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2讲 等高线地形图(练透)
展开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02讲 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 )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B.河流先向东流再流向东南
C.最高处为山峰所在地D.甲乙两村的高差约为280米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 )
A.①地发生山洪的几率最大B.②地可以看到山峰和乙村
C.③地能欣赏到壮观的瀑布D.④地最适合夏季夜晚露营
【答案】1.A 2.B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处海拔在900~1000米,不是山峰所在地,C错误。由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并且图的左边是北得知,图示河流先流向南,再流向西南,B错误。乙村的海拔在400~500米的范围内,甲村的海拔小于100米,高差大于300米,D错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图中显示该区域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A正确,故选A。
2.①地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发生山洪的几率小,A错误。②地是平缓的山脊,可以看到更高处的山峰和无阻挡物相隔的乙村,B正确。陡崖的上方没有河流,在③地不会形成瀑布,C错误。④地距河流较近,夏季可能暴发山洪,不适合露营,D错误,故选B。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方法:1.读数值。一要读出区域地势起伏大小;二要读出海拔最大、最小值。依据数值特征可以识别地形类型。2.读延伸方向。依据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地形走向,如山脊走向。3.读疏密程度。依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坡度陡缓、坡面凸凹和陡崖。4.读弯曲状况。依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确定山脊、山谷和鞍部。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B.②处为山脊
C.③处比④处坡陡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4.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答案】3.B 4.B
【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那么①③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A错误;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应该是山脊部位,B正确;③地比④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C错误;图中的C应该是该区域的最高峰,海拔在900米以上,1000米以下。而⑤的海拔在800米以上,900米以下,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该部位适宜做攀岩运动,A合理;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为山脊,不可以开发漂流体验项目,B不合理;C处为山顶,海拔高,可修建观景台,C合理;溪水村位于缓坡上,周边可以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D合理。本题要求选择不合理的选项,故选B。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集水线,容易出现河流,山脊是分水岭。
下图为某公路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粗实线为公路,虚线为公路隧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汽车在该公路行进途中起伏最和缓的路段是( )
A.甲一丙段B.乙一甲段C.丁一丙段D.戊一丁段
6.某航拍爱好者在6月22日对该区域进行航拍时发现,图中戊地所在公路两侧坡地上植被疏密差异大,原因是( )
A.北坡光照充足,植被茂密B.南坡降水较少,植被稀疏
C.北坡坡度较大,植被稀疏D.南坡土壤湿润,植被茂密
【答案】5.C 6.D
【解析】5.从图中可看出,甲一丙段公路穿越多条等高线,且末修建隧道,地势起伏大,坡度陡,A错误;乙-甲段修建了隧道,但乙隧道口的海拔范围为1900-2000米, 甲隧道口海拔为2000米-2100米, 乙-甲段高差为0一200米;戊-丁 段海拔最低为1900-2000米, 最低为1800-1900米, 该路段高差为0-200米;丁-丙段为隧道, 丁地隧道口海拔为1900米,丙隧道口海拔为1900-2000米, 高差为0-100米。 经对比,汽车行进途中丁-丙段起伏最和缓,C正确,BD错误。故选C。
6.结合图片可知,戊地所在公路的南坡为阴坡,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湿润,植被茂密,D正确,B错误;北坡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水分缺乏,不适合植被生长,A错误;坡度与植被疏密关系较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2023·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坡度是指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常用方法之一,坡度=(高程差/路程)×100%。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考察了某地区,如图是所考察地区的等坡度线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北高、东北低B.平均海拔高,山高谷深
C.甲河段从东向西流淌D.乙河流沿山谷东西延伸
8.考察线路沿线,队员行走最费力河流的是( )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答案】7.D 8.A
【解析】7.等坡度线只能知道山坡坡度大小,而坡度大小不能判断地势、海拔高低,ABC错误。乙处有河流发育,则此处一定是山谷。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沿山谷东西延伸(但无法判断流向),D正确。故选D。
8.观察图中,①段的地形坡度达35%-40%,此段坡度最大,徒步行走最费力,A正确。②段附近的等坡度线密集,其含义是坡度大小变化大,不是地形坡度陡;③段的路线与等坡度线平行,其含义是该段路线的坡度基本一样;④段路线的坡度值总体较小,BCD错误。故选A。
【点睛】等坡度线的数值越大则地形坡度越大,徒步行走越费力。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猎人欲到某山地打猎。他熟悉动物的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读该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10.猎人捕获山羊和水鹿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1.若猎人登上山顶时测得当地温度为20℃时,则①地的温度可能是( )
A.17℃B.17.8℃C.22.3℃D.23℃
【答案】9.C 10.B 11.C
【解析】9.山顶和甲之间存在一个陡崖,由于甲位于陡崖之下,因此从山顶上看不到甲处,A错误;由于山顶到乙地之间存在一个山脊,因此会阻挡视线,因此从山顶上也看不到乙处,B错误;从山顶到丙地,等高线表现为上密下疏,是一个凹坡,因此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丙地,C正确;从山顶到丁地,等高线表现为上疏下密,是一个凸坡,因此站在山顶是看不到丁地的,D错。故选C。
10.②地附近等高线表现为三条重合在一起,因此此处有陡崖分布,结合材料“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可知该地有山羊活动;③地区等高线明显向高处弯曲,说明此处可能发育河流,有水鹿活动;①处无河流和陡崖,④处为山脊,山羊和水鹿出现的概率小,①④排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山顶处海拔为887米,图中①地海拔在500-550米之间,相减可得两地相对高度:337<△H<387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可知两地温差为2.022-2.322℃。由于山顶处气温为20℃,推断①处气温在22.022℃-22.322℃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2022·湖南郴州·高三校联考)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
A.①地和⑤地B.②地和⑥地C.③地和⑦地D.④地和⑥地
13.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 )
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2.B 13.C
【解析】12.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②地符合;⑥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①和⑤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且距主阵地远,不利于指挥全局,③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且⑧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②和⑥对,故本题选B。
13.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①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度,坡度较陡,③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导致无法通视。
构造等高线是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原理,用等高线表示地下的某一个岩层顶面或底面的起伏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地表以下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图是我国某地(30°N,104°E)的地下a岩层顶部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图(单位:米,均为海拔高度),图中#1,#2,#3,#4是地质勘探井位置,钻井目标都是地下的a岩层顶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四处勘探井深度最大的是( )
A.1号井B.2号井C.3号井D.4号井
15.图示地质构造及其地形的成因是( )
A.背斜、碰撞挤压B.背斜、外力侵蚀
C.向斜、外力侵蚀D.向斜、碰撞挤压
【答案】14.C 15.C
【解析】14.勘探井的深度就是地表海拔与岩层顶部海拔的差值,据此可以依次计算出四个勘探井的深度;1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50~260米,构造等高线是235~240米,勘探井深度是10~25米;2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60~270米,构造等高线是225~230米,勘探井深度是30-45米;3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80~290米,构造等高线是230~235米,勘探井深度是45~60米;4号井等高线数值为250-260米,构造等高线是240~245米,勘探井深度是5~20米;根据上述数据可知,3号井的深度最大。故C项正确。
15.构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原理,图中的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构造,AB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的形状可判断出图中是山地地形,因此,图中的地形主要是向斜形成之后遭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到外力侵蚀,形成了向斜山,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D错误,C正确。所以选C。
【点睛】向斜山是指与向斜构造相一致的山。即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向斜两翼如为松软的老岩层,易被侵蚀,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侵蚀较慢,其坚硬岩层突露,高出背斜谷成为山。
(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答案】1.A
【解析】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选A。
2.(2018·江苏卷)“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1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2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D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
3.(2017·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A
【解析】甲地两侧等高线为60米,且上游为盆地地形,可建成水位60米的水库。甲地位于峡谷最窄处,大坝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
(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4~5题。
4.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5.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答案】4.D 5.C
【解析】4.根据图中山峰的海拔(580米)及图中等高距(100米),可推知海拔580米山峰外侧的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为500;结合河流流经地区是该区域海拔最低的地区且两侧等高线数值是相等的,可推知Q地西侧的等高线的数值为400,则Q地的海拔在400米到500米之间,故选D。
5.根据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可判断,瀑布底部的海拔在200米到228米之间,由于图中桥梁还位于瀑布的下游,因此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低于瀑布底部的海拔;而瀑布底部与山峰的高差在352米到380米之间,因此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肯定大于352米,但小于380米,故选项C正确。
6.(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6分)
【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解析】读图(注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3讲 城镇化(讲通),文件包含第23讲城镇化讲义原卷版docx、第23讲城镇化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1讲 人口迁移(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1讲 人口迁移(讲通),文件包含第21讲人口迁移讲义原卷版docx、第21讲人口迁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通),文件包含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原卷版docx、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