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第1页
    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第2页
    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33,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说明题,计算题,探究与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情况是厨房中经常或偶尔发生的现象,其中肯定不是物理变化的是
    A. 剩饭变馊B. 开水沸腾C. 水果榨汁D. 菜盘摔碎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剩饭变馊了,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开水沸腾,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菜盘摔碎,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B.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 给液体加热D. 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正确;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验满氧气时集气瓶口应朝上,并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说明已满,故B操作正确;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是腐蚀性药品,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故D操作错误。
    故选D。
    3.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以冷藏保鲜;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做食品干燥剂;氮气性质稳定,充入氮气可防腐,故A正确;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能使油和空气隔绝;用水灭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能隔离可燃物,都能灭火,故B正确;
    C、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加肥皂水并搅拌进行鉴别;醋有刺激性气味,酱油没有,可通过闻气味鉴别;氯化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试管、蒸发皿、烧杯都可以加热;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4. 下列有关化学原理或推断正确的是
    A.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用pH试纸测定稀醋酸的酸碱度时,如果将试纸伸入溶液中将使得测量值偏小
    C.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D. 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够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置换出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故A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试剂,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不一定是硫酸根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故C正确;
    D、碳、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都能够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但不一定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 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 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 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 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属于同种物质,是纯净物,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或煮沸,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物质,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故选B。
    7. 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B. 50 ℃时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C. 20 ℃时 A、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 20 ℃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详解】A、溶解度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故A不正确;
    B、5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50 g 水中最多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25g,溶剂质量为50g,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
    C、20 ℃时,等质量的A、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
    D、20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 ℃时,A、B的溶液组成不变,C有晶体析出,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8. 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
    B、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
    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
    D、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
    故选A.
    9.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 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 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根据反应中Zn与Ag质量关系为65:216,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增大,Cu(NO3)2+ Zn==Zn(NO3)2+ Cu,根据反应中Zn与Cu质量关系为65:64,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减少,而充分反应后过滤,固体质量不变,仍然为m克,说明这2个都一定发生,但第二个反应是否发生完全,就无法判断,A、因为Cu(NO3)2溶液可能过量,故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正确,B、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含有AgNO3,故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C、因为锌可能过量,故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D、因为一定发生了2个反应,故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即银和铜一定存在,锌可能存在),正确,故选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10. 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可能含有2种溶质
    B. 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为75%
    C. 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一定为2g
    D.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为2.2g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一包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气泡产生,推出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则生石灰干燥剂成分为CaO和CaCO3或CaO、Ca(OH)2、CaCO3或CaCO3等,则样品加水溶解,静置,上层清液中溶质为Ca(OH)2,故选项错误;
    B、分析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可得如下关系,设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x,

    x=2g,
    若生石灰没变质,则CaO的质量为2g÷×100%=2.8g,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1%,若生石灰变质,则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1%,故选项错误;
    C、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g,故选项正确;
    D、设样品都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y=2.2g,
    若样品部分变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2g,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说明题(每空1分,共15分)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下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A.称取5.0g粗盐 B.量取10mL水
    C.过滤 D.蒸发
    (1)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图D中操作有错误,其中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胶头滴管 (2)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解析】
    【小问1详解】
    操作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待液面接近所取液体体积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所以操作B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为胶头滴管。
    【小问2详解】
    图D为蒸发操作,蒸发时为了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图示中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12.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乙醇是一种常用的绿色能源,它充分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赤铁矿来炼铁,其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铝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具有强氧化性,常用它将某些难溶矿石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例如三氧化二铬与高温共熔得到铬酸钠和氧化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13.
    14.
    15.
    【解析】
    【小问1详解】
    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工业上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来炼铁,其原理是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金属铝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在常温下,铝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三氧化二铬 Cr2O3 与 Na2O2 高温共熔得到铬酸钠 Na2CrO4 和氧化钠 Na2O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有下列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稀硫酸 ⑤硫酸铜溶液 ⑥液氮 ⑦人呼出的气体 ⑧冰水“混合物” ⑨小苏打。现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述九种物质中,按物质分类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填序号);
    (2)食品行业制糕点会用到发酵粉,其主要成分为上述九种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
    (3)上述九种物质中,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有______(填化学式);
    (4)上述序号①-⑤的五种物质中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的方法有 种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答案】13. ①②③⑥⑧⑨
    14. ⑨ 15. Mg、NaHCO3 16. 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镁粉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②氧化镁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③氢氧化镁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④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⑤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
    ⑥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⑦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⑧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不同状态的混合,是纯净物;
    ⑨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
    故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⑧⑨;
    【小问2详解】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故选⑨;
    【小问3详解】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均有气泡产生,故填:Mg、NaHCO3;
    【小问4详解】
    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
    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镁;
    故选C。
    14. 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是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是______(写化学式)。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碱。请写出蛎房烧成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甲、乙、丙都是由以上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为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①若丙为黑色固体,则乙→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甲只能为H2O或CO2
    b.乙可以为氧化物或碱、盐
    c.乙和丙不可能为同种类别的物质
    d.丙→甲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答案】 ①. CO或C或H2 ②. CH3COOH ③. ④. ⑤. b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推断。
    【详解】(1)常用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是:CO或C或H2;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是:CH3COOH;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即牡蛎壳)成灰”,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碱,蛎房烧成灰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①若丙为黑色固体,乙→丙发生的反应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②a、丙是碳时,甲可以是一氧化碳,乙是二氧化碳,也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所以甲不是只能为H2O或CO2,故a错误;
    b、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镁会转化成碳和二氧化碳;乙可以是氢氧化钙,丙可以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乙可以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乙可以为氧化物或碱、盐,故b正确;
    c、乙是碳酸钠时,丙可以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甲是二氧化碳,所以乙和丙可能为同种类别的物质,故c错误;
    d、丙→甲发生的反应可能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可能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能是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可能是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难度较难,需要根据不同物质进行分析。
    三、计算题(5分)
    15. 镁铜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现取某镁铜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4g,请计算:
    (1)该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为____:
    (2)生成H2的质量___。
    【答案】 ①. 3.6g ②. 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x=0.3g
    答:生成H2的质量是0.3g。
    【解析】
    【详解】(1)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剩余固体即为铜,那么镁的质量=10g-6.4g=3.6g;
    (2)见答案。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6.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时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2)已知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答案】16. ①. ②. AD##AE
    17.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8. 密度小于空气,能溶于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装置B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需要加热,选择A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选择D或E收集,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D或AE;
    【小问2详解】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小问3详解】
    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能溶于水。
    17.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______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中任意一个错误的原因_______。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答案】 ①. 小丽 ②. 小亮方案错误的原因:反应后的溶液如果呈酸性,酚酞溶液也不变色,因此不能判断盐酸是否已被恰好中和 ③. NaCl、NaOH ④. 盐酸和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或H+与OH-不能共存) ⑤. 有气泡产生 ⑥.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或可溶性铜盐溶液均可)
    【解析】
    【详解】(1)三种方案中,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该溶液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所以小亮的结论错误;小丽用pH试纸检测pH=7,说明溶液显中性,恰好完全反应;由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管盐酸是否过量,加入硝酸银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小林的方案不正确。
    (2)【作出猜想】由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反应后溶质的成分可能是NaCl与HCl、NaCl与NaOH和NaCl这三种情况;由于HCl和NaOH不能共存,则小亮猜想错误;
    【实验设计及验证】假如小林的猜想正确,由于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有气泡生成,说明有盐酸;假如你的猜想正确,由于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而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则实验操作是,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或可溶性铜盐溶液均可)。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充入氮气——防腐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日常物质的区别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酱油和醋——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过滤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Cu
    Na
    Ca
    O
    C
    H
    方案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预估结论
    小亮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酚酞试液不变色
    恰好完全中和
    小丽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恰好完全中和
    小林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产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小林猜想正确
    _________________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相关试卷

    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3页。

    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共3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1(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1(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