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初中人教部编版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 壶口瀑布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组内互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及交流句子赏析,组长负责记录。
2.黄河壶口瀑布不仅危险、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而且还有刚柔相济的品性,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表现出来的呢?全文仅仅是为了表现壶口瀑布的雄伟与壮阔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走进《壶口瀑布》。
二、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声情并茂。
朗读全文,把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气势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读出来。
明确:本文语言优美,意境雄浑,感情真挚。要读出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的气势,如第2段“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一句中的“冲进去,冲进去……”要读得有力;第3段中的“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第4段中的“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要读得有气势、语气坚定,透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二)品味语言,文辞兼美。
1.本文运用了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来写黄河水,请从文中找出来并品味其妙处。
明确:(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中的“涌”“挤”“撞” “推”“搡”等动词,写出黄河水从上游涌向壶口时的势不可当的磅礴气势,表现了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2)“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中的“跌”字写出了壶口险峻的地势,表现了河水之急、瀑布之险。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声大如雷,雨季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景象。
(2)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表现了出来。
(3)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水柔和、优美等不同的形态。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黄河水以人的品性,表现了黄河水外柔内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分析特色,叙议结合。
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作者在文中的感受大致包括三个类型:一是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二是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三是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观景时的直接体验,主要是作者观赏雨季壶口瀑布时“可怕的警觉”和枯水期看河水急坠,跌入深沟时“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前者重在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水势之大,后者重在突出瀑布本身的“险”,心理感受有相似之处,但前者偏重“可怕”,后者偏重“震撼”。
由景物引发的感想,主要是作者观赏了河水在壶口前的种种形态后发出的感叹:“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本身,巧妙地把水的多样与人的多情联系起来,文章的意蕴也顿时变得丰富起来——水的种种形态,不正是人生百态的象征吗?作者进而又自设一问:“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毋庸作答,哲理意味油然而生。
理性的思考主要是由脚下的巨石引出的对黄河个性的解读。作者在发议论时使用拟人手法,用“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样写人的语言来诠释黄河的个性,准确生动,易于理解。作者的思考有两个层次:第一,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蓄着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第二,未经磨难不成才,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最终铸就的,甚至可以说“未经壶口不成河”。这两层思考让文章富有理性色彩,有了深度和质感。
(四)探究主旨,以小见大。
1.作者为什么将黄河水的各种不同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联系在一起?
明确:水的各种不同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是有相通之处的,水流经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形态,人遇到不同的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如:
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怒:“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哀:“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愁:“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2.综观全文,你觉得文章只是在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胜景吗?作者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悟?
明确:作者由黄河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雄伟壮阔,联想到黄河博大宽厚的品质,作者由黄河的精神联想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本文不仅是写壶口瀑布、黄河之水,还是在写一种哲理,一种无坚不摧、百折不挠、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唐宣宗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都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
2.请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劳”“出处高”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表现诗人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⑥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⑦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⑧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需要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⑨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黄河有幸”倚身于秦晋大峡谷?
答案:因为秦晋大峡谷为黄河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答案:①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②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③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④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案: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述并赞美了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案:动词“砸”写出水浪的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5.赏析文末画线句,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画线句的深刻内涵。
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五、课堂小结
作者借景抒情,在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形象中,赋予了黄河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刚柔相济、坚韧刚强的精神。作者赞美黄河,就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完成“积累拓展”四。
七、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的品质→黄河的品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比喻、拟人、排比)
八、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方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