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3.2 DNA的结构(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3.2 DNA的结构(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3.2 DNA的结构(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3.2 DNA的结构(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DNA的结构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对DNA结构的探索中,于1953 年摘取桂冠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
    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
    2、DNA是一种 高分子 化合物,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共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每个分子都是由成千上百个 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长链。
    3、结构特点: = 1 \* GB3 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 2 \* GB3 ②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 3 \* GB3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要和T 配对(氢键有 2 个),G一定和C 配对(氢键有 3 个)
    4、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 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5.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 1′-C,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C 。 DNA 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这一端称作5′-端 ,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DNA 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 5′-端到 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 到5′-端的。(P50 图示)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如图所示DNA分子结构,碱基存在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
    B.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
    C.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即可连接成DNA双链
    D.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
    3.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B.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关系是A+T=G+C
    D.DNA分子的两条链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4.某双链DNA分子中,G、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5.8%,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17.1%和32.9%B.32.9%和17.1%
    C.31.3%和18.7%D.18.7%和31.3%
    5.如图为某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制作的一个模型片段,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碱基(①、③代表嘌呤,②、④代表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和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虚线框内的结构代表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C.①②③④的不同排列顺序可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
    D.制成的模型中,①③数量之和等于②④数量之和
    6.下面是四位同学仿照DNA双螺旋结构的建模方法制作的RNA分子结构模型的平面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7.下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为T,④为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B.正常情况下,该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C.该片段中共包含了8个脱氧核苷酸、5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中A、T碱基对的比例较高,热稳定性较高
    8.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9.一条DNA单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CCGGATGAAT—,其对应的互补链中相关部分含有T和C碱基数目是( )
    A.3和3B.2和4C.3和4D.4和3
    10.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一中左上角的基团为碱基——腺嘌呤,则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的原料。
    (2)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______(填图二中的序号)。若图二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则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______(填名称)。若图二表示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则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______(填名称)。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填中文名称)分子中。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在搭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有表示4种碱基的塑料片共18个,其中4个C,4个G,5个A,5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26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搭建出18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9个碱基对
    C.能搭建出47种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含7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2.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充足的相关材料,其中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碱基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碱基C和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两侧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B.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C.制成的模型粗细不同,因为嘌呤与嘧啶的空间尺寸不同
    D.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3.图示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
    B.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⑥含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
    C.脱氧核糖与磷酸连接的顺序决定了不同生物DNA所含遗传信息的不同
    D.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A+T)/(G+C)比值不同
    4.某DNA分子有4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120个,那么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和游离的磷酸基数分别是( )
    A.400个、2个 B.400个、4个 C.920个、800个 D.1080个、2个
    5.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A.8、5、4和8、8.4 B.5、5、4和8、4、4
    C.5、5、4和8、8、4 D.5、4、4和8、4、8
    6.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胞嘧啶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44%B.24%C.14%D.28%
    7.1950年,查戈夫(E.Chargaff)发表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DNA碱基的精确测定,通过比较每一种细胞DNA中四种碱基的含量及碱基比,从而说明DNA中碱基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DNA分子若为双链,则其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
    B.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DNA分子,(A+T)/(G+C)碱基比值一定不相同
    C.样本中不同生物(A+T)/(G+C)比例不同,说明物种间的特异性
    D.样本中不同生物(A+C)/(T+G)相似,说明DNA分子碱基组成的一致性
    8.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肽键
    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
    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键断裂时,末端磷酸基团会挟能量转移
    D.若A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11·上海·高考真题 · 多选)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DNA样本中每种碱基的百分比
    碱基比
    样本来源
    A
    G
    C
    T
    (A+C)/(T+G)
    (A+T)/(G+C)
    人肝脏
    30.3
    19.5
    19.9
    30.3
    1.01
    1.53
    人胸腺
    30.9
    19.9
    19.8
    29.4
    1.00
    1.51
    青鱼精子
    27.8
    22.2
    22.6
    27.5
    1.01
    1.23
    酵母
    31.7
    18.2
    17.4
    32.6
    0.97
    1.8
    3.2 DNA的结构
    核心知识梳理
    1、在对DNA结构的探索中,于1953 年摘取桂冠的是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美国生物学家
    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
    2、DNA是一种 高分子 化合物,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共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每个分子都是由成千上百个 4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长链。
    3、结构特点: = 1 \* GB3 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 2 \* GB3 ②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 3 \* GB3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要和T 配对(氢键有 2 个),G一定和C 配对(氢键有 3 个)
    4、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 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5.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 1′-C,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C 。 DNA 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这一端称作5′-端 ,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DNA 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 5′-端到 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 到5′-端的。(P50 图示)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如图所示DNA分子结构,碱基存在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详解】题图分析,图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腺嘌呤,④为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成的结构。故选C。
    2.下图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②③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
    B.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
    C.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即可连接成DNA双链
    D.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
    【答案】C
    【解析】A、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即图甲中②磷酸、③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基本骨架,A正确;B、DNA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若一条链的下端是磷酸基团,则另一条链的上端也是磷酸基团,B正确;C、DNA的两条链之间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取两位同学制作的单链不一定能连接成DNA双链,C错误;
    D、由图可知,丙到丁过程体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的特点,D正确。故选C。
    3.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B.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关系是A+T=G+C
    D.DNA分子的两条链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答案】C
    【详解】A、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
    B、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成碱基对,B正确;
    C、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因此碱基的数目关系是A=T,G=C,A+G=T+C,C错误;
    D、DNA分子的两条链以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规则的结构可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D正确。故选C。
    4.某双链DNA分子中,G、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5.8%,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17.1%和32.9%B.32.9%和17.1%
    C.31.3%和18.7%D.18.7%和31.3%
    【答案】C
    【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C=G=17.9%,A=T=50%-17.9%=32.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l%,即T1=32.9%、C1=17.l%,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所以T2=31.3%,同理,C2=18.7%。故选C。
    5.如图为某学生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制作的一个模型片段,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碱基(①、③代表嘌呤,②、④代表嘧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和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虚线框内的结构代表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C.①②③④的不同排列顺序可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
    D.制成的模型中,①③数量之和等于②④数量之和
    【答案】B
    【详解】A、○表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要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而不是连接在3号碳原子上,B错误;C、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可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C正确;
    D、①、③代表嘌呤,②、④代表嘧啶,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D正确。故选B。
    6.下面是四位同学仿照DNA双螺旋结构的建模方法制作的RNA分子结构模型的平面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仿照DNA双螺旋结构制作RNA分子结构模型时,RNA的外侧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为碱基,上一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与下一个核糖核苷酸的核糖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正确。故选C。
    7.下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为T,④为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B.正常情况下,该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C.该片段中共包含了8个脱氧核苷酸、5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中A、T碱基对的比例较高,热稳定性较高
    【答案】B
    【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处为T,④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正常情况下,该DNA分子中的嘌呤与嘧啶通过氢键互补配对,所以数目相等,B正确;
    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一条链上含4个碱基,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与之互补配对,所以该片段中共包含了8个脱氧核苷酸,4种碱基,C错误; D、G、C碱基对之间含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则热稳定性较高,所以DNA分子中G、C碱基对的比例较高,热稳定性较高,D错误。故选B。
    8.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答案】D
    【详解】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杂合子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A正确;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基于果蝇眼色与性别的关联,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了DNA的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D。
    9.一条DNA单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CCGGATGAAT—,其对应的互补链中相关部分含有T和C碱基数目是( )
    A.3和3B.2和4C.3和4D.4和3
    【答案】A
    【详解】一条DNA单链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CCGGATGAAT—,其对应的互补链的碱基序列为-GGGCCTACTTA-,显然其中含有T和C碱基数目是3和3,即A正确。故选A。
    10.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一中左上角的基团为碱基——腺嘌呤,则
    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
    ②该核苷酸是构成______的原料。
    (2)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______(填图二中的序号)。若图二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则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______(填名称)。若图二表示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则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______(填名称)。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填中文名称)分子中。
    【答案】(1)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
    (2) ①②③ 胸腺嘧啶 尿嘧啶
    (3)脱氧核糖核酸
    【详解】(1)该核苷酸含有核糖和腺嘌呤,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2)核酸初步水解得到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碱基、五碳糖,可由图二中的①(磷酸)、②(五碳糖)、③(碱基)来表示;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A、T、C、G,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T(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A、U、C、G,图中还缺少的碱基是U(尿嘧啶)。(3)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生物、DNA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在搭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有表示4种碱基的塑料片共18个,其中4个C,4个G,5个A,5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26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搭建出18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9个碱基对
    C.能搭建出47种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含7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D
    【详解】ABD、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个,已知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26个,则n=7,所以只能搭建出一个7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能搭建出14个脱氧核苷酸,AB错误,D正确;C、由于C、G、A、T的数量有限,故不能搭建出47种DNA分子模型,C错误。故选D。
    2.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充足的相关材料,其中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碱基A和G,用另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碱基C和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磷酸两侧连接脱氧核糖和碱基
    B.制成的模型中,腺嘌呤与胞嘧啶之和等于鸟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
    C.制成的模型粗细不同,因为嘌呤与嘧啶的空间尺寸不同
    D.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内侧
    【答案】B
    【详解】A、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在脱氧核糖两侧上连接磷酸和碱基,A错误;
    B、DNA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故在制作的模型中A+C=G+T,B正确;C、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所以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C错误;D、制成的模型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位于主链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错误。故选B。
    3.图示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
    B.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⑥含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
    C.脱氧核糖与磷酸连接的顺序决定了不同生物DNA所含遗传信息的不同
    D.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A+T)/(G+C)比值不同
    【答案】C
    【详解】A、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B、⑥为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时有三个氢键,⑥含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B正确;
    C、DNA所含遗传遗传信息的不同体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C错误;D、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即A=T,G=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不同,D正确。故选C。
    4.某DNA分子有4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120个,那么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和游离的磷酸基数分别是( )
    A.400个、2个 B.400个、4个 C.920个、800个 D.1080个、2个
    【答案】D
    【详解】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由题意知,某DNA分子中含有400个碱基对,800个碱基,胸腺嘧啶T是120个,那么腺嘌呤A=T=120个,该DNA分子中G=C=(800-120×2)÷2=280个,又因为A=T对含有2个氢键,G=C对3个氢键,所以氢键数=120×2+280×3=1080个;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一个双链的链状DNA分子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故选D。
    5.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类患者、鼠类、汉坦病毒这几种生物体内,碱基种类及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A.8、5、4和8、8.4 B.5、5、4和8、4、4
    C.5、5、4和8、8、4 D.5、4、4和8、4、8
    【答案】C
    【详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含氮的碱基是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RNA中的碱基是A、U、G、C四种。人和鼠含有2种核酸,故有A、T、C、G、U5种碱基,包括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共8种;汉坦病毒只含有RNA,故有A、C、G、U4种碱基,有4种核糖核苷酸。故选C。
    6.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胞嘧啶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
    A.44%B.24%C.14%D.28%
    【答案】D
    【详解】设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的胞嘧啶比例是X,则该链上的腺嘌呤比例是X(1+40%),则有关系式[X+X(1+40%)]/2=24%,解得,X=20%,则该链上的腺嘌呤比例是20%×(1+40%)=28%,该链上的腺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相等,故互补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比例也为28%,D正确。故选D。
    7.1950年,查戈夫(E.Chargaff)发表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DNA碱基的精确测定,通过比较每一种细胞DNA中四种碱基的含量及碱基比,从而说明DNA中碱基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DNA分子若为双链,则其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
    B.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DNA分子,(A+T)/(G+C)碱基比值一定不相同
    C.样本中不同生物(A+T)/(G+C)比例不同,说明物种间的特异性
    D.样本中不同生物(A+C)/(T+G)相似,说明DNA分子碱基组成的一致性
    【答案】B
    【详解】A、双链DNA分子中,在数量上A=T,C=G,所以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A正确;B、同种生物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DNA分子相同,(A+T)/(G+C)的碱基比值基本相同,B错误;C、不同物种,(A+T)/(G+C)的碱基比值不同,说明了物种间的特异性,C正确;D、DNA分子中,(A+C)/(T+G)的碱基比值≈1,说明DNA分子碱基组成具有一致性,D正确。故选B。
    8.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肽键
    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
    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键断裂时,末端磷酸基团会挟能量转移
    D.若A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
    【答案】A
    【详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中间以肽键相连,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二硫键,A错误;B、蔗糖是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B正确;
    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为特殊化学键,水解时末端磷酸基团会挟能量转移,C正确;D、若A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可以形成DNA单链,D正确。故选A。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
    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详解】①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无关,①错误;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②正确;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③正确;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④错误。故选B。
    2.(2011·上海·高考真题 · 多选)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答案】BD
    【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40,G1=C2=60,C1=G2=80,即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据此答题。
    【详解】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C正确;D、总共有400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200个,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200种,D错误。故选BD。
    DNA样本中每种碱基的百分比
    碱基比
    样本来源
    A
    G
    C
    T
    (A+C)/(T+G)
    (A+T)/(G+C)
    人肝脏
    30.3
    19.5
    19.9
    30.3
    1.01
    1.53
    人胸腺
    30.9
    19.9
    19.8
    29.4
    1.00
    1.51
    青鱼精子
    27.8
    22.2
    22.6
    27.5
    1.01
    1.23
    酵母
    31.7
    18.2
    17.4
    32.6
    0.97
    1.8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DNA的复制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NA的复制,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特点,DNA的复制方式,条件,DNA能够准确复制的原因,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