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思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碱,记住常见碱的名称、俗称、化学式。
2、通过观察,记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了解生石灰的一些性质。
3、通过探究,知道工业制取熟石灰的方法,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探究小结碱的化学性质
【设计思想】
我们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独立的碱类物质,所以学生对碱的了解其实很少。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听化学版《青花瓷》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实验探索中学会识别碱,并且对碱有基本的认识。引导学生将知识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从生活到化学、再从化学到社会进行迁移,结合一切可能的实验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形成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希望通过长期的训练,形成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课前
导入
课前3分钟,播放化学版的《青花瓷》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聚精会神地听,有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学于乐。
创
设
情
景
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
老师板书课题: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老师指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还有氢氧化钾都是常见的碱,进入新课学习。
老师板书课题:
一、常见的碱
学生兴趣浓厚,观看大屏幕,积极思考,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记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名称、化学式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疑问,引入课题,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
验
探
究
(一)认识碱
引导学生观察三种常见碱的化学式,层层分析递进,逐渐形成碱的概念
1、它们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
2、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______,写出它的符号
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组成中都含有OH-
一步一步的形成了碱的概念
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熟练使用基本化学用语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表象—物质-符号的三重表象思维方法。
(二)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让学生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
学生仔细观察,
回答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
填写教材表格
采用比较法,同时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准确的语言描述能力。
2、指导学生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放在表面皿上,停置一会
解释原因
追问:氢氧化钠应该保存怎样保存?
学生操作仔细观察,回答氢氧化钠已经潮湿
学生经过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回答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集中精力,保持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师生共同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
室温条件下,约5g的氢氧化钠溶解在10ml水中,0.1 g的氢氧化钙溶解在50ml水中
引导学生回忆从物质的溶解性对物质的分类
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即培养了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沟通了师生感情,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学生得出:氢氧化钠易溶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学生亲身体验了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氢氧化钙溶于水几乎没有热量的变化,使理论知识变得丰满起来,感性起来。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
4、老师演示头发丝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变化
教师指出:对皮肤、纸张、毛发都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小心,防止沾到衣服和皮肤上。
学生观察,观察到头发丝卷曲、断开、最后消失
学生饶有兴趣的听,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体会到氢氧化钠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一定小心,防止沾到衣服和皮肤上。
5、老师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
学生自主学习,填写教材表格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碱的俗名比较多,再加上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学生记起来有些困难,但不存在理解困难,所以把时间放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
6、课堂小结练习:
学生认真完成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及时复习,及时回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让学生背诵诗歌《石灰吟》。
我们逐句分析其中蕴含了哪些化学知识?
引入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总结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三者转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分析反应的基本类型
学生认真听这首诗歌
分析诗词中包含哪些化学知识
写出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思维的迁移能力,同时自然的引出以后的探究,本环节的设计承前启后,首尾呼应。
引导学生掌握氢氧化钙的制法,并为下一课时学习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奠定基础。
拓展延伸:常见的气体干燥剂及其装置:对常见的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等作一表格,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思考,做笔记。
这部分内容是新知识,难点,学生比较生疏,及早渗透,分化难点
回忆酸的化学性质导入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回顾导入新知。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和指示剂反应
分组实验,观察并小结现象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回顾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导入二氧化碳与碱反应
指导学生设计如何看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
学生回顾知识并思考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
让学生提出质疑,设计对比试验
演示对比试验
设计对比试验
观察现象
体会实质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
课堂
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这节课的收获谈感受
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课堂
练习
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解决问题
答题
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板书
设计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常见的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1、与指示剂反应
溶于水放热 易潮解
氢氧化钙:白色粉末 微溶于水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教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学生回答,PPT展示,请你判断,新课学习,投影展示,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演示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鲁教版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