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3)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39858/0-17095698279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方法。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三、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五、教具准备
仪器:试管、温度计、试管架;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稀硝酸、氢氧化钡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再认酸和碱,与指示剂作用
情境引入:改良酸性土壤通常会撒上熟石灰,这是为什么呢?
复习酸和碱
复习引入知识方面----承上
情境引入-----启下
演示探究:酸和碱发生反应了吗?
实验:
①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②氢氧化铜中滴入稀硝酸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①
②
③
1、探究判断酸和碱是否反应的方法。
2、让学生思考:没有实验现象的怎么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学生活动探究1: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了吗?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
[请注意]①用滴管滴入溶液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②在向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中滴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时,要边滴边震荡
提问: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时,溶液显什么性?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有变化吗?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实验:
记录实验步骤:
记录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流程:
2、对于没有实验现象的酸和碱的反应,可以利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
探究2:中和反应的实质
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仿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②氢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
播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视频,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
化学方程式:
观察方程式特点,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
中和反应的实质:
从微观层面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看书,得出中和反应在农业、工业、生活的运用。
农业上,用 中和土壤中的酸;
2.硫酸厂用 中和污水中的硫酸;
3.生活中用含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4.在皮肤上涂 以减轻因蚊虫叮咬产生的肿痛;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学生实验,学以致用,教师总结,交流共享,复活李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知识回顾,演示实验,观点调查,教师提问,启发学生,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