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B.粗盐的提纯、动物呼吸都只包含物理变化
C.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钢铁在空气中锈蚀就是铁跟氧气发生反应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滴加盐酸
C.pH测定D.稀释浓硫酸
3.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
A.AB.BC.CD.D
4.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B.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C.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D.F点对应的物质一定不能作为复合肥
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物质的分类
D.不饱和溶液、稀溶液关系模型
6.酚酞(化学式为)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细小晶体,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实验室通常先将酚酞溶解在酒精里再配制成指示剂。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酚酞由3种元素组成
B.酚酞由38个原子构成
C.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
D.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AB.BC.CD.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B.图2电解水实验,试管2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图2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图3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似教材中的蒸馏净化水的操作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磁铁吸引后得到铜粉
B.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闻气味
C.检验双氧水是否失效——取样,加入少量
D.鉴别葡萄糖与面粉——灼烧,看是否产生黑色固体
10.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AB.BC.CD.D
11.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我们要时刻警惕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原子和氧原子
B.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2.关于四个转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置换反应都能实现
B.有转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上述四个转化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都很难实现
D.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13.某作物在进行无土栽培时需要含有氮、钾等元素的中性或弱酸性营养液。下列可用来配制该营养液的是( )
A.、、B.、、
C.、、D.、、
14.很多同学想亲自做实验。但局限于教学时间等因素,不少同学只能是“吃过猪肉(学习过)没见过猪跑(做实验)”的情况。即便如此,能干又帅气的你,依然能判断出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提示: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等气体的能力超强哟】( )
A.①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③验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④探究燃烧的条件
15.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1)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硫酸铁______;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个钙离子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数字“2”表达的含义:①______;②______。
17.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3)疫情期间,尤其要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果皮、烂菜叶属于下列图示中的______(填序号)。
18.元素周期表中1—18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2)同一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______;(任写一点)
(3)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填“得”或“失”)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
19.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反应后的物质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0.A、B、C、D、E、F、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是碳、氢、氧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M为单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某一物质可生成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写出A和M的化学式:A______,M______;
(2)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
(3)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F→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1.能源、材料和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请回答:
(1)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它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太阳能电池路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如图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电池板中用铜丝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
(3)铝合金灯壳在空气中具有强抗腐蚀性的原因______(化学方程式)。
(4)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硅。工业上制硅的反应之一是:,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5)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气体纯度D.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22.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______(写二种)。
(3)请你就如何防止酸雨形成,提一点建议______。
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C是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实验,烧杯内蜡烛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而空气中的蜡烛持续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4.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若用上述药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的序号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
(3)同学们重新选择了药品并利用上述装置成功地做了如F图所示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能得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4)使用装置G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b”或“c”)端通入,由于氧气______,使瓶中气体量增多,压强______,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作用下,将水排出。
三、实验题
25.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猜想三:______。
【进行实验】对猜想二进行验证。
【反思】
(1)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杂质,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应加入适量的______,过滤。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实验室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应______保存。
四、计算题
26.小白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6g石灰石样品,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所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1)将石灰石样品研碎的目的是______。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选项说法错误;
B.粗盐提纯中除去可溶性杂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C.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说法正确;
D.钢铁在空气中锈蚀就是铁跟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含多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A举例正确;
B、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可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故B举例正确;
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氢气点燃前须验纯,以免不纯发生爆炸,故C举例正确;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举例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A点对应的物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属于单质,应为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高,故A正确;
B、B点对应物质是氧化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化学式是,故B正确;
C、属于碱,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故C正确;
D、F点对应的物质属于盐,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若为硝酸钾能作为复合肥,故D不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错误;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O、、、,故错误;
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故错误;
D、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酚酞是由酚酞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酚酞相对分子质量为,故正确;
D.酚酞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硫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也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变亮,说明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在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故A正确;
B.图2电解水实验,试管2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由于硫酸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如图3装置可用于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型与教材中的蒸馏相似,故D正确。
9.答案:D
解析: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没有气味,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C、取样,加入少量,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可检验双氧水是否失效,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灼烧,均产生黑色固体,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不能使用明矾,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将铜丝、银丝分别放入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原子和氧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C.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能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四个转化的条件是高温或加热、点燃,上述四个转化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都很难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四个转化可以通过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A、该组物质中缺少氮元素,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A错;
B、该组物质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故B正确;
C、该组物质中缺少氮元素,且碳酸钠能与磷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钾与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降低肥效,故C错;
D、该组物质中缺少钾元素,且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错。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①中变量有两个: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浓度,故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A错误;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能进入装置体积就是消耗氧气体积,B正确;
C、右侧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正确;
D、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能探究燃烧条件,D正确。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A、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和气体均能与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亚铁溶液和碳酸铜均能与锌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6.答案:(1);;;;
(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解析:(1)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氖原子,即;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则其化学式为;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2)①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则中数字“2”的意义是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答案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因此中数字“2”的意义是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故答案为: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17.答案:(1)过滤
(2)吸附
(3)A
解析:(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答案为:吸附;
(3)果皮、烂菜叶属于厨房垃圾。故答案为:A。
18.答案:(1)氧原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3)得;2;
解析:(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氧原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氧原子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同一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答案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3)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故答案为:得;2;。
19.答案:(1)C
(2)物理变化
(3)纯净物
解析:(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
(2)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3)反应后的物质中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纯净物。
20.答案:(1);
(2)冶炼金属
(3);
(4)
解析:(1)A、B、C、D、E、F、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是二氧化碳,E、C为单质,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C转化生成的B也会转化二氧化碳,所以C是碳或氧气,B是一氧化碳,F会转化生成E和D,所以F是过氧化氢溶液,E是氧气,D是水,M完全燃烧生成A和D,所以M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M是
(2)通过推导可知,B是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F→D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1.答案:(1)不可再生;
(2)③;导电性
(3)
(4);置换反应
(5)AC
解析:(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不可再生;;
(2)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所以③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电池板中用铜丝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故填:③;导电性;
(3)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反应前:1个硅原子,4个氯原子;反应后:1个硅原子、4个氯原子和4个氢原子,因此2X中含有4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5)A.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正确;
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错误;
C.点燃甲烷前,先检验气体纯度,以免不纯时发生爆炸,正确;
D.住房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错误。
故选:AC。
22.答案:(1)温室效应
(2)和
(3)减少石化燃料的燃烧
解析:(1)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和,故填:和。
(3)减少石化燃料的燃烧可以防止酸雨.故填:减少石化燃料的燃烧。
23.答案:(1)无;调节装置内外压强平衡,防止胶塞弹开
(2)引流
(3)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1)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气球的作用是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烧杯内蜡烛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而空气中的蜡烛持续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4.答案:(1)长颈漏斗
(2)AE;
(3)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4)c;增多;增加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选E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F图所示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4)使用装置G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c端通入,由于氧气增多,使集气瓶中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在压强差作用下,将水排出。
25.答案:【猜想】全部变质
【进行实验】;有白色沉淀;有蓝色沉淀
【反思】(1)氢氧化钙溶液;
(3)密封;
解析:【猜想】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的情况是不变质、部分变质或是不变质,故填:全部变质;
【进行实验】向溶液的样品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利用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观察到有沉淀出现可判断变质生成了碳酸钠;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由于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若出现溶液变浑浊,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有氢氧化钠;因此既出现有白色沉淀又有蓝色沉淀,则溶液部分变质;故答案为:
【反思】(1)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杂质,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应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氢氧化钙溶液;;
(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在实验室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应密封保存,故填:密封。
26.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2)75%
解析:(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
(2)由图象可知碳酸钙完全反应时则会生成二氧化碳5.28g,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
则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5%。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C
归纳法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得出氢气点燃前须验纯
D
类比法
根据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推测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
向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盐酸易挥发
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
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试剂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明矾,然后振荡
B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加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加热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通过的热的铜网
D
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
使用铜丝、银丝和溶液
选项
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
B
二氧化碳(氯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
C
碳酸亚铁溶液(碳酸铜)
锌
D
氧化钙(碳酸钙)
高温煅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______溶液
______
猜想二正确
步骤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有蓝色沉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