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同步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精品同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 精品同步教案,共10页。
第1课时 密 铺第2课时 奥运中的数学第3课时 优 化课题密 铺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密铺的活动,复习学过的图形知识,初步了解一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的道理。2.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积累相关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密铺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自我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单独密铺。教学难点发现可密铺图形的特点,初步感知密铺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图)教师:怎样才能得分呢?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把每行填满。教师:说的非常对,俄罗斯方块就是将图形紧密且无缝隙地排列在一起。在装修时在装修时经常要在地面或墙面上铺砖,下面是瓷砖常见的铺法。观察这几种铺法,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P76情境图。课堂预设:每个铺法中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一样;每个图形都紧密且无缝隙地排列在一起。教师: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这节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密铺。(板书:密 铺)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认识密铺。教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密铺的图案?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密铺。 2.设计方案。课件出示教材P76“活动任务”。教师:要想解决“三角形、四边形能不能密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主要的步骤?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指定活动方案。(2)采取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2)你想如何做?如果是小组合作,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类别的三角形和四边形。(3)把主要步骤、分工写下来。 3.动手实验。用准备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拼一拼、摆一摆。全班交流教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或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及结果?课件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密铺的图片。师生总结: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 4.交流反思。(1)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1题图片。教师: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密铺呢?请按照教材上的方式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我将相同图形的角按序号标好,密铺后发现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并且善于思考。(2)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2题。教师:通过这个活动,你还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还想进一步研究“所有平面图形都能密铺吗?”教师: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根据刚才的经验,验证一下这个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3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4题。教师:看一看下面的密铺图案,想-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自我评价。课件出示评价表。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评价自己的表现。课堂小结:(1)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2)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板书)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密铺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密铺现象。由玩过的游戏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做好充分的讨论与设计。感受密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板书设计密 铺(1)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2)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教后反思密铺是实践活动的内容,本课有活动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和自我评价五个环节。通过学生经历从认识密铺到设计密铺的过程,不仅渗透了一些平面图形密铺的原理,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如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课题奥运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教科书提供的“奥运”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和体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P79情境图。教师:同学们,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奥运会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运中的数学。(板书:奥运中的数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田径。(1)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情境图。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内容。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第1题。教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课堂预设:第一名是刘翔,他的成绩是12.91秒;第二名是特拉梅尔,他的成绩是13.18秒;第三名是加西亚,他的成绩是13.20秒。用第二名的成绩减去第一名的成绩就是冠军和亚军的成绩相差的秒数;用第三名的成绩减去第二名的成绩就是亚军和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相差的秒数。教师: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冠军和亚军的成绩相差:13.18-12.91=0.27(秒);亚军和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相差:13.20-13.18=0.02(秒)。(2)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第2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第一幅图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相差很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幅图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的距离较小。结合第1题得出的数据,0.27>0.02,可知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较大,第二名和第三名差距较小,因袭第二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 2.射击。(1)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情境图和第1题。教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课堂预设:前7枪郭文珺比格贝维拉低0.2环。郭文珺第8枪射击的环数是9.8环,第9枪射击的环数是10.4环,第10枪射击的环数是10.8环;格贝维拉第8枪射击的环数是10.4环,第9枪射击的环数是10.1环,求格贝维拉至少第10枪打多少环才能获得冠军。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打过7枪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2环,第8枪落后10.4-9.8=0.6环,第9枪赢了10.4-10.1=0.3环,这样打过9枪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2+0.6-0.3=0.5环。第10枪郭文珺打出了10.8环,这时郭文珺比格贝维拉多10.8-0.5=10.3环,格贝维拉第10枪至少打10.3环才可与郭文珺环数相同,此时她们并列第一。因为射击比赛当出现并列第一时,需要采取加赛的形式确定冠军的归属,所以格贝维拉至少需要打10.4环才能获得冠军。方法二:郭文珺第8,9枪总成绩:9.8+10.4=20.2(环)格贝维拉第8,9枪总成绩:10.4+10.1=20.5(环)郭文珺第8,9枪落后格贝维拉:20.5-20.2=0.3(环)打过9枪后,郭文珺共落后格贝维拉:0.2+0.3=0.5(环)如果格贝维拉第10枪的成绩打出比10.8环少0.5环,即10.8-0.5=10.3(环),此时两人环数相同,仍需进行加赛,所以格贝维拉至少需要打10.4环才能获得冠军。(2)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第2题。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郭文珺打完第10枪后,两人相差10.3环,10.3环与8.8环的差就是两人总成绩相差的环数。方法二:第9枪打完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5环,郭文珺第10枪领先格贝维拉10.8-8.8=2(环),2环与0.5环的差就是两人总成绩相差的环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方法一:10.3-8.8=1.5(环)方法二:10.8-8.8=2(环) 2-0.5=1.5(环)(3)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第3题。教师提示: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及观察角度来判断。从位置④到位置①,观察者越往左,看到射击者的前身的面积会怎么变化。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右边四幅图,分别是在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看到的。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0“跳水”第1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2.课件出示教科书P80“跳水”第2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奥运中的数学,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书P79“田径”第3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计算时可以先回顾相关知识。提醒学生出现平局后如何处理。涉及到观察物体的知识。板书设计奥运中的数学1.田径——小数加减法2.射击——观察物体方法一:10.3-8.8=1.5(环)方法二:10.8-8.8=2(环) 2-0.5=1.5(环)3.跳水——小数比较大小教后反思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节课创设了“奥运中的数学”情境,不仅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小数运算、观察物体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激发了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知识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不是简单地呈现一些奥运信息,还提出了“奥运会中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及在全班交流,这样的设计既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兴趣,也可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成资源。课题优 化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间题中的应用。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奥运中的数学,大家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全班交流。教师:大家对于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优化。(板书:优 化)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沏茶。(1)课件出示教材P81情境图和第1题。教师:大家喝过茶吗?沏茶需要做的事情有这6项步骤,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一项一项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先洗茶杯,需要2分,再找茶叶,需要1分,然后洗水壶,需要1分,然后接水,需要1分,然后烧水,需要8分,最后沏茶,需要1分,一共需要2+1+1+1+8+1=14(分)。教师:这样安排没有节省时间吧是不是有些事情能同时做就省时间了呢?(2)课件出示教材P81第2题。教师:沏茶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先洗水壶,需要1分,再接水,需要1分,然后烧水,需要8分,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找茶叶(1分),最后沏茶,需要1分,一共需要1+1+8+1=11(分)。(3)绘制流程图。教师: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我们习惯画上箭头。这叫流程图(板书:流程图)。请小组合作把沏茶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上台板书,集体订正。教师:从沏茶问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师生共同总计。课堂小结:做事情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并将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完成,这样能节省时间。(板书) 2.烙饼。(1)课件出示教材P82情境图和第1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1张1张地烙,烙1张正、反面各需要3分,共需要6分,烙3张饼共需要6×3=18(分)。方法二:先烙2张,再烙1张,这样就需要6+6=12(分)。教师:我们可以发现一张一张地烙太浪费时间了,方法二比方法一用时短一点,你能想出用时更短的方法吗?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2)课件出示教材P82第2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明确:先烙前两张饼的一面,3分后一张饼翻面继续烙,另一张饼被第三张饼换下,3分后一张饼熟了,再把锅中的另一张饼翻面继续烙,之前被换下的饼,放入锅中继续烙另一面,3分后两张饼都熟了。一共需要3+3+3=9(分)教师:对比这个方法与前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每次锅里都烙2张饼。课堂小结:如果烙饼张数是双数,那么可以2张2张地烙;如果烙饼张数是单数,那么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最优化的方案烙,就可以达到整体优化。(板书)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3第3题。(1)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课堂预设:烙4张饼,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烙5张饼,把饼分成2张和3张,烙2张饼用6分,烙3张饼用9分,需要15分。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优化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更多设计表达方案的具体方法。体会到“每次锅里都烙2张饼”是方案的关键。渗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板书设计优 化1.沏茶流程图做事情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并将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完成,这样能节省时间。2.烙饼如果烙饼张数是双数,那么可以2张2张地烙;如果烙饼张数是单数,那么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最优化的方案烙,就可以达到整体优化。教后反思通过沏茶和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使学生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1课时 密 铺第2课时 奥运中的数学第3课时 优 化课题密 铺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密铺的活动,复习学过的图形知识,初步了解一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的道理。2.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积累相关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密铺活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自我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单独密铺。教学难点发现可密铺图形的特点,初步感知密铺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图)教师:怎样才能得分呢?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把每行填满。教师:说的非常对,俄罗斯方块就是将图形紧密且无缝隙地排列在一起。在装修时在装修时经常要在地面或墙面上铺砖,下面是瓷砖常见的铺法。观察这几种铺法,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P76情境图。课堂预设:每个铺法中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一样;每个图形都紧密且无缝隙地排列在一起。教师: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这节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密铺。(板书:密 铺)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认识密铺。教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密铺的图案?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密铺。 2.设计方案。课件出示教材P76“活动任务”。教师:要想解决“三角形、四边形能不能密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主要的步骤?教师课件出示一些提示,引导学生指定活动方案。(2)采取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2)你想如何做?如果是小组合作,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类别的三角形和四边形。(3)把主要步骤、分工写下来。 3.动手实验。用准备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拼一拼、摆一摆。全班交流教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你或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及结果?课件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密铺的图片。师生总结: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 4.交流反思。(1)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1题图片。教师: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密铺呢?请按照教材上的方式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我将相同图形的角按序号标好,密铺后发现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并且善于思考。(2)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2题。教师:通过这个活动,你还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还想进一步研究“所有平面图形都能密铺吗?”教师: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根据刚才的经验,验证一下这个问题吧!(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3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课件出示教材P77“交流反思”第4题。教师:看一看下面的密铺图案,想-想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自我评价。课件出示评价表。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评价自己的表现。课堂小结:(1)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2)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板书)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密铺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四、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密铺现象。由玩过的游戏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做好充分的讨论与设计。感受密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板书设计密 铺(1)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2)三角形和四边形都可以密铺。正五边形不能密铺,正六边形能密铺。(3)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系,当拼接处角的度数之和是360°时,该图形就可以密铺。教后反思密铺是实践活动的内容,本课有活动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和自我评价五个环节。通过学生经历从认识密铺到设计密铺的过程,不仅渗透了一些平面图形密铺的原理,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如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课题奥运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教科书提供的“奥运”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和体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导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P79情境图。教师:同学们,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奥运会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运中的数学。(板书:奥运中的数学)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田径。(1)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情境图。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内容。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第1题。教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课堂预设:第一名是刘翔,他的成绩是12.91秒;第二名是特拉梅尔,他的成绩是13.18秒;第三名是加西亚,他的成绩是13.20秒。用第二名的成绩减去第一名的成绩就是冠军和亚军的成绩相差的秒数;用第三名的成绩减去第二名的成绩就是亚军和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相差的秒数。教师: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课堂预设:冠军和亚军的成绩相差:13.18-12.91=0.27(秒);亚军和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相差:13.20-13.18=0.02(秒)。(2)课件出示教材P79“田径”第2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第一幅图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相差很近,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幅图中,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的距离较小。结合第1题得出的数据,0.27>0.02,可知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较大,第二名和第三名差距较小,因袭第二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 2.射击。(1)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情境图和第1题。教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课堂预设:前7枪郭文珺比格贝维拉低0.2环。郭文珺第8枪射击的环数是9.8环,第9枪射击的环数是10.4环,第10枪射击的环数是10.8环;格贝维拉第8枪射击的环数是10.4环,第9枪射击的环数是10.1环,求格贝维拉至少第10枪打多少环才能获得冠军。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打过7枪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2环,第8枪落后10.4-9.8=0.6环,第9枪赢了10.4-10.1=0.3环,这样打过9枪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2+0.6-0.3=0.5环。第10枪郭文珺打出了10.8环,这时郭文珺比格贝维拉多10.8-0.5=10.3环,格贝维拉第10枪至少打10.3环才可与郭文珺环数相同,此时她们并列第一。因为射击比赛当出现并列第一时,需要采取加赛的形式确定冠军的归属,所以格贝维拉至少需要打10.4环才能获得冠军。方法二:郭文珺第8,9枪总成绩:9.8+10.4=20.2(环)格贝维拉第8,9枪总成绩:10.4+10.1=20.5(环)郭文珺第8,9枪落后格贝维拉:20.5-20.2=0.3(环)打过9枪后,郭文珺共落后格贝维拉:0.2+0.3=0.5(环)如果格贝维拉第10枪的成绩打出比10.8环少0.5环,即10.8-0.5=10.3(环),此时两人环数相同,仍需进行加赛,所以格贝维拉至少需要打10.4环才能获得冠军。(2)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第2题。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计算?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郭文珺打完第10枪后,两人相差10.3环,10.3环与8.8环的差就是两人总成绩相差的环数。方法二:第9枪打完后,郭文珺落后格贝维拉0.5环,郭文珺第10枪领先格贝维拉10.8-8.8=2(环),2环与0.5环的差就是两人总成绩相差的环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方法一:10.3-8.8=1.5(环)方法二:10.8-8.8=2(环) 2-0.5=1.5(环)(3)课件出示教材P80“射击”第3题。教师提示: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及观察角度来判断。从位置④到位置①,观察者越往左,看到射击者的前身的面积会怎么变化。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右边四幅图,分别是在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看到的。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0“跳水”第1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2.课件出示教科书P80“跳水”第2题。(1)指名学生朗读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奥运中的数学,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五、布置作业课本书P79“田径”第3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计算时可以先回顾相关知识。提醒学生出现平局后如何处理。涉及到观察物体的知识。板书设计奥运中的数学1.田径——小数加减法2.射击——观察物体方法一:10.3-8.8=1.5(环)方法二:10.8-8.8=2(环) 2-0.5=1.5(环)3.跳水——小数比较大小教后反思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节课创设了“奥运中的数学”情境,不仅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小数运算、观察物体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激发了学生理解体育运动知识和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不是简单地呈现一些奥运信息,还提出了“奥运会中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及在全班交流,这样的设计既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兴趣,也可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成资源。课题优 化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间题中的应用。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奥运中的数学,大家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全班交流。教师:大家对于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优化。(板书:优 化)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沏茶。(1)课件出示教材P81情境图和第1题。教师:大家喝过茶吗?沏茶需要做的事情有这6项步骤,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一项一项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先洗茶杯,需要2分,再找茶叶,需要1分,然后洗水壶,需要1分,然后接水,需要1分,然后烧水,需要8分,最后沏茶,需要1分,一共需要2+1+1+1+8+1=14(分)。教师:这样安排没有节省时间吧是不是有些事情能同时做就省时间了呢?(2)课件出示教材P81第2题。教师:沏茶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先洗水壶,需要1分,再接水,需要1分,然后烧水,需要8分,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找茶叶(1分),最后沏茶,需要1分,一共需要1+1+8+1=11(分)。(3)绘制流程图。教师: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我们习惯画上箭头。这叫流程图(板书:流程图)。请小组合作把沏茶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上台板书,集体订正。教师:从沏茶问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师生共同总计。课堂小结:做事情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并将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完成,这样能节省时间。(板书) 2.烙饼。(1)课件出示教材P82情境图和第1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方法一:1张1张地烙,烙1张正、反面各需要3分,共需要6分,烙3张饼共需要6×3=18(分)。方法二:先烙2张,再烙1张,这样就需要6+6=12(分)。教师:我们可以发现一张一张地烙太浪费时间了,方法二比方法一用时短一点,你能想出用时更短的方法吗?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2)课件出示教材P82第2题。学生分组和探究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明确:先烙前两张饼的一面,3分后一张饼翻面继续烙,另一张饼被第三张饼换下,3分后一张饼熟了,再把锅中的另一张饼翻面继续烙,之前被换下的饼,放入锅中继续烙另一面,3分后两张饼都熟了。一共需要3+3+3=9(分)教师:对比这个方法与前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每次锅里都烙2张饼。课堂小结:如果烙饼张数是双数,那么可以2张2张地烙;如果烙饼张数是单数,那么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最优化的方案烙,就可以达到整体优化。(板书)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83第3题。(1)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教师作讲评。课堂预设:烙4张饼,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烙5张饼,把饼分成2张和3张,烙2张饼用6分,烙3张饼用9分,需要15分。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究了优化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更多设计表达方案的具体方法。体会到“每次锅里都烙2张饼”是方案的关键。渗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板书设计优 化1.沏茶流程图做事情要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并将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完成,这样能节省时间。2.烙饼如果烙饼张数是双数,那么可以2张2张地烙;如果烙饼张数是单数,那么先2张2张地烙,最后3张按最优化的方案烙,就可以达到整体优化。教后反思通过沏茶和烙饼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使学生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