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判断题:
    1. 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答案】×
    【解析】
    【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 一直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可以一直升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不会一直升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水沸腾了,要求学生掌握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 小苏打、食盐都能溶解在水中,但是它们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大有小,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 橡皮泥做成小球、水结成冰,它们发生了变化,但还是原来的物质。(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橡皮泥做成小球、水结成冰,它们发生了变化,但还是原来的物质。
    5. 空气是没有重量的,我们的身体没有感受到空气的压力。(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将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气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题目说法错误。
    6. 利用空气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具有动能,可以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的动能利用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就是风力发电。故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7.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不占据空间。(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8. 土壤中和水中也有空气,能帮助一些生物生活在其中。(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是无色无味透明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无处不在,水和土壤中都有空气,能帮助一些生物生活在其中。题目说法正确。
    9. 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制作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
    10.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12小时降雨多少毫米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
    【答案】×
    【解析】
    【详解】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11. 雾霾天不适宜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
    【答案】√
    【解析】
    12. 杭州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
    【答案】√
    【解析】
    【详解】气候是指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天气是指某地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不稳定。杭州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
    二、选择题:
    13. 湿衣服在太阳下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水________了。
    A. 沸腾B. 蒸发C. 凝结
    【答案】B
    【解析】
    【详解】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过后就干了,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蒸发现象。
    14. 测量水温时,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手拿温度计上端B.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C.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的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方;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读数时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视线要与高度计液面持平。
    A.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正确;
    B.将温度计下端侵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正确;
    C.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错误。
    15. 如图所示,将一个套有干瘪塑料袋的漏斗放在________的水面下,塑料袋会鼓起来。
    A. 冰冷B. 沸腾C. 常温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图所示,将一个套有干瘪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会鼓起来。
    16. 水沸腾时,我们看到水面________。
    A. 有气泡冒出B. 变成白色C. 没有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水沸腾时有气泡冒出、有热气散出,水沸腾时,颜色不会变化。
    17. 用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管口,将活塞向下压,发现活塞________。
    A. 不能向下压B. 能向下压到底C. 能向下压一定距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是不能压缩到0。因此,在注射器里抽进一定量的空气,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可以发现活塞能向下压一定距离,不能压到底。
    18. 课堂上研究“空气的质量”时,比较适宜衡量20筒空气有多重的物品是________。
    A. 苹果B. 绿豆C. 玻璃弹珠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因为空气的质量比较小,所以合适放在天平上与20筒空气进行比较的是绿豆。
    19. 如图所示,当蜡烛点燃后,小纸条________。
    A. 会飘动B. 不会转动C.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点燃蜡烛后,箱内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向箱子里流动,所以小纸条会飘动。
    20. 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套在塑料瓶里,气球________。
    A 一点都不能吹大B. 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C. 能吹大到充满整个瓶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将一只气球套在了塑料瓶内,只能将气球吹大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瓶中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
    21. 用风旗观测风向,旗帜飘向南方,则当时的风向________。
    A. 南风B. 北风C. 东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风向的确定方法是:风来自哪个方向就是什么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当旗帜飘向南方时,说明风是从北方吹过来的,所以这时吹的是北风。
    22. 小科拿着气温计在操场上测量气温,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
    A. 方法①B. 方法②C. 方法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温度计上的示数时,一定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液面,这样读出的温度才是准确的。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方法②正确。
    23. 下图所示的气温计,读数是________。
    A. 5℃B. 0℃C. -5℃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温度叫气温,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图片气温计的读数是-5℃。
    24. 杭州某天的降水量是43毫米,下面雨量器能测量的是________。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用自制雨量器测量记录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杭州某天的降水量是43毫米,应该选C比较合适,因为雨量器应该是透明直筒的容器。A最多能测量20毫米的高度,不合适。
    三、探究题:
    变化多端的水
    早晨,妈妈把刚洗好的衣服晒到太阳下,过一段时间,衣服就变干了。冬天到了,池塘里、小溪里的水面上有时候会结冰。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水的变化有关,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变化吧!
    小科在一根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然后将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再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25. 当试管中的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
    A. 长时间保持在100℃B. 长时间保持在0℃C. 会越来越低
    26. 当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在冰面处做好标记,该标记和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比较,________。
    A. 冰面的标记更高B. 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更高C. 两个标记在同一高度
    27. 实验时,小科在碎冰中加入食盐,这是为了________。
    A. 使烧杯中碎冰变咸
    B 加速碎冰融化,使周围温度更低
    C. 减慢碎冰融化,保持较低温度
    【答案】25. B 26. A 27. B
    【解析】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详解】1.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变化,水的凝固点是0℃,即水在0℃时结冰;冰的熔点也是0℃。当试管中的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冰完全结冰为止。
    2.当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在冰面处做好标记,该标记和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比较,冰面的标记更高。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3.实验时,小科在碎冰中加入食盐,能够加快冰块融化,冰融化吸热,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随着桶内冰水的温度变得更低,水更容易结冰。
    28. 小科在研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几份食盐”,获得如下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我们发现,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份食盐。
    (2)表中第________组数据可能有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9 ②. ③ ③. 每份食盐量不足,水量过多,未完全溶解就加下一份食盐等
    【解析】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1)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9份食盐。
    (2)根据题干可知,第③组的数据可能有问题,可能是因为每份食盐量不足,水量过多,未完全溶解就加下一份食盐等。
    29. 为了使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可以________。
    A. 继续往烧杯中加冷水B. 搅拌C. 把细盐换成粗盐进行实验
    【答案】B
    【解析】
    【详解】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搅拌的烧杯中的食盐比不搅拌的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30. 小科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打“√”选择需要的器材。
    ( )酒精灯 ( )三脚架 ( )石棉网 ( )蒸发皿 ( )温度计 ( )搅拌棒
    【答案】(√)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蒸发皿 ( )温度计 (√)搅拌棒
    【解析】
    【详解】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溶解的食盐也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来,随着水分的蒸发,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就能分离出来。小科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用的方法是蒸发。需要的器材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搅拌棒。
    31.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
    A. 摘下灯帽→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用嘴吹灭
    B. 摘下灯帽→点燃酒精灯→用焰心加热→用灯帽盖灭
    C. 摘下灯帽→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酒精灯是由灯帽、灯芯和灯体构成的,点燃酒精灯之前需要向将灯帽拿下,正放在桌面上,再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外焰、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用外焰加热,用完酒精灯后,需用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C正确。
    32. 小科把盐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最后发现________。
    A. 盐和水都不见了B. 水被蒸发了C. 盐被蒸发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盐水蒸发时,溶解在水中的盐分会析出,水分会蒸发,所以人们常常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食盐。
    (二)上天入海的空气
    神奇潜水钟船。能使工人在深达数米的水底下,进行不沾水的打捞作业。有趣的热气球,能载人飞到高空欣赏美景。这些都与空气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空气的奥秘吧!
    33. 船员坐潜水钟船垂直下降到达水下10米,水不会进入船里,这是因为________。
    A. 潜水钟船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阻止水进入
    B. 潜水钟船里的空气比较轻,浮在船里
    C. 潜水钟船里的工人占据了空间,阻止水进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船员坐潜水钟船垂直下降到达水下10米,水不会进入船里,这是因为潜水钟船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阻止水进入。
    34. 在保证船员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管道多次往潜水钟船里打入高压空气,说明________。
    A. 潜水钟船里没有空气B. 空气看不见摸不到C. 空气能被压缩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在保证船员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管道多次往潜水钟船里打入高压空气,说明空气能被压缩。
    35. 船员在水下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除了考虑压力,更要考虑________。
    A. 需要吃的食物B. 需要喝的水C. 需要呼吸新鲜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鲜空气对身体和大脑有丰富的引导作用,清新的空气给身体和大脑带来以下好处:新鲜空气促进健康的血液循环。它增强体质,使身体充满活力。船员在水下工作的时间不宜过长,除了考虑压力,更要考虑需要呼吸新鲜空气。
    36. 如果潜水钟船倾斜着进入水下,________。
    A. 水不会进入船内B. 水容易进入船内C. 里面的人可以正常工作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船员坐潜水钟船垂直下降到达水下10米,水不会进入船里,这是因为潜水钟船里的空气占据了空间,阻止水进入。如果潜水钟船倾斜着进入水下,水容易进入船内。
    37. 如图所示,点火后的热气球能升空是因为________。
    A. 热气球的塑料膜受热上升
    B. 风把热气球吹上高空
    C. 热气球里的空气受热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如图所示,点火后的热气球能升空是因为热气球里的空气受热上升。
    38. 我们自己做的“热气球”升空一会儿后就会降落,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 袋子太轻了B. 没有持续的热源C. 蜡烛太短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上浮。我们自己做的“热气球”升空一会儿后就会降落,主要是因为没有持续的热源,袋子里的空气变冷了,因此下沉。
    39. 制作“热气球”时,纸筒下端留一个缺口的目的是( )。
    A. 让纸筒立得更稳B. 让空气进入纸筒C. 观察蜡烛是否熄灭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的。做“热气球”实验时,在纸筒的下端开一个口子,就是为了方便让空气进出。不是为了让纸筒立得更稳,也不是为了观察蜡烛是否熄灭。故B选项正确。
    40. 我们自己做的“热气球”下降时会倾斜,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保持竖直下降?
    【答案】可以把塑料袋边缘卷一下,也可以在塑料袋开口处适当配重,例如贴透明胶,回形针等物品,注意两边要平衡。
    【解析】
    【分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有质量,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但不能被压缩到0,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在空气中会上升,热气球在热空气的升力作用下升上高空。
    【详解】自己做的“热气球”下降时会倾斜,为了能让它保持竖直下降,可以把塑料袋边缘卷一下,也可以在塑料袋开口处适当配重,例如贴透明胶,回形针等物品,注意两边要平衡。
    预知未来的天气预报
    小科全室计划寒假去海南三亚旅游,小科根据三亚的天气预报,准备出行的物品。
    41. 有关天气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天气预报是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B. 现阶段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C. 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收集到观测数据,就可以发布天气预报了
    42. 小科去海南三亚所带衣服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 呢大衣、线衣B. 衬衫、薄外套C. 羽绒服、围巾
    43. 表格中2月13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________。
    A. 阴天B. 多云C. 晴
    44. 2月14日的气温明显高于2月11日,可能是因为________。
    A. 光照强B. 风力大C. 降雨多
    45. 小科分析天气预报,认为这一周的风力情况是________。
    A. 有风,能吹断树枝B. 无风,炊烟直冲天C. 有风,能使树叶摇动
    46. 天气预报显示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
    A. 日出前后B. 12时左右C. 14时左右
    47. 根据天气情况,你还建议小科带________。
    A. 雨伞B. 口罩C. 游泳圈
    48. 根据上面的天气预报,你认为杭州的冬天与海南三亚的冬天相比________。
    A. 杭州气温低B. 三亚气温低C. 两地气温差不多
    【答案】41. C 42. B 43. B 44. A 45. C 46. C 47. A 48. A
    【解析】
    【分析】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天气预报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天气预报一般会包含气温、风向、降雨量、风力、云量、空气指数等内容。
    【详解】1.A.天气预报是由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正确。
    B.天气是瞬息万变的,变化快,现阶段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正确。
    C.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收集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等收集到观测数据,属于数值天气预报,还远不可以发布天气预报。错误。
    故选C。
    2.三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全年高温,气候炎热,即使冬季气温也较高,气候温暖。因此,小科去海南三亚所带衣服最合适的是衬衫、薄外套。
    3.从表格中2月13日天气符号可知,图中一朵云和半个太阳,表示的是多云天气。
    4.2月14日的气温明显高于2月11日,因为2月11日是多云天气,天空中云量大,阻挡反射太阳辐射强;2月14日是晴天,云量少,对太阳光的遮挡少。由此推断2月14日的气温明显高于2月11日的气温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光照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5.根据蒲福风力等级表: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从表中记录的天气信息可知,从2月11日至2月15日都有风,风力最大是6级,还不能吹断树枝,但是能使树叶摇动。
    6.陆地上,一般情况下,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日出后开始上升,至14时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至日出前达到最低。天气预报显示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7.根据表中三亚2月11日至2月15日天气情况,2月11日、2月12日都有降雨,因此,我建议小科带雨伞,防雨淋。三亚空气清新,气温较高,可以不戴口罩。是否带游泳圈与天气关系不是很大。
    8.2月份正处于北半球的冬季,但是我国领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大。杭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低;三亚位于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
    实验组号





    水量(毫升)
    50
    50
    50
    50
    50
    食盐的量(份)
    9
    9
    12
    9
    9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2月15日
    17℃-24℃
    18℃-23℃
    22℃-25℃
    22℃-28℃
    20℃-26℃
    东北风5-6级
    东北风4-5级
    东风3-4级
    东风3-4级
    东北风4-5级

    相关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