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梯分界线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个省区,在我国政区图上并不相邻的是( )
A.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B.山东省和山西省
C.湖南省和湖北省D.河南省和河北省
2.导致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有( )
①水资源数量本身有限
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农业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大增
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⑤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3.下列国家不是我国邻国的是( )
A.俄罗斯B.哈萨克斯坦C.朝鲜D.泰国
4.下列山脉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天山B.祁连山
C.雪峰山D.武夷山
5.“我国既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此叙述最足以说明哪一项地理事实( )。
A.陆地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C.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
D.大江大河多由西向东流入海洋
6.我国五种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7.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地区是( )
A.高原B.平原C.山区D.盆地
8.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森林总面积B.耕地总面积
C.水能资源储藏量D.河流年径流量
9.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年又一年,这说明( )
A.土地是可再生资源
B.土地是非可再生资源
C.可再生资源可随意使用,不用担心其枯竭
D.土地的生产能力是不会下降的
10.在西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原因是( )
A.该地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B.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C.该地气候干燥,生态环境脆弱D.该地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11.我国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是( )
A.油菜B.花生C.芝麻D.大豆
1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A.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B.努力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
C.大量进口农产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13.适宜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试验园区”的地方是( )
A.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B.科技人才密集、科研基础良好、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
C.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D.乡村人口稠密的地区
14.从干湿地区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半湿润区D.青藏高原区
二、解答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6%。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
(1)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2)应如何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 洲的东部, 洋的西岸。
(2)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的是 。
(3)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度。
(4)我国一盐商欲将图中长芦盐场的海盐运往海南岛,其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自北向南)为 。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亚是指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东北亚区域一般认为包括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材料二东北亚部分地区图
(1)图中 与我国陆上有不连续疆界; 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填序号)
(2)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结合上图可知战士们从我国跨过鸭绿江所到的国家是( )
A.蒙古B.俄罗斯C.朝鲜D.韩国
(3)把图中字母及其对应的地理事物连线
A 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C 黄海
D 渤海
A B C D
(4)下列关于④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B.是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C.是一个内陆国
D.与我国陆上有三处相接壤
18.读“我国的夏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 洋和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
②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19.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我们应该熟悉它,了解它。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的源头①是 ,注入的海洋②是 。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经过的地形区:A是 ,B是 ,C是 ,D是 。
(3)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 。
(4)今后,长江流域 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5)长江上著名的“裁弯取直工程”位于( )
A.通天河B.金沙江
C.荆江D.扬子江
20.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m ,n 。
(2)填写水电站的名称:A ,B ,C 。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 。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地形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两省相邻,A不符合题意;山西省与山东省有河南省和河北省相隔,两省不相邻,B符合题意;湖南省位于湖北省南部,两省相邻,C不符合题意;河南省位于河北省南部,两省相邻,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
【分析】根据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本题较全面地考查导致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其中①②属于自然原因,且②并非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如此;③④⑤属于人为原因。故选C。
【点睛】考查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3.D
【详解】我国拥有22000千米的陆地疆界,与14个国家接壤,东北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北与蒙古接壤,西北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接壤,泰国与我国不接壤,故选D。
4.C
【详解】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阶梯自北向南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自南向北可以简单地记成“雪雾(巫)太大”,故选C。
5.A
【详解】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说明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很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A
【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面积比例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约占我国国土的三分之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C
【详解】陆地上的五种地形类型中,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方向具有优势的是山区,山区地形崎岖、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山区往往森林资源丰富,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故选C。
8.C
【详解】我囯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故选C。
9.A
【分析】我国的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草地、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部内陆地区。
【详解】土地资源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很容易解答。
10.C
【分析】由于西北地区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牧区要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详解】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这里降水量少,地形崎岖,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都使得这里在发展种植业的时候有很大的阻碍,如果一味地继续发展种植业,只会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环境继续恶化.故选C
【点睛】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
11.A
【详解】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油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地区上和分布面积上都存在着差异。从分布面积上看,油菜南方和北方地区都有播种,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一类油料作物。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我国的油料作物的分布。
12.D
【详解】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今后我国农业应该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故D正确。增加劳动力数量、努力扩大耕地和大量进口农产品都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故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机械化程度地。今后我国农业应该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业要抓紧粮食生产,以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
13.B
【详解】农业科技开发试验园区是近些年在一些地区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类型.由于科技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建立“农业科技开发试验园区”的地区都是科技人才密集、科研基础良好的地区,此外,由于发展的是农业,农业的类型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还应该选择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来发展。故选B。
14.C
【详解】我国种植业的大致分布是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以降水量400毫米作为划定界限,以西则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以东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从作物的习性看,多数作物应该分布在降水量超过400毫米的地区,即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故选择答案C。
【点睛】
15.(1)水资源本身不足,而农业需水量很大,水资源污染破坏等;
(2)节约用水,推广节水技术等。
【分析】本题以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为背景,涉及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黄淮海地区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4.7%,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再加上季节降水不均,水污染、水浪费严重,故而水资源非常紧张。
(2)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采取的措施有修建南水北调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16.(1) 亚 太平
(2)渤海
(3) 960万 50
(4)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图和中国四至点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位置、海域、陆地面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大海域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除了渤海,我国的内海还有琼州海峡。
(3)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排名第三,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据图可知,我国最北端的纬度约为53°N,最南端的纬度约为4°N,所以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50°。
(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长芦盐场位于天津渤海沿岸,海南岛位于南海沿岸,中间还要经过黄海和东海,所以途中经过的沿海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7.(1) ④ ②③
(2)C
(3) A——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B——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C——渤海 D——黄海
(4)A
【分析】本题以东北亚部分地区图为载体,设置四道小题,考查我国辽阔的国土、邻国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需要结合地图识记。
【详解】(1)读图可知,我国的邻国中④俄罗斯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②韩国、③日本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根据图中鸭绿江的位置和抗美援朝的历史可知,与我国以鸭绿江为界的国家是朝鲜,故选C。
(3)根据图中A、B、C、D的位置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B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C是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D是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
(4)④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国邻国中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与我国陆上有两处相接壤,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1) 南 太平 印度 温暖湿润
(2) 夏 旱涝(水旱)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的夏季风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季风气候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我国的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它们分别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来自海洋的气流温暖湿润。
(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风势力强,向北移动得快,容易造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势力弱,久久徘徊在南方,容易造成南涝北旱。
19.(1) 沱沱河 东海
(2)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宜昌 湖口
(4)中上游防护林
(5)C
【分析】本题以长江水系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长江的概况、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其源头①为沱沱河,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自西向东注入②东海,是我国第一长河。
(2)读图可知,A为地处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位于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B为横断山区;C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的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D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宜昌市,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湖口。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中上游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作用,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5)长江干流上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著名的“裁弯取直工程”位于河道弯曲的荆江河段,C正确;与通天河、金沙江、扬子江无关,ABD错误;故选C。
20.(1) 渭河 汾河
(2) 龙羊峡水电站 三门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3) 河口 桃花峪
(4)黄土高原
【分析】本题以黄河水系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黄河的概况、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黄河的水土流失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m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西安,n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附近的省会城市是太原。
(2)读图可知,黄河上游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有A龙羊峡水电站,中游在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有B三门峡、C小浪底水电站。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的分界桃花峪,位于河南省。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中游流域,因此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B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2,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