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商酌(zhuó) 桑梓 沮丧(jǔ) 不可思议
B.褴褛(lǚ) 葳蕤 磕绊(bàn) 自出心裁
C.嫡传(dí) 玄虚 鹰隼(sǔn) 眼花缭乱
D.拮据(jí) 热忱 鄙薄(bó) 重峦叠障
2.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分)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3.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祖国深深的挚爱。
B.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一文是他受好友滕子京所邀,登楼远眺,感慨抒怀,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胸襟抱负,还达到了规劝友人之效。
C.《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思想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本文是一百多年前作者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D.《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鲜明地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
(2)名著阅读(3分)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到都好好的呢。”
选文中的先生指 ,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 (事件)。
5.古诗文默写(6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2)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6)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扶持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正如《己亥杂诗(其五)》中所写:“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
【甲】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乙词背景: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至公元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描写了中原人并不常见的大漠景像,但是大雁迁徙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同时伴随着四面边声连角起动静结合将氛围渲染地恰到好处。
B.【甲】词城是坚固的,结实的。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C.【乙】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D.【乙】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浓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事: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
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躬耕于南阳 皆以美于徐公
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欲为官乎 或异二者之为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宜乎众矣
8.将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答:
(2)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3分)
答: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10.【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请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
材料一:
①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②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材料二:
①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②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③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材料四:①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③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④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原本以盗猎和杀戮为焦点的人象冲突,也发生了变化。
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12.材料四中提到“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处的“中国智慧”如何理解?请你结合材料,做出回答。(3分)
答:
13.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3分)
答: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______
①我一直自诩拥有这个世界上最高明的技术,但自从遇到他之后,我才知道我那所谓高明的技术,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②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斜倚在广场栏杆上,装作若无其事地在人群里搜寻目标。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我愕然回首,发现是一个比我还英俊帅气的小伙儿,正微笑地看着我。我一惊,转身要逃。他拽住了我的胳膊,“别怕,我跟你一样!”我惊讶于他竟然把身份就这么干脆的暴露,要知道干我们这行的最忌讳这个。
③“我不偷任何看得见的东西。”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
④我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那,那你要什么?”
⑤“时光,我只偷时光。”他自信地说道。
⑥我摇摇头,觉得他在跟我开玩笑。
⑦“难道你不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他的话一下子挠到了我的痒处,没等我说话,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⑧“就在昨晚,我偷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时光。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佳的猎物,我只要倏地钻进他的体内,他就开始疯狂地打游戏、蹦迪——做那些快速燃烧生命的事。他的时光倍速前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等我从容地钻出他的身体,往你这儿溜达的时候,我的耳边还回响着那个少年——不,那个中年人看到镜中的自己后发出的狼嚎一般的哭声。”
⑨他看我有些半信半疑,接着说道:“好吧,再跟你分享一个我的胜利果实。就在上周,我四处寻找猎物时,遇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女孩厌倦了父母的嘘寒问暖和每天繁重的学习生活,她要去寻找诗与远方。我当然很乐于和她一路同行。她带我在外面游荡了七天,就在女孩决定要回家看看时,我果断地离开了她。你能想象得到,当她敲响斑驳的油漆大门,认出风烛残年的老人竟然是父母,而自己早已人过中年时,她爆发出的哭声,该是多么惊天动地。这多少会让我有些羞愧,毕竟是我偷走了她的年华……”
⑩我已经有些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了,他现在看上去似乎比我看他第一眼时更年轻了。
⑪他微微一笑,“我该走了,去人多的地方转转,没准儿会遇到更好的猎物。再见!”说完他转身大踏步地走了。看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东方晨曦里,我若有所失地呆立着……
⑫这时,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经过我的身边。我的耳边清晰地传来父子对话。
⑬“爸爸,那个老爷爷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一点钱吧?”
⑭“好孩子,给你,把这枚硬币给他吧!”
⑮我望望四周,没有看到城市流浪汉。小男孩却径直朝我走来。我不由得毛骨悚然:身上原本笔挺的西装竟然变成了一件肮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烂货,而我的胡子竟然有一尺多长……
⑯我没有接住小男孩递过来的硬币,我原本矫健的身手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枚硬币“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滴溜溜打着转,它像一只陀螺快速地旋转着,旋转着……
(选自《2023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4.根据你的理解,给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15.梳理“我”遇到“他”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3分)
惊讶好奇——( )——( )——毛骨悚然
16.小说中的“他”把目标称为“猎物”,对此你怎么理解?(3分)
答:
17.小说结尾很巧妙,有意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8.小说中有三个人的时光被“他”偷走了,他们的时光究竟是被谁偷走的?小说给你带来怎样的警示?(4分)
答: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阅读的愉悦
①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绝对真理。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个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②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因此,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
③首先,阅读闲书的愉悦,会带来身心充实。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带来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
④其次,广泛的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但对我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得之甘汁,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总之,我读书就好比吃甘蔗,啜其甜汁,吐其渣滓。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⑤再次,多一份读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正如鲁迅所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
⑥从古至今,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0.第④段中加点词语“渣滓”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
21.依次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3分)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2)那些有学问但对我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 )
22.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愉悦呢?(3分)
答:
四、写作(5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句话,瞬间点化了我们,让纷繁杂乱的思绪变得有条不紊;总有一些话,感动着我们,让冰冷的心瞬间温暖起来;也总有一句话,时刻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努力奋进。
请以“那句话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花籽
林清玄
我背着袋子要北上的时候,爸爸取出一个小瓶子,里面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花籽,他小心翼翼地交给我说:“你到台北后,如果有一个花园,就把它种了。”
三年后,我终于找到一个有花园的房子,那时候已经是严冬,花籽摆了三年,到底能不能种活呢?
在冬天来临的第二个月,有一天我开窗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群花籽吐了新芽。是什么力量,让那一瓶从南部带来的花籽,在北地的寒风中也能吐露亮丽的新芽?
然后我猜想着那是什么花呢,慢慢地,花长大了,我才知道那是一些茼蒿菜。茼蒿菜是一种贱菜,在乡下,它最容易生长,价钱最便宜,而父亲竟把它像礼物一样送给我,显得那样珍贵。
我想,这么平凡的茼蒿竟是从远地移种,几番波折,几番流转,但是它的生命深深地蕴藏着,一旦有了土地,它不但从瓶中醒转,还能在冷风中绽放美丽的花朵。
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样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海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选段中的“障碍”指的是,请概括简·爱的性格特征,请给[材料二]拟写一个标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柳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文件包含语文答案pdf、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