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_3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_3 教案,共4页。
海水“晒盐”【教学内容】海水“晒盐”—— 溶解度曲线【教学目标】1.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2.能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通过相关的数据查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作图能力。4.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二、前置诊断,巩固提高【提问】1.我们来回顾一下,盐碱湖中的食盐晶体析出属于哪种结晶法,余下的溶液为食盐的什么状态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2.什么叫溶解度?理解时要把握哪四个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意义是什么?三、溶解度曲线【过渡】我们已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1)溶解度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提问】利用右图溶解度曲线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请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内容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2)点的意义仔细观察上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出Q点、P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R点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哪种状态?(3)线的意义通过观察上面这两幅截图,我们可以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着的趋势。(4)面的意义阴影部分对于A、B两物质有何意思?从温度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此时C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若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A,应用哪种方法呢?教师归纳总结:点的意义;线的意义;面的意义:四、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们在学习酸、碱、盐的有关复分解反应时,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寻找答案。学生观察盐碱湖的照片,体会湖水中晶体析出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小结 :学生理解记忆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同学们之间讨论回答。总结:点(Q):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交点(P):表示交点对应的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看左图投影回答问题结合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学生思考总结:(1)曲线下方的面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面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由此可以得出: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C处于不饱和状态,对于像A这样的物质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用到的是降温结晶。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归纳出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复习,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通过曲线图能查出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让学生学会查阅溶解度曲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海水“晒盐”【教学内容】海水“晒盐”—— 溶解度曲线【教学目标】1.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2.能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通过相关的数据查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作图能力。4.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二、前置诊断,巩固提高【提问】1.我们来回顾一下,盐碱湖中的食盐晶体析出属于哪种结晶法,余下的溶液为食盐的什么状态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2.什么叫溶解度?理解时要把握哪四个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意义是什么?三、溶解度曲线【过渡】我们已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1)溶解度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提问】利用右图溶解度曲线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请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内容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2)点的意义仔细观察上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出Q点、P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R点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哪种状态?(3)线的意义通过观察上面这两幅截图,我们可以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着的趋势。(4)面的意义阴影部分对于A、B两物质有何意思?从温度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此时C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若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A,应用哪种方法呢?教师归纳总结:点的意义;线的意义;面的意义:四、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们在学习酸、碱、盐的有关复分解反应时,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寻找答案。学生观察盐碱湖的照片,体会湖水中晶体析出的现象。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小结 :学生理解记忆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同学们之间讨论回答。总结:点(Q):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交点(P):表示交点对应的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看左图投影回答问题结合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学生思考总结:(1)曲线下方的面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面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由此可以得出: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C处于不饱和状态,对于像A这样的物质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用到的是降温结晶。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归纳出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及时复习,回顾前面学习的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通过曲线图能查出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让学生学会查阅溶解度曲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