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练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课时2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课时2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习题,共4页。
课时2 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自主学习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ρgh 。2.连通器(1)定义:连通器上端 开口 、底部互相 连通 的容器叫做连通器。(2)特点: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 同一水平面上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 船闸 等。3.帕斯卡定律(1)内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 不变 地被液体向 各个方向 传递。(2)公式:。(3)应用: 液压千斤顶 。针对训练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 1.一个潜水员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107Pa(ρ水=1.0×103kg/m3),则此潜水员可以潜入水中的最大深度是( B )A.102m B.103m C.104m D.105m2.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取10N/kg),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A ) A.8×102Pa B.1×103Pa C.8×104Pa D.1×105Pa 3.“海牛Ⅱ号”在2000m深的海水中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2.06×107 Pa(ρ海水=1.0×103kg/m3,g=10N/kg)。知识点2 连通器 4.向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水在不流动时,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B )A.A容器口 B.B容器口C.C容器口 D.D点位置5.将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向甲容器中加水,待水面静止后,水面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个容器构成一个 连通器 ,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知识点3 帕斯卡定律 6.如图所示为液压机原理图,液压机内装有同种液体,活塞A、B的面积之比SA∶SB=1∶4,当用50N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 2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活塞重力);若将物体和活塞A、B同时取下,可观察到左右两边的液面 相平 。基础巩固1.厨房、卫生间的脏水通过下水道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下图中有四种下水道水管的结构图,其中最合适的是( C )2.如图所示,平静的湖中,下列哪个位置的水所产生(ρ水=1g/cm3)的压强最小( A )A.a B.b C.c D.d3.三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等质量的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其中正确的是( B )A.p甲﹥p丙﹥p乙 B.p甲=p乙=p丙 C.p甲﹤p丙﹤p乙 D.无法判断4.(2021 昆明市五华区期末)将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 = F乙;然后再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小木块(图中未画出),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 p乙。5.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中盛有7cm深的水,B中盛有5cm深的水。A、B两容器间用导管连接,此时阀门K关闭,液体对A、B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7∶5 ;若打开阀门K,液体重新静止时,液体对A、B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5∶7 。6.(2022 保山期末)故宫内有许多消防用的太平缸(如图所示),这些缸原是镏金的,亦称金缸,一口缸重8000N,缸的底面积为0.8m2。将缸放在水平石台上,倒入8000N的水后,水面高度为0.5m。缸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求:(1)缸对水平石台的压强为多大?(2)缸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大?(3)缸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解:(1)缸对水平石台的压力:F=G缸+G水=8000N+8000N=1.6×104N缸对水平石台的压强:p==2×104Pa(2)缸底受到水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5m=5×103Pa(3)缸底受到水的压力:F水=p水S=5×103Pa×0.8m2=4000N 拓展培优7.(2022 安宁期末)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金属盒薄膜距水面深度为h1=7.2cm时,U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为9cm。则U形管内液体的密度为 0.8×103 kg/m3。然后改变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U形管左管液面与原来相比下降了2cm(图中未画出,忽略气体体积的变化),此时金属盒由如图所示的位置下降的深度为 3.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