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1-17094272613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1-17094272613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1-17094272613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0-17094272589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0-17094272590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31811/0-1709427259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
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4 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文件包含04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docx、04语句排序与衔接-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0274" 考情分析 PAGEREF _Tc20274 \h 2
\l "_Tc20274" 【课标要求】 PAGEREF _Tc20274 \h 2
\l "_Tc11720" 【考查重点】 PAGEREF _Tc11720 \h 2
\l "_Tc3856" 【主要题型】 PAGEREF _Tc3856 \h 2
\l "_Tc20519" 【命题趋势】3
必考题型归纳 \l "_Tc20274" 3
\l "_Tc974" 题型1:选择式排序3
\l "_Tc10568" 题型2:填空式排序4
\l "_Tc7784" 题型3:句子补写5
\l "_Tc20274" 方法总结6
\l _Tc20888 语句衔接与排序的方法6
考场练兵7
【课标要求】
语言衔接,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语言连贯还要求言之有序,即各句要体现严密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其中遵循逻辑顺序是语言运用的难点。语段的逻辑关系复杂多样,有演绎、归纳、因果、递进、总分、主次等,确立何种关系需分析上下文的内容。
语句的连贯是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在中考语文中出现。
【考查重点】
1.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中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排序题,要求将一组顺序打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复位题,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到合适的位置。
2.衔接: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和句子,使语意连贯。
【主要题型】
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排序题型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
(一)非语境类
这类排序题由于没有语境设置,因而不必考虑与整个语境的衔接,只要做到句与句间的思路清晰与连贯就行了。但作为排序训练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掌握好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技巧。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
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
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二)语境类
这类排序题由于增设了语境,因此,在排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整个语境谐调的考查。这类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设置语境,即提供出具体的上下文;一类是间接设置语境,即按特定的要求调整语序。这两类题从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要注意标点的提示作用。
A、直接设置语境类
这类调整语序的题目在具体完成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解答这类题需按三步进行,即内部连缀排序,分析整体语境,审察调整确定。
B、间接设置语境类
此类题虽然无具体的语境设置,但是有明确的要求限制,因而,排序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到这些要求,然后再进行排序。
【命题趋势】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语段材料多与中国的文化艺术相关,其次还涉及自然奥秘。考查形式有两种:补写句子和句子排序。补写句子近几年多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修改病句、关联词语选填,所补写的句子涉及总体句、过渡句和对照句。句子排序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填空题,语段中间留空进行排序,2—4分,另一种是选择题一般是将4-5个句子进行排序,2—3分。
考点:句子的连贯与衔接
是指语言的表达要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三种形式:排序题,要求将一组顺序打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排列;复位题,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到合适的位置;衔接题,要求根据语段中心内容和具体情境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和句子,使语意连贯。
题型1:选择式排序
【考题回放】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如今,《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
②岸线变化比水质改善更明显。
③未来,无锡还将打造出一条环太湖生态绿色走廊。
④沿岸处处皆景,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
⑤经开区的清水河经过综合整治后,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
⑥一曲《太湖美》,唱不尽三万六千顷波涛、七十二峰苍翠的优美风光。
A.⑥①②⑤④③B.③①②⑤④⑥C.⑥①⑤②④③D.③⑥⑤②④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通读这⑥句话可知,介绍的是太湖的美。首先确定好首句,根据第⑥句“一曲《太湖美》”可知,用一首歌引出文段的说明对象——太湖,故⑥是首句;
接着根据①句中“《太湖美》的歌词也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则紧紧承接着《太湖美》这首歌,故第二句是①;
再根据②句可知,语段是先叙述了“水质改善”的情况,再转说“岸线变化”,而⑤句“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说的正是“水质改善”,所以⑤句应该在②句之前,而且⑤句还承接着对太湖的具体方面——太湖水的介绍,故第三句是⑤,第四句是②,则是对“岸线”的介绍;
而④句是对现如今的“岸线”的总结,紧紧承接着②,故第五句是④;
③句“未来”可知是对太湖的展望,放在最后一句;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⑥①⑤②④③;
故选C。
题型2:填空式排序
【考题回放】(2023·江苏镇江·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①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②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③提供了一条更为 、 、 、 的方法。目前,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新止痛药”的研发,并且被用于临床试用阶段。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
A.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
B.经济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作用持久
C.作用持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经济方便
D.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作用持久、安全有效
【答案】(1)往往(或:经常)
(2) 开展 开辟
(3)A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第①处词义重复,“往往”“经常”应删掉其中一个。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第②处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开展”不能支配“路径”,可把“开展”改为“开辟”。
(3)本题考查词语排序。
第③处横线上基因治疗的作用,应按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然后依次为“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
故选A。
题型3:句子补写
【考题回放】(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奋斗,不青春。“青春由mólì( )( )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就在身边。A______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B______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拼搏是自我的淬炼。经过拼搏,人的意志和品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____________,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博学而dǔ( )志,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持之以héng(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2)请在第二段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句衔接。
(3)选择关联词填在A、B处,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唯有……方能……B.只要……就……
C.不但……而且……D.既……又……
【答案】(1) 磨砺 笃 恒 (2)示例:从航天员的太空之旅到外卖小哥的走街串巷 (3)A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磨砺:拼音为mó lì,比喻磨炼;
②笃志:拼音为dǔ zhì,指的是专心一志,立志不变;
③持之以恒:拼音为chí zhī yǐ héng,指有恒心地长期坚持下去。
(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仿写句子要求句子的修辞、结构与原句保持一致,且内容要相关。
根据“从科技工作者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可知,句子的结构为:从……到……。仿写时,句子也要使用这一结构,写出具体职业,体现职业的奋斗特点即可,。
示例:从到人民警察的英勇无畏到人民教师的呕心沥血。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根据“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和“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可判断,两分句是条件关系,此处强调条件的唯一性,用“唯有……方能……”连接恰当。
B.“只要……就……”是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充分条件,不符合语境,不恰当;
C.“不但……而且……”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恰当;
D.“既……又……”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符合语境,不恰当;
故选A。
语句衔接与排序的方法
解答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达一个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要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括句、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包、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认。这个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可放在句尾。
第二,抓思路。从总体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承、层进)、相属(总分、分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清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第三,抓暗示。可根据题目所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暗示来进行分析和甄别。依据划线前面的文字的暗示,可以确定第一空的句子,还可以依据划线后面的文字的暗示来确定前面一个空的句子。也可根据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的暗示大致确定个别句子的位置。比如,划线句子中间有句号,可以据此确定紧接句子可能是带有主语的句子,而后,找带主语的句子根据前后内容确定句子的排序。
第四,抓标志。可根据所给句子的一些标志来确定关系紧密的句子。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语是-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句和下句。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如“换句话说”,表示前后是等位关系,位在后;“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并列、相反或相对关系,位在后;“总之、总起来说,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表示对前面的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位在最后。“所谓”表解释,位在后;“例如”表举例,位在后。
3.表示序数或主次轻重关系的词语。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根据主次轻重来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4.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这些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也能确定句子的先与后的顺序。
1.(2023·江苏无锡·统考三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劳动价值观教育,没有劳动过程中智力与科学技术的应用。
②劳动教育要有实效,就要建设一种高品质的劳动教育文化。
③建设高品质的劳动教育文化,不能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割裂开来。
④没有劳动过程对身体的锻炼,没有对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成果的审美欣赏与创造。
⑤劳动教育就无法成其为一种教育。
A.③④①⑤②B.②③④①⑤C.③①④⑤②D.②③①④⑤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所有句子可知,写的是劳动教育要有实效,需要建设一种高品质的劳动教育文化。②句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③句中“建设高品质的劳动教育文化”承接②句后半句。“德育”①句中“没有劳动价值观教育”承接③句中的“不能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割裂开来”。④句中“没有劳动过程对身体的锻炼”承接①句中“没有劳动过程中智力与科学技术的应用”。⑤句总结了劳动教育没有以上的培养,就无法成其为一种教育。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⑤。
故选D。
2.(2023·江苏无锡·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秋以前,文言文与商周时期的口语白话文区别并不大。
②但口语白话文却一直在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游牧民族移民的影响。
③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时用的书面语言。
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言文基本定型,以后的两千年基本没有变过。
⑤唐朝之后,白话文和文言文分离得更加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
A.③④②①⑤B.③①⑤④②C.③①④②⑤D.①④③②⑤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阅读语句可知,文段讲的是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的区别,应先介绍什么是文言文,所以③是第一句;接着指出文言文与口语白话文在一开始区别并不大,①是第二句;④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紧承①中的“春秋以前”,是第三句;⑤中的“唐朝之后”,紧承④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第四句。故句子排序为:③①④②⑤。
故选C。
3.(2023·江苏无锡·校联考三模)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信步漫行,迈上清名桥。 。 。 。 。 。那是时光的皱纹,岁月的脚窝。数百年来,走过了多少行人,发生了多少故事,见证了多少盛衰,阅历了多少生死。它,就是一位大觉大慧的时间老人呢。心有知,口无言。
①古人远去,石桥依旧,只是栏杆粗粗糙糙桥面高高低低。
②清代,因避讳道光皇帝,易名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城,断桥。
③这是江南运河上年龄最大的一座单孔石拱桥,通体石砌,不着寸铁。
④同治八年原样重建,至今。
⑤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系秦姓太清、太宁兄弟捐造,原名清宁桥。
A.③⑤②④①B.⑤②④③①C.③①⑤②④D.①⑤②④③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阅读文段句子可判断,③句为总起句,对清名桥进行总体概述,紧接着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建桥历史,根据⑤句中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可判断⑤句在③句后,紧接着②句道光在前,④句同治在后,接着①句总括石桥历经千年的历史痕迹。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⑤②④①。
故选A。
4.(2023·江苏无锡·校考一模)阳山半马也是“阳山桃花节”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今年,阳山桃花节已是第27届。3月15日至4月10日活动期间,当地会举办一系列桃花节活动。除了2023阳山半程马拉松,阳山还将举行“赏花惠友缘聚阳山”招商暨文旅推介活动、“ ”田园东方桃花节亲子系列活动、“ ”摄影大赛、“ ”粉丝体验活动、“ ”惠山区青年职工联谊。
请将下列活动主题填入空格中,正确的搭配是( )
①花开阳山幸福成长
②浪漫相约桃花源
③十里芳菲桃源赏春
④奋进新征程桃源新印象
A.①②④③B.③④②①C.①④③②D.③④①②
【答案】C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第一空:根据后面的“东方桃花节亲子系列活动”可知,应填:花开阳山幸福成长。
第二空:根据后面的“摄影大赛”可知,应填:奋进新征程桃源新印象。
第三空:根据后面的“体验活动”可知,应填:十里芳菲桃源赏春。
第四空:根据后面的“青年职工联谊”可知,应填:浪漫相约桃花源。
因此依次为:①④③②;
故选C。
5.(2023·江苏无锡·模拟预测)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前,中国科幻电影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中国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体现。
①在遭遇重大灾难的未来地球上,人类社会规则有哪些变化
②并且寻找到了独特、先进的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
③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其构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世界观
④而这些自我设问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人文意识和环保情怀
⑤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自救
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①⑤④C.③②⑤①④D.③②①⑤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和排序。作答此题需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句子排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总分的顺序等,还要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读材料,根据第②句“并且”一词可知,此句与前面是并列关系,且根据“中国科幻电影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表述的内容,可知第②句为首句;根据第③句“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其构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世界观”可知,这句是对前面表述的内容进行举例说明 ,故为第二句;根据第④句“而这些自我设问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人文意识和环保情怀”可知,这句的前面有设问,第①句“在遭遇重大灾难的未来地球上,人类社会规则有哪些变化”、第⑤句“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自救”均为设问句,故这两句放在第④句的前面;而第⑤句是对第④句提出的设问的一个解答,即人类社会在遭遇重大灾难的球上会有变化,而我们应想办法自救,不能只是经受灾难,所以第⑤句放在第④句的后面。因此排序为:②③①⑤④;
故选B。
6.(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小文写了一篇《春归》的作文,请阅读语段后完成题目。
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zhǒnɡ 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置身梨园,暗香袭人。这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zhàn 放,【甲】;有的半开半合,【乙】;有的刚刚破蕾,【丙】。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环抱着一簇细嫩的花蕊。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令人悦目娱心、想象驰骋。 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按捺 ②花蕊 ③接zhǒnɡ 而至 ④肆意zhàn 放
(2)小语找来几幅赞颂春天词语的书法作品,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3)在文中【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灿烂而热情 ②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③似含羞少女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4)小轩觉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意见:
【答案】(1) nà ruǐ 踵 绽
(2)D
(3)D
(4)删去“使”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捺——nà,按捺:抑制。
②蕊——ruǐ,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③zhǒnɡ——踵,后头的人脚尖接着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比喻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④zhàn——绽,肆意绽放:任意地开放。
(2)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D.有误,“字形端正”“结构匀称”表述不准确,草书运笔放纵,笔画带钩连,字形并不端正;结构简省,并非匀称;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衔接能力。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分析。由“肆意绽放”可知①处填写“灿烂而热情”;由“半开半合”可知②处填写“似含羞少女”;由“刚刚破蕾”可知③处填写“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使”,改为: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7.(2023·江苏苏州·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校考三模)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大司马邓禹在苏州吴县栽了四棵柏树。经岁月的镂雕陶yě( ),这树竟各修liàn( )成四种神态。乾隆来游时有感而分别命名为“清”、“奇”、“古”、“怪”。这四棵树挤在一起,一共占地也不过一个篮球场大小,但却神志jiǒng( )异地现出这四种形来,实在是大自然的杰作。那“清”柏,像是扎根在什么泉眼上,水mài( )好,土气旺,心情舒畅。那“古”柏,大约根须被挤在什么石缝岩隙间,未出土前便经过一悉苦斗,出土后还余怒未尽。那“奇”、“怪”二柏便都是雷电的加工,不过雷刀电斧砍削的部位、轻重不同,她们也就各奇各怪。真是天雕地塑,岁打月磨,到哪里去找这有生命的艺术品呢?而且何止艺术本身,你看她们那清、奇、古、怪的种态,那 的功力,那 的雄姿,那 的笑容,那么 的毅力,那 的气度,这不都是哲理、思想与品质的含蓄表现吗?
(选自梁衡《吴县四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ě( ) ②liàn( ) ③jiǒng( ) ④mài( )
(2)文中画横线的地方,依次填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身将朽还不忘遗泽后代 ②迎风雨而昂首 ⑧深扎根而挺其身 ④虽留一皮亦要支撑 ⑤抗雷电而不屈
A.④③⑤②①B.⑤④②①③C.④①⑤③②D.③⑤②④①
【答案】(1) 冶 炼 迥 脉
(2)D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陶冶(yě):制作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品格以有益的影响;
修炼(liàn):道家指修养练气、炼丹等活动;
迥异(jiǒng):极不相同;迥别;
水脉(mài):水流。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
(2)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空格处填写的内容都对空格后的词语起修饰限制作用,所以可根据内容及搭配习惯来确定答案。第一处要突出的是“功力”,只有“深扎根”才表现功力之深,所以应填写“深扎根而挺其身”;第二处“雄姿”,突出一个“雄”字,应填写“抗雷电而不屈”;第三处“笑容”,应填写“迎风雨而昂首”,因为它表现的是乐观之态;第四处“毅力”,与之相符的应是“虽留一皮亦要支撑”;第五处是“气度”,“身将朽还不忘遗泽后代”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一种非凡气度的表现,可填写此处;故排序为③⑤②④①。
故选D。
8.(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问题。
苏州的水,是家门口的小桥流水,掩映在粉墙 dài( )瓦的古城里,荡淌在乡间的田野中。苏州的水,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烟波浩渺、横无际涯,远山如在有无间。苏州的水,是奔téng( )不息的长江,滚浪江水翻起清波,“微笑精灵”江豚已成为常客。
河网密集的苏州,一直是令人魂牵梦yíng( )的江南水乡。河湖纵横的江南水乡,孕育苏州人如水的性格——温婉róng( )通,规矩中讲灵活,方圆之间尽显苏州人性格和智慧。
水是苏州的灵魂,是苏州的命脉。相关部门应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粉墙dài( )瓦 奔téng( )不息 魂牵梦yíng( ) 温婉róng( )通
(2)文中画线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分区分类管控
②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
③加快划定落实河湖空间保护范围
④保障生态流量,畅通行洪通道
⑤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
A.③⑤①④②B.②③⑤④①C.②③①⑤④D.③①⑤④②
【答案】(1) 黛 腾 萦 融
(2)D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粉墙dài瓦:粉墙黛瓦,指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绘房屋。
奔téng不息:奔腾不息,指江水波浪滔滔,急速流淌。
魂牵梦yíng: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温婉róng通:温婉融通,形容柔顺婉约,融合贯通。
(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排序时需根据整体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性,依据题干提示进行排序。根据材料内容的“相关部门应”可知,排序内容的主体是相关部门,后面的内容是具体措施。序号③中“划定”应该放在最前面,表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之前的计划;由序号①中“加强”“管控”二词可知,划定范围后需开始实施管控;序号⑤中“实施河湖空间带修复”,指相关部门开始实施计划;序号④中,实施计划之后才能“保障生态流量”,使河湖畅通;最后才能打造成序号②中的“绿色生态廊道”。因此排序应为③①⑤④②。
故选D。
9.(2023·江苏镇江·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______,而应______。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______。③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______,孜孜不倦。④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不仅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⑤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⑥因此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始能无知而显有知。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填写在第①②③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吹毛求疵 推敲细思 咀嚼消化 欣然忘食
B.寻章摘句 推敲细思 咀嚼消化 全神贯注
C.寻章摘句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欣然忘食
D.吹毛求疵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全神贯注
(2)第④句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3)根据前后句判断,第⑥句划线的三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
A.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B.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C.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
D.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
【答案】(1)B
(2) 不仅 但(或“却”“然而”“不过”等,意思对即可)
(3)A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空:“吹毛求疵”的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是贬义词。“寻章摘句”的意思是搜寻、摘抄文章中的片断语句。指读书、写作时侧重推敲词句,不深究义理。结合“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可知,这里应填“寻章摘句”;
②空:“推敲细思”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死抠字眼。多用来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结合“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可知,这里应填“推敲细思”;
③空:“咀嚼消化”指食物的分解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原指读书只要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下功夫。现指学习不深入,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结合“少数则须全读”“孜孜不倦”可知,这里应填“咀嚼消化”;
④空:“欣然忘食”指高兴得忘记了吃饭。“全神贯注”形容全部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结合“少数则须全读”“孜孜不倦”可知,这里应填“全神贯注”;
故选B。
(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结合第④句“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不仅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可知,“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在这个句子里是表转折,因此这里的“不仅”应改为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或“却”“然而”“不过”等。
(3)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结合第⑥句前面的句子“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可知,“记忆特强”应与“充实”相照应,“天生聪颖”应与“机智”相照应,“欺世有术”应与“准确”相照应,所以第⑥句划线的三个句子正确的顺序应是: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故选A。
10.(2022·江苏泰州·统考二模)近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落下(wéi)幕。一期期节目,热潮汹涌,“文化自信”四个字更是被深深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间。
“ 、 、 。”这正是《中国诗词大会》创立的初(zhōnɡ),也是节目始终(bǐng)承的理念。
近年来,“中国式浪漫”频频掀起大众热议。就在最近闭幕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翩若惊鸿,(wǎn)若游龙”“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等诗句,又一次拨动了每一名中国人最温柔的心田;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惜别冬奥的画面更是叫人直呼:中国人的浪漫真是太绝了!以中国的古典诗词来诠释这一场人类盛会,不仅为比赛增添了艺术之美,更向世界彰显了文化自信。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空横线上的正确顺序是( )
①寻文化之根 ②赏诗词之美 ③铸民族之魂
A.②③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式浪漫”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含蓄、温暖而有力。能够体现“中国式浪漫”的诗歌源头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
B.语段中的“翩若惊鸿”是主谓短语,“山不让尘”中的“让”有“辞、拒绝”的意思。
C.“又一次拨动了每一名中国人最温柔的心田”是一个病句,“心田”应改为“心弦”。
D.《2022中国诗词大会》中的书名号使用正确,从分句间逻辑关系看,文中画线句是递进复句,逻辑关系正确。
【答案】(1)帷、衷、秉、宛 (2)B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字形。
帷幕(wéi mù):挂在舞台上或较大屋子里遮挡用的幕布。
初衷(chū zhōng):最初的心愿。
秉承(bǐng chéng):承受;接受。
宛若(wǎn ruò):宛如;仿佛。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中国诗词大会》的初衷是通过让人们学会品鉴诗词,来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故排为:②①③;
故选B。
(3)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B.“翩若惊鸿”是后补短语;而非“主谓短语”;
故选B。
11.(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甲) ,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历史文化的xūn( )陶,既在思接千载的古诗文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
(2)古诗文是文化的薪火。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这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 ”;你可寄思乡之情,“② ,燕然未勒归无计”;你可悟人生之理,“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④ ”;你可抒报国之志,“了却君王天下事,⑤ ”。此外,读“⑥ ,⑦ ”(《出师表》),你应慕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读“⑧ ?⑨ ”(《过零丁洋》)你定知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气节。
(3)日常生活是文化的载体。当博物馆“打卡”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当扬州剪纸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活起来”。(乙) ,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ūn陶( ) 瑰( )宝
(2)填入横线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B.富丽堂皇
C.博大精深D.川流不息
(3)修改文中画横线的病句。(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4)根据语境,在第(2)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5)填入文中横线乙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 ②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③有趣但不失厚重
A.①③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1)熏 guī (2)C (3)将句中最后一个“活起来”删去。 (5)①水满陂塘;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苟全性命于乱世,⑦不求闻达于诸侯;⑧人生自古谁无死;⑨留取丹青照汗青。 (5)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熏陶(xūn tá):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瑰宝(guī bǎ):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比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比喻杰出的人才。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B.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C.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D.川流不息: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在此形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高深,应使用“博大精深”;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成分赘余,删去画线句中第二个“活起来”。
(4)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易错字有“陂、浊、畔、蜡炬、赢、苟、诸侯、汗青”。
(5)本题考查排序。
先“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才能“亲民”,同时“有趣但不失厚重”;故排为:②①③;
故选B。
图1
图2
图3
图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 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文件包含0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docx、0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6 名句默写-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文件包含06名句默写-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docx、06名句默写-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 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高效讲练测(江苏通用),文件包含05文学文化常识-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原卷版docx、05文学文化常识-备战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