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测试题
展开1.(2023·黑龙江名校期末)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之间表现为协同进化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能协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
D.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答案】B
【解析】非洲野牛与狮子为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A正确;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为同一个物种,不属于协同进化,B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和发展,D正确。
2.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生物变异的产生是体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并不是环境刺激、生物的主动适应所导致的,A、B错误;生物性状的分化是变异的结果,并不能证实物种形成机制,C错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是有利的,二者之间相互选择,协同进化,D正确。
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答案】C
【解析】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不属于协同进化,这种情况是由于缺乏捕食者对鹿群的选择作用,C符合题意。
题组二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有( )
①物种多样性 ②种群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遗传(基因)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物种种类保持不变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形成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答案】B
【解析】在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有灭绝和新增的情况,物种种类会发生变化,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捕食者的存在不会让某种生物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利于生物多样性形成,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D错误。
题组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6.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
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
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答案】A
【解析】物种间的根本界限在于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通过杂交进行基因交流。绵羊和山羊是两个物种,因此存在生殖隔离。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经过长期地理隔离,但尚未发生生殖隔离,因此是两个虎亚种。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是不育的,不能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表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7.(2023·江西南昌阶段练习)生活在一岛屿上的某种鸟类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被海峡分隔为两个种群,互不往来。随着时间推移,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型个体的选择作用可能不同
B.种群中的个体在各自的环境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C.两种鸟类毛色已朝着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方向突变
D.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之间的各种基因频率必定不同
【答案】A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据此可推测,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型个体的选择作用可能不同,A正确;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为协同进化,即协同进化没有发生在种群内部,B错误;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作用使两种鸟类毛色与环境颜色趋于一致,从而适应了环境,C错误;这两个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二者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但并不意味着两个新的鸟类物种之间的各种基因频率必定不同,D错误。
8.(2023·江苏扬州阶段练习)下列关于进化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
①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③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④“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较多的物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⑤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⑥有性生殖的出现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
【答案】A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①正确;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②错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③正确;“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④正确;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⑤正确;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加速了生物进化的进程,⑥正确。
[能力提升]
9.物质A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的一种主要药物,若长期使用物质A,会导致其防治的效果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对立枯丝核菌具有选择作用
B.水稻与立枯丝核菌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立枯丝核菌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D.若不使用物质A,立枯丝核菌就不会产生抗药性变异
【答案】D
【解析】使用物质A后,具有抗药性突变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因此物质A对突变起选择作用,A正确;水稻与立枯丝核菌在相互选择中协同进化,B正确;立枯丝核菌是真菌,含有染色体,也存在有性生殖,因此可遗传变异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正确;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未使用药物A之前就存在,药物A只是对发生的突变起了选择作用,D错误。
10.下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概念图,结合此图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D.某个生物个体体细胞产生基因突变,也必然会影响②的改变
【答案】D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形成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A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一个个体的变异不一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错误。
11.如下图所示,地球上的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不同的种类在形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进化规律为:生物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2)试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E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________,进而通过________形成新的物种。
(4)物种C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年后,该种群中基因型AA占48%,aa占22%,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多样性 (2)原始的哺乳类产生不同的变异,其中适应水环境的变异个体被水环境选择而生存下来,这样代代选择、积累,经漫长年代而形成了水栖的E动物 (3)种群 自然选择 定向改变 隔离 (4)否,因为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1)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原始的哺乳类动物可以演化成很多生物,朝着生物多样性的方向发展。(2)原始的哺乳类产生不同的变异,其中适应水环境的变异个体被水环境选择而生存下来,这样代代选择、积累,经漫长年代而形成了水栖的E动物。(3)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4)基因型AA占46%,aa占20%,Aa占34%,则A%=AA%+1/2Aa%=63%。5年后,AA占48%,aa占22%,Aa占30%,则A%=AA%+1/2Aa%=63%,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故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高中生物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a href="/sw/tb_c400385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作业</a>,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随堂练习题</a>,共5页。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5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时训练</a>,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