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作业课件新人教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作业课件新人教部编版,共15页。
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冢.( zhǒng )累 累舂.( chōng )谷瀚.( hàn )海 风掣.( chè )风飘絮.( xù ) 踌.( chóu )躇zhǒngchōnghànchèxùchóu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羹饭一.时.熟 一会儿 (2)舂谷持.作饭 拿着 (3)将军角弓不得控. 拉开(弓弦) (4)都护铁衣冷难着. 穿 (5)瀚海阑.干.百丈冰 纵横交错的样子 (6)坐.断.东南战未休 占据 一会儿 拿着 拉开(弓弦) 穿 纵横交错的样子 占据 (7)干戈寥.落.四周星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8)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孤苦无依的样子 3.名句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回乡老兵向乡里人询问家人情况, 乡人“ 遥看是君家 , 松柏冢累累 ”的回答令 人泪目。这首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2)[2023·淮南五校联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 送别的思念之情延伸到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 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中,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登楼远眺、北望中原的两 句是: 何处望神州 ? 满眼风光北固楼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 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 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峰 峦, 波涛 如怒 ”两句赋予山河以人格特征,写出了潼关 地势的险要。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5.本诗与《木兰诗》都涉及征战,但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木兰诗》通过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木兰深明大义、勇敢善良的品质,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十五从军征》则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覆盖万树的壮美意境,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三)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叠词含义丰富,意蕴深厚,请你说说“悠悠”一词中所蕴含的内涵。答案:“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久远。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思考。9.词作下阕重笔描写孙权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词作下阕先用“年少万兜鍪”表现孙权的年少有为;接着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这与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形成鲜明对比,词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暗示自己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理想。(四)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10.【真实任务情境】张明同学拍摄了一张横跨“零丁洋”(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夜景图,并配文“‘零丁洋里叹零丁’,唯有吟诗才能表达我对国之重器的赞美之情。”发到朋友圈。但语文老师评论说:“张明同学,图片很美,但配文闹了笑话。”请你说说配文闹了什么笑话。答案:“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用在这里赞叹港珠澳大桥的壮观不合适,故而闹出了笑话。11.[2023·临沂中考改编]有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请谈谈你对本诗尾联的理解。答案: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12.中国诗人擅长炼字,可谓一字传神。请结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示例:“聚”字用得好。“聚”字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从而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
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冢.( zhǒng )累 累舂.( chōng )谷瀚.( hàn )海 风掣.( chè )风飘絮.( xù ) 踌.( chóu )躇zhǒngchōnghànchèxùchóu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羹饭一.时.熟 一会儿 (2)舂谷持.作饭 拿着 (3)将军角弓不得控. 拉开(弓弦) (4)都护铁衣冷难着. 穿 (5)瀚海阑.干.百丈冰 纵横交错的样子 (6)坐.断.东南战未休 占据 一会儿 拿着 拉开(弓弦) 穿 纵横交错的样子 占据 (7)干戈寥.落.四周星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8)零丁洋里叹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孤苦无依的样子 3.名句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回乡老兵向乡里人询问家人情况, 乡人“ 遥看是君家 , 松柏冢累累 ”的回答令 人泪目。这首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2)[2023·淮南五校联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 送别的思念之情延伸到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 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3)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中,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登楼远眺、北望中原的两 句是: 何处望神州 ? 满眼风光北固楼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 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山河破碎风飘 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峰 峦, 波涛 如怒 ”两句赋予山河以人格特征,写出了潼关 地势的险要。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5.本诗与《木兰诗》都涉及征战,但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木兰诗》通过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木兰深明大义、勇敢善良的品质,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十五从军征》则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覆盖万树的壮美意境,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三) 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叠词含义丰富,意蕴深厚,请你说说“悠悠”一词中所蕴含的内涵。答案:“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久远。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思考。9.词作下阕重笔描写孙权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词作下阕先用“年少万兜鍪”表现孙权的年少有为;接着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这与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形成鲜明对比,词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暗示自己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理想。(四)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10.【真实任务情境】张明同学拍摄了一张横跨“零丁洋”(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夜景图,并配文“‘零丁洋里叹零丁’,唯有吟诗才能表达我对国之重器的赞美之情。”发到朋友圈。但语文老师评论说:“张明同学,图片很美,但配文闹了笑话。”请你说说配文闹了什么笑话。答案:“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用在这里赞叹港珠澳大桥的壮观不合适,故而闹出了笑话。11.[2023·临沂中考改编]有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请谈谈你对本诗尾联的理解。答案: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12.中国诗人擅长炼字,可谓一字传神。请结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示例:“聚”字用得好。“聚”字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从而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