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展开1.(1分)对光是显微镜的使用中重要过程之一,下列有关对光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
2.(1分)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下列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B.细菌
C.酵母菌D.神经元
3.(1分)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曲线BC段的变化是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B.B是呼气终了时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曲线AB段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D.呼吸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4.(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做如下实验,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下表是某特定实验装置内( )
A.过程B的目的是设置对照,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过程F滴加的是碘液,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实验前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D.光照条件下,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内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1分)同学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后,对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有了清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人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确定
B.通过胎盘和脐带,母体血液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C.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睾丸和卵巢得到迅速发育
D.正确对待异性和认识性现象,是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6.(1分)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生命的奥秘。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B.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的建立
C.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D.斯帕兰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
7.(1分)玉米是菏泽市主要的农作物,有关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
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
C.玉米果实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D.玉米的根系主要是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
8.(1分)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受大脑控制的复杂反射
B.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1]→[2]→[3]→[4]→[5]
C.若[7]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但能够能产生感觉
D.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9.(1分)有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下列关于此反射的特点( )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永久的,固定的
④暂时的,可以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⑦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A.①③⑥⑦B.②③⑤⑧C.①④⑤⑦D.②④⑥⑧
10.(1分)下列有关生物类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柳树和银杏树都属于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B.苔藓植物的根短而细,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固定作用
C.蚯蚓的呼吸器官是肺和体壁,依靠肺和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D.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11.(1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某学校课间跑操,同学们面部潮红,正确的是( )
A.跑操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是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直接提供的
B.跑操中同学们面部潮红,汗流浃背,体现了皮肤的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功能
C.跑操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作用下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D.跑操过程中,同学们的手臂摆动灵活自如是因为肩关节的结构中有关节软骨和韧带
12.(1分)夏天的养猪厂里,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们多用杀虫剂来消灭苍蝇。开始使用杀虫剂时,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灭蝇的效果变差了。分析其原因是( )
A.杀虫剂的使用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由于使用杀虫剂,苍蝇的群体中抗药性强的个体被选择下来
C.苍蝇具有外骨骼,抗药能力强
D.杀虫剂厂家生产了不合格的药品
13.(1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丝内富含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
B.青蛙皮肤裸露、湿润、柔软,内侧布满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C.家鸽体内形成气囊,飞行时和肺一起共同完成双重呼吸
D.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但阻碍了气体交换
14.(1分)生物依赖于环境,并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下列能体现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
A.北方多种阔叶树木深秋自动落叶
B.草盛豆苗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冬天青蛙在泥土中冬眠
15.(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月12日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这是利用了植物的( )
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D.以上三种价值都是
16.(1分)发酵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下列有关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 )
A.在适宜温度和有氧的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C.白酒的酿造是先后利用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
D.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可以降低果蔬的生命活动,达到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
17.(1分)如图是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及大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进行a、b、c三个过程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不发生变化
B.A、B、C、D属于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C.⑤和⑥构成种子,⑥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F是大豆植物个体,由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组成
18.(1分)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某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到损伤
C.鼓膜接收声波并把声波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D.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9.(1分)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②可以说明基因决定性状
③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相同,其原理都是无性生殖
④转基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无懈可击,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丰富生物类型
A.①②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0.(1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有关下列各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B.图二所示为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例如蚜虫的发育
C.图三鸟卵的结构,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
D.图二、图三属于有性生殖,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8分)苹果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优质水果。牡丹区穆李村是著名的苹果之乡,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果树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果农们采取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果树开花时节,果农在果园放养了许多蜜蜂。在苹果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进行 两种生理过程。
(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结构中适于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结构是 (至少写出两种)。果农在修剪果树时要“正其行,通其风”,其目的是 。
(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内储存,有机物在筛管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
(5)果树的生长发育中,需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多种无机盐,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树的 ,含磷的无机盐对果树的作用是 。
(6)苹果采摘后,果农们采用低温储藏、真空包装等方法进行保鲜,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
22.(8分)2019年10月20日,“2019菏泽(东明)黄河生态马拉松赛”在菏泽东明举行。市民们踊跃报名,数字代表血管,字母代表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为了保证比赛时能量的供应,队员们早餐食用了富含营养的牛肉、鸡蛋、面包、巧克力等食物。牛肉中的蛋白质在图中[ ] 内被最终分解为氨基酸,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
(2)运动员们站在起跑线上,心情激动,呼吸急促,这是 在起着调节作用。比赛枪响,队员们冲出起跑线,这种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
(3)赛程中,队员们你追我赶,体内营养物质源源不断的为身体提供着能量。小肠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最后送到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图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的部位是[ ] ,这种生理过程称为 。
(4)运动过程中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含氮废物是以尿液的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简述在肾脏内尿液形成的过程: 。
23.(5分)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周而复始的特点,碳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形式是 ,在碳循环的过程中, (填字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流经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3)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吗?说明理由。 。
(4)降低温室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24.(5分)人的面颊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如图是某家族面颊酒窝性状的遗传情况。请据图回答:
(1)根据该家族 个体性状表现可推断无酒窝是隐性性状。
(2)控制酒窝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体细胞中的一对 上,该结构主要由 两种物质组成。
(3)在8和9生育的两个孩子中,12与父母的性状不同,这种变异属于 的变异。
(4)若11号个体与一无酒窝的男性婚配,那么所生子女中出现有酒窝的概率为 。
25.(4分)甲流是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等,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
(1)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的。
(2)甲型流感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
(3)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对光是显微镜的使用中重要过程之一,下列有关对光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解答】解: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的正确操作应是:转动转换器,转动遮光器,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物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因此对光的步骤中A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分)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下列与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相同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B.细菌
C.酵母菌D.神经元
【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
B.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等部分构成,只有DNA集中的核区。
C.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质,C错误。
D.神经元属于动物细胞、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1分)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曲线BC段的变化是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B.B是呼气终了时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曲线AB段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D.呼吸是指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解答】解:A.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肋间肌舒张时,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膈的面积增大,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A错误。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B错误。
C.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吸气时,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D.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故选:C。
【点评】熟知人体内气体交换个过程及其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做如下实验,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下表是某特定实验装置内( )
A.过程B的目的是设置对照,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过程F滴加的是碘液,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实验前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D.光照条件下,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内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解答】解:A、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有光无光的对照,目的是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淀粉遇碘变蓝,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在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时,实验通过对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
D、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为净光合速率,25℃时,因此单位时间内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选:C。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分)同学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后,对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有了清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人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确定
B.通过胎盘和脐带,母体血液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C.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睾丸和卵巢得到迅速发育
D.正确对待异性和认识性现象,是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解答】解:A、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因此人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确定;
B、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中,母体血液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
C、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育;
D、只有正确对待异性和认识性,所以正确对待异性和认识性现象,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及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6.(1分)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生命的奥秘。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B.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的建立
C.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
D.斯帕兰札尼研究胃的消化作用
【分析】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A、达尔文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经过分析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B、19世纪,研究了条件反射的形成;
C、孟德尔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D、1773年,属于实验法。
因此在在以上科学研究过程中。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种方法的过程以及特点。
7.(1分)玉米是菏泽市主要的农作物,有关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
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
C.玉米果实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D.玉米的根系主要是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的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度过休眠期。
【解答】解:A.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正确。
B.在种子萌发初期,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
C.玉米果实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D.玉米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D错误。
故选:D。
【点评】全面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萌发的过程及根系的组成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受大脑控制的复杂反射
B.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1]→[2]→[3]→[4]→[5]
C.若[7]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叩击韧带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但能够能产生感觉
D.叩击韧带后,先抬起小腿,后产生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1效应器、2传出神经、3神经中枢、4传入神经、5感受器、6上行神经纤维、7下行神经纤维、8大脑。
【解答】解:A.膝跳反射是简单反射,是简单的低级的反射活动,A错误。
B.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5→4→3→2→1,B错误。
C.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若7下行神经纤维受损,叩击韧带后能完成膝跳反射,C错误。
D.叩击韧带后,后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9.(1分)有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下列关于此反射的特点( )
①条件反射
②非条件反射
③永久的,固定的
④暂时的,可以消退
⑤需要强化
⑥不需要强化
⑦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A.①③⑥⑦B.②③⑤⑧C.①④⑤⑦D.②④⑥⑧
【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解:要想使学习的知识能够长期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记忆,属于条件反射,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易消退的,因此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10.(1分)下列有关生物类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柳树和银杏树都属于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B.苔藓植物的根短而细,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固定作用
C.蚯蚓的呼吸器官是肺和体壁,依靠肺和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D.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A、柳树属于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A正确。
B、苔藓植物的根为假根,只起固定作用。
C、蚯蚓的呼吸器官是体壁,C错误。
D、腔肠动物;而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类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某学校课间跑操,同学们面部潮红,正确的是( )
A.跑操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是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直接提供的
B.跑操中同学们面部潮红,汗流浃背,体现了皮肤的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功能
C.跑操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作用下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D.跑操过程中,同学们的手臂摆动灵活自如是因为肩关节的结构中有关节软骨和韧带
【分析】(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功能。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
【解答】解:A.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可提供能量,将能量释放出来,A不符合题意。
B.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血流量增加,与此同时,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增多,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运动员剧烈运动时,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C.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关节比较牢固是因为关节囊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关节灵活是因为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12.(1分)夏天的养猪厂里,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们多用杀虫剂来消灭苍蝇。开始使用杀虫剂时,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灭蝇的效果变差了。分析其原因是( )
A.杀虫剂的使用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由于使用杀虫剂,苍蝇的群体中抗药性强的个体被选择下来
C.苍蝇具有外骨骼,抗药能力强
D.杀虫剂厂家生产了不合格的药品
【分析】(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从而产生了抗药性的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害虫与农药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通过遗传使抗药性得以积累。可见,某种杀虫剂使用之前,害虫对这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A、害虫的抗药性是原来就存在的,A错误。
B、杀虫剂对苍蝇的群体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苍蝇个体。
C、苍蝇属于昆虫,但这不是其抗药能力强的主要原因。
D、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苍蝇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杀虫剂厂家生产了不合格的药品”。
故选:B。
【点评】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3.(1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丝内富含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
B.青蛙皮肤裸露、湿润、柔软,内侧布满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
C.家鸽体内形成气囊,飞行时和肺一起共同完成双重呼吸
D.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但阻碍了气体交换
【分析】1、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解答】解:A、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辅助肺进行呼吸;
C、家鸽用肺呼吸。当两翼举起时,空气进入肺,一部分进入气囊,气囊收缩,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C正确;
D、蝗虫体表坚韧的外骨骼,适应陆地生活,发生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分类的知识。
14.(1分)生物依赖于环境,并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下列能体现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
A.北方多种阔叶树木深秋自动落叶
B.草盛豆苗稀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冬天青蛙在泥土中冬眠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解答】解:A.北方多种阔叶树木深秋会自动落叶,适应寒冷的环境。
B.“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水分,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不符合题意。
D.青蛙是冷血动物,随着气温的变冷。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为了生存,处于假死状态,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故青蛙冬眠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5.(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月12日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这是利用了植物的( )
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D.以上三种价值都是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
【解答】解:直接价值指直接利用生物体,如食用萝卜等,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气候的作用、保持水土的作用,动物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等,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将来利用这些野生生物改良品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6.(1分)发酵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下列有关发酵技术和食品保存的叙述( )
A.在适宜温度和有氧的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
B.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C.白酒的酿造是先后利用两类微生物进行发酵的酿造过程
D.适当控制氧气浓度可以降低果蔬的生命活动,达到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解:A.乳酸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A错误。
B.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C.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C正确。
D.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冷冻、添加防腐剂等、蔬菜时,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7.(1分)如图是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及大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进行a、b、c三个过程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不发生变化
B.A、B、C、D属于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C.⑤和⑥构成种子,⑥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D.F是大豆植物个体,由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组成
【分析】图中a细胞的生长,b细胞的分裂,c细胞的分化,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营养组织,E种子,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
【解答】解:A、在a细胞的生长和c细胞的分化时,在细胞分裂时,先经过复制,A错误。
B、A、B、C、D属于组织,结构,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⑤种皮和⑥胚构成种子,C正确。
D、F是大豆植物个体、茎、叶)和生殖器官(花、种子)组成。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裂、分化以及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8.(1分)眼和耳是人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某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到损伤
C.鼓膜接收声波并把声波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D.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解:A、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如果眼球结构完整,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
C、鼓膜接收声波产生振动,C错误。
D、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即可解答。
19.(1分)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②可以说明基因决定性状
③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相同,其原理都是无性生殖
④转基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无懈可击,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丰富生物类型
A.①②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解: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的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可以说明基因决定性状,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克隆技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因此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0.(1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有关下列各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B.图二所示为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例如蚜虫的发育
C.图三鸟卵的结构,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⑤胚盘
D.图二、图三属于有性生殖,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分析】(1)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观图可知:图一是嫁接,图二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图三是鸟卵的结构,⑤是胚盘。
【解答】解:A.图一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B.图二所示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图三鸟卵的结构中⑤是胚盘,在适宜的温度下胚盘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D.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图三属于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故选:B。
【点评】掌握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8分)苹果甘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优质水果。牡丹区穆李村是著名的苹果之乡,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果树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果农们采取合理施肥、合理灌溉 分裂和分化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果树开花时节,果农在果园放养了许多蜜蜂。在苹果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进行 传粉和受精 两种生理过程。
(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结构中适于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结构是 叶绿体、气孔等 (至少写出两种)。果农在修剪果树时要“正其行,通其风”,其目的是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通过筛管运输到果实内储存,有机物在筛管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
(5)果树的生长发育中,需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多种无机盐,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果树的 蒸腾作用 ,含磷的无机盐对果树的作用是 促进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 。
(6)苹果采摘后,果农们采用低温储藏、真空包装等方法进行保鲜,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解答】解:(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苹果开花后,还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
(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正其行,有利于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
(4)植物呼吸作用是将体内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和水,并且还会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根、花、果实等器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磷肥的作用是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籽粒饱满。
(6)低温储藏、真空包装等方法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储存。
故答案为:(1)分裂和分化
(2)传粉和受精
(3)叶绿体、气孔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4)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5)蒸腾作用;促进花的开放
(6)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点评】熟记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8分)2019年10月20日,“2019菏泽(东明)黄河生态马拉松赛”在菏泽东明举行。市民们踊跃报名,数字代表血管,字母代表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为了保证比赛时能量的供应,队员们早餐食用了富含营养的牛肉、鸡蛋、面包、巧克力等食物。牛肉中的蛋白质在图中[ ⑥ ] 小肠 内被最终分解为氨基酸,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胃液、肠液和胰液 。
(2)运动员们站在起跑线上,心情激动,呼吸急促,这是 神经系统和激素 在起着调节作用。比赛枪响,队员们冲出起跑线,这种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耳蜗 。
(3)赛程中,队员们你追我赶,体内营养物质源源不断的为身体提供着能量。小肠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 A→B→C→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最后送到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图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的部位是[ ① ] 肺部毛细血管 ,这种生理过程称为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
(4)运动过程中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含氮废物是以尿液的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简述在肾脏内尿液形成的过程: 先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
【分析】观图可知:①肺部毛细血管网、②肺静脉、③主动脉、④肾动脉、⑤肾脏、⑥小肠、⑦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⑧肾静脉、⑨肝脏、⑩下腔静脉、⑪肺动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
【解答】解:(1)食物中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
(2)当出现心情激动现象时大脑高度兴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使人心跳加速,而显得面红耳赤,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队员们冲出起跑线,这种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的结构中的耳蜗内。
比赛枪声一响,队员们就冲出起跑线,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3)小肠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经过的途径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肠静脉(肝门静脉)→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处分解并释放出能量。血液流经①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他的如水、尿素;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⑥小肠;胃液;
(2)神经系统和激素;耳蜗;
(3)A→B→C→D;①肺部毛细血管;
(4)先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点评】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5分)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周而复始的特点,碳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形式是 二氧化碳 ,在碳循环的过程中, d、c (填字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流经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和 。
(3)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吗?说明理由。 不稳定,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自动)调节能力差 。
(4)降低温室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
【分析】分析题图:d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是双向关系,d表示生产者,a、b,d都有箭头指向c,c表示分解者,a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通过分解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等物质;化石燃料中的煤、天然气等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二氧化碳。在碳循环的过程中。
(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调节能力就小。因为生物种类少,自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4)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应尽量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从生物学的角度,还应植树造林逐渐改善环境。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d、c。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和。
(3)不稳定,生物种类少,自我(自动)调节能力差。
(4)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认真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5分)人的面颊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如图是某家族面颊酒窝性状的遗传情况。请据图回答:
(1)根据该家族 8、9、12 个体性状表现可推断无酒窝是隐性性状。
(2)控制酒窝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体细胞中的一对 染色体 上,该结构主要由 蛋白质和DNA 两种物质组成。
(3)在8和9生育的两个孩子中,12与父母的性状不同,这种变异属于 可遗传 的变异。
(4)若11号个体与一无酒窝的男性婚配,那么所生子女中出现有酒窝的概率为 。
【分析】(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人的面颊上有酒窝和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在题干中第二代8和9父母都是有酒窝,说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
(2)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该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3)在3和9生育的两个孩子中,12与父母的性状不同,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如果用A、a表示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无酒窝是隐性性状。12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于8父亲和4母亲,父母表现为有酒窝,这对夫妇的遗传图解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11的基因是AA或Aa。11号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是,子女是无酒窝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1)5、9、12;
(2)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3)可遗传;
(4)。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5.(4分)甲流是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等,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出门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
(1)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是由 蛋白质 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 组成的。
(2)甲型流感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引起甲型流行性感冒 。
(3)根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类,戴口罩、常消毒、勤洗手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1)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引起甲型流行性感冒。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戴口罩、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蛋白质;遗传物质。
(2)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引起甲型流行性感冒。
(3)切断传播途径。
【点评】掌握传染病和病毒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温度(℃)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1.00
1.50
2.25
3.00
3.50
温度(℃)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mg/h)
1.00
1.50
2.25
3.00
3.50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