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2气温和降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4.2气温和降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4.2气温和降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4.2气温和降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气温和降水,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图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D. 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午后2时左右 B. 中午12时 C. 午前10时左右 D. 日出前后
    3.关于气温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7月份,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B. 山顶气温低于山麓地带气温
    C. 海拔上升1 000 m,气温约下降0.6 ℃ D.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4.铜仁市5月1日天气预报:晴,气温22℃~26℃,其中22℃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
    A. 午夜 B. 日出之前 C. 日落之后 D. 早晨8时
    5.海洋与陆地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图中曲线为气温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若a为陆地,b为海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N地位北半球的冬季
    B.N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C.此时N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D.N地一定为北美洲
    (2)若a为海洋,b为陆地,图中M处发生洪涝灾害时,最有可能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若A地的海拔为600米,气温为20℃,那么海拔3602米的气温约为( )
    A. 5℃ B. 2℃ C. 9℃ D. 18℃
    7.下图为滨州市某中学学生“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8°C
    B.17°C
    C.23°C
    D.34°C
    (2)该模拟实验可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B.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C.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D.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8.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地区中降水较多的是( )
    A. 两极地区 B.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C. 赤道地区 D.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9.纳马夸兰地区有3500种植物,其中1000多种多汁植物,它是世界著名野生多肉植物“王国”。当雨水降落在这片大地时,纳马夸兰土地上的所有植物,都不约而同地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花蕾,下图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及气候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多肉植物进入花期的时间是( )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2)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10.读兰州“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图中兰州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
    A.30°C
    B.20°C
    C.10°C
    D.-10°C
    (2)兰州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沿海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曲线②反映的降水特征一致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综合题
    1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热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寒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下,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
    (2)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________(平直、弯曲),是因为北半球比南半________(陆地、海洋)面积大。
    (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
    (4)在我国旅游爱好者总结出夏季旅游避暑的三大佳径是“北上、下海、上山”。其中”北上”是指夏季旅游往北走(或到北方去),“下海”是指夏季旅游到海岛上去,“上山”是指夏季旅游到山顶上(或名山大川、大山里去)。请分别说明原因:“北上”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下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上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多或少)。
    (2)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地,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_______(东或西)岸降水多
    (3)C、D两地都位于________(填高、中、低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_地。
    14.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是________中心,其温度在________℃以下。
    (2)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
    (3)C处的等温线________(稀疏、密集),表明这里气温差别________(大、小)。
    (4)如果仅从地势因素考虑,A,B,C三处海拔的高低关系为( )
    A.A>B>C
    B.A>C>B
    C.C>B>A
    D.C>A>B
    15. 实验名称:陆地与海洋的气温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沙子和水的吸热、散热实验,了解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
    实验用品:玻璃容器、温度计、沙子和水等。
    实验资料:放置在露天的两个玻璃容器,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沙子和水(如下图)。
    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值变化。
    (1)比较沙子和水,从早上到中午温度值的变化及温度变化的快慢________。
    (2)比较沙子和水,从中午到傍晚温度值的变化及温度变化的快慢________。
    (3)结合沙子和水的吸热、散热实验,推测陆地与海洋气温日变化的大小及其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解:气温有中间(赤道)向北,向南逐渐降低,AC错。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D错。相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正确。
    2.【答案】 A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正确。
    3.【答案】 B
    【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解:关于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的7月份是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A错误;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顶的气温会低于山麓地带的气温,故B正确;
    通常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 ℃,故C错误;
    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气温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D错误,故答案为:B。
    4.【答案】 B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铜仁市5月1日的气温为22°C~26℃.22℃是指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它出现在日出前后;故答案为:B正确,符合题意。
    5.【答案】 (1)C
    (2)A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1)根据纬度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三条等温线的数值从南到北递减。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则陆地等温线向温度低的地方凸起,海洋等温线向温度高的地方凸起,说明同一纬度,陆地温度高,海洋纬度低,代表北半球的夏季。N地位于30°N~40IN之间大陆东岸,一定不是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30°N~40°N之间大陆西岸) ; N也未必是北美洲。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M地位于30°N~40°N之间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若发生洪涝灾害,最有可能是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6.【答案】 B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题中海拔升高约3000米,气温下降是(3000/100)*0.6℃=18℃,海拔3602米的气温约为20℃-18℃=2℃;
    7.【答案】 (1)D
    (2)B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1)砂石的比热容比水更小,白天气温更高、晚上气温更低,所以白天砂石的气温一定会高于23°C,故答案为:D。(2)该实验可以说明,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沿海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内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更小,夏季时海洋气候低于陆地,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与降水和地形无关,
    8.【答案】 C
    【考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按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四选项中,赤道地区降水较多。故C符合题意。
    9.【答案】 (1)C
    (2)D
    【考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1)由题目可知,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花植物在雨季时进入开花期,由该地气候类型可以看出,该地在7、8月降水最丰富,此时是多肉植物的开花期,故答案为:C。(2)由题目可知,纳马夸兰地区土地上的所有植物,都不约而同地绽放出绚丽多姿的花蕾,这是由于受水分的影响形成的生长周期。
    10.【答案】 (1)A
    (2)B
    【考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1)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读图可得,图中所示该地最冷月气温是-7℃,最热月气温是2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23℃-(−7)℃=30℃。故答案为:A正确。(2)读图可知,兰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根据题意。
    11.【答案】 A
    【考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图中②地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据图可知, 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少,说明该地冬季降水丰富,夏季较少,为地中海气候,与曲线②反映的降水特征一致的是A。
    二、综合题
    12.【答案】 (1)20℃;10℃;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弯曲;陆地
    (3)非洲;南极
    (4)纬度高,气温低;受海洋影响,海岛上夏季气温低于大陆;地势高的地方气温低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解:(1)读图可知,热带地区的平均气温20ºC以上,寒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0º以上。全球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递减。(2)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是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南半球地形比较单一,以海洋为主。(3)读图可知,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4)“北上”是指夏天旅游往北走,主要原因是我国越往北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下海”是指夏天旅游到海岛上去玩原因是,根据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海洋温低.所有比较凉爽。“上山是指夏手旅游到山顶上,因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3.【答案】 (1)多
    (2)A;东
    (3)中纬度;D
    【考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解:(1)由图可知,与两极地区相比,赤道附近的降水更多,因为赤道地区气温高、水汽蒸发快。(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位于东岸的A地,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更多。(3)C、D两地都位于30-6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的是位于内陆的D地。
    14.【答案】 (1)低温;4
    (2)20℃-24℃
    (3)读图可得C处等温线稀疏;表明这里气温差别小
    (4)B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解:(1)图中A点中心气温低,四周气温高,为低温中心,其温度在4℃以下。
    (2)读图可得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20℃-24℃。
    (3)读图可得C处等温线稀疏,表明这里气温差别小。
    (4)如果仅从地势因素考虑,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据此判断A、B、C三处海拔的高低关系为A>C>B。
    15.【答案】 (1)沙子气温升高13℃,水升高10℃;沙子升温快,水升温慢
    (2)沙子气温降低12℃,水降低7℃;沙子降温快,水降温慢
    (3)陆地气温日变化大,海洋气温日变化小;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
    【考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1)读图可得,沙子和水,从早上到中午温度值的变化特点是:沙子气温升高13℃,水升高10℃,所以说沙子升温快,水升温慢。
    (2)沙子和水,从中午到傍晚温度值的变化特点是沙子气温降低12℃,水降低7℃;所以说沙子降温快,水降温慢。
    (3)据上述结论可推测陆地与海洋气温日变化的大小特点是:陆地气温日变化大,海洋气温日变化小;其原因是: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综合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精品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