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五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五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解题步骤,第二节,满分导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情调研】 文言文阅读中的文意简答题,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依然属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设题角度看,可以是对某一问题前因后果的分析,也可以是对人物品行事迹的概括,还可以是对观点态度的理解与评价。常见问题有:因不明确问题指向而错答,因忽略文本隐性信息而错答,因不能有效提炼整合信息而错答。
真题示例1.[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答: .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理解概括文意。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2.[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 .
①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若答“没有谋略、不善用兵”亦可)
解析:概括分析原因。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文言文简答题的出现,意在深入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对考生自身的文言素养要求更高。1.对文言文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重点考查是否“读懂”。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2.考查重关键能力。主观题,由选择判断上升到文意概括高度,涉及的是考生实打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果说选择题有“蒙”的可能,这道主观题考查的则是考生的硬功夫,考生休想蒙混过关。
易错点1 内容概括空泛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命题考查概括传主主要活动轨迹和事迹。有的考生在一轮训练中阅读不仔细,概括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加以改进提升。
【典题例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答: .
①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②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③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下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纠错即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答: .
①为完成运粮任务,何灌提出就地加价购买麦子的建议,得到朝廷的许可。②知岷州时,何灌凿渠引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③何灌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的策略,使当地百姓乐于应募,一举两得。
【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辽军吃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地退去。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刚刚半年,就改善了二万六千顷耕地的质量,招募到了七千四百名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易错点2 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不全面此种题型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性格品质、心理特点等。但是在一轮实际训练中,考生时常概括不准确,答题没有依据。
【典题例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答: .
①武功高强;②勇猛果敢;③顽强善战;④忠心耿耿。
【参考译文】起初,跟随征讨王世充,在邙山会战。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阵后,杀伤很多(贼兵),却被困于长堤。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骑不敢近前。然后丘行恭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手执长刀步行,大喊着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太宗)下诏雕刻石人石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
【纠错即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关于礼仪教化,刘向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答: .
①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②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③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
【参考译文】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升为光禄大夫。这时皇上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执掌政权,依仗太后,专擅国权,兄弟七人都被封为列侯。刘向看到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微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内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因此编次《列女传》,共八篇,用来警诫天子。
易错点3 事理原因推理不周严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但是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原因分析常常不够全面深入,思考不周全。
【典题例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有删改)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赵括不适合“做将”的原因。答: .
①死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②骄傲,轻敌。③颐指气使,不尊重将士。④贪恋财物,不与将士同甘共苦。
【参考译文】秦相应侯范雎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
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纠错即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高祖手诏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续用为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太守,又以边外致辞;改除招远将军、永嘉太守,复云内地非愿;复问晋安、临川,随意所择,亦复不行。解巾临郡,事不为薄,数有致辞,意欲何在?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坐免官。(节选自《梁书·萧昱传》,有删改)萧昱被免去官职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高祖的手诏分条说明。答: .
①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②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③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解析:由原文“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可知,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由原文“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数有致辞,意欲何在”可知,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由原文“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可知,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参考译文】高祖亲手写诏书答复说:“萧昱上表竟然说这样的话!古时候用人,一定先要当面试用,都必须立有功业,效用很好,才可以显扬自己谦让的高风格。过去几年里,让你到淮南郡任职,已经不肯去了;接着任用你做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郡太守,你又以那是边远地区为借口推辞掉了;后来改授为招远将军、永嘉郡太守,又说去内地不是你的愿望;再问你晋安、临川这两个地方,随你自己选择,也是又一次不肯去。除去头巾,出任官职,就没有微小的事情,而你屡次都有说辞,你的意愿到底在哪里?既然你上表请求解职,就依照你请求的办吧。”萧昱因此而被免除官职。
易错点4 作者情感态度评价不准确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这类题难度较大,它要求在分析概括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作出评价,阐明理由。
【典题例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答: .
答案:(示例一)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娴于政务。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正是这样,卢怀慎才能与姚崇戮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卢怀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示例二)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能力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中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责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
【参考译文】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面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说道:“我做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
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臣子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鲍叔牙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
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纠错即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洪迈字景卢。幼读书日数千言,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行于世。所修《钦宗纪》多本之孙觌,附耿南仲,恶李纲,所纪多失实,故朱熹举王允之论,言佞臣不可使执笔,以为不当取觌所纪云。(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有删改)朱熹对洪迈编修《钦宗纪》有怎样的评价?理由何在?请简要概括。答: .
(1)不应采取孙觌的记载。(2)孙觌节操卑下,他的记载不够客观公正。
解析:涉及的答题区域是“所修……纪云”。“故”字,把句子分为了前因后果两个部分,分别抓住关键词“多失实”“佞臣”及“不当取觌所纪云”准确转述即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一据语境理句法准断句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超越职权,众多杂乱,阻止遏制,合适合理,先前从前,暗昧不明,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翻译重点突破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板块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文言文概括分析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第二节,易错角度1张冠李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