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1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2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积累天地, 快乐读书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累与运用
    1. 请抄写下面一段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摘自鲁迅《雪》
    _______________
    【答案】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摘自鲁迅《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抄写句子。
    抄写时注意笔顺笔画,书写正确美观,写完检查是否有错字漏字。书写时注意“朔、粉、粘、撒”的正确写法。
    2. 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干净、工整又美观。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微、谚、屉、藓、俐”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词语乐园
    3. 下列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薄(bó) 笨拙(zhuō) 谬赞(niù) 威风凛凛(lǐn)
    B. 瘦削(xuē) 骤然(zhòu) 慷慨(kǎi) 热血沸腾(xiě)
    C. 参差(cēn) 花蕾(lěi) 苔藓(xiǎn) 汹涌澎湃(pài)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D. 尽量(jìn) 提供(gòng) 琴弦(xián) 自作自受(zu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谬赞(niù)——miù;
    B.热血沸腾(xiě)——xuè;
    D.提供(gòng)——gōng。
    故选C。
    4. 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请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宋徽宗《听琴图》用笔细腻,色彩典雅,________地刻画了古人抚琴听琴的情景,尤其是人物神情堪称 ________,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如 ________般美妙动听的琴音。这琴音________,久而不绝,令人沉醉。
    【答案】 ①. ③ ②. ④ ③. ② ④. 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应用。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句子中第一个横线空格要描述《听琴图》如何刻画情景,由于句子中提到了“用笔细腻,色彩典雅”,这提示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与“逼真”或“传神”相关的词语,因此选择“惟妙惟肖”。故选③。
    第二个空格要描述的是人物神情的刻画,而“画龙点睛”常用于形容在整体中突出关键部分,使整体更加生动有力,符合句意,因此选择“画龙点睛”。故选④。
    第三个空格要描述的是琴音的美妙程度,由于后文提到“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所以这里需要一个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选择“高山流水”。故选②。
    第四个空格要描述的是琴音的效果,即琴声的回荡和持久,与“余音绕梁”的含义相符,因此选择余音绕梁。故选①。
    5. 下面是柳公权创作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局部)。作品刚劲有力,有气势和魄力,可以用来赞美这部书法作品的词语是( )
    A. 妙笔生花B. 骨力遒劲C. 画龙点睛D. 栩栩如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不能用来形容书法;
    B.“骨力遒劲”形容刚劲有力,有气势和魄力。可以用来赞美柳公权的书法笔画有力,很有气势;
    C.“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深刻而生动。不能用来形容书法;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书法作品;
    故选B。
    6.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睛是不会说谎的。当我们以美好喂养它时,它会在心中长出一份美好来;当我们以丑陋喂养它时,它会在心中长出一份丑陋来。我们看一个人素质高低,只要看他的眼睛,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泄露一个人的秘密的,往往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人的眼睛。
    A. 眼睛会泄露秘密。
    B. 眼睛要用美好的东西来喂养。
    C. 眼睛是不会说谎的。
    D. 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段落的大意。
    通读语段可知,语段的结构是总分结构。第一句“眼睛是不会说谎的。”是总起句,也是中心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论述的。故该段落主要内容是“眼睛是不会说谎的”。
    故选C。
    7. 积累天地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处处有景,景中含情。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笔下,我们感受到“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的欢喜之情;同样写月,《宿建德江》的孟浩然却由“________,________。”之景道出了心中的愁绪。同样写水,“________,________。”歌咏了黄河的姿态与气势;“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描绘了田间溪水的清婉。景中有色,祖国的春天在朱熹的《春日》中是“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般多彩;在杜牧的《江南春》中同样是“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般红绿相映。
    【答案】 ①. 清风半夜鸣蝉 ②. 移舟泊烟渚 ③. 日暮客愁新 ④. 九曲黄河万里沙 ⑤.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⑥. 一水护田将绿绕 ⑦.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⑧. 千里莺啼绿映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理解和填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句的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诗句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书写时注意“蝉”“暮”“簸”“绿”“淘”“紫”“莺”的正确写法。
    8. 快乐读书吧
    读名著《童年》带给我们许多收获与思考。这部小说中出现了数十个人物,讲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情节。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收获,选择恰当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书籍版本不同,人名翻译不同,音意接近即可辨识。)
    (1)《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好朋友都有谁?请将序号填写在他的通讯录中。
    (2)“卡纳特街的生活”令阿廖沙终生难忘!好朋友们也是如此,大家纷纷在朋友圈留言。
    还会有谁发表评论呢?请你结合故事情节推测,并试着写写吧!
    会继续评论:“ 。”
    【答案】(1)①③⑤
    (2)“好事儿” 记得,我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欣赏自然美景。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课外阅读。
    ①小茨冈,出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童年》,在童年是阿廖沙的知心好友。性格乐观淳朴、聪明伶俐。在一次帮阿廖沙的舅舅搬十字架的时候被压死。
    ②桑娜是《穷人》中的人物,主要讲了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③《童年》中的彼得大叔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他因为原来从小就比较受尽了压迫,所以性格显得比较偏激,而且他对贵族尤其比较仇恨。
    ④克莱谛是《爱的教育》中的人物,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但从来没有怨言。
    ⑤格里戈里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善良、勤奋老实、忍辱负重。他是一位老工匠,他为外祖父干过许多活,在他的眼睛快要瞎了的时候,外祖父却要弃之而去,以致在格里戈里完全瞎了的时候,只有外祖母和高尔基偷偷地给他食物。
    ⑥西蒙是小说《穷人》中的一个人物,是桑娜的邻居。
    故与《童年》阿廖沙是好朋友的有:小茨冈、彼得大叔和格里戈里。故选①③⑤。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时可以结合“卡纳特街的生活”的情节,写出评论即可。
    如:彼得罗夫娜 记得,我还记得我带了一瓶樱桃酒。
    阅读与欣赏
    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ㅤㅤ①生物从小到大,本未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ㅤㅤ②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9. 请你用“ ”画出第①自然段的中心句,想一想围绕这句话,短文从 和 两方面列举了许多事物,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 的状态。
    10. 下列句子与选段中画“﹏﹏﹏”的句子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六月六,看谷秀。
    B.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C. 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D.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11. 选段②中紧扣“________”(用原文回答)通过敏锐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事物在夏天的变化。
    12. 选文中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夏天里的成长”展开的,能否调换二者的顺序?为什么?
    ________
    【答案】9. 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动物 植物 飞快生长; 10. D
    11. ①. 随着太阳威力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②. 山 ③. 地 ④. 河 ⑤. 铁轨 ⑥. 柏油路
    12. 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因为第①段写了动物、植物的成长过程,第②段没有生命的事物的成长过程。万物的生长主要是动物、植物的成长,故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寻找中心句能力。
    “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第①自然段“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都是围绕“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句话来写的,故此句为中心句,用“ ”画出即可;
    由句子“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可知,围绕这句话主要写了棚架上的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等植物;
    由句子“邻家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可知,围绕这句话写了主要写了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通过描写这些动植物在夏季的快速生长,突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结合第②段划线句子“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可知,该句由三句构成,句式相同,结构一致,语意相关,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与“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致。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能力。
    细读第②段可知,“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作者借“山、地、河、铁轨、柏油路”来写夏季万物的生长,故可知能概括的句子是“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故依次填: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山 地 河 铁轨 柏油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掌握。
    结合第①段“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可知,作者主要写了棚架上的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等植物以及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都写的是有生命的事物的生长;
    第②段所写的“山、地、河、铁轨、柏油路”都是无生命的事物的生长,作者由“有生命的事物“”到“无生命的事物”,不断深入来写,故不能调换二者的顺序,否则逻辑混乱。
    文言文阅读
    文徵明习字
    ㅤㅤ文徵(zhēng)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②苟且③,或答人简札,少④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⑤精妙。
    [注释]①率(lǜ):标准。②尝:曾经。这里“未尝”指从来没有。③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④少:通“稍”,稍微。⑤益:愈加,更加。
    13. 联系上下文,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并在正确答案下画“√”。
    ①或答人简札(A.或者 B.有时) ________
    ②日以十本为率(A.太阳 B.每天)________
    ③必再三易之不厌(A.改变,更换 B.交换) ________
    ④故愈老而愈益精妙(A.缘故 B.所以)________
    14. 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是:________。
    15. 阅读文章,请用“ ”标划出文徵明书法“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
    16.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13. ①. B ②. B ③. A ④. B
    14. 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15. 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16. 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的解释。
    ①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或答人简札”的意思:有时给人回复书信。或:有时。故选B。
    ②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日:每天。故选B。
    ③结合参考译文可知,“必再三易之不厌”的意思: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易:改动。故选A。
    ④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故愈老而愈益精妙”的意思:因此他年纪越大,(书法)越精湛绝妙。故:因此。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先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临:临摹;日:每天;率:标准;进:长进。故“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的意思是:文微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结合“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的意思: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故文徵明书法“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的句子是: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短文的主旨。
    通过读文言文及参考译文可知,本文通过记叙文徽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点睛】参考译文:
    文徽明临摹《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于是大有长进。(他)平时写字,从来不应付了事。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因此他年纪越大,(书法)越精湛绝妙。
    现代文阅读
    落墨花
    ㅤㅤ①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 与众不同) 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
    ㅤㅤ②徐熙是江南名门望族之后,世代书香。在诗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徐熙,性格(墨守成规 洒脱不羁) 。他不做官,喜爱诗文绘画,尤其精于花鸟,平时在家与朋友谈诗论画,常以“江南布衣”自居。
    ㅤㅤ③徐熙最喜欢在大自然中以步当车,享受江南明媚秀美的景色。每当他漫步在田间地头,那些生动多姿的杂花野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他最喜欢拈花在手,细细地观察每一片叶子的俯仰变化,然后再把它们画到纸上。
    ㅤㅤ④自由自在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是徐熙所喜爱的绘画题材。一次,在郊外,他见到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这株树上,挂满了火红的石榴果,他拿出纸笔,调色研墨,开始写生。
    ㅤㅤ⑤徐熙饱蘸了墨,提起毛笔,跟前的石榴树果实晶莹剔透,垂累可爱。从哪里开始画好呢?他略一犹豫,只听身后“啊”的一声叫。徐熙回头,只见一个小牧童正站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他的举动。
    ㅤㅤ⑥徐熙对小牧童一笑,牧童说道:“你落下的墨汁在纸上开花了。”徐熙低头一看,原来笔上的一滴墨,落到了纸上,那滴墨汁在纸上自由地散开,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形状,真的像是开了一朵墨花一样。
    ㅤㅤ⑦徐熙灵光一闪,提笔在这个墨点上略加点染,随后又用浓墨粗笔,草草地画出了一些枝干和石榴叶。最后,一株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出现在画面上。这幅画既没有用线精勾细勒,也没有经过反复渲染敷色。落墨成画,敷彩为花,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黄家样”的样式,呈现出一种与黄荃的“黄家富贵”完全相左的独特风格。
    ㅤㅤ⑧徐熙回到家以后,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在《石榴图》中徐熙共画了100多个石榴果,画面上枝叶纷繁,枝干、叶子均用墨笔画出,空隙间夹杂着石榴果。整幅画面墨不掩色,色不碍墨,只是略施颜彩。一眼望去,全画有一种洒脱奇伟的气势。
    ㅤㅤ⑨所有见到这张画的人,都惊叹于徐熙自成一格的画法。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落墨花”。后来,徐熙的画名越传越远,他最常画的题材是杂花野鸟,画好的作品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均令人啧啧称奇。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
    17. 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来。
    18. 读了全文可知,黄荃擅长画 ________画,被称为“黄家样”,在当时蔚然成风。而 _______的画却自成一体,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人们还把他的画法称为“________”。这种画法用文中的八个字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
    19. 阅读第②至⑨自然段,请你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落墨花”画法的由来。
    20.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熙之所以要自成一派,是因为他心高气傲,要摆脱“黄家样”的模式。
    B. 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在全国蔚然成风。
    C. 徐熙能有“落墨花”的画法,全靠一次意外的滴墨。
    D. 本文主要介绍黄荃和徐熙这两位画家的绘画成就。
    21. 本文在第②自然段讲述徐熙的出身和喜好,这样写一方面写出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另一方为后文 ________做铺垫。
    22. 为了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阅读本文时重点关注的内容和阅读收获也不相同,请把你的阅读过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答案】17. 截然不同 洒脱不羁
    18. ①. 花鸟 ②. 徐熙 ③. 落墨花 ④. 落墨成画 ⑤. 敷彩为花
    19. 滴墨落纸,散形成花 落墨成花,自成一格。 20. B
    21. ①. 性格洒脱不羁,喜爱诗文绘画 ②. 徐熙创作新的画法“落墨花”。
    22. ①. 性格洒脱不羁,喜爱诗文绘画 ②. 第⑦⑧自然段 ③. 第⑨自然段 ④. 画法为“落墨花”,画风为“徐熙野逸”。
    【解析】
    【17题详解】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与众不同:表示与其他人不一样。
    截然不同:不同之处非常分明。
    第一个括号处,上文几乎人人效仿”,“却”的后面是转折,应是与之相反的,故“截然不同”放入此处更为合适。
    墨守成规:比喻拘泥于成见而不善于机变。
    洒脱不羁: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第二个括号处,联系上下文就能知道徐熙为人的特点,故“洒脱不羁”放在此处最为合适。
    【18题详解】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①自然段“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可知第一空答案;
    结合第①自然段“在江南,却有一位与黄荃画风截然不同的画家脱颖而出,这位画家名叫徐熙”可知第二空答案;
    结合第⑨自然段“别人见他落墨成花,就称他的画法为‘墨花’”可知第三空答案;
    结合第⑦自然段“落墨成画,敷彩为花, 清新而又生动,彻底摆脱了‘ 黄家样’的样式”可以提取八个字:落墨成画,敷彩为花。
    【19题详解】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④至⑧自然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落墨花” 这一画法的由来。文章第⑤⑥自然段、根据小牧童的语言、可以概括为“提起毛笔,落墨成花”;第⑧自然段,根据“反复琢磨,用这种写意的方法画了一幅《石榴图》概括为“反复琢磨,终成画法”。
    【20题详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徐熙之所以能够自成一派,是因为一次意外而造就的,并非徐熙刻意追求,说法错误。
    B.结合第①自然段“宫廷画家黄荃严谨细腻的花鸟画,被称为‘黄家样’。当时想进入画院的画家都以‘黄家体制’为准,几乎人人效仿,全国上下一时蔚然成风。”可知说法正确的。
    C.徐熙的落墨花”并非全靠一次意外的滴墨,还有他精湛的绘画技术,说法错误。
    D.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徐熙的绘画成就,黄荃只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说法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段落的作用和分析人物形象。
    从第②自然段来看,我们了解了徐熙的出身和喜好,能够知道他的性格是洒脱不羁,同时也了解了他喜爱诗文绘画。从而读懂了徐熙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从而创作新的画法“落墨花”。这是为后文他能自成一派做了铺垫。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关键信息的提取。
    从第②自然段来看,我们了解了徐熙的出身和喜好,能够知道他的性格是洒脱不羁,同时也了解了他喜爱诗文绘画。
    通过第⑦⑧自然段,我们了解了徐熙滴墨落纸,散形成花,并对此大胆尝试、反复琢磨,从而读懂徐熙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通过第⑨自然段,我们了解徐熙的画法、画风,根据原文内容“后来,徐熙的画名越传越远,他最常画的题材是杂花野鸟,画好的作品几乎张张都是精品,均令人啧啧称奇。人们因为知道他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因此形容他的画风为“徐熙野逸”。”可以得出徐熙最常画的题材都是一些江边花、路边草,这种“野逸”画风看得出他性格洒脱不羁、为人豪爽旷达。从而知道他画法为“落墨花”,画风为“徐熙野逸”。
    表达与生活
    23. 口语交际
    仔细读图,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小明同学家住在英雄山附近,8:00点前要到省博物馆参加研学活动。6:40他来到英雄山公交站台前,正犹豫如何乘车才能最快到达?请你仔细看图,帮他规划一下最佳线路吧!
    最佳乘车线路是:________
    【答案】小明乘坐93路公交车从英雄山出发,到经十路舜耕路换乘911路公交车中间经过两站到省博物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通过题干可知,小明要从英雄山出发到省博物馆,而且要求早上8点前到达。从三条公交线路可知,只有K93路公交有英雄山站,K171路和K911路公交要路过省博物馆。K171路公交到省博物馆要从始发站青年桥坐一站到省博物馆,而K93路公交也不会路过青年桥,故不能换乘K171路公交,而K911路公交从始发站高铁西站出发,路过经十纬一站、经十路舜耕路站、经十路山师东路站、燕山立交桥东站,最后到省博物馆。由此可知,小明应先乘K93路公交从英雄山站出发,乘坐七站到下路舜耕路站下车,再换乘K911路,再乘坐3站到省博物馆。
    24. 写作
    环境:冬日黄昏 热火朝天的赛场 放学后的校园
    人物:志愿者小分队 女孩小叶 淘气的南南
    请你从以上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环境、一到两个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则故事。注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重点部分写详细。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一件暖心的小事
    “叮铃铃”,总算是放学了。同学们快速整理着书包,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哐当哐当”的桌椅撞击声。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同学们又急忙整队,伴着一路“哒哒”的脚步声,终于步出了校园。
    没一会儿,校园一片寂静。小鸟不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蚂蚁也趁着天色微暗匆匆赶回巢穴,辛苦一天的老师也回到了自己家中,整个校园都静了,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罗老师今天值日,像往常一样在学校到处看看,这时他发现,走廊上一个女孩子在偷偷地抹眼泪。他走向前,关切地询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了?”那个小女孩抬起了头,说:“我叫小叶,我没有把老师交代的事情做好。”原来小叶是个小组长,放学了帮老师检查语文作业本,正当她要在作业本上画对勾的时候,突然有个声音把她吓了一跳,结果他她手上的红笔也不自觉地画了一横在作业本上。她觉得同学会对她有意见的,老师肯定会骂她的,她越想越紧张,不知不觉就哭了起来。
    罗老师问明白了来龙去脉,看了看本子上的红线,和颜悦色地安慰她:“没事的,下次注意就好了,你又不是故意的。”听了老师宽慰的话,她觉得不再伤心了。罗老师又关切地说:“不早了,赶紧回家吧!”小叶谢过罗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了校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想象作文。
    审题:从所给环境和人物中任选一个环境、一到两个人物,用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注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重点部分写详细。根据需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做必要的叙述或渲染,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故事中所给的人物应做详细的描写,要写得有血有肉,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和细节进行描写。设计的情节,要有意义,有趣味。叙述的事件要清楚,注意语句的通顺。情节也要在情理之中,不可荒诞。
    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
    中间: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想想人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完整,重点部分写详细。注意语句的通顺,情节合理。
    结尾:交代故事的结局或明白的道理。①余音绕梁
    ②高山流水
    ③惟妙惟肖
    ④画龙点睛
    ①小茨冈
    ②桑娜
    ③彼得大叔
    ④克莱谛
    ⑤格里戈里
    ⑥西蒙
    阅读任务
    阅读段落
    阅读收获
    任务一:了解徐熙的性格爱好
    第②自然段
    ________
    任务二:读懂徐熙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________
    大胆尝试、反复琢磨
    任务三:了解徐熙的画法、画风
    ________
    ________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3页。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