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有三个部分:“工业革命的背景”简述工业革命的内涵,以及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进程”讲述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进程和特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讲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介绍工业革命的三要素,背景、过程及影响。构成本课主干知识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两次工业革命内容知识,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主要成就有较多的了解。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英国率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把握不够全面,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认识深度不够,因此重点应该放在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的分析上。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原因,认识工业革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补充学习,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高学生利用史料解读问题能力;
3、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但也带来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教师:“工业革命”名词解释,总的阐述工业革命历史进程和影响,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而将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工业先声、并驾齐驱和利弊之争。
工业先声
教师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于英国发生?或者说英国具备了什么条件呢?这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一起看材料
材料: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政治与社会最宽松的国家。政治上的宽松保证了英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自由,鼓励他们追求财富,这就为发明创造提供了条件。——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7页历史纵横,讲解英国“圈地运动”,课件展示“羊吃人”现象原因、关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英国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材料:
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教师展示材料、地图,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新航路开辟知识内容,指出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活动。
殖民扩张促进了原始积累,海外市场扩大
教师:现在资本有了,兜里有钱,劳动力和市场也有了,那我们工业革命还离不开什么关键因素啊,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那肯定离不开工业,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关键一环
材料: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教师展示材料,提问学生获取信息。
评价补充:(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经验积累、生产技术进步
材料:16到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胡克等近代科学家的先驱……英国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
材料: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
1624年,政府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
专利保护14年
到1852年为止,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教师讲述英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英国的专利保护制度,说明(5)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英国此时制度、技术、市场等条件都具备一定的优势,时机成熟,(再简单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比)所以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过渡:既然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呢?
(阅读课本)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品价格上涨,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1764年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展示图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也使得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教师出示表格进行对比
过渡:可以看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动力不足。能够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成为主要问题,所以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
1782年,瓦特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教师播放蒸汽机工作原理视频,点出改良蒸汽机的历史意义。
教师:由于动力技术的革新,交通工具的革命也被催生,火车汽船出现(图片),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而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也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二)并驾齐驱
教师: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我们简单看一下
展示材料,归纳原因: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教师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作比较,提问学生完成表格,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最后总结特点
(三)利弊之争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大发展,造就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财富的指数级增长,塑造了今天世界的雏形。展示材料图片说明。
教师以“工场”“工厂”关系,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过渡:随着工厂制度的发展,科学化的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竞争的激烈及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什么是垄断组织呢?
教师阐释垄断组织,解释其出现原因,通过美孚公司例子说明垄断组织特点及其影响。
过渡: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垄断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财富,经济地位得到提升,所以政治地位和权力当然也想跟着上来 ,而工人呢,资本家的利润从哪来呢?羊毛出在羊身上,工人阶级成为被薅羊毛的对象,贫富差距愈来愈大,所以他们也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力作斗争。
教师分析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指出两大阶级的分化对立。
过渡:而除了以上影响之外,工业革命在社会生活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相关表现
过渡:工业革命在改变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大家一起看材料。而针对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展示材料,归纳说明
过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大举扩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教师展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小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概念解释,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习资源与学业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下,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知识梳理,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