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模拟练习卷
展开一、单选题
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2.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 200 立方米
B.班级内课桌高度约为 750 毫米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长度大约是 0.25 米
D.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 15 分米
3.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D.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4.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5℃,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5℃,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
5.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
6.有同学对图中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①是苔藓植物,有根、茎、叶
B.②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③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④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7.如图为含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它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壳。该岩石的类型和动物的种类分别是( )
A.岩浆岩、扁形动物B.沉积岩、软体动物
C.沉积岩、腔肠动物D.变质岩、线形动物
8.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9.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下列地形是由流水堆积形成的是( )
A.河口三角洲B.蘑菇石C.喜马拉雅山D.沙丘
10.如图为2023年第6号台风卡努的部分移动轨迹,箭头代表移动方向。如表所示为在8月3日卡努移动的经纬度数据。请你判断在这段时间内卡努位于( )
A.①B.②C.③D.④
11.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有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①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B.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C.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D.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12.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北纬25°,东经51°。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D.
1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 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4.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
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科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的质量为40gB.该液体的密度为1.25g/cm3
C.量杯的质量为20gD.8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100g
16.小越为了配置1千克生理盐水,需要称取9克食盐。在向左盘添加食盐时,若指针静止时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移动游码
C.取出部分食盐D.继续添加食盐
17.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下列变化与“滴水成冰”这一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秋天露珠B.餐布粘虾
C.针状雾凇D.冰棍长“霜”
18.小明同学在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实验中,可以借助吹风机对其吹热风
B.通过观察哪个先蒸发完,就能判断哪个蒸发快
C.对比甲和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对比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19.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20.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 cm, 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 mm。 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选填 “大”或“小”)
21.请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2)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1
(3)小陈在体育课上的百米成绩是12.3
22.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新疆棉属于被子植物,小滨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是 。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一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结构中。
(3)新疆棉是很多知名服饰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了棉的 (选填 “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3.小越到某地旅行,图甲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该地某处的地形。
请回答:
(1)图乙所示地形可能位于图甲中的 (填“A”或“B”)。
(2)图甲A处不适合露营,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图丙为小越在旅行途中采集到的一块岩石,该岩石属于 (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4.如图是人体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形成②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细胞核中出现 ,并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2)②形成③的过程称为细胞 。
(3)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 (填名称)→人体。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的是上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
25.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〇”代表构成空气的微粒,“●”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
(1)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通过建立“最终瓶中微粒分布的模型”对现象进行解释,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画出。(作图解释,不需要文字解释)
(3)此现象不能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____。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三、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序号将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
(2)步骤②所用的试剂是 。
(3)在图2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 移动,并换用图3中的 (选填“a”或者“b”)物镜。
27.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B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中的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 (写出2项)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 。
28.某项目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绘制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要完成该实验,除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由图乙可知:冰是 (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
(3)0~2分钟升温比8~12分钟快,原因
(4)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气泡出现如图丙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接近图乙中的____。
A.第4分钟B.第8分钟C.第16分钟D.第28分钟
29.通过测定密度可以鉴别玉石的真假,步骤如下:
步骤一:使用一台电子秤,取一个杯子,注入适量的水,把杯子放在电子秤上,归零,如图甲;
步骤二:用细线绑住玉石,放入水杯中,在杯子上做好水面高度的标记,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如图乙;
步骤三:手握细线把玉石取出,补充水至水面到达标记处,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如图丙。
(1)根据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
(2)步骤三取出玉石时带出的水会导致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四、解答题
30.熔模精密铸造是工艺铸造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如图。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现对准备用于铸造的某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达到400℃后开始记录温度,如下表格: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第6分钟时,该材料处于 态;
(3)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为0.9克/厘米3、质量为1800克的蜡制成蜡模,最后用密度为2.7×103千克/米3的金属熔液浇铸得到工件。求:
①制成的蜡模体积为多少厘米3?
②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不当导致的误差分析。
【解答】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说明初次读取的数据是准确的; 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的数据偏大,即剩下的液体体积小于5mL;所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会超过15mL;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以此来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解答】A、教室的长、宽、高分别约为9米、8米、3米,体积约为(9×8×3)m3=216m3,A中约为200立方米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750毫米=0.75米,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长达大约是0.25米,0.25米=25厘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5分米,15分米=1.5米,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累积法”测微小质量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一粒米的质量非常的小,远远小于我们使用的天平的最小测量值,因此无法直接用普通天平测量一粒米的质量。我们可以挑选同样的大米100粒,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然后除以100,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一粒米的质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分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会从此断开,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据此可知,在不甩动的情况下,当测量体温低于或等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当测量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高,肯定是准确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第一个体温后还是37.5℃,即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第一个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7.5℃,即他可能发烧。测量第二个体温后示数为38.6℃,液柱升高了,那么第二个体温准确,他肯定发烧。
故选D。
5.【答案】C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较重要的测量工具,要记清使用时的具体步骤,会正确测量和读数.
【解答】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②取出温度计.
即④③⑤①②;
故选:C.
6.【答案】A
【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
【解答】A. ①是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A错误;
B. ②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B正确;
C. ③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C正确;
D. ④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B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有化石的是沉积岩。
【解答】A.该岩石中有化石,所以是沉积岩,A错误
B. 该岩石中有化石,所以是沉积岩,且该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
C. 该岩石中有化石,所以是沉积岩,且该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
D. 该岩石中有化石,所以是沉积岩,且该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壳,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A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和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和160°E以东为西半球;
(2)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
(3)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
A.读图可知,甲乙两图相比较,甲图范围比乙图范围小,可判断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故A正确;
B.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
C.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
D.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得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A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外力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解答】A、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形成的;故A正确;
B、蘑菇石是风力侵蚀形成的;故B错误;
C、喜马拉雅山板块挤压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故C错误;
D、沙丘是风力形成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台风的移动方向即可。
【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台风的纬度越来越高,即向北运动;台风所在的东经度数逐渐增大,即向西运动,那么台风应该向西北方向前进,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分析】1、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总质量的95%。
2、沉积岩是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条件下,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
3、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 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 形成的。
【解答】图中②直接来自岩浆,是岩浆岩,所以①是沉积岩。
A:①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错误;
B: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②直接来自岩浆,玄武岩是一种喷出岩,B正确;
C: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花岗岩属于岩浆岩,①是沉积岩,C错误;
D: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②是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分析】纬度是以赤道为0度,赤道以北为北纬,越往北纬度越高,北极点为北纬90°,赤道以南为南纬,越往南纬度越高,南极点为南纬90°;经度是以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作为0°,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往东为东经,往西为西经。
【解答】东经51°在东经50°东面,在东经55°西面,故C正确
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解析】【分析】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沸腾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前,气泡下面大,上面小;沸腾时,气泡上面大,下面小;液体保持沸腾的条件是:第一温度达到沸点;第二,继续吸热;
【解答】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由图及题意可知,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所以只有甲中液体的沸点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m=ρV,结合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图像上,横轴表示液态的体积,纵轴表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则m总=m杯+m液;
m总=m杯+ρ液V。
其中杯子的质量和液体体积都是定值,则总质量与液体密度为一次函数关系;
即总质量越大,则液体密度越大。
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相同时,总质量ma>mb>mc;
则液体密度ρa>ρb>ρc。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分析】(1)(2)(3)从图像中提取两组数据,根据m总=m+m杯列出两个方程,计算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密度;
(4)根据图像提取信息判断。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20cm3时,总质量为40g;
当液体体积为80cm3时,总质量为100g;
根据m总=m+m杯得到:40g=m杯+ρ×20cm3;
100g=m杯+ρ×80cm3;
联立解得:m杯=20g,ρ=1g/cm3;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药品的质量偏大还是偏小,进而确定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即左盘食盐的质量偏大,那么此时需要取出部分食盐,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冰是由水的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
【解答】
A、露珠是液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餐布粘虾是餐布与虾间的水凝固成冰形成的,故B正确。
CD、雾松和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D错误。故选:B。
18.【答案】A
【解析】【分析】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上方空气流速。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丁和甲实验对比,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速的关系,因此只需吹风即可,不能吹热风,故A不正确;
B、通过观察哪个先蒸发完,就能判断哪个蒸发快,故B正确;
C、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水滴的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故选甲和丙,故C正确;
D、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水滴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故选甲和乙,故D正确。
故选:A。
19.【答案】C
【解析】【分析】晶体的熔化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当烧杯中的冰块熔化时,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温度始终保持在0℃。试管中的冰从烧杯中吸热,温度升高到0℃时,将无法继续从烧杯中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解答】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由于温度相同没有热传递,则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答案为:C
20.【答案】2.50;0.14;大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然后相减得到物体的长度;
(2)导线的直径=直径和圈数;
(3)根据“测量结果=直径和+空隙”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导线的直径和为:4.00cm-1.50cm=2.50cm;
(2)线圈共有18圈,则导线的直径为:2.50cm18≈0.14cm;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那么测量的结果就是导线的直径和空隙的和,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大。
21.【答案】(1)米
(2)毫米
(3)秒
【解析】【分析】给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时,要对物体涉及的量进行合理的估计
【解答】(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铅笔长度在20厘米左右,所以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米;
(2) 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1,硬币厚度比较小,应该是2.1毫米;
(3) 小陈在体育课上的百米成绩是12.3,初中学生百米成绩在13秒左右,所以百米成绩应是12.3秒。
故答案为:米;毫米;秒
22.【答案】(1)p
(2)细胞核
(3)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二歧分类法及其应用,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可分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功能:
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
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
(3)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或是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1)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被住。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综上述,检索表中的p是棉花。
(2)新疆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它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的细胞核中。
(3)新疆棉是很多知名服饰的原材料,我们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判断面料的成分,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是利用了棉的化学性质。
23.【答案】(1)B
(2)山脊坡度较大(远离水源等,合理即可)
(3)岩浆岩
【解析】【分析】(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2)根据图甲确定A处的地形特点,据此分析是否适合露营;
(3)根据岩浆岩的特点判断。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地形为山谷,则应该在等高线图上为向海拔高处图,故选B;
(2)图甲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该为山脊,这个位置坡度大,远离水源,不适合露营;
(3)根据丙图可知,这块岩石表面充满气孔,应该为岩浆岩。
24.【答案】(1)染色体
(2)分化
(3)组织→器官→系统
(4)⑤
【解析】【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据此识图作答。
【解答】(1)①形成②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并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②形成③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3)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具有的是上图中的⑤系统。
25.【答案】(1)左瓶气体颜色变为红棕色且逐渐变深,右瓶气体红棕色变浅,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
(2)
(3)C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分子呈红棕色,而空气分子无色,当二者发生扩散现象时,一侧颜色越来越浅,一侧颜色越来越深,直到两个瓶子颜色一致即可;
(2)根据最终二者变得均匀一致分析解答。
(3)根据扩散现象的本质分析解答。
【解答】(1)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瓶气体颜色变为红棕色且逐渐变深,右瓶气体红棕色变浅,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
(2)当时间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瓶子内分子的分布是相同的,即各处分布均匀,那么左右两个瓶子内应该各有三个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入下图所示:
(3)根据上面的现象可知,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且说明分子之间存下空隙,但是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故选C。
26.【答案】(1)②⑥⑤④③①
(2)生理盐水
(3)左上方;a
【解析】【分析】①是染和吸,②是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③是盖完后。④是用镊子盖,⑤是涂均匀,⑥是刮。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
【解答】(1)用序号将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②⑥⑤④③① ;
(2)步骤②所用的试剂是生理盐水 ;
(3)在图2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左上方移动,并换用图3中的a物镜;
故答案为:(1) ②⑥⑤④③① (2)生理盐水(3) 左上方 a
27.【答案】(1)植被
(2)洒水的水流大小、洒水的高度等(合理即可)
(3)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解析】【分析】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中除了植被的有无,另外条件都需要控制相同,水土流失严重的,在容器底部堆积的泥沙就多。
【解答】 (1)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所以变量是植被的有无,实验中草皮模拟的是植被;
(2)这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除了植被我们其他的操作必须都一样,故水壶洒水的总质量、水壶所处的高度、水壶倾斜的角度、洒水的时间等。
(3)我们用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表示水土流失的程度,故观察记录的是A、B两容器下方空容器中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即斜坡底下泥沙堆积的多少
28.【答案】(1)秒表
(2)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冰的比热比水小
(4)D
【解析】【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呈反比;液体沸腾前由于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温度,故气泡越往上越小。
【解答】(1)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时间,因此还需要停表;
(2)根据图乙可知,冰在BC段内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即它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冰是晶体;
(3)0~2分钟升温比8~12分钟快,原因是AB段冰的比热容小于CD段水的比热容;
(4)根据图丙可知,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直到水面破裂,因此水处于沸腾状态。根据图乙可知,D点时,即第28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故选D 。
29.【答案】(1)3.5克/厘米3
(2)不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左图和中图的示数只差就是石头的质量,左图和右图的示数之差就是加入水的体积,而水的体积等于石头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玉石密度即可;
(2)在步骤三中,玉石带出水后,补充的水会偏多,但是最终左图和右图相差水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即玉石的体积不变,那么对测量没有影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玉石的质量m=8.4g;
玉石的体积V=V水=m水ρ水=2.4g1g/cm3=2.4cm3;
那么玉石的密度为:ρ=mV=。
(2) 步骤三取出玉石时带出的水会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30.【答案】(1)晶体
(2)固液共存
(3)解:①V蜡模= m蜡ρ蜡 = 1800g0.9g/cm3 =2000cm3
②m金属=ρ金属·V金属 = ρ金属·V蜡模
= 2.7×103kg/m3×2000cm3
= 2.7×103kg/m3×2×10-3m3 = 5.4kg
【解析】【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2)晶体熔化前为固态,熔化中为固液混合态,熔化后为液态;
(3)①根据密度公式 V蜡模=m蜡ρ蜡 计算出蜡模的体积;
②金属的体积等于蜡模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m金属=ρ金属·V金属计算出该工件的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金属在加热过程中,有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即该金属有熔点,为晶体。
(2)根据表格可知,在第4min~9min内,金属的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它正在熔化,应该为固液共存态。时间
0时
1时
2时
4时
5时
经纬度
26.2°N
125.3°E
26.3°N
125.2°E
26.4°N
125.1°E
26.5°N
124.9°E
26.6°N
124.8°E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练习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检测练习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动物练习: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常见的动物练习</a>,共41页。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