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练习
展开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P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自 交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比例: 9 : 3 : 3 : 1
不论正交、反交,F1(子一代)都表现黄色圆粒。
②F1自交,F2(子二代)性状间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黄圆(双显):黄皱(一显一隐):绿圆(一隐一显):绿皱(双隐)=9:3:3:1.其中亲本类型(黄圆、绿圆)占10/16,重组类型(黄皱、绿圆)占6/16。
③F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受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粒形:R和r;粒色:Y和y),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
(2)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分别产生YR和yr各一种配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
(3)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结果: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即YR、Yr、yR、yr,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4)受精时,F1的各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随机。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产生9种遗传因子组合。F1自交,F2遗传因子组成形式(基因型)有9种:纯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占8/16,双杂合子占4/16,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双显性占9/16,单显性占6/16。双隐性占1/16,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若亲本为YYrr x yyRR,则亲本型占6/16,重组型占10/16)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 F1YyRr与隐形纯合子yyrr杂交。
(2)预测结果:测交后代有4种性状,比例为1:1:1:1。
(3)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
4.自由组合定律
(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则其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有( )
A.6 种B.2 种C.8 种D.4 种
3.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①或③或④
4.水稻种子成熟后有落粒和不落粒,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D-d、E-e控制,落粒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ddeeB.F2 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
C.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F2 中落粒植株的基因类型比不落粒植株的少
5.根据下图,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和B.和C.和D.和
6.“方梗子、绿叶子、开的蝴蝶花、结的荚果子”,孟德尔研究豌豆长达 8 年时间,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2:3:1,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7.在自然环境中,玉米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靠风力传播花粉。科学家发现,有些甜粒玉米穗上会结有少量非甜粒玉米的籽粒,而邻近种植的非甜粒玉米穗上却不会出现甜粒玉米的籽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推断玉米甜粒和非甜粒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简单描述判断依据________。
(3)设计一个遗传学实验方案,验证你对玉米“甜"”与“非甜”这一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判断________。
(4)目前我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培育甜度更高的“超甜玉米”,请搜集文献资料,了解我国“超甜玉米”育种的研究进展________。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受粉,研究发现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50%死亡,则该植株子代中双显性个体的概率约为( )
A.17/28B.14/28C.14/32D.32/49
2.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某二倍体农作物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花的位置和花的颜色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顶生紫花与腋生蓝花进行了杂交实验,F1植株全部表现为腋生紫花,让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腋生紫花:腋生蓝花:顶生紫花:顶生蓝花=39:9:1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该农作物花的颜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B.在F2中顶生紫花植株中基因型有7种,其中杂合子有4种
C.F1植株自交所得F2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8
D.让F2中的紫花植株随机受粉,则后代中蓝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6/169
3.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若油菜株高这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用等位基因A/a、B/b、C/c、D/d……表示),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B.控制油菜株高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实验③的F2高秆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D.实验①的F2高秆中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4.某植物茎的高矮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C/c、R/r)控制。基因型为A_C_R_的植株为高茎,其他均为矮茎。现有一株高茎植株,若该植株自交,其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9:7;若与aaCCrr杂交,后代中高茎占1/4,则该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
5.某豌豆品种的粒色(黄/绿)和粒形(圆/皱)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黄色圆粒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6∶2∶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B.控制粒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C.黄色圆粒植株产生4个比例相等的配子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6
6(多选题).玉米的甜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能单独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甜×非甜→非甜
B.甜×非甜→100 甜+98 非甜
C.甜×甜→甜
D.非甜×非甜→312 非甜+106 甜
7(多选题).南瓜果形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为圆形(A_B_)、扁盘形(A_bb、 aB_)、长形(aabb)。让两纯合扁盘形南瓜作亲本杂交,F1果形均表现为圆形,让 F1自交产生 F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B.F1测交,后代中结扁盘形果实南瓜植株的比例为 1/2
C.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扁盘形果实的基因型组合有 4 种
D.F2中结扁盘形果实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结长形果实个体的比例为 1/3
8.研究人员从家蚕中发现两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l1和l2,且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现用正常雌蛾Z(++)W与平衡致死系雄蛾(如下图,图示两对等位基因间一般不发生互换)杂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l1与l2属于非等位基因,来源于不同等位基因的突变
B.平衡致死系可利用Z(+l1)W与Z(++)Z(+l2)杂交获得
C.杂交形成的受精卵中,理论上仅有一半可以发育,且幼蚕均为雄性
D.若杂交后代中出现少数雌性家蚕,则父本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发生了互换
9(多选题).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红花(A_Bb)、白花(A_BB、aa_ _)三种。某研究小组成员让红花植株(AaBb)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虑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3紫花:6红花:7白花,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紫花:2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C.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子代中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10.某植株的茸毛有浓茸毛、多茸毛和少茸毛三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浓茸毛的形成,基因B控制多茸毛的形成,但基因A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当基因A、B都不存在时表现为少茸毛。选择纯合的浓茸毛植株和多茸毛植株杂交,F1全为浓茸毛植株,F1植株测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和染色体位置关系的角度分析,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少茸毛=2:1:1,则亲本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______。
(3)假设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1:1.
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______,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②若要验证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可选择F2中的_______植株进行自交。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P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自 交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比例: 9 : 3 : 3 : 1
不论正交、反交,F1(子一代)都表现黄色圆粒。
②F1自交,F2(子二代)性状间自由组合,有4种表现型:黄圆(双显):黄皱(一显一隐):绿圆(一隐一显):绿皱(双隐)=9:3:3:1.其中亲本类型(黄圆、绿圆)占10/16,重组类型(黄皱、绿圆)占6/16。
③F2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受两对遗传因子控制(粒形:R和r;粒色:Y和y),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
(2)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分别产生YR和yr各一种配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
(3)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结果: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即YR、Yr、yR、yr,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4)受精时,F1的各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随机。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产生9种遗传因子组合。F1自交,F2遗传因子组成形式(基因型)有9种:纯合子占4/16,单杂合子占8/16,双杂合子占4/16,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双显性占9/16,单显性占6/16。双隐性占1/16,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若亲本为YYrr x yyRR,则亲本型占6/16,重组型占10/16)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 F1YyRr与隐形纯合子yyrr杂交。
(2)预测结果:测交后代有4种性状,比例为1:1:1:1。
(3)实验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
4.自由组合定律
(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则其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B
【详解】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中只有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其数量比为1∶1,可以分对分析,即绿色和黄色杂交后代均表现黄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为YY×yy;圆粒和皱粒杂交后代的表型为圆粒和皱粒的比例为1∶1,则亲本的相关基因型为Rr×rr,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即B正确。
故选B。
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有( )
A.6 种B.2 种C.8 种D.4 种
【答案】D
【详解】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用每对基因分别烤梨,故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1×2×1×2=4种,即D符合题意。
故选D。
3.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①或③或④
【答案】B
【详解】①假设控制羽裂叶和全缘叶的相关基因是 A 、 a ,植株甲(全缘叶)自花传粉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说明植株甲是杂合子,①符合题意;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不能判定植株甲是杂合子, AA× AA、 AA× Aa的后代均为全缘叶,②不符合题意;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是1:1,不能判定全缘叶和羽裂叶的显隐性,若羽裂叶为显性性状( Aa ),则植株甲是纯合子( aa ),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是3:1,说明全缘叶是显性性状,植株甲和另一全缘叶植株都是杂合子,即 Aa×Aa →1AA:2Aa:laa ,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①或④。
故选B。
4.水稻种子成熟后有落粒和不落粒,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D-d、E-e控制,落粒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ddeeB.F2 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
C.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F2 中落粒植株的基因类型比不落粒植株的少
【答案】B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D、E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则F1基因型为DdEe,故亲本的基因型为DDEE×ddee,A正确;
B、F1基因型为DdEe,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DDee、ddEE和ddee)的比例为3/16,B错误;
C、F2代中不落粒的基因型为D_ee、ddE_、ddee,则杂合不落粒水稻的基因型为Ddee或ddEe时,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没有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
D、F2代中不落粒的基因型为D_ee、ddE_、ddee等有5种,而落粒植株的基因型有DDEE、DDEe、DdEE和DdEe等4种,F2 中落粒植株的基因类型比不落粒植株的少,D正确。
故选B。
5.根据下图,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和B.和C.和D.和
【答案】A
【详解】A、A/a、D/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题意相符,A正确;
B、该细胞内的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符合题意,B错误;
C、该细胞内的C/c、A/a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符合题意,C错误;
D、该细胞内的C/c、D/d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A。
6.“方梗子、绿叶子、开的蝴蝶花、结的荚果子”,孟德尔研究豌豆长达 8 年时间,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图丙个体自交,若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2:3:1,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答案】D
【详解】A、甲、乙图个体基因型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只能揭示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
B、丁个体DdYyrr自交,有两对基因连锁,由于rr是隐性纯合,配子只产生ydr、Ydr,自交子代出现三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比例为3:1,B错误;
C、丙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12:3:1,是9:3:3:1的变式,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研究分离定律时,只要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即可,故可选甲、乙、丙、丁为材料,D正确。
故选D。
7.在自然环境中,玉米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靠风力传播花粉。科学家发现,有些甜粒玉米穗上会结有少量非甜粒玉米的籽粒,而邻近种植的非甜粒玉米穗上却不会出现甜粒玉米的籽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根据上述现象推断玉米甜粒和非甜粒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简单描述判断依据________。
(3)设计一个遗传学实验方案,验证你对玉米“甜"”与“非甜”这一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判断________。
(4)目前我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培育甜度更高的“超甜玉米”,请搜集文献资料,了解我国“超甜玉米”育种的研究进展________。
【答案】(1) 是 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非甜玉米为显性;依据是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甜玉米果穗上结甜粒和非甜粒
(3)让多个非甜玉米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甜味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均为非甜,则非甜为纯合子 ,进一步看杂交结果,若杂交后代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 ;若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则甜味为显性,非甜为隐性。
(4)在遗传学上已经定位了与甜玉米有关的主要胚乳突变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而且在生理生化方面基本弄清了它们在胚乳碳水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主要作用
【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玉米的甜粒和非甜粒性状属于相对性状。
(2) 在自然环境中,玉米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说明非甜粒为AA,自由交配后果穗上存在AA和Aa两种基因型;甜玉米果穗上结甜粒和非甜粒,说明甜玉米的基因型为aa,自由交配后果穗上存在Aa和aa两种基因型,因此显性性状是非甜粒。
(3)判断显隐性可利用性状分离或纯合子杂交。让多个非甜玉米自交,若后代能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甜味为隐性;若自交后代均为非甜,则非甜为纯合子 (AA或aa),进一步看杂交结果,若杂交后代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不表现出来的为隐性 ,若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甜味为显性,非甜为隐性。
(4)在遗传学上已经定位了与甜玉米有关的主要胚乳突变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而且在生理生化方面基本弄清了它们在胚乳碳水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主要作用。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受粉,研究发现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50%死亡,则该植株子代中双显性个体的概率约为( )
A.17/28B.14/28C.14/32D.32/49
【答案】B
【详解】AaBb植株自花受粉,但AB的花粉中有50%的致死率,则雌配子AB:Ab:aB:ab=1:1:1:1,雄配子AB:Ab:aB:ab=1:2:2:2,所以后代双显性表现型个体的概率=1/4+1/7一1/4×1/7+1/4×2/7×2=14/28,B正确。
故选B。
2.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某二倍体农作物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花的位置和花的颜色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顶生紫花与腋生蓝花进行了杂交实验,F1植株全部表现为腋生紫花,让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腋生紫花:腋生蓝花:顶生紫花:顶生蓝花=39:9:1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该农作物花的颜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B.在F2中顶生紫花植株中基因型有7种,其中杂合子有4种
C.F1植株自交所得F2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8
D.让F2中的紫花植株随机受粉,则后代中蓝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6/169
【答案】A
【详解】A、现只研究花色,亲本紫花和蓝花杂交,F1全部是紫花,F1自交,F2中紫花:蓝花=13:3,13:3可看作是9:3:3:1的变式,则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现只研究花的位置,亲本顶生和腋生杂交,F1全部是腋生,F1自交,F2中腋生:顶生=3:1,则腋生是显性性状、顶生是隐性性状。假设该性状由D/d基因控制,花色是由A/a、B/b基因控制,则F2中顶生紫花的基因型有ddA_B_、ddA_bb(或ddaaB_)、 ddaabb,其基因型共有7种,杂合子有4种,B正确;
C、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F1植株自交所得F2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1/2×1/2=1/8,C正确;
D、F2中的紫花植株随机受粉,则亲本有1/13AABB,2/13AABb、2/13AaBB、4/13AaBb、1/13AAbb(或1/13aaBB)、2/13Aabb(或2/13aaBb)、1/13aabb,随机受粉用配子法,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有4/13AB,4/13Ab,2/13aB,3/13ab(或4/13AB,4/13aB、2/13Ab,3/13ab),蓝花比例是(2/13)×(2/13)+(3/13)×(2/13)×2=16/169,D正确。
故选A。
3.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若油菜株高这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用等位基因A/a、B/b、C/c、D/d……表示),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B.控制油菜株高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实验③的F2高秆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D.实验①的F2高秆中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答案】D
【详解】A、杂交组合①和②中,F2的性状分离比均为高秆:半矮秆≈15:1,③进行测交的结果为高秆:半矮秆≈3:1,说明高秆为显性性状,半矮秆为隐性性状,且该性状受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半矮杆在F2中占1/16,推知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A 正确;
B、杂交组合①和②中,F2的性状分离比均为高秆:半矮秆≈15:1,说明高秆为显性性状,半矮秆为隐性性状,且该性状受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正确;
C、Z的基因型为 AABB,S的基因型为 aabb,杂交组合①②③中F1的基因型均为 AaBb,③进行测交的结果为高秆:半矮秆≈3:1,杂交组合③中 F2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 AaBb、 aaBb、Aabb,比例相等,C正确;
D、实验①的F1基因型为 AaBb ,该植株自交产生高杆:半矮秆≈15:1,高杆中基因型有8种,无性状分离的即不能产生aabb的个体,包括2AABb、1AABB、1AAbb、1aaBB、2AaBB,能性状分离的包括4AaBb 、2Aabb、2 aaBb,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7/15,D错误。
故选D。
4.某植物茎的高矮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C/c、R/r)控制。基因型为A_C_R_的植株为高茎,其他均为矮茎。现有一株高茎植株,若该植株自交,其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9:7;若与aaCCrr杂交,后代中高茎占1/4,则该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CcRrB.AaCCRrC.AaCcRrD.AaCcRR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该高茎植株自交,其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9:7,高茎占9/16=1×3/4×3/4,该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r、AaCCRr或AaCcRR,若与aaCCrr杂交,后代中高茎占1/4=1×1/2×1/2,则该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CCRr。
故选B。
5.某豌豆品种的粒色(黄/绿)和粒形(圆/皱)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黄色圆粒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6∶2∶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B.控制粒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C.黄色圆粒植株产生4个比例相等的配子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6
【答案】C
【详解】A、黄色圆粒植株自交后,由于某对基因纯合致死,子代植株分离比为6:2:3:1,该比值为9:3:3:1的变形,表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亲本为双杂合子,A正确;
B、由于子代中黄色∶绿色=2:1,圆粒:皱粒=3:1,可知绿色、皱粒为隐性性状,且控制粒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B正确;
C、亲本(双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而不是4个,C错误;
D、自交后代中,只有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1/6,D正确。
故选C。
6(多选题).玉米的甜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能单独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甜×非甜→非甜
B.甜×非甜→100 甜+98 非甜
C.甜×甜→甜
D.非甜×非甜→312 非甜+106 甜
【答案】AD
【详解】A、甜×非甜→非甜,可以判断非甜为显性性状,基因型是aa和AA,子代为Aa(非甜),A正确;
B、甜×非甜→100甜+98非甜,子代表现为1∶1,无法判断显隐性,B错误;
C、甜×甜→甜,可能甜为显性性状,AA和AA(Aa)杂交,也可能是隐性性状,aa和aa杂交,子代全为aa,C错误;
D、非甜×非甜→312非甜+106甜,子代表现为3∶1,亲代基因型是Aa和Aa,非甜为显性,D正确。
故选AD。
7(多选题).南瓜果形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为圆形(A_B_)、扁盘形(A_bb、 aB_)、长形(aabb)。让两纯合扁盘形南瓜作亲本杂交,F1果形均表现为圆形,让 F1自交产生 F2.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B.F1测交,后代中结扁盘形果实南瓜植株的比例为 1/2
C.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扁盘形果实的基因型组合有 4 种
D.F2中结扁盘形果实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结长形果实个体的比例为 1/3
【答案】ABC
【详解】A、纯合扁盘形南瓜作亲本,杂交得到的F1果形均表现为圆形,圆形的基因组成为A_B_,可推知纯合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圆形)∶Aabb(扁盘)∶aaBb(扁盘)∶aabb(长形)=1∶1∶1∶1,其中结扁盘形果实南瓜植株的比例为1/2,B正确;
C、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这些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扁盘形(A_bb,aaB_)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4种,C正确;
D、F2中结扁盘形果实个体中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2Aabb、1aaBB、2aaBb,结扁盘形果实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长形果实(aabb)的杂交组合为:1/3Aabb×1/3Aabb×1/4、1/3aaBb×1/3aaBb×1/4、1/3Aabb×1/3aaBb×1/4×2,产生aabb的概率为:1/3×1/3×1/4+1/3×1/3×1/4+1/3×1/3×1/4×2=1/9,D错误。
故选ABC。
8.研究人员从家蚕中发现两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l1和l2,且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现用正常雌蛾Z(++)W与平衡致死系雄蛾(如下图,图示两对等位基因间一般不发生互换)杂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l1与l2属于非等位基因,来源于不同等位基因的突变
B.平衡致死系可利用Z(+l1)W与Z(++)Z(+l2)杂交获得
C.杂交形成的受精卵中,理论上仅有一半可以发育,且幼蚕均为雄性
D.若杂交后代中出现少数雌性家蚕,则父本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发生了互换
【答案】ACD
【详解】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由此可知,基因l1与l2属于非等位基因,其来源于不同等位基因的突变,A正确;
B、由于Z(+l1)W个体中隐性致死基因没有显性等位基因的抑制,能够正常表达,因而,理论上自然界不存在这种个体,B错误;
C、根据遗传图解,理论上杂交获得4种受精卵:Z(+l1)W∶和Z(l2+)W∶Z(++)Z(+l2)∶Z(++)Z(l1+)=1∶1∶1∶1,其中,前两种受精卵中因致死基因能够表达,而不能发育,后两种均发育成雄蚕,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间一般不发生互换,出现少数雌性家蚕(Z(++)W),说明亲代产生了少数基因型为Z(++)的精子,即父本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两对等位基因间发生了互换,D正确。
故选ACD。
9(多选题).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红花(A_Bb)、白花(A_BB、aa_ _)三种。某研究小组成员让红花植株(AaBb)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虑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3紫花:6红花:7白花,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紫花:2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C.若子代花色及比例为1红花:1白花,则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子代中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答案】ABC
【详解】A、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本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6:7,A正确;
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1,B正确;
C、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红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C正确;
D、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红花植株(AaBb)自交,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为3紫花:6红花:7白花,其中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 _ ,自交后代均为白花,即子代中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D错误;
故选ABC。
10.某植株的茸毛有浓茸毛、多茸毛和少茸毛三种类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浓茸毛的形成,基因B控制多茸毛的形成,但基因A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当基因A、B都不存在时表现为少茸毛。选择纯合的浓茸毛植株和多茸毛植株杂交,F1全为浓茸毛植株,F1植株测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和染色体位置关系的角度分析,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少茸毛=2:1:1,则亲本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______。
(3)假设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1:1.
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______,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②若要验证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可选择F2中的_______植株进行自交。
【答案】(1)两对等位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AAbb×aaBB
(3) AB:aB=1:1 0 浓茸毛
【详解】(1)基因A/a和B/b独立遗传,则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题意可知,浓茸毛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多茸毛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少茸毛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少茸毛=2:1:1,则亲本浓茸毛植株和多茸毛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F1的基因型应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测交结果AaBb:Aabb:aaBb:aabb=1:2:1。
(3)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浓茸毛:多茸毛=1:1,则亲本浓茸毛植株和多茸毛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F1的基因型应为AaBB,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1:1,测交结果AaBb:aaBb=1:1,F2的浓茸毛植株和多茸毛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F2全为杂合子。要验证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F2中的浓茸毛植株(AaBb)进行自交。若选择F2中的多茸毛植株(aaBb)自交,无论基因A/a、B/b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结果均相同,不能用于验证上述问题。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答案】B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
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2.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 1/4 bbTT、bbTt 1/4
(3) 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详解】(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杂交,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
(2)根据分析及题干信息“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
(3)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所以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预测卷(二)(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预测卷(二)(原卷版+解析),共19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预测卷(一)(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末预测卷(一)(原卷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0,7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中预测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生物上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2019人教版必修1)期中预测卷(原卷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猴痘是由猴痘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