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1)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1),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3.下图是根据远古人类考古遗址绘制复原画。至今,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还在采用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修建这种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一代表性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6.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
7.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导致“天府”出现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9.某校在研学活动中参观巴中晏阳初博物馆,当导游介绍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家”时,某同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位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这位教育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
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体现出这一时期( )
A.兼并战争不断 B.制度变革深刻 C.经济发展迅速 D.思想学术繁荣
11.《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A.重文轻武政策 B.文化专制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12.《汉书·主父偃传》中记载:“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实践了该提议的帝王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1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平定七国之乱 B.促成昭君出塞 C.开辟丝绸之路 D.实现盐铁专卖
14.他重视医疗体育,创编了一套保健运动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起到祛病长生的作用。他是( )
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15.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 )
A.西汉形势图
B.三国鼎立形势图
C.元朝形势图
D.明朝形势图
16.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加强 B.商业贸易繁荣 C.政治清明稳定 D.中外交流频繁
17.《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天文学著作 B.医学著作 C.数学著作 D.农学著作
18.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宋应星
19.胡豆、胡麻、胡桃是原产于西域的物种,它们传入中原是通过( )
A.灵渠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
20.如果有机会让你穿越到秦朝,在都城咸阳生活,你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
21.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22.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的( )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军事因素 D.环境因素
2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 )
A.《兰亭集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颜氏家庙碑》
24.“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揩施中的( )
A.说汉语 B.穿汉服 C.用汉姓 D.迁都城
2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到( )
A.洛阳 B.平城 C.成都 D.北京
二、非选择题(25分)
26.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等。
——《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改革的性质。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4分)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严重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2)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这两场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7.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13分)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一
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人物印记·精神永传】
材料二
公元前138年,张骞前往西域途中被匈奴捉住。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张骞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张骞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并谈谈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分)
【经济印记·凿空道路】
材料三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3分)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0,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卷,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