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精品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精品教案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精品教案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精品教案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设计,共3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学情预设,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练习二十二)。成长小档案用4个方框呈现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数据收集和整理;图形的运动。这些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有些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为此,在回顾与整理时进行了特别的突出。接着还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活动1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活动2是图形运动的再体验、再感受。最后是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整个复习过程中,“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突出十进制思想。教科书展示图片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和系统化。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突出本质上的统一。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应通过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复习应注重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复习“图形的运动”时,将直观与抽象结合。教科书中还有一些知识虽然没有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回顾时也应受到重视。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复习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习有实际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教学策略:
    1.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例如万以内数的认识选用以下策略: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可以从实物图、计数器、算盘表示数进而抽象到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表示数;再由数联系到数位顺序表、计数器甚至实物图表示数。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梳理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方法,进行高效复习。
    2.在计算复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计算题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及算理,说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错在哪里等,对于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及时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的良好习惯及反思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教师要设置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完成复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综合而有层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回顾、梳理知识、实现自我巩固提高。切不可把所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再重演一遍。
    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3~116“练习二十二”第1、2、12、14、16题。
    【教学目标】
    1.明确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2.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能合理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复习归纳与整理。
    【教学难点】
    算理算法的推理过程的理解与升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完成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学生自由抢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复习,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
    (1)构建知识体系。
    师:请同学们前后4人一小组,合作整理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组织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整理活动。
    学生会整理出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平均分,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符号,用乘法口诀求商,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表内除法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都整理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结合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复习关键知识。
    ①复习平均分。
    课件出示习题。
    师:你能结合题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学情预设】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来分一分。
    【学情预设】预设1:一朵一朵地分,充分展现平均分的过程。
    预设2:分析题意,从中理解,明确这题就是要求12里面有3个几。想乘法口诀,3个4是12,所以每名同学分4朵。
    预设3:直接列除法算式。学生已有相关经验,列式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直接,但列式也要说清列式的理由,借此也可回顾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
    ②复习除法的含义。
    师:根据刚才的例子(上题的课件),你能列出几个除法算式?
    【学情预设】两个:12÷3=4(朵)12÷4=3(名)
    师: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12÷3=4的含义是把12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朵;12÷4=3的含义是把12朵花每4朵分一份,可以分成3份。
    指名学生说明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③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我们还要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回顾我们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快速求商的方法。
    学生自由表达快速求商的方法,不完整的地方,生生互动补充完整。最后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性地表述快速求商的方法。
    课件展示表内乘法,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并对所说的除法算式进行口头整理。
    课件展示口头整理的结果。
    ④复习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师: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刚才对平均分的回顾,也再次明确了平均分和除法的联系。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表内除法问题的基本步骤。
    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补充。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展示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师:在后面的练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对这一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
    【设计意图】回顾基础知识,建构知识框架,结合具体例题,分析表内除法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及时回顾前期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
    2.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1)基础知识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不仅学习了表内除法,还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哪些内容?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写一写。
    学生两人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情预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取舍问题、找规律)。
    师:有余数的除法有哪些知识?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框架。
    (2)以题为例,复习除法竖式。
    师:余数是怎么产生的呢?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在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出现有剩余的状况,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余数。余数是多了不能再分的数,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能更准确地体现我们思考的每一步,方便检验。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是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较,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出现不对的情况要调商。
    师:会列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解答完成后,全班集中交流订正。
    师:在除法计算时,余数和除数有怎样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有什么好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学情预设】试商技巧:想乘法口诀时,想与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而且积要接近被除数但不能超过被除数。最后一定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根据表内除法的复习经验,让学生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去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本环节的设置主要以学生表达为主。让学生充分把握自主权,慢慢做到能以点带面地全面复习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我知道了:有8个碗、14根筷子,问题是“这些碗和筷子可以招待几位客人”。
    师:怎样解答?
    【学情预设】预设1: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7<8,所以可以招待7位客人。
    预设2:碗够8人使用。8人需要8×2=16(根)筷子,16>14,所以不够8人使用。那么接着思考7人,需要7个碗,还需要7×2=14(根)筷子,正好够用。所以可以招待7位客人。
    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你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并与同桌一起检验是否解答正确,互相说一说。
    3.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6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展示,注意有序表达。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进行表内除法的复习时,引导学生汇总知识,对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而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则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表内除法的模式去进行总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忘记细节,特别是对算法算理表达不清楚,在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后,重新追溯知识的所以然。二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很快,可是忘得也快,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不能忘记了知识的理解过程。
    第2课时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3~115“练习二十二”第3、4、5、6、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复习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会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万以内数中间有0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1.估数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气球图片。
    师:你是怎样估的?
    【学情预设】先找一个标准,一堆有100个,有这样的10堆,所以一共有1000个气球。
    【设计意图】通过估数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回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主要知识,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建构“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体系。
    师:你知道这是哪个单元学的知识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师:你能说出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交流万以内数的认识包含的主要知识,教师根据遗忘的部分加以点拨。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全部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学生的交流,通过课件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完善各知识,逐步形成整理的意识,掌握整理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件展示6款液晶电视机。
    教师报价格,学生在纸上记录,然后课件逐个出示价格,学生看自己写得对不对。
    指名说说写数的方法,写数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强调:写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数时,要注意0的个数。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指名学生读出课件上显示的液晶电视机的价格,边读边纠正。
    师:谁能说说读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不管中间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不管末尾有几个0,都不读。
    师:读数和写数有什么共同点?
    【学情预设】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3.复习数的组成。
    (1)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一个五位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各是什么?
    根据教师的问题,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依次写出数位顺序表。
    师:想一想:数位顺序表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利用数的组成介绍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
    课件呈现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
    师:这些数分别是由哪些计数单位组成的?
    学生分别说每个数的组成,课件同步呈现正确解答。
    4.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1)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两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比较数的大小,同桌之间交流比较的方法。
    (2)指名汇报,交流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选择有代表的几组:680010000、49866800、50685008。
    指名学生回答。
    (3)归纳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预设】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数大;最高位相同,依次往下比……
    (4)把6款液晶电视机的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找近似数的方法。
    师:老师选定了一款液晶电视机,这款电视机的价格比6800元多一些,比10000元少得多,你知道老师选的是哪一款吗?
    【学情预设】选的是7060元这一款。
    师:说一说:4986、5008、7060、5068的近似数分别是多少?
    【学情预设】5000,5000,7000(或7100),5000(或5100)。
    指名学生表达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情预设】近似数是接近准确数的数。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不止一个。
    【设计意图】借助商场中液晶电视机价格的情境图,让学生参与到老师读数学生写数、看数再读数、学生在黑板上写数位顺序表、自主选择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猜老师选定电视机的价格等活动中进行知识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聚集成知识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表达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复习数的组成时,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复习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习题
    (1)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组。
    【学情预设】第一组:75-66+23
    第二组:63÷9+455-7×55×9+6
    第三组:81÷(26-17)26+(70-24)
    根据分类板书:
    (2)根据分组的结果说说在什么情况用哪种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3)学生独立计算以上6道题。
    (4)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教师在学生运算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脱式计算的格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习题。
    引导学生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师小结: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找到隐藏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类型的算式,让学生有载体去回顾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最后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加以练习。
    四、练习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脱式计算,注意脱式计算的格式。
    集体展示,生生互评。
    【学情预设】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根据脱式计算的格式进行计算,不仅是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教科书P113“练习二十二”第4题。
    先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模型独立读、写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然后全班交流读、写数的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二”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理解和说明数的组成。
    4.完成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二”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求近似数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五、梳理中内化知识
    师:今天我们对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通过估数的游戏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并放手让学生归纳整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将认数的内容系统化,并把握知识的本质。在复习混合运算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体会,让学生自己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减轻记忆负担,这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第3课时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2第2题,完成教科书P114~115“练习二十二”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判断图形的运动。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1.操作活动1——回顾轴对称图形和平移。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第2题基本图形。
    师: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情预设】学生在新授课时已有剪纸的经验,能判断出是连续的花朵。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不同的活动进行操作。看看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图形特点,组内分享成果,如有同种剪法得到不同的图案,组内探讨,然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出现半朵花。
    预设2:全部成了分开的图形。
    预设3:出现一朵花两根茎。
    尽量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如有遗忘,可让学生展示错误操作的过程,再通过已有经验去一步步寻找。
    师:根据剪出的图案说一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联想到我们这学期所学习到的知识吗?
    【学情预设】学生能够发现每朵花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板书: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师:请沿着自己刚才剪的图案的外围画到练习本上,观察这个图案,你能找到它的基本图形吗?
    【学情预设】回顾“小小设计师”相关知识,找到基本图形,发现这个图案可以通过单个花朵的平移得到。(板书:平移)
    师:请同学说说平移的特点。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
    请多名学生口头表述平移的特点,并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操作活动2——回顾旋转。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第2题基本图形。
    师:这个图形看着好像很简单,谁看懂了?它是怎么操作的呢?
    学生表达剪纸的基本步骤:剪一个正方形——折出对角线——沿对角线剪(剪到接近中心点,但不剪断)——按指示方向折角。
    师:猜一猜剪出的会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手工制作的经验,能够发现是风车。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不予以否定。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不同的活动进行操作。看看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图形特点,组内分享成果,如有同种剪法得到不同的图案,组内探讨,然后集体交流。
    集体展示不同的折纸结果,说说自己折纸的过程。
    【学情预设】预设1:风车。
    预设2:所有的角均折到了中心点。
    观察两种不同图形,折一折并钉在木棍上,再吹一吹。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都能够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每片扇叶的大小都是一样的。但风车形状的图形更容易吹得动,转的速度更快。
    师:图形旋转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旋转)
    【学情预设】绕中心点或轴做圆周运动。方向在变,形状和大小不变。
    3.操作活动3——综合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第2题基本图形。
    课件展示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指示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观察图形特点,组内分享成果。
    【学情预设】画的时候找准中心点的位置。
    教师展示最终正确操作结果。表扬能按要求完成的同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图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说一说,你剪出的图形蕴含了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形分析图形的特点,巩固轴对称图形和旋转的知识。
    4.学生创作。
    师:在刚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在下面小声告诉老师:“老师,我觉得这样画、这样剪更漂亮。”下面,给大家时间自由创作。注意用上我们所学的知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板书:设计图案)
    师:首先请同学说一说准备创作的作品是什么,打算怎么操作。请大家也先想一想,也可以写一写,计划好自己的步骤。
    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好自己的计划安排。
    挑选一名做好计划的学生,向集体展示自己的想法。
    师:请大家像他这样,跟同桌说说自己的计划,然后再实施。开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展示,评价同学的作品并说出设计得很好的地方。
    5.解决问题。
    出示教科书P112第2题问题。
    (1)课件出示三种剪好的图案,学生结合图案再次说一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
    师:结合刚才操作的过程说一说,你剪的图案中是否有轴对称图形,有的话把对称轴画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已有轴对称图形学习的经验,很容易找出对称轴,提醒学生画对称轴用虚线标明。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12第2题中3种学生熟悉的游戏和生活画面。
    师: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怎么看出是旋转现象?为什么是平移呢?
    学生抓住图形运动的核心特点,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达。
    (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深认识。
    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并由组长组织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体会轴对称、旋转和平移现象,并画出对称轴,巩固图形运动的知识。
    二、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
    完成教科书P115“练习二十二”第11题。
    师:这里用到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是什么?记录数据的方法呢?这种记录方法有什么优点?
    【学情预设】调查法。(板书:调查法收集数据)写“正”字,能够快速数出每个类别的数量。(板书: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师:请根据调查的结果完成统计表,并解答下面的两个问题。(板书:统计表)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2)集体交流展示。教师根据学生表述板书“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以课本习题为载体,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相关内容。本环节的例题跟生活的联系密切,而且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有一定的提升。让学生查漏补缺,不因容易而忽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并适时用课件呈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完成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二”第10题。
    师:哪些图形是平移后的图形?哪些不是呢?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平移后的图形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只是位置变了。方向不同的图形肯定不是平移后的图形。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和整理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什么想法与大家交流吗?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和整理)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时的内容很感兴趣,但学生的操作速度参差不齐,所以课堂节奏显得有点拖沓,而且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是能带来很大的惊喜。复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克服重重困难,用所学内容去达到目标,体会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4课时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114~116“练习二十二”第7、15、17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展示所学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清晰、有条理地对推理过程进行表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克和千克
    课件展示天平和秤。
    师:它们称量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情预设】克和千克。
    师:接下来我们来回顾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板书:一、克和千克)
    1.回顾常用的质量单位。
    师:大家还记得在水果店买水果时,称量水果用的是什么单位吗?
    【学情预设】克,千克。由于中国的计量习惯,有些学生会说斤或者汇报说价码上写明的是多少元/500克。
    师:克和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斤和公斤是我国常用的质量单位。为什么有的价码会标500克的价格呢?
    【学情预设】因为500克=1斤。
    师:今天我们主要复习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它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板书:克(g)、千克(kg)]
    2.结合实际体会克和千克。
    师: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怎样区分这两个单位?
    【学情预设】克是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是计量较重物品的质量单位。(板书)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学情预设】5颗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4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两袋500克食盐的质量是1千克。
    学生畅所欲言,其他学生判断是否合理,注意及时纠正。
    课件展示范例:1片口香糖约重3克,2袋500克的白砂糖重1千克。
    3.复习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师: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学情预设】1000克=1千克。(板书:1000克=1千克)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4.复习常见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以测量物品质量的工具有哪些呢?
    【学情预设】电子秤、体重秤、磅秤……
    师:为什么有这么多种秤呢?这些秤各有什么用途?(出示课件)
    【学情预设】因为物品的大小、质量不同,需要的秤也就不同了。电子秤一般称水果、蔬菜等物品。体重秤称体重,比较小巧,单独用来称体重比较方便。磅秤用来称大箱的、大件的很重的物品。
    二、数学广角的回顾
    1.基本推理方法回顾。
    师:推理是近期所学内容。回想一下推理的方法有哪些。
    【学情预设】连线法,表格法。
    师:推理的关键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推理时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推理。
    师:结合具体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分析吧!(板书:二、推理)
    2.逻辑推理。
    课件出示习题。
    师:关键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后,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集体交流,课件展示连线法和表格法。学生表达解题的过程。
    3.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习题。
    师:先找哪个格子的数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找有字母的格子所在的行和列,如果在行和列的其他格子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那么就可以快速找出这个字母所在的格子应该填几。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结合图画一画。
    独立完成,求出A、B分别是多少,并把其他格子补充完整。
    师:在解决推理的问题时要注意有效地利用所给信息。整理好信息后,要找到能得到确定结论的关键信息。如有多种情况则要分开一一讨论,考虑问题要全面。(板书:从能够得出确定答案的信息入手,考虑要全面。)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刚学过不久,学生有一定的印象。结合具体案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同时通过表述,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4“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5题。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谁是第一名呢?
    【学情预设】先找出小虎、小雪、小月每人跳得最远的距离,小虎是135厘米,小雪是122厘米,小月是124厘米,再将他们跳得最远的成绩进行比较。
    3.完成教科书P116“练习二十二”第17题。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实际调查,积累收集数据的经验。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课题: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
    一、克和千克
    克(g)、千克(kg)
    克是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是计量较重物品的质量单位。
    1000克=1千克
    二、推理
    从能够得出确定答案的信息入手,考虑要全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复习内容是近期的内容,学生印象较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作出反应,不用过多引导。但学生在推理、整理信息这一块还是容易忽视细节,需要提升对信息的理解、收集、整理能力。只有明确了目的和要求,才好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去创新,学生的能力也才能得到提升。

    相关教案

    人教版10 总复习优质课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10 总复习优质课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优秀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优秀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优秀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优秀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