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春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氨和铵盐课后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酸雨及防治课后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春高中化学第5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课后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课文ppt课件
展开一、氨1.氨的物理性质。
微思考1为什么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提示: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
2.氨极易溶于水——喷泉实验。
微判断1(1)液氨和氨水都属于纯净物。( )(2)NH3可以与水形成喷泉实验,说明NH3易溶于水。( )
3.氨的化学性质。NH3—
微思考2将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根玻璃棒靠近,能否观察到白烟?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浓硫酸不易挥发。挥发性酸与浓氨水靠近时才能产生白烟。
微训练1下列反应中,NH3部分表现还原性的是( )。
解析:选项A和C的反应中,NH3只作还原剂,都表现还原性;选项B的反应中,8 ml NH3参加反应,只有2 ml作还原剂;选项D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H3不表现还原性。
二、铵盐1.定义:由 铵根离子 和 酸根离子 组成的盐。 2.物理性质:绝大多数铵盐是白色固体, 易 溶于水。3.化学性质。
训练2关于铵盐的叙述:①多数铵盐易溶于水;②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其中正确的有( )。 A.2项B.3项C.4项D.5项答案:B
解析:多数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碱反应生成NH3或NH3·H2O,①③⑤正确;NH4NO3中氮元素为-3价、+5价,②错误;NH4HCO3或(NH4)2CO3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酸反应,④错误。
问题探究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手稿:车上运送的液氨发生了泄漏。白色的氨浓雾不断地喷冒出来,向空气上方扩散,氨的气味难闻,附近群众站在远处观望。在救援现场,消防员一边喷水稀释泄漏的氨,一边派出两名队员穿戴防护装备靠近泄漏口,用特种器材、纱布和棉花进行堵漏处理。氨是有毒气体和腐蚀品,液氨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氨水是碱性溶液。
(1)以上描述中涉及氨哪些性质?提示: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有毒,可以燃烧,能发生爆炸。氨是碱性气体,易溶于水等。
(2)生活中常见的音乐喷泉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与右图所示装置形成喷泉的原理是否相同?如何操作右图装置引发喷泉?
提示:音乐喷泉是通过增大水的压强形成喷泉。不相同,图示装置形成喷泉的原理是因为烧瓶中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图示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
重难归纳1.氨的化学性质。(1)氨的分子结构。
2.喷泉实验原理。(1)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的两种方法。①减小内压法(如图Ⅰ)。容器内气体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气体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压强减小⇒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形成喷泉常见气体与吸收剂的组合
②增大外压法(如图Ⅱ)。锥形瓶内存在挥发性液体或其他液体⇒液体受热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锥形瓶内气压增大⇒锥形瓶内液体迅速流入烧瓶形成喷泉
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此原理。
(2)喷泉实验成功的三关键。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烧瓶和气体要充分干燥。③烧瓶内的气体要充满。
特别提醒1.液氨、氨水和一水合氨的比较。
2.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氨水越浓,其密度越小。氨水中氮元素主要以NH3·H2O的形式存在,而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按NH3计算。 3.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水合氨用化学式NH3·H2O表示,不能拆分。
典例剖析【例1】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圆底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学以致用1.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弹簧夹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弹簧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鼓入一定量空气并打开弹簧夹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弹簧夹答案:B
解析:氯气能溶于水中,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氢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鼓入一定量空气,使锥形瓶中的水进入烧瓶中,氨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使得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氨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
问题探究碳酸氢铵是常见的农用氮肥,某品牌碳酸氢铵化肥标签如下:
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净重:50 kg含氮量:16%保存注意事项:防潮,阴凉处施用注意事项: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1)施用碳酸氢铵为什么要避免雨天和高温天气?
(2)碳酸氢铵化肥为什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提示:碳酸氢铵能与碱反应生成氨,如果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生成的氨逸出,会造成肥效降低。
(3)NH4HCO3和NH4Cl都是白色晶体,在试管中分别充分加热两种晶体,现象有何不同?
重难归纳1.铵盐受热易分解,但不一定产生NH3,如NH4NO3受热可能发生爆炸,有N2生成。2.铵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三种情况。
典例剖析【例2】试管中盛有白色晶体,为检验它是不是铵盐,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pH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答案:A
解析:NH3遇湿润的pH试纸测得其pH大于7,遇浓盐酸生成白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直接加热铵盐不一定有氨逸出。
三 氨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问题探究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氨的两种简便方法。
(1)你能描述上述制备氨的简便方法的原理吗?
(2)实验室制备氨时,常用如图装置吸收多余的氨:
你能说出使用这些装置的目的吗?提示:吸收充分,且防止倒吸。
2.实验装置:利用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如图)。
3.收集: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氨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4.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5.检验是否收集满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另一种方法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说明已收集满。
(3)干燥剂可用碱石灰或CaO固体或NaOH固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无水CaCl2等,因为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 (4)NH3极易溶于水,制备时尽可能使其不与水接触以减少损失和防止倒吸现象发生。 (5)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氨与空气发生对流而使收集的氨不纯。
典例剖析【例3】已知氨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为NH4Cl固体B.NH3与Cu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D.装置D中的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答案:D
学以致用4.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是氨的发生、干燥装置B.③是氨的发生装置C.②是氨的吸收装置D.④是氨的收集、检验装置答案:B
解析:装置①中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NH3和HCl,但在试管口附近两者又能结合生成NH4Cl,选项A错误;装置②中的漏斗放置过低,不能防止倒吸,选项C错误;装置④中的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以防氨与空气对流,从而收集到较纯的NH3,选项D错误。
5.以下三个装置均可制得NH3。
(1)实验室用固体NH4Cl和Ca(OH)2制NH3的装置是 。
(2)填写表格,写出图1、图2、图3装置中应加入的物质与反应原理。
(3)图3中棉花的作用是 。
答案:(1)图3(2)
(3)防止氨与空气对流,收集到比较纯净的NH3
2.下列制备NH3并获得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项错误;带有水蒸气的氨能与五氧化二磷反应,不能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氨,且球形干燥管在使用时应大口进气小口出气,B项错误;氨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氨极易溶于水但不溶于四氯化碳,可通过四氯化碳层进入水层吸收氨获得氨水,且该装置可防止倒吸,D项正确。
3.下列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体现氨的氧化性。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6.某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3)甲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 。 (4)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H3的集气瓶扣住棉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说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新课情景呈现,课前素能奠基,溶液变蓝,大量气泡,红棕色,NO2,硝酸盐,SO2,课堂素能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教课内容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氨和铵盐,新课情景呈现,课前素能奠基,理性质,刺激性,2氨水的性质,课堂素能探究,知识点,典例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图片ppt课件,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