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PPT课件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氮的循环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氮的循环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的转化与生成,化学性质,向下排空气法,立即变蓝,产生大量白烟,铵盐的性质,完成课后相关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为 0.771 g·L-1;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 700 体积氨气。
氨元素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必需的组成元素,也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施用氮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作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氨溶于水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氨水显弱碱性。氨不仅能与水发生反应,还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铵盐,如与盐酸(或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4CI)。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把氨气转化为氨水、铵盐。在这类转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实现的是物质类别的转化。
因此,氨水能使酚酬溶液变红。
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铑等 ) 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的反应来制备生产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
实验表明,通过加热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盐能够产生氨气。
铵盐与碱溶液共热也可以产生氨气,实验室里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溶液中的铵离子。
在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 。2.验满方法(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时 。3.收集方法: 。
由于铵盐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在储存铵态氮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中以保持肥效。铵盐能与碱发生反应,因此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气体,该气体又能生成固体氯化铵,该过程属于升华吗?
提示:不属于。升华是物理变化,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和氨气生成氯化铵属于化学反应。
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提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其水溶液呈碱性,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逸出,从而降低肥效。
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理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常见气体发生装置类型:
尿素和复合化肥 工业上常用氨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它的含氮量高达 46.65%,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与水缓慢反应产生氨,因此尿素的肥效比较持久。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尿素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 复合化肥是一类优质、高效的化肥,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含氮和磷的复合化肥,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磷酸氢二[(NH4)HPO4]等。这类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无关成分少等优点。
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合理地施用氮肥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不合理地施用氮肥会导致环境污染。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中过量的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会污染水资源:大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氮含量增多,长期施用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板结。在提倡科学施肥的同时,还要改良化学肥料的生产工艺,改善氮肥的品种,向生产高效、多功能、生态环保的新型肥料方向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氮的循环评优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喷泉实验,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水与液氨的区别,实验记录,氨的催化氧化,拓展工业制取硝酸,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2装置,铵根离子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3节 氮的循环一等奖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散到地势较低处,观看视频后思考,氨的转化与生成,2氨气的化学性质,活动·探究,喷泉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①与H2O反应,氨水的成分,氨气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氮的循环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氨气的物理性质,实验氨的喷泉实验,氨水溶液显碱性,喷泉实验,氨水中存在的微粒,①与水反应,②与酸反应,生成大量白烟,实验浓氨水与浓盐酸,无明显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