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项脊轩志》预习指导(挖空训练+情景默写+文言知识+素材运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442589/0-17096002335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9课《项脊轩志》预习指导(挖空训练+情景默写+文言知识+素材运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442589/0-17096002335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练习
展开一、挖空训练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原来的)南(名作形,南边的)阁子也。室仅方丈(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雨水)下(名状,向下)注;每移案,顾(环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朝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修理),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名动,砌墙)墙周(名动,环绕)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敞亮)。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自然界一切声音)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农历十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这样),庭中通南北为一。迨(等到)诸父(叔父)异爨(生火做饭),内外多置(设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两次)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名动,哺育)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同“尔”,你)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儿童)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看望)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整天)默默在此,大类(像)女郎也?”比(等到……时候)去,以手阖(关)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过了一会),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动,上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旧的事物),如在昨日,令人长号(大哭)不自禁(宾语前置)。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关窗)而居,久之,能以(凭借)足音辨人。轩凡(总共)四遭火,得不焚,殆(大概)有神护者。
余既为(写)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书法)。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再)葺南阁子,其制(建造的格式)稍异于前(状语后置)。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名状,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情景默写
1.项脊轩是一个“老破小昏暗”的房子,文中说“百年老屋”足见其老,“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足见其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住”足见其小,“由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足见其室内昏暗。
2.《项脊轩志》中写因百年老屋渗漏,每次移动案桌,环顾四周竟然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的句子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3.《项脊轩志》中,写作者在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中独自静默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句子是: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4.描写明月之夜,桂树的影子随着夜风吹拂移动的景象的句子是:“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5.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庭阶寂寂”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用“今已亭亭如盖矣”描写了枇杷树生长的情况。
6.《项脊轩志》中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
7.《项脊轩志》中写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的句子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在《项脊轩志》中承上启下,作者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9.《项脊轩志》中表现项脊轩狭小的句子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10.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项脊轩志》中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11.在《项脊轩志》中,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妻子刚嫁入家门时经常来到项脊轩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学习书写的句子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12.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表现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儿寒乎?欲食乎?
1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14.《项脊轩志》中特别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句,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15.在《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16.《项脊轩志》 中作者归有光用“桂影斑驳,风移影动”两句描写三五之夜庭院中的静态美和动态。
三、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
余久卧病无聊(无聊,无所依靠)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抚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垣墙周庭:(垣,砌)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又北向 (北,朝北,指坐北朝南)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
三、文化常识
三五、诸父、先、大母、先妣、先考、束发、归、归宁、太常、宣德
四、素材运用
素材提取:亲情
世间有一种情,从生命开始那一瞬间便存在,一直延续到生命结束。那是浓于水的血脉之亲,是割不断的手足之情,那就是亲情。亲情无私,不图任何回报;亲情无形,悄然滋润心田;亲情深厚,胜过高山大海;亲情永恒,宛如日月星辰。亲情是一部书,比任何经典巨著都有震撼力,只有读懂这部无字书,才能真正把握人生。
运用示范:
(一)
这是怎样一种含蓄而真挚的亲情啊!慈母“儿寒乎?欲食乎”的深深关爱,乳母“而母立于兹”的轻轻细述,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从《项脊轩志》中,我读出了对至爱亲情的无限眷恋,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穷遗恨。我脑中浮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同样的细细描摹,同样的催人泪下,同样的娓娓道来,同样的感人至深。亲情的感染力真可谓强矣!可是,从古至今,为人子女的,在享受这份亲情时,往往却不甚珍惜,只有在它悄然远离时,才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
人间自有真情在,人生至美是真情。唯愿我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真情,哪怕只有一点一滴、一分一毫,那也值得仔细品味,妥善珍藏。
(二)
在记忆中驻足,在迷茫中回首。我发现亲情以相同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不变的眷恋。
亲情是什么?是“孟母三迁”中那赶路的脚步,是“游子身上衣”中那密密麻麻针脚般的贴心的呵护,是送子远行的赵太后那双目里的不安与期待,是《项脊轩志》中那“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与问候。
亲情是阳光,洒在你心中每一方可企及的角落,亲情如春雨,在不经意的细微处默默抚平每一处曾经的伤痛!
让亲情绽放,在每一个孤独寂寞的夜里。
素材提取:怀旧情结
怀旧意味着爱,意味着珍惜。归有光对项脊轩的怀念,对阁子周边环境的怀念,对居处环境每一个细节的惦念,无不体现着爱。这种怀旧和贫富、尊卑无关,和成败、荣辱无关,它是情感的依托。
运用示范:
生命如一湍激流,不是每时每刻都波澜壮阔,不是每时每刻都汹涌澎湃,它也曾舒缓地流淌,那些回忆幻化成的青荇,其摇摆的舞姿就是一路最美的风景。
三五之夜,桂影斑驳,小鸟时来啄食,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妻子学书,那些琐碎的往事顺着风向吹来,你能嗅出曾经熟悉的味道。生命可以没有跌宕的壮阔,却不能没有曾经熟悉的风景。
素材提取:心灵寄托
虽然人去楼空,但院里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却给归有光久涸的心田送来了春风细雨。这棵树是妻子去世那年归有光亲手栽植的,它变成了归有光精神家园里最靓丽的风景,是其心灵的寄托。
运用示范: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昔日“自束发读书轩中”与之后“不常居”的变化,拨动了归有光的心弦。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的过往岁月的吉光片羽,都于枇杷树下静定并凝结,成为一块无法复制的琥珀。
生活中负累重重,给心灵找一个寄托,并非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地养精蓄锐。假如你懂得生活,同时也了解自己,那么你一定会在生活中找到使你安心、使你忘忧、使你沉醉的心灵寄托。
练有所得
请以“感动”为主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要求结合《项脊轩志》的内容。
示范语段:
且看《项脊轩志》,其感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很好的享受日常琐事并将其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归有光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写的笔墨清淡而又情意绵长。他并不是简单的记叙这四件悲事,而是糅合了他对生活最本质的理解,如同用自己最无暇的处子之身抚摸那哽在命运咽喉的呜咽与痛楚,这或许就是对生活琐事最原始的享受吧!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3* 鸿门宴一课一练</a>,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2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2 *石钟山记课后作业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原文翻译,文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11.1 过秦论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11.1 过秦论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挖空训练,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一词多义,理解性默写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