,不具有两性,D错误;故选B。
    16.(2023·全国·校联考一模)奥培米芬是一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其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关于该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三种官能团B.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结构
    【答案】C
    【解析】A.由题干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氯键、碳碳双键、醚键和酯基四种官能团,A错误;B.已知同时连有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结合题干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错误;C.由题干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氯键,且与氯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还有H,故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同时含有酯基也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由题干有机物的键线式可知,分子中三个苯环不对称,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结构,如图所示:,D错误;故答案为:C。
    二、主观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2023·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联考模拟预测)1-溴丁烷可用于合成抗胆碱药物、制备压敏色素、热敏色素等功能性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如图方法制备:
    CH3CH2CH2CH2OH+HBrCH3CH2CH2CH2Br+H2O
    NaBr+H2SO4HBr↑+NaHSO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步骤如下:
    Ⅰ.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5mL水,滴入20mL浓硫酸,混合冷却至室温后,加入7.5mL正丁醇,混合均匀。
    Ⅱ.加入15g研细的NaBr,充分摇动,加入沸石,加热回流40min。
    Ⅲ冷却,改用蒸馏装置,蒸出1-溴丁烷粗品。
    Ⅳ.粗品倒入分液漏斗中,经水洗、浓硫酸洗、水洗、Na2CO3溶液洗、水洗后,分液,加入无水CaCl2干燥。
    Ⅴ.蒸馏,得到8.0g产品。
    已知相关物质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B的作用是 ,其中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实验装置中应选用的圆底烧瓶规格为 。
    A.25mLB.50mLC.100mLD.250mL
    (3)步骤Ⅰ~Ⅱ中,所用硫酸浓度不宜过高,混合后需冷却至室温,加入NaBr后充分摇动。这些操作是为了避免生成 (填化学式)。
    (4)写出一个本实验可能发生的有机副反应化学方程式 。
    (5)步骤Ⅳ中,用Na2CO3溶液洗去 。
    (6)产品中溴原子的检验所需试剂依次为 。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球形冷凝管(1分)吸收尾气防止污染(1分)防止液体倒吸(1分)
    (2)C
    (3)Br2(1分)
    (4)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2+H2O或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合理即可)
    (5)洗去残留的硫酸、溴单质(1分)
    (6)稀硝酸、硝酸银(1分)
    【分析】1-溴丁醇与HBr发生取代反应得到1-溴丁烷,1-溴丁烷粗品先用15mL水洗去溶于水的物质,接着用浓硫酸除去正丁醇,再用水除去硫酸,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少量硫酸和Br2,接着水洗除去溶于水的钠盐,分液后有机相用无水氯化钙除去H2O,最后蒸馏收得到纯1-溴丁烷。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反应中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生成副产物溴单质,B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正丁醇、HBr、溴单质,防止造成空气污染,其中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液体倒吸;
    (2)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5mL水,滴入20mL浓硫酸,混合冷却至室温后,加入7.5mL正丁醇,混合均匀,液体总体积为42.5mL,则应选用的圆底烧瓶规格为C. 100mL;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降低产品产率,故步骤Ⅰ~Ⅱ中,所用硫酸浓度不宜过高,混合后需冷却至室温,加入NaBr后充分摇动。这些操作是为了避免生成溴单质;
    (4)正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会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CH3CH2CH=CH2,反应为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2+H2O;或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反应为2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5)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和副产物溴单质反应,也能和酸反应,故步骤Ⅳ中,用Na2CO3溶液洗去残留的硫酸、溴单质;
    (6)溴离子能和硝酸银生成不溶于酸的溴化银沉淀,故产品中溴原子的检验所需试剂依次为稀硝酸、硝酸银。
    18.(12分)(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苯甲酸乙酯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可用下列流程制备:

    已知:环己烷、乙醇和水易形成三元共沸物,沸点为;相关数据见如表。
    (1)请补全步骤Ⅳ的操作步骤 。
    (2)步骤Ⅵ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从下列选项选择合适操作并排序 。

    按如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加入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无水、蒸馏、收集馏分
    反应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碳酸钠至无气体产生
    在的中依次加入苯甲酸、乙醇、环己烷、浓硫酸和沸石,加热回流
    在的中依次加入苯甲酸、浓硫酸、乙醇、环己烷和沸石,加热回流
    (3)如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是 ,虚框内装置的作用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步骤Ⅰ中,不能选用酸性溶液氧化
    B.步骤Ⅲ是先加溶液,再进行分液
    C.在步骤Ⅳ中采用减压过滤是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
    D.在步骤Ⅵ中,加入无水、蒸馏时应收集的馏分
    E.在步骤Ⅵ中,加热回流至虚框内装置中的下层液面不再升高,停至加热
    (5)产品分析:假设环己烷是产品苯甲酸乙酯的唯一杂质,可选用下列方法测定产品纯度量取产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溶液,搅拌充分反应,转移至容量瓶配成溶液,取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用进行滴定,滴至终点,平均消耗体积。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酚酞”或“甲基橙”,所得产品的纯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加酸酸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
    (3)三颈瓶(1分) 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使酯化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4)
    (5)酚酞(1分)
    【分析】根据题给流程图可知,甲苯首先经“Ⅰ氧化”变成苯甲酸,然后经“Ⅱ过滤”得到含苯甲酸滤液;步骤的大致流程为“组装仪器投料反应进行提纯得到产品”,根据常见仪器图,结合虚框中的仪器组合为球形冷凝管分水器以及酯化反应会产生水,进行分析;
    【解析】(1)甲苯首先经“Ⅰ氧化”变成苯甲酸,然后经“Ⅱ过滤”得到含苯甲酸滤液,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苯甲酸微溶于水,所以步骤Ⅲ应当是将苯甲酸转化为在水中溶解度更大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更小的苯甲酸盐,要从水层中提取出苯甲酸,则需先酸化使苯甲酸盐转化为苯甲酸,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使苯甲酸固体析出。即步骤Ⅳ为加酸酸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加酸酸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步骤的大致流程为“组装仪器投料反应进行提纯得到产品”,选项中有差别的只有投料顺序即、,类比浓硫酸的稀释过程,应该“酸入水”而非“水入酸”,即浓硫酸应当最后再加,由此联想到投料过程中浓硫酸也应最后再加,故排除,加碳酸钠不仅可以除去硫酸,还可以使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盐进入水相,从而有利于中进一步提纯,即正确操作顺序为,
    故答案为:;
    (3)a是三颈烧瓶;虚框中的仪器组合为球形冷凝管分水器;酯化反应会产生水,根据已知信息,环己烷溶剂、乙醇反应物和水产物会形成三元恒沸物,即三者会一并被蒸出,然后在冷凝管中冷凝进入分水器;分水器下端的活塞可以放出积蓄的水,而乙醇和环己烷会通过上端的支管流回反应体系,这就相当于不断移出了酯化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促进平衡右移,提供了产率,虚框内装置的作用可以总结为: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使酯化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三颈瓶;分离出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使酯化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
    (4)A.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故A错误;B.从(1)中的解析可知,先加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苯甲酸盐,再分液,故B正确;C.减压过滤即抽滤,是为了提高过滤速度,故C错误;D.苯甲酸乙酯的沸点,故蒸馏时应收集的馏分,故D错误;E.下层液体即水,当水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可以停止加热,结束反应,故E正确, 故答案为:;
    (5)加入过量后,溶液中生成的苯甲酸钠和剩余的都会与反应;其中先与反应,消耗完后才轮到苯甲酸钠反应;该滴定分析,是要计算出剩余的的量,进而计算出产物苯甲酸乙酯的量,所以应在恰好与完全反应时结束滴定,此时溶液中含有和苯甲酸钠,溶液呈碱性,故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剩余的滴定消耗的注:滴定所取溶液的量仅为原溶液的四分之一,故这里乘以,苯甲酸乙酯与苯甲酸乙酯反应的,m(苯甲酸乙酯,产物,产品纯度,故答案为:酚酞;。
    19.(10分)(2023·安徽六安·六安一中校考模拟预测)Ⅰ.甲醇(CH3OH)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常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CO2催化加氢制甲醇,极具前景。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 CO(g) +2H2(g) CH3OH(g) ΔH1= -90.6 kJ·ml-1
    ② CO2(g) +H2(g) CO(g)+ H2O(g) ΔH2=+41.2 kJ·ml-1
    ③CO2(g) +3H2(g) CH3OH(g)+ 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H3= kJ·ml-1。
    (2)对于反应②,达平衡后,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H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适量氢气B.使用高效催化剂C.增大n(CO2)D.升高温度
    (3)向盛有催化剂的刚性容器中通入n(CO2):n(H2)=1:3混合气体,发生③反应。在T1 K和T2 K时,CO2的转化率(α)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T1 (填“> ”或“

    相关试卷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7讲 烃(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7讲 烃(练透),文件包含第37讲烃练习原卷版docx、第37讲烃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九章 化学实验基础 (测试):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九章 化学实验基础 (测试),文件包含第九章化学实验基础测试原卷版docx、第九章化学实验基础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5讲 化学综合实验(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5讲 化学综合实验(练透),文件包含第35讲化学综合实验练习原卷版docx、第35讲化学综合实验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