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任务一说文解字】
1.(5分)同学制作了三张汉字卡并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小语:早在远古时期,狗、马和猪这三种动物就被我们的祖先饲养,成为家畜,你看,在甲骨文中古人用线条把动物的外形特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了。
小文:我发现甲骨文“犬”字和“豕”字乍一看很相似,但仔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
小语:嗯,这两个字的区别在① 。
小文:这可真形象!我还发现这三个字也都可用作偏旁,像这个“犬”字,用作偏旁就是“犭”,“反犬旁”,形容走兽性情的字常以“犭”为偏旁,如“猛”“狂”“② jiǎ huá”等。
小语:没错,以“马”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大多与马有关,如“驱”和“③ chí”都是策马疾奔之意,“驯”字的意思是④ 。
小文:嗯,“豕”也是表意的偏旁,古时候人们通常在“宀”(屋子)里养猪,这就是“⑤ ”字的由来,
【任务二故事启思】
2.(6分)同学们发现西方寓言和中国神话中都有与狗相关的故事,请你一起探究。
(1)结合两则故事,概括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分)
看家护院
① ②
(2)《两只狗》有多重寓意,请从两个不同角度概括。(3分)
3.(4分)《西游记》被称为“童心之作”,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借动物塑造人物形象,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妙处。
A.孙悟空(猴) B.猪八戒(豕) C.牛魔王(牛)
【任务三养宠调查】
(11分)班级同学开展了养宠情况调查,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
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只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
——鲁迅《狗•猫•鼠》(节选)
材料三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它真是一只可爱的猫!不但因为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因为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做“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竟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每天一吵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他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丰子恺《白象》(节选)
4.现状分析(4分)
a同学们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得出一个结论: 。(1分)
b同学们对图2“宠主的养宠动机”进行了归类分析。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项,分别填入图2的①——③处,每处限填一项。(3分)
A.兴趣动机 B.情感动机 C.社交动机
5.文人谈宠: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完成以下梳理探究表格。(7分)
【任务四回顾反思】
6.(4分)你觉得人和动物该如何相处?请用1—2个词语概括,回顾教材所学,结合以上三个任务的材料,简述理由。
附: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
《猫》郑振铎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狼》蒲松龄
二、班级开展“最是月明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27分)
(一)(27分)阅读回答问题。
深冬月照
许冬林
①母亲将我叫起来,朦朦胧胧中,我穿好衣服。
②我们起大早准备去江对岸的荻港街上,母亲要卖东西也买东西。那时我大约才十岁上下吧。
③洗脸后,打开门,泼洗脸水,才发现外面天上地下一片莹白。月亮高得很,被月光照彻的夜气,扑面是柔软的寒。洗脸水泼在空旷的泥地上,蜿蜒流淌,似乎怕冷一般,仿佛听见它们“嘶嘶”的叫声——地上的蒙蒙白光似乎被水吃掉了,倏忽间,墨色的水印子里,又灼灼耀着月光。
④从我家到渡口,我们要翻越两道江堤,然后过渡。母亲怕赶不上早班船,所以早早把我喊起来,陪她月下赶渡。
⑤我们热热吃了出门,走在小江堤上,母亲走在后面,我在前面,那是冬天的凌晨三四点。月亮庄严坐在天上,像看家的祖母,把万物看得规规矩矩悄无声息。星子如同一朵一朵晚秋的小菊,开在蓝色的薄雾里。江堤两旁的小树,叶子几乎谢尽,冷冽的月光下,细弱的枝柯上也都罩着一层茸茸的白,我伸手一碰,都是霜。我脚下的草坡上,枯草稀疏,都躬身在白霜里。小河无声,以月光为衣,低低地沉睡。我和母亲,走过静寂小河,走出静寂村庄,像走在梦中。我们的脚下,是月光,也是细细碎碎的白霜。
⑥月光下的路,似乎都是平的。
⑦我看看天顶的月亮,看看脚下的路,觉得我和母亲走在霜地上,也像走在月亮上。
⑧不出十分钟,我们就上了大江堤。江堤上的风,似乎腰身宽大到猎猎撞人,却也不见树头摇动,想来是我们行走中错把迎面的寒气当成了风。月光倒更是亮堂,无遮无拦,仿佛有铺不完的银粉,到处播撒。
⑨蜿蜒长堤,除了我们,无有人影。四野阔寂,人间不像人间。只有我的脸,冰凉柔软,这是落了月色也落了晨霜的脸。我和母亲走在月照之下,走在无边的霜气里,像两粒小小的纽扣,又小又结实又透明。
⑩也没有蛙鸣,没有虫唱,连喜欢夜飞的乌鸦,影子也不见。这江村的声音都被月光舔干净了,或者是被晨霜给密密缝紧了出不来。
⑪只有我的足音,连着母亲的足音。我们的足音把连天连地的月光,踩出了许多窟窿。我心里感到抱歉,可是一回头,身后月光圆融清透如初。
⑫人世之初,也许未必是盘古开天辟地,未必是伏羲女娲造了各色族人,也许还是如我们这般:一个年轻美丽的母亲,荷载两筐衣食种子,身边跟着一个小女孩。大路平阔,她们一路走来,天地澄澈,十方岑寂。
⑬我遥看我的月光,我的江堤,我的晨霜。一刻仿佛千万年,千万年在此凝结为一刻。
⑭月照之下,万物似乎都被抽去了重量。林木、村舍、长堤……它们立在大地上,像立在宣纸上。而无人的江堤上,母亲的影子小小,我的影子小小,我们也在宣纸上。
⑮月光把世界变轻了。
⑯我们且走且停,月亮且走且停。偶一抬头看,它依然又高又远,像用繁霜在不断锻铸敲打,洁白清冷。我忽想起妈妈教过的童谣,此间吟来真应景。“月亮粑粑跟我走,我到南京讨笆斗,季季刀子割韭菜,萝卜干子喝烧酒。”南京在我们江对岸的下游,此时江水拍打古城,月光笼罩古城,像一首古诗,是那般遥远而悠扬的存在。笆斗是一种柳条编的圆底容器,可盛放谷物等粮食。那时不懂为什么要到南京去讨笆斗,我家的杂物间就有笆斗啊。笆斗不盛粮食时,我和弟弟常常爬进去,坐在里面像不倒翁似地摇晃。我想,发大水时,我可以坐着它漂浮,像远古洪水神话里的葫芦,
⑰童谣里,去南京,就像我们此刻去荻港,也许讨笆斗不过是个由头,真真是想赶一个人头攒动热闹喧哗的早市。
【诵读月】同学们以朗读启动本次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7.请为⑫段中的“荷”选择正确读音,为“载”选择正确字义。(2分)
①荷 (A.hé B.hè)
②载 (A.年 B.记载 C.装载 D.充满)
8.朗读设计:请为文中画线句选择需读重音的字词,并说明理由。(4分)
这江村的声音都被月光舔干净了,或者是被晨霜给密密缝紧了出不来。
9.同学们朗读时发现文中有许多联想和想象,请你摘录一句,并分析其妙处。(4分)
【画中月】同学将为本文配上一幅月下行进图,请6分)
11.月下行进时“我”会是什么表情?请结合文章选择并说明理由。(4分)
A.悠然自得 B.闷闷不乐 C.眉开眼笑 D.其他
【诗中月】
12.文中提到“月光笼罩古城,像一首古诗”,同学摘录了课本中与“月”有关的诗句,请你完成任务。
① ,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峨眉山月半轮秋,④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A请将以上诗句补充完整。(5分)
B作者可能会联想到以上诗句中的哪一句?请推断并说明理由。(2分)
三、最近网络流行“搭子文化”,同学们对如何交友有了新的思考。为此,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24分)
(24分)阅读回答问题。
搜集资料
【注释】①非:错误。②久:同“旧”,原先,过去。③谒:拜访。古时读书人出席重要场合往往要带仆从。④长社:县名。⑤别:违背。⑥异:同“翼”,帮助,庇护。
【任务一完善资料】
13.补全“名言”中的画线处。(2分)
14.用“/”给资料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任务二理解演绎】
15.请借助表格,帮同学们理解资料中的词义。(5分)
16.同学们对两个故事展开想象,拟进行演绎,请你参与。
①根据故事[甲],为对话选择正确的敬辞与谦辞。(2分)
韩亿(沉思状):a (A.贤弟 B.舍弟),你我仅有一毡一席,二人怎用?兄长无须毡席,都与你即可!
李若谷(面带微笑):多谢兄长b (A.赐教 B.垂爱),何不割而分之?你我共用毡席!
②根据故事[乙],为人物补充神态或动作,并说明理由。(2分)
王(甩衣袖,满脸怒色):汝别君而异友也。
儒( ):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
③有同学提出,演绎时用现代汉语更好。“汝别君而异友也”,可表述为 。(2分)
【任务三探究思考】
17.故事[甲][乙]中的两组人物关系分别属于“搭子”还是朋友?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分)
18.经过以上活动,好朋友的影子是否已浮现在你的脑海中?请运用细节描写将他(她)刻画出来。(3分)
要求:以“我的好朋友最大的特征是……”为开头进行续写,120字左右。(4分)
四、表达与交流。(40分)
19.(40分)根据要求写作。
【班刊征稿】
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的依存共处,感受到了文学世界里人与自然的心灵交融,明白了古今相通的交友之道。
本期班刊以“我与动物的相处”为话题,请你积极投稿。你可以叙述经历,记述你与动物相处的点滴;也可以展开想象,创作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示例:肚子大小不一样,尾巴的长短、形态不一样。
②狡猾;③驰;④顺服;⑤家;
2.(1)①放牧打猎
②协助作战
(2)①只看到自己的作用,却忽视了别人的作用。
②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却理所当然,不懂感恩。
3.示例一:《西游记》中把孙悟空聪明好动的性格和猴子机灵顽皮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孙悟空拜师学艺,听讲时抓耳挠腮,手舞足蹈,被祖师训斥;菩提老祖传口诀后,他很快就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和驾筋斗云等本领,后因人前卖弄被祖师驱逐。
示例二:《西游记》中把猪八戒懒惰的性格和猪好睡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唐僧师徒途经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才走出不远,就钻进草里睡觉,后来又编造谎言搪塞,不去巡山。
示例三:《西游记》中把牛魔王本领高强和牛力大无穷巧妙结合。比如,牛魔王战斗力强,牛魔王是一位为数不多可以以自身武力不靠法宝与孙匹敌的角色,力战八戒还能保持不败。
4.a 近五年来,中国养宠家庭户数持续增加
b ①—B,②—C,③—A
5.①仇猫 ②误以为猫吃了隐鼠;猫的性情,喜欢玩弄和折磨捉到的猎物;猫的媚态;嗥叫闹得人心烦。 ③喜爱
④示例:鲁迅在《狗•猫•鼠》中“仇猫”,是对猫的偏见。因为鲁迅误以为猫吃了隐鼠而“仇猫”,可是后来证实了猫是被冤枉的。
6.平等、尊重、爱护;理由: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主题上讲是探讨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郑振铎通过反省自己的过失表达了对动物命运的关注和爱护。康拉德为探求科学真理与动物们打成了一片,蒲松龄则在人与狼的斗争中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
7.①B;②C;
8.重读“舔”“缝”。理由:这两个字把月光和晨露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村月明露洁、寂静安谧的情景,应该重读。
9.示例:“月光倒更是亮堂,无遮无拦,仿佛有铺不完的银粉,到处播撒”一句由月光的洁白明亮联想到月亮仿佛有铺不完的银粉,联想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①稀疏的枯草、无声的小河;②B;③B;
④示例:整体画面是:朗月照着辽阔的大地,河流树木都披着一层白衣,一对母女静静地走在童话般的世界里。选择一轮圆月、静立的林木、蜿蜒的长堤、稀疏的枯草、无声的小河和小小的人影可以很好地突出画面的特点。
11.示例:A。理由:从“小河无声,以月光为衣,低低地沉睡。我和母亲,走过静寂小河,走出静寂村庄,像走在梦中”可知,月下行进时“我”的心情是沉静安适、美好的。
12.A.①日月之行
②若出其中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⑤回乐烽前沙似雪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理由:从“我和母亲,走过静寂小河,走出静寂村庄,像走在梦中。我们的脚下,是月光,也是细细碎碎的白霜”可知,作者笔下的月色是像霜一样洁白的,这与诗句的内容一致。
13.为人谋而不忠乎(注意“谋”的书写)
14.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15.A反省。B老师传授的知识。C亲密。D相互。E虚数,极言很多。
16.①aA
bB
②示例:一脸平静
③你(这是)违背君王的命令,来帮助朋友。
17.示例:[甲]中人物关系属于“搭子”。理由:韩亿、李若谷家境相同、目标相同,互相帮助,在参加考试后就分别。他们之间没有过深的交往,也没有深厚的感情。
[乙]中人物关系属于朋友。理由:左儒为了杜伯敢于违背君王,并陪杜伯一起赴死,二人之间有深厚的情意。
18.示例:我的好朋友最大的特征是乒乓球打得好。瞧,她小心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机警灵活。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飞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抡起胳膊,“啪”的一下打了回去,小球稳稳落在对方球台边缘,又滑落地面。“耶!”她左手握拳,高高跃起,脸上洋溢着快乐和自信。 (一)两只狗
有个人养了两只狗,他驯养一只狗狩猎,另一只看家守门。每次猎人带着猎狗出去打猎,获得什么猎物,总是分给守门狗一些。猎狗对此很不高兴,便指责守门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四处奔跑十分辛苦,而他什么都没有做,却坐享其成。守门狗对猎狗说:“你别责怪我,应该去责怪主人,是他教我不去打猎,坐在家中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
——选自《伊索寓言》
(二)
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①,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注释】①家长:奴仆或牲口的主人。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人物
对猫的态度
原因
鲁迅
①
②
丰子恺
③
白象可爱,与人亲昵,给家人带来许多快乐。
④鲁迅在《狗•猫•鼠》中对猫的态度,是不是对猫的偏见?请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荷 1hé(名)①莲。②(hé)姓。
2hé(名)指荷兰。
荷 hè①背(bēi)或扛:~锄|~枪实弹。②<书>承当:~天下之重任。③负担:肩负重~日④承受恩惠(多用在书信里表示客气);感~|为~。
载1(载)zǎi年:一年半~|三年五~|千~难逢。
载2(载)zǎi(动)记载①:刊登:登~|刊~|转~|~入史册|~于该刊第五期。
载1(载)zài①(动)装载:~客|~货|汽车上~满了乘客~誉归来,②充满(道路):风雪~途|怨声~道。
布局
具体内容构思
效果预设
地上景
静立的林木、蜿蜒的长堤、①
(请再选填两处呈现于画中的地上景物。)
④你想表现怎样的整体画面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画稿具体内容构思的选择理由。
空中月
为这幅图选择最恰当的月:②
景中人
画中人物的大小:③
A.大 B.小
搭子文化是指因某种共同兴趣爱好或需求而短暂组合在一起的社交关系,想去旅游,寻一位旅游搭子;一个人吃饭,寻一位饭搭子……“搭子”类似于朋友、伙伴,但又比朋友关系要浅,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互陪伴,但又互不打扰;相互需求,但又不耗费情感精力。
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①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②德不思久怨仁矣夫。(《孔子家语•颜回》)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婴《韩诗外传》)
故事
[甲]
宋韩亿、李若谷未第时,俱贫。赴试京师,仅有一毡一席,割分之。每出谒③,更相为仆。李先登第,韩为负箱,至长社④,分饯而别。后韩亦登第。
[乙]
周宣王将杀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不听。
王曰:“汝别⑤君而异⑥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王杀杜伯,左儒死。
(张岱《夜航船》)
语句
方法
释义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课内积累
A省:
B传:
虽戚必疏
联系语境 联系上下文可知“戚”和“疏”是一对反义词。
C戚:
更相为仆
查阅字典[gēng]①改变。②经历。③相互,相继。[gèng]④再,愈发。
D更:
九复之
课内迁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E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卡,文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