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精盐…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到实验室去:精盐… 教案,共7页。
鉴别和除杂复习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2)学会常见溶液、固体、气体的中杂质的除去方法。2.过程与方法(1)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的方法。 (2)通过例题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提高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鉴别两种溶液的过程中,感悟严谨细致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意识。了解与体验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在完成物质鉴别的过程中,养成重视实验,乐于探究的习惯。(3)在分析不同种类物质除杂的方法时,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快乐和重要,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4.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阶段主要以和酸碱盐溶液的鉴别和除杂为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和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均为酸碱盐溶液中离子鉴别和除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考情分析:展示近四年中考中鉴别除杂题型及分值对比思考通过学考题型和分值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点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第一部分:物质鉴别讲述:鉴别原则:现象明显可区分,操作简便易实现提问:鉴别的依据有哪些?回顾之前实验能力考查中鉴别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两项操作,引出鉴别的两种依据:1.物质的物理性质2.物质的化学性质。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提取有效信息。记住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回忆以前做过的实验提炼鉴别物质的两种依据。对基础知识进行回忆、巩固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例1:如何鉴别CuSO4 、Na2CO3 、 CaCO3固体?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鉴别这三种物质。教师展示实验结果(PPT):通过加入水后的颜色及溶解性不同来鉴别。学生思考,一名学生上台通过加入蒸馏水的方式鉴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实验探究:教师:除了利用物理性质鉴别还有很多的物质鉴别是依据化学性质,厨房中的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粉末,溶水后都是无色溶液,怎样鉴别呢?(PPT)实验注意事项提示教师:下面找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鉴别出这四种物质的?引导学生归纳出鉴别方法:酸碱性不同使指示剂变色情况,产生气体、沉淀等现象,及时书写方程式。归纳总结: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可以根据物质的类别来鉴别物质。实例讲解1.不同类别物质的鉴别例2:鉴别HCl、NaOH、NaCl三种溶液2.同类别物质的鉴别借助离子间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鉴别。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探究实验,动手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方程式。 小组的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方案,上黑板书写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考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通过现象真切体验化学性质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物质中离子间反应的特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熟记:气体:H+ + CO32- —_____ + H2O ; OH- + NH4+ —_____+ H2O 沉淀:OH-+ Mg2+--_____ ;OH- + Al3+ ——_______; OH-+Cu2+—_____ ; OH-+ Fe3+—_______ CO32-+Ca2+—______ CO32-+Ba2+---______ Cl-+Ag+--_______;SO42-+Ba2+-- ______(PPT)展示正确答案例3:如何鉴别HCl和HNO3、NaOH和Ca(OH)2 、Na2SO4和Na2CO3这三组物质。中考链接(2018)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人少量的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A.Na2CO3溶液B.稀硫酸C.NaOH溶液 D. NaCl 溶液第二部分:物质除杂温故提炼:除杂方法:物理方法:通过实例NaCl(泥沙)、 NaCl(KNO3)、KNO3 (NaCl)分析总结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法化学方法:讲述:通过加试剂来把杂质除去的四个原则。根据主体物质和杂质状态的不同分类分析题型:类型1:溶液除杂例1: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NaOH讲述:在溶液中以离子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出杂质离子OH-,通过加酸将其变成水除去,又不引出新杂质,就要加盐酸(HCl)。练习:2016年中考题中的两个除杂选项2.除去NaNO3溶液中的少量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固体,过滤3.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提炼思路类型2:固体除杂例1:除去铜粉中的少量Fe粉讲述:利用金属活动性不同,让杂质反应掉。练习:2016和2017年中考中固体除杂的选项2.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提炼思路类型3:气体除杂判断中考题中除去气体杂质的四个措施是否合理?N2(O2) ——放入红热的木炭 CO2(CO) ——点燃 H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提炼思路中考链接(2018中考)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分析:“过量”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无影响,可分离; 对于同状态的物质有影响,不易分离。总结提升:鉴别和除杂题主要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通过离子间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来判别。 学生书写填空学生订正答案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分析中考题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加深理解。对离子间的反应归纳整理,系统化,条理化,熟练掌握能生成气体、沉淀的离子对,为利用化学性质鉴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例子让学生分析找出同类物质的不同离子,尝试解决问题,知识得以应用。 与中考链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鉴别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来除杂的不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溶液除杂的本质,建立微粒观。从离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使问题更加简洁明了。锻炼学生由浅入深的分析题目,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题目,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锻炼学生由浅入深的分析题目,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与中考链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鉴别方法的能力。建立酸、碱、盐知识网络体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鉴别和除杂复习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2)学会常见溶液、固体、气体的中杂质的除去方法。2.过程与方法(1)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除杂的方法。 (2)通过例题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提高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优化思维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讨论鉴别两种溶液的过程中,感悟严谨细致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意识。了解与体验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在完成物质鉴别的过程中,养成重视实验,乐于探究的习惯。(3)在分析不同种类物质除杂的方法时,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快乐和重要,学会尊重,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4.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阶段主要以和酸碱盐溶液的鉴别和除杂为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和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均为酸碱盐溶液中离子鉴别和除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考情分析:展示近四年中考中鉴别除杂题型及分值对比思考通过学考题型和分值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点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第一部分:物质鉴别讲述:鉴别原则:现象明显可区分,操作简便易实现提问:鉴别的依据有哪些?回顾之前实验能力考查中鉴别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两项操作,引出鉴别的两种依据:1.物质的物理性质2.物质的化学性质。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提取有效信息。记住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回忆以前做过的实验提炼鉴别物质的两种依据。对基础知识进行回忆、巩固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例1:如何鉴别CuSO4 、Na2CO3 、 CaCO3固体?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鉴别这三种物质。教师展示实验结果(PPT):通过加入水后的颜色及溶解性不同来鉴别。学生思考,一名学生上台通过加入蒸馏水的方式鉴别。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实验探究:教师:除了利用物理性质鉴别还有很多的物质鉴别是依据化学性质,厨房中的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粉末,溶水后都是无色溶液,怎样鉴别呢?(PPT)实验注意事项提示教师:下面找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鉴别出这四种物质的?引导学生归纳出鉴别方法:酸碱性不同使指示剂变色情况,产生气体、沉淀等现象,及时书写方程式。归纳总结: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可以根据物质的类别来鉴别物质。实例讲解1.不同类别物质的鉴别例2:鉴别HCl、NaOH、NaCl三种溶液2.同类别物质的鉴别借助离子间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鉴别。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探究实验,动手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方程式。 小组的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方案,上黑板书写方程式。学生思考回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考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通过现象真切体验化学性质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物质中离子间反应的特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归纳。熟记:气体:H+ + CO32- —_____ + H2O ; OH- + NH4+ —_____+ H2O 沉淀:OH-+ Mg2+--_____ ;OH- + Al3+ ——_______; OH-+Cu2+—_____ ; OH-+ Fe3+—_______ CO32-+Ca2+—______ CO32-+Ba2+---______ Cl-+Ag+--_______;SO42-+Ba2+-- ______(PPT)展示正确答案例3:如何鉴别HCl和HNO3、NaOH和Ca(OH)2 、Na2SO4和Na2CO3这三组物质。中考链接(2018)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人少量的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A.Na2CO3溶液B.稀硫酸C.NaOH溶液 D. NaCl 溶液第二部分:物质除杂温故提炼:除杂方法:物理方法:通过实例NaCl(泥沙)、 NaCl(KNO3)、KNO3 (NaCl)分析总结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法化学方法:讲述:通过加试剂来把杂质除去的四个原则。根据主体物质和杂质状态的不同分类分析题型:类型1:溶液除杂例1: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NaOH讲述:在溶液中以离子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出杂质离子OH-,通过加酸将其变成水除去,又不引出新杂质,就要加盐酸(HCl)。练习:2016年中考题中的两个除杂选项2.除去NaNO3溶液中的少量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固体,过滤3.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提炼思路类型2:固体除杂例1:除去铜粉中的少量Fe粉讲述:利用金属活动性不同,让杂质反应掉。练习:2016和2017年中考中固体除杂的选项2.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提炼思路类型3:气体除杂判断中考题中除去气体杂质的四个措施是否合理?N2(O2) ——放入红热的木炭 CO2(CO) ——点燃 H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提炼思路中考链接(2018中考)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分析:“过量”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无影响,可分离; 对于同状态的物质有影响,不易分离。总结提升:鉴别和除杂题主要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实质是通过离子间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来判别。 学生书写填空学生订正答案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小组讨论,判断正误,并深入分析可行的除杂方法。思考分析中考题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加深理解。对离子间的反应归纳整理,系统化,条理化,熟练掌握能生成气体、沉淀的离子对,为利用化学性质鉴别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例子让学生分析找出同类物质的不同离子,尝试解决问题,知识得以应用。 与中考链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鉴别方法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来除杂的不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溶液除杂的本质,建立微粒观。从离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使问题更加简洁明了。锻炼学生由浅入深的分析题目,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题目,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锻炼学生由浅入深的分析题目,互相学习、启发的能力。与中考链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鉴别方法的能力。建立酸、碱、盐知识网络体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