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3%,钢的含碳量为0,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6g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监测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监测号、监测点、监测场号。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28分)
1.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矿石是一种铁合金B. 金刚石属于金属材料
C. 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D. 自然界中的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铁矿石不是铁合金,故说法错误;
B、金刚石是碳单质,是非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C、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生铁,故说法正确;
D、在自然界中少数不活泼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银等,故说法错误。
故选C。
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装配仪器;⑧连接固定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⑦③①⑧②④⑥⑤B. 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C. ⑧①⑦③②⑤④⑥D.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答案】D
【解析】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任你下载,家威杏 MXSJ663 全网最新,性比价最高【详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查(⑦→②)、装(③)、定(⑧)、点(①)、收(④)、离(⑤)、熄(⑥),则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⑧①④⑤⑥,故选:D。
3.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属于有机物
B. 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C. 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
D. 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为1: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据图可知,甲是乙醇,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正确;
B、据图可知,甲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所以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1):1=2:6:1。B正确;
C、据图可知,所以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7:44。C不正确;
D、据图可知,,即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为1:3。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4. 东汉《周易参同契》中记载:“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原理之一是2PbO+C2Pb+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物C属于单质,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焊锡、生铁属于常见的合金,水银是金属单质,不是合金,A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过氧化氢是氧化物,氧气是单质,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干燥剂,熟石灰不是干燥剂,C不符合题意;
D、常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 瑞德西韦(Remdesivir,化学式为C27H35N6O8P)是一种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试验药物。下列关于瑞德西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分子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
B.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瑞德西韦中含有77个原子
D. 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3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瑞德西韦这种物质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元素构成物质,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属于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式中带有n,说法错误;
C、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一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77个原子,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说法正确;
故选D项。
7.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红磷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说法正确;
B.实验时红磷要足量,可保证氧气完全反应,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漏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的火焰熄灭后,冷却至常温再打开弹簧夹,防止反应放热对实验产生影响,说法错误;
故选D。
8. 在反应A+3B=2C+3D中,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6,若2.5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8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9.6gB. 7.7gC. 6.8gD. 8.8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a,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a.;
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
解得:x=9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为:2.5g+9g-3.8g=7.7g
故选B。
9. 钪是种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金属,主要用于国防、军工、航天、核能和超导体等尖端技术领域。如图是钪(S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及粒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属于非金属元素
B. X原子的质量为44.96g
C. X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1
D. 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钪(Sc)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不是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1,符合题意;
D、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该粒子表示阳离子,该粒子是其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
B. 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C. 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D.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试管中充满氮气,白磷不燃烧,②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试管中充满空气,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中白磷、红磷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不符合题意;
C、①中白磷和③中红磷都不燃烧,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符合题意;
D、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Z>Y>X>WB. X>Z>Y>W
C. Y>X>Z>WD. Y>Z>X>W
【答案】C
【解析】
【详解】X制的容器不能盛放Z的盐溶液,说明X可以置换出Z,因此金属活动性为X>Z,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说明X不能置换出Y,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金属活动性最弱,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Z>W,故选C。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一定可以与由后面金属形成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其置换为金属单质。
12. 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B. 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
C. 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从而减缓生锈
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和氧气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所以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铜合金比纯铜更适合用于制作耐磨齿轮。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则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会加速生锈。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危害,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重新利用废弃金属得到产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B. 乙属于氧化物
C. 丙可以作燃料D.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甲、乙、丙分别是甲烷、水和一氧化碳,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C正确;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D。
14.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两份质量均为mg、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已知甲、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由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甲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甲、乙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图所示,在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乙>甲,故说法正确;
B、横坐标是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无法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说法正确;
C、横坐标是稀硫酸的质量,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且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后都保持不变,说明金属被完全消耗,稀硫酸有剩余,若硫酸没有剩余,则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故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两份质量均为mg、等浓度的稀硫酸中,甲产生的氢气质量大,则甲反应的硫酸质量大,剩余的硫酸质量小,故反应结束后,剩余稀硫酸的质量: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C 11, 铁架台;, 钛合金;D, ④、①, 酒精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6g,7g,8g,1t),96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四川省江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化学试题八校联考docx、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