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精品 PPT课件
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33,问题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 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可以借助函数 y=2x-3 的图象来求解 2x-3=0,2x-3>0,2x-3<0. 反过来,也可以通过求解 2x-3=0,2x-3>0,2x-3<0,来深人理解函数 y=2x-3的性质,那么
●怎样从函数观点进一步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
3. 3 . 1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 x2-2x-3=0的两个根 x1=-1,x2=3,就是二次函数 y=x2-2x-3 当函数值取零时自变量x的值,即二次函数 y=x2-2x-3 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这时,我们称-1,3 为二次函数 y=x2-2x-3 的零点.
一般地,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 的根就是二次函数 y=ax2+bx+c (a≠0) 当函数值取零时_______________,即二次函数 y=ax2+bx+c (a≠0) 的图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二次函数 y=ax2 +bx+c (a≠0)的零点.
二次函数的零点就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吗?
提示:不是,二次函数的零点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二、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根、 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零点之间的关系.
(1) 关系 (当a>0时).
当a<0时,一元二次方程 ax2+ba+c=0 的根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次函数 y=ax2+bx+c 的零点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行完成(见练习 1).
(2) 本质: 判别式 Δ>0,Δ=0,Δ<0的情况决定着一元二次方程根、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和二次函数零点的情况.(3)应用:①求二次函数的零点; ②证明二次函数零点的个数; ③判断二次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
求证:二次函数 y=2x2+3x-7 有两个零点.
分析 要证明二次函数 y=x2+3x-7 有两个零点,只需证明元二次方程 2x2+3x-7=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可.
证明:考察一元二次方程 2x2+3x-7=0. 因为 ∆=32-4×2×(-7) =65>0, 所以方程 2x2+3x-7=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因此,二次函数 y=2x2+3x-7有两个零点.
判断二次函数 y=x2-2x-1在区间(2,3)上是否存在零点.
1. 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 a>0时二次函数 y=ax2+bx+c有两个零点.( ) (2) 如果二次函数 y=ax2+bx+c与x轴没有交点,则此二次函数没有零点.( )
Δ>0时二次函数 y=ax2+bx+c有两个零点.
2. 二次函数 y=ax2+bx+c (a≠0)中若 b2>4ac,则函数 零点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不能确定
解析:因为b2>4ac, 所以 Δ=b2-4ac>0, 所以 函数有2个零点.
3. 函数 y=(x+2)(x+1) 的零点是_____________.
解析:令(x+2)(x+1)=0, 解得 x=-2或 x=-1, 所以函数的零点是-2, -1.
1. 若 b2-4ac=0,则二次函数 y=ax2+bx+c (a≠0) 零点的个数为( ) A. 0个 B.1个 C.2个 D.无法确定
解析:因为 b2-4ac=0,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二次函数 y=ax2+bx+c 有一个零点.
3. 二次函数 y=x2-2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 A. (1,0) B. (1,2) C.(2,3) D.(3,4)
4.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零点为 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1,1, 所以此函数的零点为-1,1.
5. 二次函数 y=x2-ax 的一个零点为2,则a=________.
解析:由题意,x=2是方程x2-ax=0的根, 所以 4-2a=0,解得 a=2.
练 习
1. 当 a < 0 时,请填下表:
2. 画出二次函数 y=x2-x-2 的图象,并指出该函数 的零点.
解:二次函数 y=x2-x-2 图象如下:
由 x2-x-2=0 得,x=-1或x=2.故所求零点为-1,2.
3. 求下列二次函数的零点: (1) y=(x+1)(x-1); (2) y=x2-4x;
解:令 y=0,得x1=-l,x2=1, 所以函数的零点为-1和 1.
解:令 y=0,即 x2-4x=0,得x(x-4)=0, 解得x1=0,x2=4, 所以函数的零点为 0 和 4 .
(3) y=-3x2-9;(4) y=-x2+2x-1.
解:令 y=-3x2-9=0,方程无实数根, 所以函数无零点.
解:令 y=-x2+2x-1=0,即x2-2x+1=0, 得 (x-1)2=0,解得 x=1. 所以函数的零点为1.
3. 3 . 2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某杂志以每册 2 元的价格发行时,发行量为 10 万册经过调查若单册价格每提高 0.2 元,则发行量就减少 5000 册要使杂志社的销售收入大于 22.4 万元,每册杂志的价格应定在怎样的范围内?
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 2 的_______________叫作一元二次不等式.
提示:不是,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定是整式不等式.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和相应的二次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那么,
● 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相应的二次函数是否也有内在的联系?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对应关系
(1) 关系:(a>0)
(1) 有人说:当 Δ>0 时表中的 x1,x2 有三重身份, 你能说出是哪三重身份吗?
提示:x1,x2 既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二次函数的零点),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区间端点.
(2) 若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x-1>0 (a≠0) 的解集为R, 则实数 a 应满足什么条件?
(2) 本质: 方程 ax2+bx+c=0 (a≠0) 和不等式 ax2+bx+c>0 (a>0) 或 ax2+bx+c<0 (a>0) 是函数 y=ax2+bx+c(a≠0) 的特殊情况,它们之间是一种包含关系,也就是当 y=0 时,函数 y=ax2+bx+c (a≠0) 就转化为方程,当 y>0 或 y<0 时就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3) 应用: ①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② 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参数, ③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当a<0 时,通过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可将问题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正的情形,利用表3-3-2解决.
(1) x2-7x+12>0;
(2) -x2-2x+3≥0;
(3) x2-2x+1<0;
(4) x2-2x+2>0.
对 于二次项系数为负数的不等式,可以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成正数,然后再求解.
解 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得 x2+2x-3≤0.
1. (1) 不等式(x-1)(x-3)>0的解集为( )。 A.{ x∣x<1} B.{ x∣x>3} C.{ x∣x<1 或 x>3} D.{ x∣1<x<3} (2) 不等式-x2+2x-4>0 的解集为( ). A. R B. ∅ C. { x∣x>0,x∈R} D.{ x∣x<0,x∈R}.
(1) x2+4x-12>0;
解:该不等式可化为(x+6)(x-2)>0, 解得 x<-6或 x>2,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6 或 x>2}.
(2) x2-x+1≤0;
(3) 2x2-5x+3<0;
(4) 3x2-x-4>0;
(5) 2x2+4x+3>0;
解:该不等式可化为2(x+1)2+1>0, 恒成立,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6) 9x2-6x+1≤0.
(1) -6x2-x+2<0;
(2) 1-4x2≥4x+2;
解:不等式可变形为4x2+4x+1<0, 即(2x+1)2<0, 显然无解, 即解集为∅.
(3) 1-3x<x2;
(4) (x-2)(x+2) >1.
4. 当 x 是什么实数时,函数 y=-x2+5x+14 的值是: (1) 0?
解: -x2+5x+14=0 x2-5x-14=0 (x-7)(x+2) =0 x1=7,x2=-2
解: -x2+5x+14>0 x2-5x-14<0 (x-7)(x+2) <0 -2<x<7
解: -x2+5x+14<0 x2-5x-14>0 (x-7)(x+2) >0 x>7 或 x<-2.
5. (1)已知集合 M={x|-4≤x≤7,N={x|x2-x-6>0}, 求M∩N;
解:∵集合M = {x∣-4≤x≤7}, N = {x|x2-x-6>0} = {x∣x<-2或 x>3}, ∴ M∩N ={x∣-4≤x<-2 或 3< x≤7};
(2) 已知集合 A={x|x2-4x+3<0},B={x|(x-2)(x-5) <0},求 A∪B.
解:∵集合A={x|x2-4x+3<0} ={x∣1<x<3}, B={x|(x-2)(x-5)<0} ={x∣2<x<5}, ∴ A∪B ={x∣1<x<5}.
用一根长为 100 m的绳子能围成一个面积大于 600 m的矩形吗?当长、宽分别为多少米时,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解:设矩形一边的长为 x m,则另一边的长为 (50-x) m,其中0<x<50. 由题意,得 x(50-x) >600, 即 x2-50x+600<0, 解得 20<x<30.
所以,当矩形一边的长在 20 m 至 30 m 的范围内取值时,能围成一个面积大于 600 m2 的矩形.
用 S 表示矩形的面积,则 S=x(50-x) =- (x-25)2+625 (0<x<50). 当x=25 时,S 取得最大值,此时 50-x=25. 答 当矩形的长、宽都为25m时,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你能用基本不等式来求 x(50-x) 的最大值吗?
某小型服装厂生产一种风衣,日销货量 x 件(x∈N*)与货价 P 元/件之间的关系为 P=160-2x,生产 x 件所需成本为 C=500+30x 元. 问:该厂日产量多大时,日获利不少于1300 元?
解 由题意,得 (160-2x)x-(500+30x)>1300, 化简,得 x2-65x+900<0, 解得 20≤x≤45.答 该厂日产量在20件至45件时,日获利不少于1300元.
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个限速为 40 km/h的弯道上,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
事后现场勘查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小于 12 m,乙车的刹车距离略超过 10 m. 又知甲两种车型的刹车距离 (单位:m)与车速 x (单位:km/h)之间分别有如下关系: s甲= 0.1x+ 0.01x, s乙=0.05x+0.005x2. 问:甲、乙两车有无超速现象?
一般来说,刹车距离与车速是二次函数关系.
分析 根据汽车的刹车距离可以估计汽车的车速.
解 由题意知,对于甲车,有 0.1x+0.01x2<12, 即 x2+10x-1200<0, 解得 -40<x<30. 这表明甲车的车速低于 30 km/h,未超过规定限速.
对于乙车,有 0.05x+0.005x2>10,即 x2+10x-2000>0,解得 x>40 或 x<-50 (不合实际意义,舍去). 这表明乙车的车速超过 40 km/h,超过规定限速.答 甲车未超过规定限速,乙车超过规定限速.
1. 如果某厂扩建后计划后年的产量不低于今年的 2倍, 那么明、后两年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至少是多少?
解:设该厂今的产量为a,明、后两年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至少是x%,则a(1+x%)2≥2a, 解得 x%≥41.4%. ∴ 明、后两年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至少是41.4%.
3. 国家为了加强对饮用酒生产的宏观管理,实行征收附 加税政策.已知某种洒每瓶 70 元,不征收附加税时, 每年大约销售 100 万瓶;若政府征收附加税每销售 100 元要征税 R元 (叫作税率 R%),则每年的销售量 将减少 10R 万瓶. 要使每年在此项经营中所收取的附 加税不少于 112 万元,R 应怎样确定?
解:设产销量为每年x万瓶,则销售收入为每年70x万元,从中征收的税金为 70x·R%万元,其中 x=100-10R.由70(100 - 10R)·R%≥112,即 R2-10R+16 < 0.解得 2≤R≤8.故税率定在2% ~ 8%之内,年收附加税额将不低于112万元.
1. 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 mx2-5x<0 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 ) (2) 若 a>0,则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1>0无解( )
当m=0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当m≠0时,它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因为a>0,所以不等式ax2+1>0恒成立,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3) 若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的两根为x1,x2 (x1<x2),则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的解集为{ x∣x1<x<x2 }.( )
当 a>0时,ax2+bx+c<0的解集为{ x∣x1<x<x2},否则不成立.
3. 不等式-3x2+5x-4>0 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原不等式变形为 3x2-5x+4<0. 因为Δ= (-5)2-4×3×4=-23<0, 所以由函数 y=3x2-5x+4 的图象可知, 3x2-5x+4<0 的解集为∅.
3. 某公司每个月的利润 y (单位:万元)关于月份 n 的关 系式为 y=n2-9n+114,则该公司12个月中,利润大 于100万元的月份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解析:由题意得 n2-9n+114>100, 解得 n<2或 n>7, 故 n=1,8,9,10,11,12,共6个月.
4. 二次函数 y=x2-4x+3当函数值为负数时 x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___.
解析:由于方程 x2-4x+3=0 的两个根为 x1=1,x2=3. 故不等式 x2-4x+3<0 的解集为{ x∣1<x<3}.
5. 不等式-x2+mx+m<0 恒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析:-x2+mx+m<0 恒成立,等价于Δ<0, 即 m2+4m<0, 所以-4<m<0.
1. 证明:函数 y=x2-x+1 没有零点.
解:∵ ∆ = b2-4ac = (-1)2-4×1×1 =1-4 =-3 <0. ∴ 函数 y=x2-x+1没有零点.
2. 设 m 为实数,若函数 y= x2-mx+2 有只有一个零点, 求 m 的值.
3. 设k为实数,若方程 x2-3x+k-3=0 有实数根,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将方程整理得:4x2-12x+k-3=0,有题意知: ∆=122-4×4×(k-3)<0, 解得:k>12. ∴ k 取值范围是(12,+∞). 故答案为:(12,+∞)
4. 证明:函数 y=5x2-7x-1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0) 内,另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
解:令f(x)=5x2-7x-1,则f(x)在R上是连续函数. ∵ ∆=(-7)2-4×5-(-1) =49+20=69>0, ∴方程 f(x)=0 有两个不等实数根, 即f(x) =5x2-7x-1在R上有两个零点; 又∵f(-1)=5×(-1)2-7×(-1) -1=11>0, f(0)= -1<0,
∴ 在区间(-1,0)内,函数f(x)=5x2-7x-1存在零点;又∵ f(1) = 5-7-1=-3<0, f(2) = 5×22-7×2-1=5>0,∴在区间(1,2)内,函数f(x)=5x2-7x-1存在零点.又∵函数f(x)=5x2-7x-1在R上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函数f(x)=5x2-7x-1一个零点在区间(-1,0)内, 另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
(1) x(x-1) ≤ 0; (2) (x+1)(x-5)>0;
解:因为对应方程的两根为0和1,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0≤x≤1}.
解:因为对应方程的两根为-1和5,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x<-1或x>5}.
(3) x2-6x+9≤0; (4) 3x2-7x+2 > 0;
解:因为对应方程为(x-3)2=0, 对应方程的一个根为3,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5) -2x2-x+6>0; (6) x2-x+1>0.
解:因为对应方程判别式∆<0,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R.
(1) 2x2-3x>2;
(2) 3x2-5x+4>0;
解:∵ ∆=25-4×3×4 =-23<0, ∴不等式3x2-5x+4>0的解集为R.
(3) x(x+2) <x(3-x) +1;
(4) (3x-1) (x+1)>4.
7. 当x是什么实数时,函数 y=-x2-8x+20 的值是: (1) 0?
解:-x2-8x+20 =0 x2+8x-20 =0 (x-2)(x+10) =0 x=-10或x=2
解:-x2-8x+20 >0 x2+8x-20 <0 (x-2)(x+10) <0 -10<x<2
解:-x2-8x+20 <0 x2+8x-20 >0 (x-2)(x+10) >0 x<-10 或 x>2
8. 制作一个高为 20 cm 的长方体容器,底面矩形的长比 宽多 10 cm,并且容积不少于 4 000 cm3. 问:底面矩形的宽至少应是多少?
解:设底面矩形的宽为 x cm, 由题意可得20x(x+10) ≥ 4000. 即 x2+10x-200≥0, 解得:x≤-20 (舍) 或x≥10. ∴ 底面矩形的宽至少应为10 cm.
9. 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 B(2,0)两点,求关于x的不等式 x2+bx+c>0 的解集.
解:∵ 二次函数 y=x2+bx+c 的图象与x轴交于 A(-1,0),B(2,0) 两点, ∴ -1,2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bx+c=0 的两个实数根, ∴关于x的不等式x2+bx+c>0 的解集为:{x∣x<-1或x>2}.
10. 设m为实数已知二次函数 y=x2-5x+m 的两个零点都 在区间(0,+∞)内,求 m 的取值范围.
11. (1) k 是什么实数时,方程 x2+2(k-1)x+3k2-1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方程 x2+2(k-1)x+3k2-11=0中, 令∆>0,得 4(k-1)2-4(3k2-11)>0, 化简得 k2+k-6<0, 解得 -3<k<2, 所以 k∈(-3,2)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已知不等式 x2-2x+k2-1>0 对一切实数 x 恒成立,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2. 已知不等式 ax2+b-1>0的解集是{ x∣3<x<4 }, 求实数 a,b 的值.
13. 如图,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要在矩形地块 ABCD 上规划出一块矩形地块PQCR 建造住宅区为了保护文物,住宅区不能超越文物保护区△AEF的界线EF. 由实地测量知,AB=200 m,AD=160 m,AE =60 m,AF=40 m. 问:怎样设计矩形住宅区的长和宽,才能使其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14. 已知某公司每天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数量 (单位:百件) 与其成本y (单位:千元)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近似 地用 y=ax2+b+c 表示其中a,b,为常数. 现有实际 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1) 求a,b,c 的值;
(2) 若每件产品销售价为 200 元,则该公司每天生产多少 产品时才能盈利? (假设每天生产的产品可以全部售完)
15. (阅读题)重新考察不等式 5x2-10x+4.8<0 这个不等 式的左边可分解因式为(x-1.2)(5x-4). 根据实数乘 法的符号法则,问题可归结为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两个解集的并集.
(1) (2x-3)(x+1) >0;
(2) (1-x)(2+x)≥0;
在早期,人们使用文字或象征性记号来记述不等关系.例如,荷兰数学家吉拉尔 ( A . Girard,1595—1632) 在他 1629 年所著《代数新发现》一书中,使用下面记号: A ff B 表示A大于B,B§A 表示B小于A.
他的意思是说,因为 3>2,所以 a3>2b ( a,b 为正数),故 a>b,小于号的意思也是这样的. 1631年,英国数学家、望远镜发明者哈里奥特 ( T . Harrit,1560-1621)去世后 10 周年,人们出版了他的遗著《分析术实例》在这本书中,他写道: 大于的记号:a>b表示 a 量大于 b 量, 小于的记号:a<b表示 a 量小于 b 量.
这一简洁优美的记号,不管后人采用怎样的方式去创造不等号最终都无法取代“>”“<”两个记号.“>” “<”直到 18 世纪初才被泛使用. 至于“≠”“≯”“≮”的出现,乃是近代之事. 一般人不使用“≮”“≯”,而使用“≥”“≤”(或“≧”“≦”)两个记号,表示“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优秀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堂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图片课件ppt,文件包含331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pptx、331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课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二pptx、第二课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二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